共青团改革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研究
易佳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教育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中的精英,在高校团学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校共青团改革不断推进,对学生干部队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模式有所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干部管理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共青团改革 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在高职院校团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发挥出学生干部凝聚广大青年、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构成及其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在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实施、学生管理和服务等诸多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协作的桥梁。学生干部工作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载体。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干部包含了班级学生干部、系部学生干部、院级学生组织干部等。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开展離不开学生干部的支持和实践,是学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共青团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干部对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及稳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来说,学生组织成员构成决定了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干部角色定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特殊的学生,学生干部是具有管理者、服务者身份的特殊学生群体,虽然就职于不同的院系学生组织和班级干部,但是他们最重要的角色还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他们在校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任务。第二,特殊的干部,学生干部是具有学生身份的干部,与学校人事结构中专职的干部不一样,他们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全方面的提升自己,促进团委工作更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成果。第三,学生干部两种角色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学生干部在学习之余,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希望不仅仅能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希望能够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才干,为共青团指导、管理、服务广大青年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证明,学生干部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学生干部群体的特殊性在高职院校中难以被其他角色替代。随着高校共青团改革的不断完善,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开展社会实践、促进校园文化繁荣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与时俱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
2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选拔程序不够合理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选拔随意性较大,突出表现在选拔环节大多是由上一届学生干部组织实施,在层层选拔之后和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一起决定最终人选,在选拔的过程中,大多是根据自身的主观经验判断,很少有系统科学、可量化的测评标准。学生干部的报名基本是自愿参与,通过民主投票、推荐和层层面试选举产生,这些方法看似科学可靠,但是学生干部选拔的过程中主要是由上一届的学生干部组织实施,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在选拔环节表现出了主观性和随意性。这样的选拔过程,对于性格开朗、善于交际的学生非常有利;而对于性格内向、工作踏实、默默无闻的学生,很难在面试过程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因而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的选拔,存在着不公正。
2.2培养机制较为缺乏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有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可供参考,在培养环节大多是学生组织指导老师和辅导员所开展,以及优秀学生干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环节缺乏统筹规划,随意性较大。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轻培养、重结果分析的模式,很多学生处于一时热情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当中,但缺乏系统的培养机制导致学生干部工作热情消退,工作效率逐渐降低。
2.3梯队建设有待深化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阶段只有三年时间,时间非常短,随着大三顶岗实习的到来,大部分学生干部在校真正任职的时间只有两年,极其不利于学生干部梯队的建设。学生干部无论是在班级、院系学生组织任职,由于服务和组织对象的差异,工作重点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梯队建设。但是纵观各大高职院校的学生组织架构,表现出明显的同级管理的现象。除此之外,在换届选举的过程中很难确定合适的学生干部领导人选,容易导致青黄不接的问题。
2.4绩效考核激励不足
学生干部管理的另一大突出问题,在于对学生干部考核标准的随意化、主观化。往往根据学生干部指导老师的主观经验来确定,难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根据双因素理论,只有科学正确的激励因素才能够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消除学生干部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干部的激励,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在物质工作条件、福利和其他方面明显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激励因素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
3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高效管理的路径选择
3.1根据岗位职责科学选拔学生干部
学生组织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学生干部队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代表了学生组织的形象。但随着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复杂,功利心也越来越强,部分学生认为参与学生组织属于浪费自己时间;部分学生从众心理,盲目参加到了学生组织中;更有部分学生群体贪图学生干部所拥有的“特权”,进入到学生组织当中缺乏工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在学生干部选拔环节,必须要引导学生理性参与学生组织。
在学生干部选拔环节,首先针对不同学生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进行剖析,明确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其次,在让学生了解清楚学生干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特征加入到对应的学生组织当中。最后,对于竞选的学生干部应该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通过笔试、面试、民主评议等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录用最佳人选。
3.2全过程、全方面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必须要构建全过程、全方面的培养机制,要让加入到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敢于坚持原则,无私奉献。对于学生干部要进行全程化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对不同组织的学生干部,从工作内容上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在具体培养方法上,可以采取案例讨论、情景展示、素质拓展训练等多样化形式,迅速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干部能力的评估,要贯穿于学生干部的整个任职过程,进行动态评估与反馈。对于班级学生干部,还应该通过班级学生的民主评议做出客观的评价。
3.3重视和加强学生干部梯队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团学工作老师的指导,更离不开自身理性的思考。要不断推动学生组织的可持续發展,关键在于团学工作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建立一支具有较强胜任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因此加强学生干部梯队建设,配备适合不同岗位的后备人选是关键。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学院,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具有流动性快的特点。高中毕业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需要有一个心理调适阶段,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参加到学生干部队伍中,对于学生组织内部事务能够驾轻就熟、独当一面的时候,由于大三的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干部就要面临换届。因此,对于学生干部的主力,应该放在大二年级的学生当中,在大一年级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留任到大二,有过一年工作经验的大二学生干部,加强对大一新加入学生干部的培养,在换届选举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顶岗实习计划,可以留任少部分大三学生干部核心成员,这样可以形成大三学生干部为主心骨,大二学生干部为主力,大一学生干部为基础的人员结构,在学生干部人员梯队替换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平稳过渡,促进学生干部的可持续发展。
3.4建立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
个体蕴藏着巨大潜能,充分挖掘和发挥个体的潜能关键在于组织的激励,这对于学生干部而言,同样如此。为了让学生干部具有可持续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构建科学的激励制度十分重要。高职院校激励考核,关注的是学生干部胜任力的发展,不仅仅要结果成功,工作过程也十分重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干部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时,能否有效的解决。
因此,对于学生干部的考核,应该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考核工作目标的完成度,还应该对工作绩效的改进、工作能力的提高进行全方面的考核,不断挖掘学生干部的胜任潜能。对于在学生组织岗位工作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干部,要加以表扬;对于工作能力差、思想行为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若因学生干部工作影响到学业,可以考虑撤职的做法。通过立体的量化,逐渐完善学生干部激励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干部的潜能。
4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尤其是在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团学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强化学生干部的培养理念,转变工作方法,为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华英.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4(11):124- 124,129.
[2] 赵宏印,于海.浅析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机制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0- 111.
[3] 李海燕.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9- 130.
[4] 宋岩,郝丽丽,王媛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团队精神培养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88- 91.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教育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中的精英,在高校团学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校共青团改革不断推进,对学生干部队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模式有所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干部管理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共青团改革 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在高职院校团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发挥出学生干部凝聚广大青年、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构成及其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在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实施、学生管理和服务等诸多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协作的桥梁。学生干部工作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载体。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干部包含了班级学生干部、系部学生干部、院级学生组织干部等。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开展離不开学生干部的支持和实践,是学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共青团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干部对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及稳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来说,学生组织成员构成决定了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干部角色定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特殊的学生,学生干部是具有管理者、服务者身份的特殊学生群体,虽然就职于不同的院系学生组织和班级干部,但是他们最重要的角色还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他们在校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任务。第二,特殊的干部,学生干部是具有学生身份的干部,与学校人事结构中专职的干部不一样,他们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全方面的提升自己,促进团委工作更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成果。第三,学生干部两种角色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学生干部在学习之余,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希望不仅仅能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希望能够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才干,为共青团指导、管理、服务广大青年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证明,学生干部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学生干部群体的特殊性在高职院校中难以被其他角色替代。随着高校共青团改革的不断完善,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开展社会实践、促进校园文化繁荣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与时俱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
2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选拔程序不够合理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选拔随意性较大,突出表现在选拔环节大多是由上一届学生干部组织实施,在层层选拔之后和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一起决定最终人选,在选拔的过程中,大多是根据自身的主观经验判断,很少有系统科学、可量化的测评标准。学生干部的报名基本是自愿参与,通过民主投票、推荐和层层面试选举产生,这些方法看似科学可靠,但是学生干部选拔的过程中主要是由上一届的学生干部组织实施,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在选拔环节表现出了主观性和随意性。这样的选拔过程,对于性格开朗、善于交际的学生非常有利;而对于性格内向、工作踏实、默默无闻的学生,很难在面试过程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因而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的选拔,存在着不公正。
2.2培养机制较为缺乏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有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可供参考,在培养环节大多是学生组织指导老师和辅导员所开展,以及优秀学生干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环节缺乏统筹规划,随意性较大。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轻培养、重结果分析的模式,很多学生处于一时热情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当中,但缺乏系统的培养机制导致学生干部工作热情消退,工作效率逐渐降低。
2.3梯队建设有待深化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阶段只有三年时间,时间非常短,随着大三顶岗实习的到来,大部分学生干部在校真正任职的时间只有两年,极其不利于学生干部梯队的建设。学生干部无论是在班级、院系学生组织任职,由于服务和组织对象的差异,工作重点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梯队建设。但是纵观各大高职院校的学生组织架构,表现出明显的同级管理的现象。除此之外,在换届选举的过程中很难确定合适的学生干部领导人选,容易导致青黄不接的问题。
2.4绩效考核激励不足
学生干部管理的另一大突出问题,在于对学生干部考核标准的随意化、主观化。往往根据学生干部指导老师的主观经验来确定,难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根据双因素理论,只有科学正确的激励因素才能够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消除学生干部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干部的激励,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在物质工作条件、福利和其他方面明显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激励因素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
3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高效管理的路径选择
3.1根据岗位职责科学选拔学生干部
学生组织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学生干部队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代表了学生组织的形象。但随着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复杂,功利心也越来越强,部分学生认为参与学生组织属于浪费自己时间;部分学生从众心理,盲目参加到了学生组织中;更有部分学生群体贪图学生干部所拥有的“特权”,进入到学生组织当中缺乏工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在学生干部选拔环节,必须要引导学生理性参与学生组织。
在学生干部选拔环节,首先针对不同学生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进行剖析,明确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其次,在让学生了解清楚学生干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特征加入到对应的学生组织当中。最后,对于竞选的学生干部应该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通过笔试、面试、民主评议等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录用最佳人选。
3.2全过程、全方面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必须要构建全过程、全方面的培养机制,要让加入到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敢于坚持原则,无私奉献。对于学生干部要进行全程化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对不同组织的学生干部,从工作内容上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在具体培养方法上,可以采取案例讨论、情景展示、素质拓展训练等多样化形式,迅速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干部能力的评估,要贯穿于学生干部的整个任职过程,进行动态评估与反馈。对于班级学生干部,还应该通过班级学生的民主评议做出客观的评价。
3.3重视和加强学生干部梯队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团学工作老师的指导,更离不开自身理性的思考。要不断推动学生组织的可持续發展,关键在于团学工作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建立一支具有较强胜任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因此加强学生干部梯队建设,配备适合不同岗位的后备人选是关键。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学院,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具有流动性快的特点。高中毕业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需要有一个心理调适阶段,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参加到学生干部队伍中,对于学生组织内部事务能够驾轻就熟、独当一面的时候,由于大三的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干部就要面临换届。因此,对于学生干部的主力,应该放在大二年级的学生当中,在大一年级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留任到大二,有过一年工作经验的大二学生干部,加强对大一新加入学生干部的培养,在换届选举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顶岗实习计划,可以留任少部分大三学生干部核心成员,这样可以形成大三学生干部为主心骨,大二学生干部为主力,大一学生干部为基础的人员结构,在学生干部人员梯队替换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平稳过渡,促进学生干部的可持续发展。
3.4建立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
个体蕴藏着巨大潜能,充分挖掘和发挥个体的潜能关键在于组织的激励,这对于学生干部而言,同样如此。为了让学生干部具有可持续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构建科学的激励制度十分重要。高职院校激励考核,关注的是学生干部胜任力的发展,不仅仅要结果成功,工作过程也十分重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干部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时,能否有效的解决。
因此,对于学生干部的考核,应该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考核工作目标的完成度,还应该对工作绩效的改进、工作能力的提高进行全方面的考核,不断挖掘学生干部的胜任潜能。对于在学生组织岗位工作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干部,要加以表扬;对于工作能力差、思想行为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若因学生干部工作影响到学业,可以考虑撤职的做法。通过立体的量化,逐渐完善学生干部激励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干部的潜能。
4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尤其是在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团学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强化学生干部的培养理念,转变工作方法,为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华英.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4(11):124- 124,129.
[2] 赵宏印,于海.浅析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机制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0- 111.
[3] 李海燕.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9- 130.
[4] 宋岩,郝丽丽,王媛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团队精神培养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88-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