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与中国话语体系构建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和发展具有影响力、感召力的中国话语体系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标识的道路之维、理论之维、制度之维和文化之维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路径依据。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真理本质和价值旨归、独特底色和发展潜力、民族特色和精神力量等四个维度的话语体系构建,是中国话语体系原创性和自主性发展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四个自信;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3.014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3-78-06

    话语体系是上层建筑体系的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经济基础,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阶级利益、思想立场、价值取向、文化特性等的表达范式。话语体系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以及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世界上各个国家在自己的基本国情、发展道路、制度设计、文化传统基础之上,形成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理论主张及其话语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性决策,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阶段,围绕如何打破国际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态势、如何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等等问题,迫切需要建设和发展具有影响力、感召力的中国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它们相互之间既有差异,又形成有机统一整体。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标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维、理论之维、制度之维和文化之维,成为中国话语体系原创性和自主性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道路维度

    道路是方向,道路决定命运。道路维度是更具根本性的维度,是理论维度、制度维度和文化维度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选择和实现。党的十八大明确阐述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地位;既堅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不断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既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和实践发展中得来的。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需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植中国历史、基于中国实际、面向中国问题,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一)根植中国历史

    走什么样的道路,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产生,熔铸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和艰辛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来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中国道路”“两个一百年”等话语根植于中国历史进程,符合历史发展走向,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的历史视野、强烈的历史担当,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中,深化了话语体系的历史逻辑。

    (二)基于中国实际

    “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都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新的话语表达应运而生,像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四个伟大”实践等等。话语生产只有来源于实际,才会产生现实解释力和行动力,形成强大的话语力量,凸显鲜明的现实逻辑。

    (三)面向中国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就是矛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解答人类历史之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就要善于面向中国现实存在的矛盾问题,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凝练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析经济社会的根本性变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新表述。又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战略、‘健康中国”等政策术语,显示了面向现实的问题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进入新时代,党的理论和实践主题依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道路维度出发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本质和价值旨归: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论维度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话语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必须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才能被广大群众所信服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自己的理论旨趣,把服务无产阶级、指导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价值旨归,成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装和精神引领。发展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必须回到理论本身,以彻底的理论回答时代之问、真理之问、价值之问,体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一)回答时代之问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为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应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问题。“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相互统一,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鲜明地回答了时代之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等,这些政治术语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是对时代之问的理论回答、经验总结和实践指导。

    (二)回答真理之问

    任何一个理论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求真务实的思想价值,才能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价值,“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突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党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关系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新理论,等等。从理论维度来看,话语体系建设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不忘原理,又讲出新话。

    (三)回答价值之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旨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理念,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等等。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上,提高“最大公约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保障和改善民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蕴含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体现出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与世界各民族、各国人民共同命运的关怀。这些话语表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追求,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关切。

    话语体系的理论维度建设离不开理论的彻底性,表现在理论的解释力和创新性,反之,就会成为制约话语生产的“瓶颈”。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要在理论的创新以及理论的输出上下功夫。国际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一些人仍然习惯于简单套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从理论维度出发,丰富中国话语体系的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有效互动,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增强中国话语体系的领导权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底色和发展潜力: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制度维度

    话语体系作为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要对深层次的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及其制度形态进行有效表达。制度维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组成。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特色、优势所在以及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增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创性、先进性、示范性的话语力量。

    (一)立足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一直存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声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了鲜明回答。坚定制度自信,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最为根本的制度保证,反映执政党对自身执政理念和对人民团结奋斗的信心,反映了不畏艰难险阻强化制度优势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得以实现的制度体系。例如,我国现行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些制度设计,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特色鲜明、符合国情,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国话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二)体现独特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制度优势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获得证明,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扬人民民主”“促进公平正义”“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共同富裕”等,这些话语表达直接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适应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则阐明了制度能够具有先进性的原因所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中国效率”和“中国奇迹”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孕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也要在实践发展中,迎接各种风险挑战,实现自我完善发展。

    (三)提供中国方案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社会制度的多样化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一带一路”倡议等等,在理念、机制、战略等层面为人类社会贡献了“中国方案”。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以极为简洁的话语方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以及回应全球治理困境,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制度体系以及政策实践的总和,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又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更大成就。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中国话语体系参与其中,在制度维度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力量: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文化维度

    文化对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并且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任何一个民族现有的文化都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延续。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传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深层文化底蕴,在传承民族特色、推动文化发展、维护文化安全等方面,成为当代中国话语不可或缺的文化语境与修辞基础。

    (一)传承民族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时代,世界文化激荡更为激烈,坚守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自主性是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层次的本土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塑造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文化底色和深厚基础。同时,“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在文化维度上的辩证法,就是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为传承民族特色指明了方向。

    (二)推动文化发展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滋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文化领域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种文化矛盾,例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矛盾、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矛盾、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等等。各种文化矛盾呈现复杂的态势和局面,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途径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话语表达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维护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看似无形,却牵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危亡。现在,文化安全被列为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话语霸权”实质上体现着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透过各种社会思潮,例如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等,隐匿在诸多文化产品中,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挑战。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网络信息媒介风起云涌的新形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等,这些事关文化安全的话语概念体系,折射出对指导思想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价值观安全、社会道德安全以及国家软实力安全等方面的高度关切,是从文化维度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必然组成部分。

    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要反映、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结合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要合理吸收借鑒外来文化,维护本土文化安全维护,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提升话语体系的“文化含金量”,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全民族在新时代接续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发展重要性更加凸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所标识的实践之维、理论之维、制度之维和文化之维,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逻辑路径,四者内在关联协同发展,体现了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整体性特征。加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道路的理性认识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杨? ?静

    [收稿日期]2019-03-20

    [作者简介]李艳红(1972—),女,山西临县人,博士,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副教授,陆军党创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关于经营者信息提供义务的中日

    【摘要】经营者信息提供义务的履行程度会对消费者的意思决定环境构成影响,这一命题似乎极易被忽视。从民法逻辑体系上重新审视交易主体之

  • 未成年犯刑罚执行问题探析

    柴榕翔 唐一笑 杨伟林 吕蕾<br />
    摘 要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引起了广泛讨论,其行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