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开发激励策略研究

    董秀文

    摘? 要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然而,部分教师在微课的制作上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微课作品质量不尽如人意。为鼓励教师做出优质微课,基于ERG理论,从生存、相互关系及成长发展的需要等三个方面提出激励策略。

    关键词 微课;ERG理论;信息化教学;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8.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0-0039-03

    Abstract Micro lecture produced in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en-vironment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t?also meet their personalized learning needs. However, some teachers?lack enthusiasm in making micro lecture, and the quality of micro lecture which they made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icro lectur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RG,?proposes incentive strategies from three aspects: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Key words micro lecture; theory of ERG; information teach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1 微课制作现状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广泛应用于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中。优质微课一般经过精心打磨而成,讲解生动、细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特别是近年流行的交互式微课,除了具备上述优点外,还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特别适合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然而,目前很多微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或知识内容过多,主次不分;或教学过程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或画质不够美观,音频效果欠佳;或过分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弱化了知识讲解的深入性;等等。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缺乏微课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缺乏制作微课的动力和热情。

    笔者在院校从事视频拍摄与剪辑工作,了解到部分教师对微课制作的任务表现出抗拒和抵触的心理。院校一般会在微课比赛以及建设教学资源库时下发微课制作任务,面对这种任务,积极主动者少,大部分教师能避则避,不愿在完成较为繁重的本职工作之余再另外花费精力来制作微课。然而,一旦被指定必须完成任务时,不少教师不求质量,只求完成任务,会在临近交作品的截止日期才开始着手相关工作。这注定无法做出优质微课,也造成教師精力上的浪费。

    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人只能发挥出20%~30%的能力;而若加以激励,能力的80%~90%可以被发挥出来[1]。而目前微课制作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方法单一,效果不佳。以微课比赛为例,学校会对获奖教师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方面的激励体现,这自然不能激发教师制作微课的热情和兴趣。因此,以优质课程资源为导向,建立科学、全面的激励机制以提升教师微课制作的积极性便尤为重要。

    2 ERG理论

    ERG理论是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的需求。马斯洛认为,高层次的需求被激发的前提是先要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对此,ERG理论的创始人克雷顿·奥尔德弗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人可能会同时存在多种需求,比如既希望能解决温饱,又希望能完成自我高层次的发展。若人的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回归”并增加较低层次的需求。

    ERG理论把人的需求总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生存的需要(Existence)、相互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发展的需要(Growth),三种需要可同时起作用。其中,生存的需要与温饱存活的物质条件有关;相互关系的需要是指人对于建立和维持重要社交的需要;成长发展的需要是指人们对于自身高层次发展的诉求[2]。

    3 基于ERG理论的教师微课开发激励策略

    本研究尝试将ERG理论的三个方面融合于教师工作的日常,从物质、精神、政策等方面同时推进,探索促进教师开发微课积极性的激励策略。

    满足生存的需要? 参加微课比赛以及承担建设微课资源的主体多为青年教师。这些年轻教师由于刚工作不久,职称较低,工资也相对较低,同时需要面临结婚、买房、抚养子女、医疗等重大问题,经济压力着实不小,因此有着较为强烈的物质需求。且优质微课的制作非一朝一夕便可轻松完成,这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在前期设计、中期制作以及后期修改上。所以,学校应该适当设置微课制作补贴,并且解决微课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经费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减少教师的抗拒心理,并且在制作微课时不会被需要收取费用的素材所限制,也能充分利用素材让微课变得更生动易懂。

    另外,学校可根据财务状况划拨专项资金用来奖励微课制作先进个人或微课制作先进团体,比如设置不同等级的奖励等级并颁发相应奖金。该项评比可每年举行一次,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满足相互关系的需要? 除了在物质上提供一定的保障,学校可考虑在相互关系上满足教师以下需求。

    1)关注职场“隐形人”。人们都有建立重要关系的需求,希望能在工作等方面得到团体的认可和外界的肯定。然而部分教师由于平常得到的关注较少,遇到像微课比赛或者资源制作这样的事时,会习惯性地觉得自己是被边缘化的员工,不会被领导指派任务。如果领导能关注到这些“职场隐形人”,给予其信任、尊重,并提供鼓励帮助,让“隐形人”意识到只要踏实肯干,就能得到重视,“隐形”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以微课制作为例,领导可考虑将部分微课制作任务划分给日常工作不主动的教师,并跟进教师的工作进程,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肯定其在工作中的表现,这样能让微课制作教师感觉到自己以及自己所做的事情被重视,增强情感上的认同感,满足相互关系这一层面的需要。

    2)增加人文关怀。部分学校只将微课比赛结果作为考核指标,忽视教师平常付出的心血和工作状态,这容易引起教师情绪上的不满,因此,学校应该在关注结果的同时重视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3]。教师每周有较重的授课任务,特别是医学类的学校,每周的课时多达20多节。在这种工作强度下,再要求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微课作品的制作中,确实有些超负荷。为了能让教师拿出更多精力投入到微课中,可以适当减少该教师现阶段的课时,如可讓其他教师分担部分课时,并对分担课程的教师予以课时补贴。

    3)提高微课的利用率。设计和开发微课的初衷是提高学习效率,并非只为完成比赛。然而,微课比赛后,微课作品常被束之高阁,平常的微课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太理想,这样不仅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也枉费了教师的心血。为了能够给教师提供持续的后续激励,应该提升微课的资源利用率。对于打磨出的系列精品微课,可考虑予以推广。在学校层面,同专业的教师可以将其作为翻转课堂的素材来用,也可提供给学生作为选修课的资源来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课程放在优质开放平台上供全国的学生学习,这样不仅对微课制作者是一种激励,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满足成长发展的需要? 根据ERG理论,学校应当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诉求,提供成长空间和机会。

    1)加强培训指导,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组建微课评审专家团队指导微课的制作。该团队成员须是有丰富教学经验且对微课制作颇有心得之人。比如,对于微课比赛没有获奖的教师,评审专家应当指出其微课的优点,帮助建立信心;更要指出其微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今后的改进做准备,而不是仅仅评出名次便结束。对于系列微课课程资源,评审专家应对其质量进行把关。

    其次,开展微课制作培训。虽然微课目前在教育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不了解微课的制作过程。因此,学校应当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针对教学设计、视频制作技术等,并对微课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予以讲解和纠正。另外,需加强对新进教师和老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进行指导。以医学院校为例,新进职工往往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不像师范生那样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指导,但是年轻教师往往有更高的积极性和抱负,希望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成绩,因此应该多组织相关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建设一支优秀的微课建设后备力量。对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来说,他们往往与新技术有一定程度的脱节,信息化能力较差,对微课的制作也抱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因此,多组织进修或培训活动,提高老教师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再配以他们积淀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教学能力,做出优质微课这一目标值得期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举行校内培训应当尽量避开周末,以免教师因休息时间被占用而产生抵触情绪。

    最后,对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提上日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承担着包括微课制作在内的视频拍摄和剪辑任务。然而,若学校要参加重量级的微课比赛或者优质课程评选时,往往会将这些视频的制作外包给专业公司,认为其具备更高水平的技能和更加专业的设备,做出的视频效果会更好。这就反映了学校需要进一步提升视频制作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并完善相关设备的现状。然而这些技术人员往往是易被忽视的群体,其成长诉求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他们的专业发展基本是依靠自觉,与一线任课教师相比,其参加进修、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学校应当重视技术人员的专业成长,多提供学习机会,增加其内在成长的幸福感。另外,学校可划拨经费,用于完善微课制作所需的配套设施支撑,为建立一支优秀的校本微课制作团队提供保障。

    2)注重精神奖励。对在微课开发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可将其树立为榜样,通过多种渠道予以宣传和表扬,颁发相关荣誉证书,开办经验交流会,分享相关的经验教训。这样,榜样教师在帮助大家共同进步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成就感,从而强化制作优质微课的行为。

    同样,除了奖励以外,对拒不接受学校相关微课制作安排、在微课制作上敷衍了事的教师予以一定的处罚也是必要的。针对此情况,可以组织针对性的谈话或开展教研室内通报批评等,通过外部施压的方式来推动教师认真参与微课的制作。

    3)衔接职业发展。可通过加强制作优质微课与职业发展的关联度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微课开发与职称晋升的关联度,比如对建有优质在线微课的教师可在其职称评审时予以适当加分。一般情况下,职称的晋升会与科研挂钩,然而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构建优质微课的难度。因此,增加微课建设在职称评审分值中的比例,会激发教师的驱动力。

    二是加强微课开发与骨干教师评选的关联度。骨干教师这一荣誉称号在教师群体中具备很大的认可度。学校可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微课制作上有更好成果的教师可被优先评选为骨干教师,以此来吸引更多教师从事微课的开发与制作。

    4 结语

    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时代的利器、课堂的辅助和延伸工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而且可以丰富学习方式,完善学科资源,促进课程平台的建设。为了建设更多更精的微课,学校应该从各方面综合考虑教师的处境,从人文关怀到政策制定都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更大的能力,从而达到开发优质微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珺,刘接忠.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34-37.

    [2]金霁.基于ERG理论的高职院校管理人员激励措施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6):11-15.

    [3]何峻.基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地方高校教师管理问题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10):58-59.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议汉语言文学对中学生的重要

    颉晓爱摘 要:汉语言文学,记录了五千年的文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

  • 浅析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

    王鹤桦【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正在引领世界新的发展潮流,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用语主要的来源有语音变异、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