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成与现状分析

    李娜 董玉琦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传统教育模式不断受到新的挑战,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国家教育走向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也指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启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2]课堂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战场,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构成者,其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因此,了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成与现状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 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工具

    本研究紧扣“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坚持重视教师、进入课堂的思想,参考了相关政策性文件,以及杨宁[3]、闫寒冰[4]等学者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相关研究,结合了相关领域的8位专家经过三轮论证最终确定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标体系(技术基础、教学实践、专业发展3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表1简要呈现了该指标框架的二级、三级指标,为深入了解S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现况,本研究基于该标准框架开展了S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测评。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立意抽样法,在S市所有的中小学校中,按照小学取5年级、初中取7年级、高中取11年级的规则,各学段从对应年级抽取一个班级,该班级中的所有对应教师填写相应的教师问卷。

    3.问卷发布与回收

    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指标体系,本研究设计了S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测评问卷。问卷包括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题型包含多选题、单选题、开放题等,共计28道题。经检验,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04,所以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次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数据12998份,本研究随机选取其中7433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问卷的数据进行量化并采用SPSS20进行统计分析。

    ● S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1.中小学教师技术基础现状

    调研数据显示,S市中小学教师可使用的平均终端数量为1.68台/人(2018年全国为0.88台/人),S市各区教师终端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教师在不同教学环节使用的工具资源有所不同,教师开始有意识运用多种资源辅助教学,但在备课、实验、教研、课堂教学等环节中仍以使用课件类的教育资源平台为主(使用率>70%),可见使用的资源类型相对单一。

    2.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现状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仅有29.57%的教师能综合全面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特征、教学评价、数字化教学环境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时只有37.10%的教师会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制订备选方案并随机应变解决问题。在教学评价技术工具中,教师使用调查问卷、测试和评价量表居多,可以看出教师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开展教学评价,而不是局限于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S市初中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使用ICT的课时比例超过30%的占比11.62%,与TALIS 2018调查结果(国际平均值53%)相比较低,教师对如何将ICT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有61.67%的教师平均每周至少指导学生开展一节综合实践类课程,有73.38%的教师在创新实验室曾指导过学生学习,表明教师对开设综合类课程比较认可,开展教学活动的意愿较强。在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中有42.32%的教师提到希望学校支持开设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机器人课程、STEM课程等。

    3.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教师教研体现出网络化特征,80.65%的教师最常用的网络教研形式是浏览教研活动。学校评测是教师信息化培训测评的主要方式,占比为64.18%。微信是家校互动的主要方式,占比为85.46%。在教师培训方面,约94%的教师在最近一年至少接受过一次超过1小时的信息化培训;近一年中,教师参加培训的平均时长约为33.22小时。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次数和时长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统计分析S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样本数据,并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在任教学段、性别、工作年限、培训时长、培训次数、教师学历、师范与非师范、学生信息素养、学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如上页表2所示的差异。

    ●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①中小学教师技术基础发展水平整体呈现良好状态。教师可用终端数量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多种类型的软硬件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但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教育资源仍以PPT课件类为主,类型比较单一。仅仅是技术设备的配备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应继续学习和应用多种类型的软硬件工具,学校也应制订规章制度,出台相关措施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和工具,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型教学。同时,教育技术基础研究仍需不断深入,以使得技术的应用既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能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

    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当加强以人为本的意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合理地运用适切的技术辅助教学。如何用好技术,如何将技术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辅助教学,需要学校和教师加强重视,并不断深入推进基础研究。

    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良好,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未达到预期效果。从本次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培训的效果并未从技能提升和教学实践等方面体现出来。

    2.建议

    结合本次调研结果以及数据分析,笔者认为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加强顶层设计,依据S市教师实际情况构建信息化的平台及体系。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蓝图需要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组织等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保障、资源配置、机制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持。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本区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现实需求和未来趋势出发,制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发展规划方案。建立基础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投入与分配机制,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坚持教育信息化装备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用原则。

    ②深化基礎研究,提供切实满足教师的工作需求的资源工具。学校在提倡教师使用多种类型的资源和工具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技术和资源使用的主体,研究者应加强基础研究,通过实验验证比较合适的途径来帮助教师在不增加自身负担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③重视教师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重视教师学科的差异、教师的个性化差异,开展分学科、分层次、分内容的培训。针对本次调研结果,可以考虑将不同学科教师分开进行培训,倾听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全面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在培训的同时,应该注重效率以及应用比率而不是单纯地看时长频率,培训可以以实际教学案例为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技术操作水平,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卫辉,郭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8,276(08):54-55.

    [2]万昆,任友群.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调查研究——基于江西省W县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20(01):90-99.

    [3]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闫寒冰,李笑樱,任友群.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的开发与验证[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1):98-106.

相关文章!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情境导

    吕军科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情境导入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而优化情境导入更能使课堂先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培

    吕宝乾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语文向来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尤其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最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