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汉族秧歌的种类、形式和特点
【摘 要】秧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娱乐形式,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起源于插秧和耕田的农业劳动生活。由于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所以表现农业生产劳动的舞蹈特别多,其中秧歌流传最广。
【关键词】汉族秧歌;种类;形式;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59-01
一、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流行于陕北佳县、绥德、米脂、清涧、吴堡等广大地区,过去每逢春节期间,当地群众纷纷组织起秧歌队来“闹秧歌”,也称“闹红火”。领头的称为“伞头”,是秧歌队里的指挥,一般都由对闹秧歌有经验的老社火头来充任,他手持一伞(象征风调雨顺的意思),边舞边唱,唱的内容是即兴之作。当伞头带领全村秧歌队在广场打开场子之后,就先扭“大场”,有的地方也称“过场”,是整个秧歌队在一起边舞边走各种图案队形的集体舞,它红火热烈,能走出“龙摆尾”“双过街”“黑虎掏心”“九连环”等上百种图案队形。一个优秀的“伞头”,不仅能将一个上百人的秧歌队带出上百种图形,而且,能看上去满场是人,活而不乱。大场之后是“小场子”,也称“踢场子”。
陕北秧歌的特点是动作刚健有力,潇洒大方,跳时昂首挺胸,双肩打开,大臂有架劲,小臂富韧性,甩手幅度要大,步伐平稳,不要有颠颤的感觉。抖肩摇头灵巧自然,动律变化鲜明,情绪欢快豪放,敦厚纯朴。
二、冀东地秧歌
地秧歌是冀东秧歌中主要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据说冀东秧歌至今最少也有千年历史,它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继承、发展的结晶。它活泼、诙谐、朴实、健美、欢快、红火,地方风格和民间色彩浓郁,具有表演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特点,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地秧歌演出时,表演者根据所长,能自如地发挥秧歌技艺,动作随心所欲,舞蹈即兴发挥,花样繁多,变化莫测,妙趣横生,令人百看不厌。在扭逗中,除个人舞蹈外,还有人物之间相互配合的多人表演,如“搭身”“对面身”“蹭身”“轱辘身”“钻身”等。
三、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流传于我国东北三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形式生动活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浪(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
(一)大鼓秧歌。大鼓秧歌在辽宁省流传甚广,尤以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城及盖县等地更为盛行。特别是营口县的望马台、田屯一带,人称艺人窝,不但老艺人多,而且秧歌的扭法和高跷的技巧都很出色,海城和盖县也以能歌善舞而著称。表演者脚踩高一尺六寸左右的木制跷腿,所以也称“辽南高跷”。据老艺人讲,过去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营口、海城以及盖县等地,都要组织盛大的秧歌盘会(即秧歌会、乐会或社火。庙会时,将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形式组织在一起,沿街歌舞欢庆节日,或进行祈神求雨等祭祀活动。东北大秧歌则是秧歌盘会中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到营口县的耀州山参加三霄娘娘庙会。故大鼓秧歌又有“耀州秧歌”之称。
(二)“三场舞”。“三场舞”的内容是通过舞蹈表达东北一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故事。第一场表演姑娘思念情郎之前的梳洗打扮。以旦角舞蹈为主,艺人们叫作“清场”;第二场表演和情郎相会,以抢手绢为媒介来表现相互间的爱慕之情。男女合舞,艺人们叫作“逗场”或“秧歌场”,以“扭”和“逗趣”为主;舞蹈中还分“情绪场”和“情节场”,“情绪场”是根据艺人的特长即兴发挥的舞蹈,有的善演扇子舞,有的善演手绢舞;“情节场”是加入带有情节性的舞蹈,如“扑蝴蝶”“抢手绢”“抢扇子”“放风筝”等等。第三场表演姑娘跑、小伙追,以此表现两人欢快的情绪。以跑圆场为主的舞蹈。有“快步扭””挎肘”“翻身”“滚笼”等舞蹈动作。艺人们对“三场舞”的表演常说:“头场看手,二场看扭,三场看走。”还把“三场舞”称为“秧歌场”“走三场”“浪三场”。“三场舞”的舞蹈音乐主要使用唢呐吹奏的音乐曲牌。唢呐,是东北大秧歌的主奏乐器;东北大秧歌以“唢呐”“大鼓”“大钹”“小镲”为伴奏乐器;“三场舞”完全继承了东北大秧歌的音乐。
(三)地秧歌。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表演的秧歌,又叫“地蹦子”,主要流传于抚顺、辽阳和沈阳一带,一般由36人组成,少则18人,多则50人。它不但有各种小戏和舞蹈小场,而且选用“花场子”(队形变化)、“唱喜歌”以及“对歌”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感情。按地区它又分辽阳地秧歌和抚顺地秧歌两种。
参考文献:
[1]才让扎西.关于卓舞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4).
[2]李雪冰.汉族种歌舞蹈与现代审美意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2).
作者简介:
郝伟智,佳木斯人,本科,现就职于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