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曹筱聆 郭义靖
摘 要 校园欺凌事件给受欺凌者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后果。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和老师、社会、法律等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呼吁社会多方形成合力,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理体系。
关键词 校园欺凌 身心健康 法治教育
作者简介:曹筱聆,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郭义靖,四川拓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304
校园欺凌是指在幼儿园、中小学及其合理辐射区域内发生的教师或者学生针对学生的持续性的心理性或者物理性攻击行为,这些行为会使受害者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欺凌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发生范围扩大化、类型多样化、手段恶性化等,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有必要关注校园欺凌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一、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一)普遍性存在,持续、反复性发生
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叛逆期,社会价值观尚未形成,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判,不能全面、理性地认知周围的事物,再者,教师事务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对校园欺凌事件也没有足够重视,造成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被欺凌对象往往胆小怕事,害怕打击报复,被欺凌后不敢告诉家长老师,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欺凌发生频繁。
(二)类型复杂,交织发生
校园欺凌可分为直接欺凌、间接欺凌和网络欺凌。直接欺凌是指欺凌者直接对被欺凌者的人身和心理进行攻击,比如进行推搡拉扯、辱骂嘲笑、勒索钱财等。间接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进行散布谣言、侮辱诽谤、取不雅绰号等。网络欺凌是指欺凌者将对被欺凌者的欺凌视频、图片等发布到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社交群,恶意中伤被欺凌者。
直接欺凌、间接欺凌和网络欺凌有时候也会互相交织发生。比如,欺凌者在对被欺凌者实施推搡拉扯、辱骂嘲笑的同时,还会拍照或录制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加重对被欺凌者的伤害程度。
(三)地点隐蔽,难以治理
欺凌者为了躲避教师的监管,在时间上,一般选择课外时间;在地点上,一般选择校园不易被发现的偏僻角落或者校园周边;欺凌者、欺凌对象、围观者多为在校学生;有些欺凌者还会纠集社会闲杂人员进行协助,这都加大了校园欺凌的治理难度。
(四)手段多样,暴力倾向加重
校园欺凌手段多样,比如取不雅绰号、嘲笑侮辱、造谣诽谤、威胁勒索、拳打脚踢等。校园欺凌的手段趋于恶性化,比如说,欺凌者强迫被欺凌者吃污秽物;强迫被欺凌者下跪或者裸露身体,对被欺凌者进行人格侮辱;欺凌者还会将欺凌过程拍的照片或视频上传网络,寻求刺激。当下一些不良文化信息通过网络媒介迅速传播,给学生的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加重欺凌者的暴力倾向。
(五)校园欺凌后果严重
被欺凌者不僅遭受肉体上的折磨,还有精神上的摧残。被欺凌者心智尚未成熟,心理承受力较弱,一旦受到伤害,可能会终生留下阴影。有些被欺凌者会产生厌学情绪,性格变得抑郁;有些被欺凌者会自残或者自杀;有些被欺凌者会采取极端方式,报复欺凌者,或者欺凌更加弱小者,成为校园新的欺凌者,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恶性循环。欺凌者的行为得不到惩罚和纠正,必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甚至会陷入犯罪的深渊,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二、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造成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探究,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个人因素
从被欺凌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人具有社会性、群体性,期望融入到社会和群体中,若个人思想或行为异于他人,就会被当作“异类”,被群体所排斥,比如长相缺陷、肥胖矮小、发育过早、口吃、讲异地方言等,受排斥的可能性就很大,也容易遭受欺凌。有些被欺凌的学生在性格方面、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缺点,比如自卑,内向,交际圈狭窄,容易遭受欺凌和歧视。
从欺凌者的角度分析,欺凌者存在一种盲目优越感,缺乏自控能力,喜欢通过激进的言语、动作表达内心的想法。由于学校法治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主要是学习成绩、考试通过率等,轻视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青少年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在欺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正确引导。然而,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较多,父母往往比较溺爱子女,导致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和认知上的偏差;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到学校后就不管不问,家庭教学严重缺失,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从而变得孤僻冷漠,敏感多疑;有些家长本身修养就不高,对待孩子简单粗暴,意气用事,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给孩子造成“暴力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导致孩子性格野蛮,攻击性强。
家庭和睦与否对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十分重要,研究表明,一个不健全、不和睦的家庭,与有欺凌倾向的学生成正比,反之亦然,父母酗酒、赌博、吵闹等不良的家庭环境,都会对成长中的子女造成负面影响。
(三)学校和教师因素
学校因素。虽然我国倡导素质教育,但学校出于政绩需要,仍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魔圈,升学率是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分数、排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学校里虽然也开展了心理健康、法治德道课程,但实质上处于边缘位置,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得不到排解、释放,容易产生抑郁、暴力倾向,引发校园欺凌现象。学校安保制度、安保人员、安保设施不完善,学校缺少具体的校园欺凌预防、应对、处理规定,对校园欺凌现象发生造成影响。
教师因素。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需要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塑造健全的人格。如果老师心中只有分数、排名,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缺乏和学生的心理沟通,对学生的异常行为视而不见,就有可能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四)社会因素
对于青少年学生可塑性较强,容易沾染一些社会恶习,比如影视、网络、图书等对暴力、色情的描述,容易引起学生模仿。有些青少年学生可能由于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注,可能会认为欺凌同学很有面子,在欺凌他人中获取存在感,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严重危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同学面前炫耀。一些校外人员参与到校园欺凌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主推校园欺凌。
(五)法律制度因素
目前,只有《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适用于校园欺凌现象。虽然说服或道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校园欺凌,但远不及法律层面的强制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多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犯罪的预防,缺乏惩戒性规定 ,对违纪学生缺乏威慑力。长期以来,大家对校园欺凌问题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校园欺凌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对于校园欺凌事件往往归结于孩子还小,不懂事,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导致立法缺失,导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没有有效的手段进行规制。三、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
(一)学生提升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
治理校园欺凌的根本性措施是学生提升预防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学生交友要慎重,避免因哥们义气加入不良团体,拒绝拉帮结派;同学朋友之间不炫富,低调处事;自己或同学受到欺凌,应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性质恶劣的,可以报警,交公安机关处理。其次,学生应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和同学朋友和谐相处,不主动欺凌他人,并提高自身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运用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有效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家长应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对子女溺爱是父母长辈的一个通病,溺爱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对于本应由孩子完成的任务,家长喜欢越俎代庖,使得孩子在生活中缺乏挑战,丧失独立决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使孩子自信、安全的适应变动的世界。因此,家长应当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些事情,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表现做一些实质表扬,肯定孩子的进步,得到父母的正面反馈后,孩子才会越来越自信。同时,父母还应当教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包括如何应对在人际交往中的冲突。父母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树立安宁稳定的家风,对孩子的健全人格极其重要。然而,现如今各种负能量思想充斥社會,社会价值观扭曲,作为父母应摒弃社会低俗思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经常和学校、老师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动态,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校园欺凌的预防工作。
(三)学校应重视德育,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制度
虽然不少中小学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课时量仍然有限,专业师资力量仍然缺乏,对德育重视度仍待提高。对于学生的德育应当从幼儿园抓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教导学生帮助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良好品质。中小学校应当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观,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还应提升处理学生之间矛盾、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教师学校要不断提升团队德育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培训。
学校应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制度,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对校园学生进行层层排查,预防并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比如,班主任老师定时清点学生人数;学校安保人员加强学校巡逻工作,利用监控设施对校园进行监控;学校宿舍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轮流安排校领导值班等,对校园欺凌严防死守,为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做好准备工作。
(四)借助社会力量
瑞典的学校是较早借助社会力量来应对校园欺凌的国家之一,它通过发挥各种社会力量,比如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学生家长共同的作用,来讨论应对方案和应对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媒体通过公益广告、微视频、报纸等各种媒介应积极发挥作用,大力宣传反校园欺凌,从而引起社会的重视,给公众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政府管理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大力整顿,能对降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五)国家出台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律
国家出台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各学校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必将对欺凌者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对社会风气也具有引导作用,进而降低我国校园欺凌的发生率。
注释:
任海涛. “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
方芳.造成校园欺凌有四大原因.中国德育.2016(6).29-31.
陶建国.瑞典校园欺凌立法及其启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A版).2015(1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2016-05-09.
摘 要 校园欺凌事件给受欺凌者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后果。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和老师、社会、法律等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呼吁社会多方形成合力,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理体系。
关键词 校园欺凌 身心健康 法治教育
作者简介:曹筱聆,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郭义靖,四川拓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304
校园欺凌是指在幼儿园、中小学及其合理辐射区域内发生的教师或者学生针对学生的持续性的心理性或者物理性攻击行为,这些行为会使受害者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欺凌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发生范围扩大化、类型多样化、手段恶性化等,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有必要关注校园欺凌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一、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一)普遍性存在,持续、反复性发生
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叛逆期,社会价值观尚未形成,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判,不能全面、理性地认知周围的事物,再者,教师事务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对校园欺凌事件也没有足够重视,造成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被欺凌对象往往胆小怕事,害怕打击报复,被欺凌后不敢告诉家长老师,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欺凌发生频繁。
(二)类型复杂,交织发生
校园欺凌可分为直接欺凌、间接欺凌和网络欺凌。直接欺凌是指欺凌者直接对被欺凌者的人身和心理进行攻击,比如进行推搡拉扯、辱骂嘲笑、勒索钱财等。间接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进行散布谣言、侮辱诽谤、取不雅绰号等。网络欺凌是指欺凌者将对被欺凌者的欺凌视频、图片等发布到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社交群,恶意中伤被欺凌者。
直接欺凌、间接欺凌和网络欺凌有时候也会互相交织发生。比如,欺凌者在对被欺凌者实施推搡拉扯、辱骂嘲笑的同时,还会拍照或录制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加重对被欺凌者的伤害程度。
(三)地点隐蔽,难以治理
欺凌者为了躲避教师的监管,在时间上,一般选择课外时间;在地点上,一般选择校园不易被发现的偏僻角落或者校园周边;欺凌者、欺凌对象、围观者多为在校学生;有些欺凌者还会纠集社会闲杂人员进行协助,这都加大了校园欺凌的治理难度。
(四)手段多样,暴力倾向加重
校园欺凌手段多样,比如取不雅绰号、嘲笑侮辱、造谣诽谤、威胁勒索、拳打脚踢等。校园欺凌的手段趋于恶性化,比如说,欺凌者强迫被欺凌者吃污秽物;强迫被欺凌者下跪或者裸露身体,对被欺凌者进行人格侮辱;欺凌者还会将欺凌过程拍的照片或视频上传网络,寻求刺激。当下一些不良文化信息通过网络媒介迅速传播,给学生的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加重欺凌者的暴力倾向。
(五)校园欺凌后果严重
被欺凌者不僅遭受肉体上的折磨,还有精神上的摧残。被欺凌者心智尚未成熟,心理承受力较弱,一旦受到伤害,可能会终生留下阴影。有些被欺凌者会产生厌学情绪,性格变得抑郁;有些被欺凌者会自残或者自杀;有些被欺凌者会采取极端方式,报复欺凌者,或者欺凌更加弱小者,成为校园新的欺凌者,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恶性循环。欺凌者的行为得不到惩罚和纠正,必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甚至会陷入犯罪的深渊,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二、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造成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探究,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个人因素
从被欺凌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人具有社会性、群体性,期望融入到社会和群体中,若个人思想或行为异于他人,就会被当作“异类”,被群体所排斥,比如长相缺陷、肥胖矮小、发育过早、口吃、讲异地方言等,受排斥的可能性就很大,也容易遭受欺凌。有些被欺凌的学生在性格方面、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缺点,比如自卑,内向,交际圈狭窄,容易遭受欺凌和歧视。
从欺凌者的角度分析,欺凌者存在一种盲目优越感,缺乏自控能力,喜欢通过激进的言语、动作表达内心的想法。由于学校法治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主要是学习成绩、考试通过率等,轻视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青少年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在欺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正确引导。然而,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较多,父母往往比较溺爱子女,导致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和认知上的偏差;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到学校后就不管不问,家庭教学严重缺失,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从而变得孤僻冷漠,敏感多疑;有些家长本身修养就不高,对待孩子简单粗暴,意气用事,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给孩子造成“暴力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导致孩子性格野蛮,攻击性强。
家庭和睦与否对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十分重要,研究表明,一个不健全、不和睦的家庭,与有欺凌倾向的学生成正比,反之亦然,父母酗酒、赌博、吵闹等不良的家庭环境,都会对成长中的子女造成负面影响。
(三)学校和教师因素
学校因素。虽然我国倡导素质教育,但学校出于政绩需要,仍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魔圈,升学率是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分数、排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学校里虽然也开展了心理健康、法治德道课程,但实质上处于边缘位置,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得不到排解、释放,容易产生抑郁、暴力倾向,引发校园欺凌现象。学校安保制度、安保人员、安保设施不完善,学校缺少具体的校园欺凌预防、应对、处理规定,对校园欺凌现象发生造成影响。
教师因素。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需要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塑造健全的人格。如果老师心中只有分数、排名,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缺乏和学生的心理沟通,对学生的异常行为视而不见,就有可能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四)社会因素
对于青少年学生可塑性较强,容易沾染一些社会恶习,比如影视、网络、图书等对暴力、色情的描述,容易引起学生模仿。有些青少年学生可能由于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注,可能会认为欺凌同学很有面子,在欺凌他人中获取存在感,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严重危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同学面前炫耀。一些校外人员参与到校园欺凌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主推校园欺凌。
(五)法律制度因素
目前,只有《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适用于校园欺凌现象。虽然说服或道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校园欺凌,但远不及法律层面的强制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多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犯罪的预防,缺乏惩戒性规定 ,对违纪学生缺乏威慑力。长期以来,大家对校园欺凌问题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校园欺凌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对于校园欺凌事件往往归结于孩子还小,不懂事,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导致立法缺失,导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没有有效的手段进行规制。三、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
(一)学生提升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
治理校园欺凌的根本性措施是学生提升预防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学生交友要慎重,避免因哥们义气加入不良团体,拒绝拉帮结派;同学朋友之间不炫富,低调处事;自己或同学受到欺凌,应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性质恶劣的,可以报警,交公安机关处理。其次,学生应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和同学朋友和谐相处,不主动欺凌他人,并提高自身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运用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有效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家长应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对子女溺爱是父母长辈的一个通病,溺爱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对于本应由孩子完成的任务,家长喜欢越俎代庖,使得孩子在生活中缺乏挑战,丧失独立决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使孩子自信、安全的适应变动的世界。因此,家长应当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些事情,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表现做一些实质表扬,肯定孩子的进步,得到父母的正面反馈后,孩子才会越来越自信。同时,父母还应当教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包括如何应对在人际交往中的冲突。父母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树立安宁稳定的家风,对孩子的健全人格极其重要。然而,现如今各种负能量思想充斥社會,社会价值观扭曲,作为父母应摒弃社会低俗思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经常和学校、老师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动态,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校园欺凌的预防工作。
(三)学校应重视德育,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制度
虽然不少中小学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课时量仍然有限,专业师资力量仍然缺乏,对德育重视度仍待提高。对于学生的德育应当从幼儿园抓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教导学生帮助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良好品质。中小学校应当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观,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还应提升处理学生之间矛盾、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教师学校要不断提升团队德育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培训。
学校应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制度,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对校园学生进行层层排查,预防并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比如,班主任老师定时清点学生人数;学校安保人员加强学校巡逻工作,利用监控设施对校园进行监控;学校宿舍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轮流安排校领导值班等,对校园欺凌严防死守,为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做好准备工作。
(四)借助社会力量
瑞典的学校是较早借助社会力量来应对校园欺凌的国家之一,它通过发挥各种社会力量,比如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学生家长共同的作用,来讨论应对方案和应对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媒体通过公益广告、微视频、报纸等各种媒介应积极发挥作用,大力宣传反校园欺凌,从而引起社会的重视,给公众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政府管理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大力整顿,能对降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五)国家出台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律
国家出台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各学校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必将对欺凌者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对社会风气也具有引导作用,进而降低我国校园欺凌的发生率。
注释:
任海涛. “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
方芳.造成校园欺凌有四大原因.中国德育.2016(6).29-31.
陶建国.瑞典校园欺凌立法及其启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A版).2015(1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