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异同

黄英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出版形式。移动网络和手机、阅读器等多种终端设备的应用和普及使得数字化阅读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的流行形式,数字化阅读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
【关键词】传统出版 数字出版 异同
工业时代、网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两个重要的文明发展时期,在出版行业对照着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传统出版在人类文明传播史上留下了足以彪炳千秋的伟业,但数字出版借助着网络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逐渐走进人们视野,成为许多专家研究的对象。本文试析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异同。
一、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概念
传统出版指的是运用传统出版、编辑技术,将文字印在纸上的出版方式。传统出版因其把内容印在纸质上进行传播因而具有可保性,在多年的出版、销售等渠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运营体系,传统阅读方式占据了人们休闲生活的多数时间。我们清楚,目前这种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因为网络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已经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
数字出版出现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出现在世人视野之中,依托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数字出版技术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起来。作为一个新兴的出版形态,国内外的专家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也不尽统一。狭义的概念认为它是以文字内容为核心的“数字化出版”,而广义的数字出版其实还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以及手机彩铃、彩信等业务内容。①也有认为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话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传统出版内容而兴起的新兴出版产业形态。②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思想观念、技术支撑、产业形成环境都还不够成熟和稳定,我们不仅缺乏专业的具有数字出版的出版编辑人员,在阅读终端以及网上支付等网络商业模式的运营体系也不够完善。此外,数字出版也不是简单地将纸质内容数字化,真正的数字化出版是在内容生产流程、产品呈现方式、产业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出版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相对应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它将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被认为是非常私密的个人体验,变成了一种阅读和社交相融合的社会礼仪,把之前的私密性质的阅读习惯转化成为具有社交性质的社会化阅读。需要强调的是,目前的数字化出版仅仅只是数字出版的一小部分,网络游戏、手机出版和网络广告才是数字出版的“三巨头”。
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特点
从概念出发,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二者最本质的差别在于它们是两种经济运营模式下的产物,前者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后者是信息时代的产物。③从传播方式来看,传统出版是编辑、出版社进行的单向传播行为,方式较为单一,主要的目标群是精英知识分子;数字出版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的多向传播行为,方式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多元化,数字出版的目标读者不再仅仅停留在精英知识分子身上,会上网搜索的网民都成为了数字出版的潜在客户,大大扩大了出版物的传播影响力。从传播形态出发,传统出版以纸质形式传播,传播的内容固定;数字出版的产品载体形态不再受纸质载体的限制,因可以根据时事发展和群体结构的变化更新传播内容使得传播内容新鲜、时髦,且容量巨大,虚拟空间充足,能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跨区域的传播,极大地扩大受众群、品牌影响力。从经营主体来看,传统出版是以产品为中心,通过销售纸质产品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实现回报;数字出版为能达到好的销售业绩,可以针对重点书籍和重点作者在无线领域进行线上线下的宣传,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读者群提供个性服务,再者也可以利用数字版权的无限渗透力、宣传力、扩大图书知名度,最大限度地挖掘读书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从商业形式上来说,传统出版是出版社—各级经销商—读者三者的利益来回博弈的循环,出版社资金回笼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跟不上发展的情形;数字出版可以摆脱实质载体的束缚,实现“无物化”、数字化,它不要实物配送,仓库储存,管理便利、廉价,资金链清晰有效,读者可以轻松获得产品服务,实现网上支付。
总而言之,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差异不仅是载体的变化更是生产方式,流通方式、销售方式的变化,比较两者特点之时,不能简单机械地认为孰好孰坏,我们需要打破线性思维模式的定式,要认识到目前传统出版已积极应用数字技术,除了最后仍然将产品印在纸上,其他的环节比如说产品的内容创作、加工编辑、整理出版的整个流程数字技术都贯穿其中。
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有机结合与双赢
当今时代数字媒体以强势整合、高度互动的态势对传统媒介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传媒互相接触,融合的泛媒体时代,在叠加式传播技术的推动下,以内容生产见长的传统出版和以技术渠道传播见长的数字出版正面临着竞合发展的新局面。但实际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存在着先天的互补性。
传统出版,在“内容为王”、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传统媒介的代表,是传播格局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对原创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能力,对权威内容资源的积累、组合能力,对多媒体多种记录方式的表达能力。传统出版长久积淀起来的内容资源和作者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传统出版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读书资源,重点推出精品书籍。此外,网络时代无数信息充斥荧屏,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读者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传统出版媒介可以借助对权威内容的积累和组合占据消息源的中心,为读者提供有营养、有品味的内容,成为拥有精英意识、精品意识的媒介。与之相对应的是,数字出版具有改变内容生产渠道的能力,改变内容载体渠道的能力,改变传统出版模式线性发展、经营理念的能力。事实上,数字出版在丰富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及由此形成新的出版文化形态。例如,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渗透出现了网络游戏、博客等新型出版形态,出现了手机出版、网络广告等新型数字出版的新巨头;通信技术对出版业的渗透出现了手机短信、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音乐、手机游戏甚至手机视频等新的媒体传播形态。
在数字出版甚嚣尘上之时,笔者认为传统出版在数字技术环境下仍能赢得发展的契机。数字出版如果没有传统出版作为产业基础和内容资源支持,无法获得高水平的发展,传统出版一味排斥数字技术带来的多种便利,只沉浸在自己的理想国中,会让出版产业失去产业升级、优化的机会。所以优势互补、积极合作才是两者做大产业链,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精品书籍的真正法门。□
参考文献
①②李鲆,《关于数字出版的一切,你可能全错了》[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2-11(8)
③陈晓宏,《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党校学报》,2009(1):87-91
(作者:重庆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客从何处来》节目价值分析

    杨蓉<br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诗《回乡偶书》,表达作者久客异乡

  • 以盈利模式为轴心刍议我国对外

    【摘要】现在国内出版社和国外出版社的合作越来越多,但真正对外出版的图书较少,能在国外主流市场销售的图书更少。本文从“出版合作”和“合

  • 从图文书的文化史到三联书店的

    【摘要】图文书蕴含传统文人情怀,它的出现意味着图书内容的革新,迎合了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新的读者需求。本文在中西文化的历史语境中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