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水磨镇
阿敏
“谷口莺啼细竹,洞门犬吠桃花;驻世何须丹灶,仙风吹长灵芽。”明朝诗人郭庄白描水磨古镇的诗句,至今镌刻在古镇之上。
灾后重建的汶川水磨古镇,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阿坝州的一颗璀璨明珠。2010年4月,古镇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授予“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阿坝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南部,其镇中心水磨羌城占地6万余平方米,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的民心工程,所有建筑的抗震等级以9度设防。整个羌寨的一砖一木,传承沿袭着羌族建筑的文化特色,朴拙中见创新,粗放中见精深,素有“南驿古镇,西蜀桃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羌城”。
古镇交通便利,地理和区位优势优越。东临都江堰,南倚世界遗产青城山,西连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是阿坝州进入成都平原的南大门,距成都仅70公里。都汶高速、213国道、三江旅游快速通道穿镇而过。
水磨古镇历史悠久,远古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至今还残存有唐宋的古道,以及明清的古阶和古树。据相关资料记载,于汉代,这里便有着老人村的美誉,百岁老人不在少数。
恢复重建后的水磨碉楼,是整个羌城的标志性建筑,楼高10余米,一柱擎天,雄浑大气。千百年来,羌族先民为躲避战祸,碉楼成为世代防御外敌入侵的特有形制。在阿坝藏羌自治州内,这样的碉楼随处可见,它彰显着羌族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凝结着羌族人民的聪明智慧,体现着羌族特有的建筑形式。
在城中,春风阁是颇具汉民族建筑特色的一大景观,它依山傍水,细部装饰兼容着浓郁的藏羌汉等民族文化色彩,构思奇巧,蔚为壮观。适逢春暖花开,登临阁廊俯瞰,寿江湖水潺潺流淌,湖天一色,美艳绝伦。
经过修缮的水磨亭,焕发出昔日的魅力。水磨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生活用具,最早记载于晋代,之后蓬勃发展延绵不绝,至今全国各地仍有以水磨打制原汁原味的美味佳肴。水磨羌城中的那方水磨为明晚期建造,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佐证了古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历史,也是古岷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真实写照。
万年台是一方戏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88年),后毁损。“5·12”地震后,经多方考古调查后依原样复建。该戏楼坐南朝北,外观呈歇山顶、穿斗抬梁式结构,七架九脊,勾心斗角,青瓦琉璃,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彰显的简洁、朴实,是展示羌族这个能歌善舞古老民族的大舞台。
长约一公里的禅寿老街,经过灾后重建,已成为水磨羌城的一条特色商业街,川西风格的建筑古色古香,鳞次栉比的商铺比肩接踵,天人合一的生存环境,让200余户受灾居民在这里安居度日,“以家带店”的宜商宜居模式基本解决了居民的生存忧患。特别是老街上的几家特色川西饭馆,诚信的经营理念招徕顾客盈门,在这里消费,店家不会和你脸红,吃不吃由你,买不买也随你。“好么、好么”的妥协声,是这里商家深谙第一生意准则的写照。
“5·12”地震时,汶川属于重灾区,记者采访受阻,未能记录当时的现状。然而时隔七年,水磨古镇在广东省佛山市的对口援建下,已然成为“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 这里到处呈现出一派田园缤纷、春意盎然的景象。
2010年9月,浴火重生的水磨古镇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自此,一个以禅寿老街、羌城、寿江湖水域为核心的旅游观光带,以西羌汇、字库塔、寿溪湖、羊皮鼓广场、羌绣广场、飞鸿广场等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水磨古镇,向世人展现出它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