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内河海事安全监管形势及对策浅析
陈飞 田治超
摘 要:作者从苏州市内河航运现状出发,总结了苏州内河海事监管和应急方面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从执法改革、污染防治、安全服务和信息化方面提出了监管对策。
关键词:内河;安全;海事监管
中图分类号:U698?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1-0050-02
苏州内河有京杭运河、苏申内外港线等全省主干航道,也有太湖、阳澄湖等通航情况复杂的湖区水域,是船流、货流的集散地,也是水上旅游业态迅猛发展的乐土,境内大宗散货、危化品、成品油过境和装卸量大、面广,错综复杂的水路网和繁忙交替的水运给苏州内河水上交通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比如:20年一遇的海葵台风,2012年“4.04太湖快艇事故”,2014年“8.12硫酸船事故”,2016年汛期苏南运河连续13天的超长停航管控,2016年太湖西山岛两万吨上海垃圾事件等等,回顾2010年以来苏州内河发生的这几件重大事件,如何做好监管履職,是摆在苏州内河海事部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监管现状
1.1监管方面
针对湖区、危化品、船舶配员不足、低矮受限桥梁、涉水施工、重点时段的预警预控、干线航道的防堵保畅等监管重点,苏州地方海事部门明确了局-县市处(局-海事所(大队))两个层面的监管职责,制定了年度水上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包括日常监管计划及抽查、督查计划)和水域分级并按计划实施巡航的制度性安排,构建了第三方安全督查、局领导“四不两直”和执法检查的“双随机”等督导机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研究制定一些专项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指南,突出一些重点如“平安海事”、“渡运渡船”、“三客一危”、“非法载客”、“固废治理”、“联动机制”、“普法宣传”、“案例警示”等等,压制了事故率。
1.2应急方面
苏州在环太湖、苏南运河等区域已建立海事联动和涉水部门协同机制,开展了“三基数据库”和新版电子地图建设;重视青年应急分队的人才培养,开展防堵保畅、综合防污搜救应急演练和湖区夜航拉练、秋季大练兵;扩建VHF、AIS等通讯基站,开展重点航段布设LED显示屏以及视频监控点位增设的选址,与船讯网合作,实现97%的苏州行政区域内AIS信号的覆盖,充分运用VITS平台和卡口监控的电子围栏手段实现重点船舶动态管控,推动实现全域“喊得到、听得着、能定位、能预警”的通讯互联互通目标。构建1+4的预案体系,并编制简易的操作卡片,便于实战中各岗位各部门实用简便的操作。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了2018年一般等级及以上事故总数比去年下降15%的较好成绩。
2 存在问题
水上交通安全事件有的是突发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力,有的是监管存在短板而引发的事故,比如气象灾害预警不及时,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综合治理合力不够,法制思维解决监管难题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从事水上交通管理的海事人必须时时刻刻需要面对的和在日常工作中要着力提升能力才能实现从容不迫处置的。
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指挥机制还不够刚性,遇到突发事件依然依附于行政领导权,遇到险情辗转多次请示报告的情况仍然一定范围内存在,还有就是信息化系统孤岛现象仍未改变,现有平台还不能实现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实战的能力,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精准预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提升。
3 面临形势
3.1安全监管方面
2018年11月20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确定的24个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江苏有2个,其中一个就在苏州辖区,涉及工业园区、方正高新港、上海铁路局苏州西站、金驼铃化工等4个码头。随着国家、省、市层面的大力推进,“陆改水,散改集”是大势所趋,运河中航行的新型(油电混合、LNG、电能驱动等新型船舶)、超大型(如汉唐上海号集装箱船)的船舶越来越多,多式联运、江海河直达集装箱,陆改水、散改集,运输的效率越来越高,货物价值越来越高,对水上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内河海事部门的安全重点必将出现大幅调整,我们应该思考、破解面临的发展新难题。
3.2船舶污染防治方面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国家行动,交通海事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运节能减排、运输效率提升、高质量发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纵观国家形势变化,我们在船舶污染防治管理上即将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长三角排放控制区、船舶污染物转运处置、固废转运等等,都对苏州内河海事船舶污染防治监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4 对策措施
海事安全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指监管与应急,监管就是发现隐患,要学会如何去发现漏洞和更及时地去堵漏洞;应急就是快速有效地去处置事故,同时在处置中更好总结提升应急能力。对此,我们探索四个侧重点推进工作。
(1)承接综合执法改革机遇,提升海事综合管理的向心力。综合执法改革必将对水上交通执法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为优化水上交通执法工作带来重要契机,认识改革、了解改革、拥护改革是基层交通海事人必须担当的时代新使命。首先要保障水上安全稳定,推进水上交通安全的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其次要推动基础装备发展。推动完成基层海事站点、应急设备库、车艇、信息化等各类装备设备的优化完善;以人为本,成就干部职工,引导和培育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在奋斗中成就干部职工,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奋斗有为的先进典型,以良好的队伍精神面貌为机构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担负污染防治攻坚重任,提升海事防污控污的战斗力。生态安全日益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方面,落实《关于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18-2020》工作要求,推进防污应急设备库及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推进船舶污染物送交转运处置联单制度常态运行,保障船舶污染物管理逐步走上规范有序轨道,推进船民环保意识稳步得到提升;做好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在做好防污控污装备建设的同时,重点关注职工防污控污应急技能的教育和演练活动,全面提升防污控污能力。
(3)适应货物结构调整趋势,正确认识效率变革,最佳状态融入到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海事服务发展的引领力。适应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节奏,推进铁水联运、河海联运等综合运输方式的保障工作,河海直达,内河船舶种类、运输方式、监管要求、监管模式都将与大宗建材、液化品、煤炭、粮食等传统内河运输货物船舶管理思路、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需要海事部门及时调整和优化监管模式和监管思路,切实提升服务内河水运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我们海事服务社会发展的引领力。
(4)助推智慧海事深化进程,提升海事科学监管的保障力。信息化是海事监管最大内生动力,作为苏州,要以指挥中心为信息中枢,推进信息化基站、视频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干线航道视频监控全覆盖计划,推出服务为民的创新举措,推进船舶营运检验通检通认、船员24小时自助服务超市的完善提升和基层执法单兵装备的标准化建设,切实构建出精细管理范式,提升科学监管的保障力。
5 总结
要落实好监管对策,关键在人,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关键在以下三点:
(1)责任。我们要有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把职业当事业,干一行、爱一行。我们的干部职工要拧成一股绳,做到事业面前多担当,挑战面前不畏惧,道德面前有敬仰。
(2)奋斗。我们要有如履薄冰的紧迫感,把岗位当赛场,与高比、向好学。要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拼劲和闯劲,在交通海事这个赛场中,争当奋斗的“坚持者”。
(3)创新。我们要有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把困难当动力,敢突破、为人先。要牢记海事前辈们“筚路蓝缕启山林”的开创精神,以创新为动力,披荆斩棘、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