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陈幸祎

    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无党派人士作出了明确界定:“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集着一批无党派代表性人物,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新时期的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无党派人士队伍出现诸多新变化。把握新时期高校无党派人士的特点,不断探索做好统战工作的新途径,对于开创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无党派人士的特点

    (一)学历层次较高,社会影响力大

    高校无党派人士数量不断增多,在高校知识分子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学历层次高,不少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新一代无党派人士趋向年轻化,他们工作勤奋、积极上进,愿意学习新知识,专业上有较深造诣,许多无党派人士成为教学科研管理的骨干,工作成绩突出。高校无党派人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担负业务重任的同时,积极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影响。

    (二)政治认同度高,积极参政议政

    高校无党派人士具有爱国精神,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们政治热情高,自觉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对通过民主制度参与政治诉求的愿望强烈。近年来,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逐步完善,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其中有一批优秀的无党派人士担任全国、省、市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三)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较为活跃

    在高校越来越注重社会需求和效益的背景下,新一代的无党派人士不仅看重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且比较注重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物质利益的实现。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无党派人士的思想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越来越重视在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二、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无党派人士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随着无党派人士新老交替的加快,一批代表性人物相继退出。由于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的建立和完善的机制相对滞后,加上培养难度大、成长周期长、分布不均衡,在许多领域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后备力量不足,高校无党派人士在级别层次、年龄结构等方面出现断层现象。高校无党派人士成长渠道单一,与外界交流机会较少,并缺乏一定的岗位锻炼,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不多,使得群体本身处于半游离状态,加之自身学科专业、年龄、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新一代无党派人士普遍存在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和深入的问题,政治理论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使得无党派人士工作机制问题逐渐显现。一是高校对无党派人士缺乏教育引导。无党派人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机会少。高校党委和统战部门对无党派人士的思想动态没有及时、准确地把握,对无党派人士缺乏经常性的引导和教育。二是无党派人士培养选拔机制不健全。高校的无党派人士多属于“自然成长”,高校党委部门对无党派人士的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对无党派人士的评价仍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无党派人士的培养、选拔和推荐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尚未形成长效的培养机制。

    (三)无党派人士整体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近年来,许多高校成立了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旨在搭建学校党委与无党派知识分子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引导并团结无党派知识分子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知识分子联合会作为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的平台,在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方面缺少有效抓手和载体,其活动开展形式单一,作用发挥倚重于个体成员,无法充分运用组织体系来动员和引导无党派人士发挥群体作用。

    三、加强新时期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引导,强化教育培训

    加强高校无党派人士思想教育,提高无党派人士的政治觉悟思想素质,是做好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根本。一是加强对高校无党派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研究。建立无党派人士思想动态反映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要情反应等方式,全面准确了解和把握无党派人士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深入分析内在原因。二是重视思想引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通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无党派人士不断增进对党的领导和党的事业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引导无党派人士把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实践者。三是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培训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相对滞后,内容脱离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生活实际,群体针对性不强,现实意义不明显,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要求。高校要不断探索做好无党派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制定总体教育培训规划,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组织开展对无党派人士的思想教育和培训,把日常性教育与集中性主题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培训和社会实践培养相结合,逐步实现一体化、规范化、经常化的长效培训机制。

    (二)注重培养选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意见》 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无党派人士工作机制,为无党派人士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一是完善高校无党派人士培养选拔机制。高校党委要加强领导,把无党派人士队伍培养选拔纳入学校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健全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目标,拓宽无党派人士的选拔渠道,注意发现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人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强化无党派人士的实践锻炼,在高校干部交流中给予无党派人士特别重视,推荐、选派无党派人士到人大、政协、政府、社会团体任职,从实践中丰富他们的工作阅历,培养他们的参政水平和行政能力。二是建立无党派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从政治素质、学术造诣、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无党派人士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和常规考核相结合,提高选人识才的客观性、全面性。 三是健全无党派人士数据库。建立统战部门与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的机制,统战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逐年开展无党派人士队伍状况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无党派人士数据库,实行备用结合、动态管理。

    (三)创新工作思路,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

    创新无党派人士工作思路,搭建平台,积极发挥无党派人士作用。一是搭建制度平台。积极加强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制度、党外人士情况通报制度、重大问题征求意见制度、专题民主协商会制度等制度化建设,邀请无党派人士从多学科的角度对高校改革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建立学校党员领导干部与无党派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加强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二是搭建组织平台。利用“知联会”这个平台,使无党派人士的联系与交流经常化,工作开展制度化、规范化。通过这一载体,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加强无党派人士之间、无党派人士与社会的联系,为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提供舞台。组织和支持无党派人士开展科技咨询、技术下乡、科研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活动,为他们发挥优势、施展才能、贡献力量提供条件。三是搭建宣传平台。统战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无党派人士先进事迹,宣传无党派人士专业成就、社会贡献、参政议政的成果,树立无党派人士队伍中的优秀典型,为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党委统战部)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