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韩占江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具有流行面广、传染性强、病程长、伴随继发感染等特点;在河北省5月至10月份,水温在20~36℃之间均有流行,尤以水温在27℃以上及高温季節最为严重,在白洋淀地区,危害的鱼类有鲢、鳙、鲫、团头鲂、鲤、草鱼等养殖鱼类以及淀内野生的鲫、麦穗鱼等,鱼种、成鱼及亲鱼均可被感染。发病率可达60%~100%,死亡率可达30%~70%。同一养殖场、同一养殖池内的同种鱼一般大规格个体先于小规格个体死亡,鲢、鳙最先患病,鲫、草鱼、鲂、鲤依次感染。通过近几年来我们在白洋淀的试验,已基本了解了该病的病因、发病类型及防治方法。
1病因
养殖密度大、饲养环境恶化、饲料营养失衡、鱼体受伤等导致的抗病力下降,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外源引进未经检疫的病鱼也可导致输入地养殖鱼类该病的爆发。
2病原
白洋淀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原菌可产生毒素,引起病鱼溶血,出血,组织损坏,肝功能障碍等。从患病的鲢、鳙、鲫和其他鱼类的血液、组织内均能分离到该菌,其对宿主的选择范围较广。该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之间,水温高时病原菌繁殖快,常表现为爆发性。
3发病类型
根据病情发展的缓急程度、病程长短等因素,白洋淀地区该病发病类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等3种类型。
3.1急性发病型
病情发作快且发展迅速,死亡严重。在水质老化、养殖密度大的池塘,发病1~2 d后,爆发大批死亡;7 d左右,池中多数养殖鱼类如鲢鱼、鳙鱼、鲫鱼死亡。
3.2慢性发病型
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期,但累计死亡量也很高。
3.3亚急性发病型
病情发展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4症状与诊断
4.1主要症状
病鱼症状随病程的长短、病鱼种类及年龄的不同而异。发病初期,病鱼体表轻度充血,解剖检查,肠道内可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充血加剧,肌肉逐渐出现出血症状,病鱼严重贫血;解剖检查,内脏出现充血、坏死。
4.2诊断
根据以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初步诊断,再利用嗜水气单胞菌毒素检测试剂盒在病鱼腹水或内脏内检出嗜水气单胞菌等致病菌即可确诊。病鱼采集执行GB/T 18088标准,毒素监测用水参考GB/T 6682标准。
5防治
5.1预防
5.1.1彻底清塘消毒 每年干池,冻晒池底呈龟裂状;彻底清淤,底泥厚度在10~15 cm;鱼种放养前按3 000 kg/hm2生石灰干法清塘或0.5mg/L的二氧化氯带水清塘。
5.1.2选用优质健康苗种,投喂优质饲料 了解鱼种来源,严禁选购近亲繁育的苗种;检查鱼体健康状况,选用检疫合格苗种;选用营养均衡、符合NY 5072要求的全价配合饲料。
5.1.3合理放养、多品种搭配 一般池塘按养成产量15 000~19 500 kg/hm2进行放养;配套较好的高标准池塘按养成产量22 500~37 500kg/hm2进行放养,采取80:20模式多品种搭配,如:每hm2可套养75只~150只300 g以上的中华鳖。养殖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放养的品种、数量进行调整。
5.1.4调控优化水体 每20 d用生石灰300~345 kg/hm2全池泼洒1次,或二氧化氯0.3~0.4g/m2全池泼洒,1天1次,连续泼洒两天。同时利用光合细菌、EM菌等有益菌调节水质,使池塘水质符合NY 5051的要求。
5.1.5做好病死鱼的无害化处理 对不明原因的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发病池水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5.1.6 中草药提高免疫力
按每kg鱼体重添加1.5~2.5 g芪参散(以3%投饵率计)制成药饵,投喂10~15 d。
按每kg鱼体重添加0.2g六味地黄散(以3%投饵率计)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 d。
5.2治疗
5.2.1投喂抗菌药饵
通过新分离的菌株采用药敏片直接扩散法筛选对其敏感的药物,抑菌圈直径大于16 mm,可以作为优选药物。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以及替卡西林、氟苯尼考等均可选用。
常用抗菌药饵及使用方法见表1。
5.2.2水体消毒 常用水体消毒剂见表2,使用方法及休药期遵循NY 5071、NY 5070规定。
5.2.3综合治疗 按说明连续泼洒聚维酮碘2~3 d,同时将三黄散、菌毒杀星(磺胺甲恶唑)、Vc制成混合药饵,用量为单一使用量的2/3,连喂5d,每日2次;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内服三黄散3d,每日2次;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内服七味板蓝根散药饵5 d,每日2次;也可采用5.2.1.2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条件选用5.2.2的任一方法进行水体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