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主体创新课堂
李曙光
摘要:凸显学生主体,是语文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学情,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注重知识的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是课堂教学的旨归。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彰显教师个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主体学情生成创新个性
新课程标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当今时代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笔者拟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谈一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凸显主体,课堂教学的原则
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释学、建构主义理论为这一理念提供了支撑。
阐释学认为:“文本理解为向解释者开放的意义空间。”文学作品是一种虚构的文本,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想象性作品,正是这种虚构性和想象性为阅读和接受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结构。
阐释学中的“读者”理论认为,“读者必然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说,每一位读者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中,他(她)的年龄、性别、家庭出生、生活经历、文学素养、道德伦理、政治意识等等都影响着对文本的理解。这也就是说任何一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都是有限的。
这两种理论告诉我们,文本具有开放性,老师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是读者,尊重学生,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必然需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学会学习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需求,解决学生疑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因此,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二、分析学情,课堂教学的前提
笔者曾反思过自己执教当代作家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的经历。第一次教学,没有做学情分析,课堂预设过多,师问生答,单向交流,气氛沉闷。第二次教学,课前做了学情调查。让学生预习全文,完成导学案,搜集整理学生不懂的问题。据此,课堂聚焦三个热点:“本文人物不少,事件也不少,但情节很吸引人,那是为什么?”“梨花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相同吗?”“写助人为乐的文章到处可见,为什么这篇文章选入课本?”这节课学生颇感兴趣,思维活跃,老师学生互动融洽,讨论热烈。
课文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都要重视学情分析。
课前学情诊断,也就是分析学生的前阅读,即分析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前的阅读基础、知识水平。“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课前学情诊断,宜设置前置性问题,搜集学生疑难问题,据此进行教学设计。
要重视课中学情分析,“也就是要关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所体现出来的学的基本状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疑难问题,巧设阶梯性提问,化解困难,逐一击破,促进生成。更要重视课堂中的“伪创新事件”,即对文本的理解有悖于文本原意及传统的、权威的解读,如《愚公移山》一文教学中,学生提出“愚公太愚,举家搬迁,易地而居,这比移山不更容易吗?”等等。教师应对这些问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认真分析,探讨问题的本质。
要重视课后学情分析,要善于通过课后作业、课后检测来评价学生在语文课堂里的学习结果,探查到真实而具体的学情。据此,明确教学得失,分析存在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改进下次教学。
三、生成创新,课堂教学的旨归
笔者曾听取过一位老师的《竹里馆》的赏析课,下面是这一课教学实录的片段:
师:竹林里的别墅,环境幽静,月光澄澈。“一切景语皆情悟”,根据景物特点,我们想一想,诗人此时的思想感情怎样?
生:宁静。幽篁里别墅,远离尘世,无他人打扰。
生:闲适。“弹琴复长啸”,无官场事务缠身。
师:王维时任“右丞”,这也是一个四五品的官,不说权力炙手可热,但也颇有权势,按理说身旁也不乏攀附者。王维,多才多艺,诗歌、书法、绘画都擅长,也可过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雅生活。课中为什么说“深林人不知”呢?
(课堂一片安静,学生们在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小学时也读过王维一首山水诗《鹿砦》,大家会背诵吗?
(生背诵)
师:这首诗除了感知到“宁静”“闲适”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孤独。
生:寂寞。
师:如何来理解诗中表达的“孤单寂寞”呢?自主学习时,要求大家了解王维的生平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哪位同学能作一简要介绍?
(生介绍生平、背景)
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竹里馆》,老师补充一首王维写作于安史之乱之中的一首诗《凝碧池》。
(多媒体展示《凝碧池》,教师稍作讲解)
师:王维早年有用时济世之志,锐意进取,仕途通畅;安史之乱时,他服药装病,但被史思明强迫为官;叛乱平定后,自己因此自责,因此诗及弟弟的疏通救助,得以赦免,但此后“名节既亏”,遭人诟病,晚年政治上已心如槁灰。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能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感情吗?
生:幽静,澄澈的意境,表现他远离尘世的闲适。
生:幽静,澄澈的意境,表现他随缘任化的无奈。
生:空灵,澄澈的意境,表现他孤高落寞的情怀。
師:怎样分析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学了这首诗,你了解了哪些方法?
生:分析诗歌中景物蕴含的情感。
生: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来分析。
师:对,这就是诗歌赏析时提到的分析意象与知人论世的方法。
为知识的生成,执教者把《鹿砦》与《竹里馆》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诗人的孤单寂寞;让学生了解王维的生平及本诗写作背景,特别是安史之乱时,王维一度被逼为官之事,进而让学生了解王维晚年政治上心如死灰,进而理解到本诗中王维的随缘任化的无奈。
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指模仿与改革,也不是指一项从无到有、填补空白的活动,而是指“温故知新”,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加以重组与转换,从而发现新问题,认识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获得新领悟。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创造在学习中,在课堂中。
以知识的生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课堂教学的旨归,让学生动起来,以主人翁的身份在对话探究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感悟生活的意义。
四、彰显个性,课堂教学的艺术
教师的劳动都是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也应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如何形成教学个性呢?一是要转益多师,厚积薄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知识,老师对知识的追求和平时的阅读兴趣等,形成了老师的教育个性。教师要加强本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为课改提供理论支撑的阐释学、接受美学、文本解读学、建构主义理论等。高屋建瓴,才能驾轻就熟。
二是要专心教学,躬亲实践。教师把每一节课视为艺术的创造,确定目标,分析学情,编成导学案;要从文本本意、编者之意、作者原意、读者会意等四个维度去解读文本,以应对学生课堂上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要根据检测情况,补缺补差。只有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的人,才能经受这种苦行僧的磨炼。
三是发挥特长,敢于创新。笔者在网上学习时曾听取了一节作文指导课,题目为《学会动作描写》,执教者将计算机慢镜头技术运用到写作指导中来。先用慢镜头展示姚明投篮动作,引导学生观察投篮者脚上、腿上、腰上、手上动作变化,然后用动词表达出来。动作慢放,引导观察,相机诱导,学生激情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执教者将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另辟蹊径,指导写作,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吸取大家精华,研究教育规律,结合教学实际,突破理论禁区,形成个性特征,彰显自己风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59.
[2]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贾桂强.生长式语文课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丁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