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环境中的作用
胡娟
妇女与环境发展的命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含着文化因素,妇女既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文化建设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妇女的作用,对加快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笔者深入调研昭通市昭阳区文化建设的环境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与妇女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谈点看法。
1 充分认识妇女在文化构建中的独特地位及优势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环境和妇女的紧密联系使妇女在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与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承担着更积极的角色。在我国,女性既是社会消费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她们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对文化建设所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直接影响。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充分认知与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以及在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优势,是文化建设的要求。
昭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区级文化单位即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博物馆和鹤舞高原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17个乡镇3个办事处综合文化站等二级构成。区级文化单位现有人员112人,其中女60人,占53.6﹪。女性中专学历14人,占23.3﹪;大专30人,占50﹪;大学16人,占26.7﹪。女性50岁以上3人,占5﹪;40岁~49岁11人,占18.3﹪;30岁~39岁23人,占38.3﹪。20岁~29岁23人,占38.4﹪。乡镇综合文化站现有97人,其中女30人,占30.1﹪。女性学历中专12人,占40﹪;大专10人,占33.3﹪;大学8人,占26.7﹪。女性中50岁以上4人,占13.3﹪;40岁~49岁8人,占26.7﹪;30岁~39岁15人,占50﹪。20岁~29岁3人,占10﹪。
从上面全区从事文化公共服务人员性别数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妇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之一,无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妇女既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同时在就业、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妇女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两性地位平等,关系协调,达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妇女积极性、创造性的问题,着力改善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开创妇女事业新局面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
2 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载体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妇女作为文化建设载体的主力军有其独特的视角与作用。
昭通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古遗址、古墓葬、碑刻、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的记忆遗产分布于全市十县一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战略部署,昭阳区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区这一主线,文化发展环境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昭阳区先后获得“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区”、“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区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强区”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昭阳区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昭阳区每个乡镇均成立有1支业余文艺队,参与者女性占到92﹪以上;城区现有6个文化活动广场“大家乐”,每个广场均有3支以上业余文艺队带领群众跳起广场健身操,参与者女性占到93﹪以上,每天傍晚参与健身操的群众达2600人次。全区开展“百场演出进社居,千场演出进”活动,即昭阳区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每年赴全区182个社区、行政村开展送戏下乡百余场次,乡镇业余文艺团队赴自然村开展千场演出。其中演艺公司有女性演员26人,占总人数的62﹪;业余文艺队女性占92﹪以上。昭阳区目前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广场文艺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四筒鼓舞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业余文艺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均是女性成员,其中82﹪的业余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昭阳区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昭阳区广场健身操成员95﹪以上是女性,如木兰健身操协会、迎丰文艺队、文联艺术团和花灯协会等成员均是女性。二是领导挑大梁。昭阳区文化馆的馆长、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均是女性。在文艺表演中则以女性表演为主。三是创作有热情。大型情景诗《鹤舞高原》中女性演员占76﹪。民族健身操《拽脚舞》、《回族健身操》的编导、主演全部是女性。成功编导完成昭通首届彝族文化节“彝族分支圣地 神奇乌蒙昭通”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就是由文体局女局长和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女董事长共同主导。
3、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获得的成果越来越多。昭阳区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踊跃,成果也颇为丰硕。2010年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文艺演出中,参演节目喜获昭通市妇联颁发的“最佳表演奖”。 在代表昭通市参加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比赛中,参赛的五个节目,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2个。2011年新创民族舞蹈《回族健身操》参加全民健身日云南省少数民族健身操比赛获得少数民族健身操规定套路二等奖。2012年编排剧节目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青年演员舞蹈大赛,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在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电视舞蹈大赛中,演艺公司的技巧类舞蹈《跳老虎》作为昭通唯一有参赛资格的节目入围决赛,获十一名。演艺公司代表昭通市参加中国昆明福保文化艺术节,展演节目获二等奖。这些奖项的取得,都是女性编导、女服装,以及女演员成果的展示。
3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活动影响有待扩大。由于昭阳区财政吃紧,政府公益性文艺演出和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活动,受人员、经费和文化设施制约,造成活动人员少、散不能形成规模。各地社区文化活动发展也不平衡。
二是组织中的人员老化。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成员主要是以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主,64个业余文艺团队中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年轻人相对较少。
三是缺乏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即便每年区文化馆都对业余文艺队伍中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但要实现全部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受环境、资金等因素制约,难以普及。加之在组织中缺少懂文化、热爱文艺的带头人且年龄偏大。所以演出的规模偏小,节目单一,艺术品位不高。
4 进一步推动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环境的建议及对策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妇女的文化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没有妇女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进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氛围,离不开妇女这个“半边天”。妇女要从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发展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唱响和谐旋律,积极促进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妇女组织在参与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使命。
一是引领妇女广泛参与,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围绕文化强区建设,昭阳区文化部门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及社会活动,社区业余文艺团队每年都要参与全区大型群众广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各文艺健身团队,参与省、市的各级文体项目的比赛,引导妇女在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愉悦身心、共同进步的同时,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
满足。
二是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力,在文化建设中贡献聪明才智。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来自最基层的普通妇女群众,她们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了大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节目的素材来自最基层,反映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的生活、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吸引了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要加强活动的策划和创新,注重增加活动的文化含量,使活动成为凝聚人、教育人、娱乐人的重要载体;要注重激发妇女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使妇女文人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真正做到让文化走进普通百姓,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而且,妇女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她们在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的同时也共享了文化大餐的丰硕成果。
三是引导妇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活动中弘扬文明风尚。妇女组织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到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文化,倡导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社区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如在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中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积极创建文明家庭、特色家庭活动及美德进农家、廉政文化进家庭。
四是推进妇女教育培训,满足妇女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现有业余文艺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尤其要注重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和辅导,并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抓实抓好,着力提升文化队伍建设的品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让妇女在参与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根据妇女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求健康等不同层面的需求,组织举办知识竞赛、劳动竞赛、讲座咨询、文体竞赛、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
五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保证,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有助于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应继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为丰富妇女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妇女的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绥化市妇联:《肇东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省妇联研究室》2012年05月16日
[2]岱山县妇联:《对妇女组织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调研及思考》,岱山县妇女网(http://www.dsfn.gov.cn/),2011-03-28。
[3]杨敏:《浅谈如何发挥女性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营口市妇联网(http://www.yksfl.com/),2012-11-01。
[4]兰干乡党委:《现代文化为引领 构建农村妇女和谐幸福新生活时》,(http://www.hcccp.gov.cn),2013-7-15。
[5]张丽丽:《努力构建先进性别文化 促进女性与城市和谐发展》,上海女性(http://shwomen.eastday.com),2011-4-29。
[6]肃南县妇联:《肃南县少数民族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甘肃妇女网(http://www.gswomen.org.cn),2011-8-10。
[7]蒋丽:《浅谈妇女文娱活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浙江省文化厅网(http://www.zjwh.gov.cn),2005-5-22。
妇女与环境发展的命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含着文化因素,妇女既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文化建设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妇女的作用,对加快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笔者深入调研昭通市昭阳区文化建设的环境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与妇女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谈点看法。
1 充分认识妇女在文化构建中的独特地位及优势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环境和妇女的紧密联系使妇女在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与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承担着更积极的角色。在我国,女性既是社会消费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她们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对文化建设所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直接影响。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充分认知与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以及在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优势,是文化建设的要求。
昭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区级文化单位即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博物馆和鹤舞高原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17个乡镇3个办事处综合文化站等二级构成。区级文化单位现有人员112人,其中女60人,占53.6﹪。女性中专学历14人,占23.3﹪;大专30人,占50﹪;大学16人,占26.7﹪。女性50岁以上3人,占5﹪;40岁~49岁11人,占18.3﹪;30岁~39岁23人,占38.3﹪。20岁~29岁23人,占38.4﹪。乡镇综合文化站现有97人,其中女30人,占30.1﹪。女性学历中专12人,占40﹪;大专10人,占33.3﹪;大学8人,占26.7﹪。女性中50岁以上4人,占13.3﹪;40岁~49岁8人,占26.7﹪;30岁~39岁15人,占50﹪。20岁~29岁3人,占10﹪。
从上面全区从事文化公共服务人员性别数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妇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之一,无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妇女既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同时在就业、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妇女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两性地位平等,关系协调,达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妇女积极性、创造性的问题,着力改善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开创妇女事业新局面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
2 发挥妇女在文化建设载体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妇女作为文化建设载体的主力军有其独特的视角与作用。
昭通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古遗址、古墓葬、碑刻、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的记忆遗产分布于全市十县一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战略部署,昭阳区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区这一主线,文化发展环境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昭阳区先后获得“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区”、“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区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强区”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昭阳区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昭阳区每个乡镇均成立有1支业余文艺队,参与者女性占到92﹪以上;城区现有6个文化活动广场“大家乐”,每个广场均有3支以上业余文艺队带领群众跳起广场健身操,参与者女性占到93﹪以上,每天傍晚参与健身操的群众达2600人次。全区开展“百场演出进社居,千场演出进”活动,即昭阳区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每年赴全区182个社区、行政村开展送戏下乡百余场次,乡镇业余文艺团队赴自然村开展千场演出。其中演艺公司有女性演员26人,占总人数的62﹪;业余文艺队女性占92﹪以上。昭阳区目前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广场文艺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四筒鼓舞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业余文艺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均是女性成员,其中82﹪的业余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昭阳区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昭阳区广场健身操成员95﹪以上是女性,如木兰健身操协会、迎丰文艺队、文联艺术团和花灯协会等成员均是女性。二是领导挑大梁。昭阳区文化馆的馆长、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均是女性。在文艺表演中则以女性表演为主。三是创作有热情。大型情景诗《鹤舞高原》中女性演员占76﹪。民族健身操《拽脚舞》、《回族健身操》的编导、主演全部是女性。成功编导完成昭通首届彝族文化节“彝族分支圣地 神奇乌蒙昭通”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就是由文体局女局长和鹤舞高原演艺有限公司女董事长共同主导。
3、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获得的成果越来越多。昭阳区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踊跃,成果也颇为丰硕。2010年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文艺演出中,参演节目喜获昭通市妇联颁发的“最佳表演奖”。 在代表昭通市参加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比赛中,参赛的五个节目,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2个。2011年新创民族舞蹈《回族健身操》参加全民健身日云南省少数民族健身操比赛获得少数民族健身操规定套路二等奖。2012年编排剧节目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青年演员舞蹈大赛,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在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电视舞蹈大赛中,演艺公司的技巧类舞蹈《跳老虎》作为昭通唯一有参赛资格的节目入围决赛,获十一名。演艺公司代表昭通市参加中国昆明福保文化艺术节,展演节目获二等奖。这些奖项的取得,都是女性编导、女服装,以及女演员成果的展示。
3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活动影响有待扩大。由于昭阳区财政吃紧,政府公益性文艺演出和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活动,受人员、经费和文化设施制约,造成活动人员少、散不能形成规模。各地社区文化活动发展也不平衡。
二是组织中的人员老化。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成员主要是以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主,64个业余文艺团队中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年轻人相对较少。
三是缺乏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即便每年区文化馆都对业余文艺队伍中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但要实现全部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受环境、资金等因素制约,难以普及。加之在组织中缺少懂文化、热爱文艺的带头人且年龄偏大。所以演出的规模偏小,节目单一,艺术品位不高。
4 进一步推动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环境的建议及对策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妇女的文化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没有妇女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进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氛围,离不开妇女这个“半边天”。妇女要从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发展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唱响和谐旋律,积极促进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妇女组织在参与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使命。
一是引领妇女广泛参与,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围绕文化强区建设,昭阳区文化部门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及社会活动,社区业余文艺团队每年都要参与全区大型群众广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各文艺健身团队,参与省、市的各级文体项目的比赛,引导妇女在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愉悦身心、共同进步的同时,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
满足。
二是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力,在文化建设中贡献聪明才智。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来自最基层的普通妇女群众,她们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了大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节目的素材来自最基层,反映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的生活、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吸引了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要加强活动的策划和创新,注重增加活动的文化含量,使活动成为凝聚人、教育人、娱乐人的重要载体;要注重激发妇女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使妇女文人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真正做到让文化走进普通百姓,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而且,妇女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她们在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的同时也共享了文化大餐的丰硕成果。
三是引导妇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活动中弘扬文明风尚。妇女组织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到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文化,倡导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社区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如在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中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积极创建文明家庭、特色家庭活动及美德进农家、廉政文化进家庭。
四是推进妇女教育培训,满足妇女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现有业余文艺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尤其要注重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和辅导,并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抓实抓好,着力提升文化队伍建设的品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让妇女在参与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根据妇女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求健康等不同层面的需求,组织举办知识竞赛、劳动竞赛、讲座咨询、文体竞赛、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
五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保证,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有助于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应继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为丰富妇女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妇女的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绥化市妇联:《肇东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省妇联研究室》2012年05月16日
[2]岱山县妇联:《对妇女组织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调研及思考》,岱山县妇女网(http://www.dsfn.gov.cn/),2011-03-28。
[3]杨敏:《浅谈如何发挥女性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营口市妇联网(http://www.yksfl.com/),2012-11-01。
[4]兰干乡党委:《现代文化为引领 构建农村妇女和谐幸福新生活时》,(http://www.hcccp.gov.cn),2013-7-15。
[5]张丽丽:《努力构建先进性别文化 促进女性与城市和谐发展》,上海女性(http://shwomen.eastday.com),2011-4-29。
[6]肃南县妇联:《肃南县少数民族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甘肃妇女网(http://www.gswomen.org.cn),2011-8-10。
[7]蒋丽:《浅谈妇女文娱活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浙江省文化厅网(http://www.zjwh.gov.cn),200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