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建设历程回顾及经验启示

鞠华
摘 要:治国理政能力,是执政集团利用政治资源、政治智慧及政策等手段与方法,来维护其执政地位、实现其政治目标的能力。回顾95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对于治国理政问题一贯高度重视,在治国理政能力建设方面历经初步探索、全面实践、纵深发展的历程,既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总结历史经验,直面风险挑战,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和战略思路,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历程;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合法性的保持,一方面取决于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另一方面取决于自身治国理政能力。回顾95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上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于当前和今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富有启迪意义。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建设历程回顾
1.局部执政期间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 (1927年-1949年)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是从1927年毛泽东领导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的,这也是我党治国理政局部的首次尝试。此后,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在不同时期、不同范围有过多次根据地局部执政经历,其中有三次局部治国理政能力建设实践很有特色,值得研究。
第一次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1931年11月,我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抗日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开始了在各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新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各根据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及各级抗日根据地普遍推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较大区域中持续进行局部执政的一次成功实践,也为后来全国执政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三次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新鲜经验。特别是华北解放区的建立和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诞生,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局部执政的第三次尝试,为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在组织上作了重要准备。这三次局部执政及其治国理政经验的积累,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治国理政,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成就主要有:在社会建设理论上,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新中国基本建构奠定理论基础;在经济建设上,强调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政权建设上,提出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原则;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制定具有“宪法”性质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党的建设上,强调发展党内民主,从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等方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1949年-1978年)
从1949年至1952年,党正确处理了政权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军事斗争与国际斗争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关系,获得了初步的执政经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在党的执政史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一些重要法律的通过并正式颁布,是党领导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起点,也标志着党的治国理政进入新阶段。经过三大改造,党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6年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寻找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规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也经历了重大的曲折。《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党在全国执政条件下探索治国理政规律的开始。党的八大鉴于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对党所处地位和担负任务的清醒把握,首次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党的八大后,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更好地从各方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时期,“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1]但由于当时对执政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导致反右斗争扩大化,乃至发生十年“文革”,是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重大挫折和失误。
这一时期,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成就主要有: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发展生产等措施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并举,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通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体系,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石;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建立了与新的社会经济、政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信念、信仰和价值观;通过开展“三反”、整风、整党等运动,加强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克服党内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和居功自傲情绪,保持了党的先进性,提高了党的战斗力,改善了党群关系。
3.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前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1978年-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吸取长期“左”的错误尤其十年“文革”的教训,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加强党的领导对于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的系统性理论思考已经开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国际环境、时代的要求和党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渐形成和构建了党的治国理政理论框架。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了“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问题,党的十五大突出强调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首次提出党的建设所面临和需要认真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建设、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等方面,对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理论提出理论架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概念,对党的执政能力理论提出了理论架构,即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七个基本范畴。
这一时期,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内涵;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根据党的历史使命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艰巨任务,逐渐形成和构建了党的执政能力,即治国理政能力的理论框架和建设思路。
4.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 (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当前在党风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防止和克服脱离群众这个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重视运用群众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新矛盾和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一揽子方案,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化体制五大体制改革要点。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从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到切实改变工作作风,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2],使党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全面推进,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的境界。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更加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明确,对治国理政的思想认识及其能力建设达到新高度,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全方位推进,治国理政新成就举世瞩目,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写下人类发展新篇章,党的形象和威望不断提升,也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巩固了执政地位,赢得了人民尊重。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启示
党的治国理政面临的时代性课题,就是如何在推进中国整体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在长期开展治国理政能力建设探索与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思想,始终坚持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指明了方向,也为当前和今后提供了宝贵启示。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我党治国理政的思想保证。95年来的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3]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党所遭遇的每一次挫折,都是背离实事求是的结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突破“左”的思想束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领导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党要继续做好治国理政,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才能保证正确的前进方向,在治国理政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就。
2.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先后走过了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时期。这三个时期的经验说明: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高度重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让民众充分享有发展经济的自主权。改革作为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不是对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和抛弃,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领导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经济层面讲,就是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道路,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由此使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都既要坚持又要完善,始终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态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对于执政党来说,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其治国理政能力的高低。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历史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作中心、思路方法和重大举措都要随之作根本调整,实现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发展的转变,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民富国强。当前,中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也进入所谓“矛盾凸显期”, 面对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为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要加快又要全面,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努力走出一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路,这也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党治国理政的历程表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治国理政才能治得好;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始终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关键要把握好两点:一是理性执政,即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符合中国国情,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必须理性务实,在事关全局的决策上,要充分权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切不可为追求一时表面繁荣,搞劳民伤财的短期行为、政绩工程;二是廉洁执政,即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和发扬清正廉洁的传统,运用现代政治法律制度规范公共权力,建立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坚决防止、制止和惩治脱离群众、腐败丛生的现象,坚决防止在党内形成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只有这样,才能既为民造福又清正廉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5.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基本要素,构成了党的治国理政方式的基本框架。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基本内容,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一个执政党只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才能做到理性执政和廉洁执政。面对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执政环境和执政队伍发生的新变化,党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方面还有“不适应”“不符合”问题,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科学执政,就是执政始终合乎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尊重客观规律,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用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来配置和运用权力,协调人、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执政,就是强调党在运用权力、管理国家事务时要遵循民主制度和程序,做到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不断强化“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意识,就要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依法执政,就要做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排除一切政治、政绩、意识形态乃至个人利益上的利害关系,一切以遵循符合客观规律为最高准则,慎重决策、科学决策,绝不片面追求“政绩”。
6.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建设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做好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为了更好地胜任使命,中国共产党要始终适应时代要求,始终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勇气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党的建设方面积累和正在发生的问题依然较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改进作风、纠正“四风”、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繁重。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前进中的现实问题,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从严治党,在党的建设上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到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上来,党的治国理政才能更加有能力、敢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向前推进。
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透彻理解历史经验的实质,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前进。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95年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已取得历史性成就。前瞻未来,面对新时期来自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一些严峻挑战,党要继续保持执政地位,就需要总结历史经验,确立全新的战略思维方式,直面改革深水区和矛盾凸显期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要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和战略思路,科学回答和解决好“怎样执政、执好政”的问题,冷静应对风险挑战,科学把握难得机遇,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进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基础上,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系北京印刷学院2016年科研项目“治国理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比较与启示”(项目编号:R1512000632)
参考文献: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93.
[2]风帆高扬 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N].人民日报,2016-01-04.
[3]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7.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解决的多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面临着需要大规模改革的问题。小学教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成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

  • 探究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

    曾玉婷【摘? 要】就小学语文高年级来讲,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