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

    胡晶涵

    生态旅游的普及和推广必须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和生态知识的普及是全面推行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只有把环境教育贯穿于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才能保证生态旅游达到最终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完善生态旅游的教育才能提高国民旅游素质,发展并丰富旅游资源,并且在丰富游客旅游经历和体验的同时能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及其发展现状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并且一经出现就收到全世界政府与旅游者的喜爱,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满足生态旅游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以相对不受干扰的自然区域为基础。(2)不破坏、不降低环境质量,并能够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3)对被利用的自然区域作出直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贡献,并服从予相对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生态旅游较比传统旅游方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二)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发达地区的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从出现开始就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传播。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法国,瑞士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发达国家,这种以生态旅游为特征的观光、探险、等形式更为流行。

    在欧洲或是北美等经济比较发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人们休闲度假时间非常多,各国境内建立了超过3000座自然保护区或者森林公园,大多数国家的生态旅游的收入已经占到国内旅游收入的60%甚至更多,并且对景区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生态被破坏。

    2.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旅游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于欧美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而生态旅游的接待地区则大多属于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集中于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部分地区。这些地区仍然保留了较为原始的自然风貌,并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有些地区政府出于经济考虑,没能好好保持原始风貌,甚至为了迎合消费市场以破坏为代价来提高经济发展,从整体来说,生态旅游也在这些国家普及开来,政府为了保持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也加大了监管力度。

    二、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问题

    生态旅游所倡导的就是旅游者通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知识,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素质,并通过自身了解更加广泛的宣传。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拥有良好的素养,这需要社会对旅游者教育的提高来达到,所以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生态旅游的环境问题

    1.盲目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商与政府在开发之前缺少对生态环境进行正确评估、论证与规划,不经仔细考虑就盲目对景区进行开发。为了短期之内见到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不顾景区长远发展需要,肆意破坏生态资源,导致很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被浪费,甚至有的景区打出“野生大餐”的招牌来吸引游客,猎杀野生动物,更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失衡的原因之一。

    2.肆意破坏风景区生态平衡

    伴随着景区的开发以及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交通、食宿等等都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此许多开发商开始修建大型停车场、星级酒店等等,有些开发商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景区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景区规划出现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旅游而造成被保护对象的严重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3.污染风景区的环境

    以四川九寨沟为例,2013年10月2日,由于大量游客涌入景区而造成的交通拥堵,数千名游客滞留景区,造成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壮观场景,现场场面十分混乱。这么多的游客,衣食住行全部都要在景区内完成,而相对来说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较差,每年在景区中所丢弃的垃圾远远超过了景区的负荷,可谓是旅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就到哪里。

    (二)生态旅游的教育问题

    1.生态旅游的教育与发展不协调

    生态旅游无论是在出行的人数,还是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而且生态旅游各个景区提供的生态旅游形式、种类也日益丰富多样。据估算,世界生态旅游年平均增长率为20%一25%,是所有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

    尽管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经济能力,但有时旅游者并不能真正做到二者兼备,这就需要社会对旅游者的行为规范化,一如上文中所述,由于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导致的资源退化现象比比皆是,可见旅游教育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2.加强生态旅游的教育

    学术界理论上应统一认识、明确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或者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产品,但一些旅游和生态专家在制定旅游规划中强调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强调了生态平衡,将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种规划方法,甚至作为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方法,而无视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产品。这实际上混淆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生态旅游置于一个不很适当的位置,模糊了生态旅游本身的基本概念。

    三、开展生态旅游教育的措施

    (一)将生态教育普及到基础教育

    将生态教育普及到我国基础教育当中,是当下急需完成的任务。生态旅游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同时又不损害满足下代人旅游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每代人的生态环境教育,强化到如同我们日常行为一样,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良好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规范我们的旅游行为,减少旅行中不文明行为,提高旅游者的审美品位。

    (二)树立环境道德理念

    人们要倡导全社会负起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要对生物和自然界存有公正的言行;要在代际之间公平分配资源和环境;代内要公平分担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要敬畏生命,反对无故伤害生命;要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的多样性;要保护、拯救濒危野生动植物;取利除害要适度;要尊重自然的限度,反对掠夺性开发资

    源;要节俭使用自然资源;要倡导适度消费,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崇尚简约生活,反对奢侈浪费;要参与绿色消费,抵制有害生态环境产品;倡导对环境友好的精神消费。

    (三)通过媒体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

    通过报纸、旅游杂志、专刊、以及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有效地向群众传达相关旅游知识,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各省市在每年度导游培训中要加入相关信息的培训,让我们的导游人员在带领团队游览时候通过讲解对我们旅游者进行教育,直接的说教和直观的视觉体验,往往比传统的广告宣传更有力度,同时导游人员也要担当起责任,对游览中游客不文明行为加以制止,并给予适当的劝说,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应从每个公民做起的理念。督促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从中体验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

    (四)旅游行政部门加强立法与行政指导

    新的旅游法颁布标志我国对旅游行业的进一步管理,其主要方面在于管理旅游者,旅游从业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生态环境方面较少涉及,对于针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是特别完善,对于破坏环境的代价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在国内已经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内甚至连一台必需的监测仪器也没有。针对景区内监管不力的现象,需要旅游执法部门加派人手和资源力量进行整顿。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的潜在性、持续性和累积性等特点,制定出一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补充性规定,如明确规定出哪些区域严禁开发,哪些区域可适度开发,以及开放季节,对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如何惩罚等。

    (五)使生态教育与市场开发相结合

    一味的保护教育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开发,但是一味的开发也要注重保护,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起来,将教育市场化,进而指导开发商的开发规划在有效地合理范围之内,开展生态旅游要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因为这是生态旅游本身性质所决定的,这也决定了生态旅游教育必须有市场化的倾向。

    四、总结

    生态旅游在全球迅速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同时也要求着相关的开发者,管理者,从业者,旅游者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如果还如同传统大众旅游一样的模式,那么生态旅游的开展与研究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真正的生态旅游也就难以继续开展。普及生态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将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相关文章!
  • 县级供电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

    王军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76-01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 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

    王建文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存储体系是档案数字资源的载体,是系统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的核心,也是档案数字资源的信息安全

  • 识城

    蔻建平一个城市是有生命的,所以城市要有灵魂,而城市的灵魂就体现在标识之中。不管是城市的标志,还是色彩,这些“标识”都可以使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