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六大问题需重视解决
赵建仁
四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脱贫攻坚。目前,四川省脱贫攻坚已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需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进一步认真对待和解决推进中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
三个关系
解决“对象覆盖不全”问题
脱贫攻坚要务求对象精准,不留盲点死角,以防止产生新的不公平现象。为此,要重视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贫困户与临界贫困户的关系。在精准落实扶贫政策措施、抓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对临界贫困户的帮扶措施,防止在脱贫奔康路上出现新的“掉队”。二是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关系。在聚焦贫困村脱贫工作的同时,要统筹做好非贫困村“插花式”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坚持到户政策一致性,促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发展、“插花式”贫困户与贫困户共同富裕。三是已脱贫户与未脱贫户的关系。积极开展 “回头看”“回头帮”活动,坚持做到脱贫攻坚期内对已脱贫户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散,避免“回炉再造”。
组合出拳
防止“数字脱贫”问题
脱贫攻坚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可急于求成,必须要在严、实、细、准上下功夫,扶真贫,真扶贫,防止“数字脱贫”“被脱贫”“大跃进”“摆花架子”。一要建立三本台账。建立问题台账、工作台账和贫困户月收支台账,准确细致反映脱贫攻坚的过程和轨迹,做到底数清、过程清、结果清、收入来源清。二要推进信息公开。注重“三晒”,要及时晒政策资金落实情况、晒群众收入情况、晒“两不愁三保障”推进情况,让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三要逗硬考核监督和问责。通过常态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多种办法,掌握真实情况,曝光反面典型,严肃追责。
发展产业
解决“脱贫稳不住”问题
脱贫攻坚不是冲刺一阵子就可以一劳永逸,而要对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稳得住、贫困 “不反弹”。一要增强造血功能。要大力发展增收致富产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切实把贫困户聚在产业链上,真正实现“造血”扶贫。同时,要重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贫困户有了后盾保障,不会出现返贫现象。二要落实后扶政策,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可持续、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三要创新组织建设。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扶贫攻坚”工程,选准配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宣传脱贫攻坚中的先进典型。
统筹钱袋子
解决 “散乱式投入”问题
目前,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办法,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散乱式”投入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结构管理、创新投入保障。一要聚好钱。坚持以县(市、区)为主体责任,对财政涉农资金进行清理和整合统筹,做到应统尽统,充实扶贫的“钱袋子”。二要投好錢。严防大手大脚和新的平均主义、部门主义,把聚起来的钱主要用于扶贫项目、扶贫基金和扶贫机制等方面,做到投向精准、平台精准、措施精准。三要管好钱。要坚持“一个口子”管流程、“一把尺子”管监督、“一张板子”管问责,管细管紧管严,严防跑冒滴漏,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激发动力
解决 “晒着太阳等小康”问题
脱贫攻坚强调在坚持党委政府主体作用不动摇的基础上,更要激发贫困对象的主体作用全面发挥。为此,要防止“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的现象,防止干部“急得要死”、贫困户“死也不急”的现象。一要强化牵引力。通过制作发放“明白卡”“口袋书”、媒体公示、短信传送等方式,把扶贫政策讲深讲透讲明白,对象上不漏一人、内容上不漏一条,让群众从政策中充分汲取脱贫力量和感受到政策效应,增强政策牵引力。二要强化推动力。通过进一步精准派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和农技干部,积极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本、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扶贫,增强外部帮扶的推动作用。三要激发内生力。通过开展“圆小康梦”“感恩奋进”等主题教育,增强贫困户决战贫困的精气神;通过各种要素整合和机制创新,激发和挖掘内生于贫困人群自身的力量,使贫困群众产生一种持续的自我减贫动力和创造力。
综合施策
解决 “乡村治理”问题
乡村治理是扶贫的基础。因此,一要转变理念。乡村治理不要唯项目论,一个项目落到一个治理得好的乡村就能盘活、扎根和较好的发展。要从完善服务体系入手,从转变政府行为入手,提升当地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二要多元治理。鼓励多方参与、民主协商,充分发挥村“两委”的核心作用,通过村民民主议事会,将过去“一元化”的乡村单一治理模式转变为“多元共治”,打造培塑新的乡贤雅士,探索新型“乡村治理”综合体系。三要文化引领。要重视群众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伦理层面的需求,重视能力增进型扶贫;要充分挖掘各乡村具有浓郁本土特色、优秀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村落文化、孝道文化、感恩文化、乡村遗址遗迹文化,寻找乡村文化文脉之“根”;要开展优秀家训、家规、家风的传承和送优秀文化到乡村等文化主题活动;要开展乡与乡、村与村的优秀文化互融互通活动,实现“异文化”与“本文化”融合,让乡村文化“丰富”起来、“生动”起来。让群众不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而且“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