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学设计





[关键词]国情,改革成功,民主弊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62-07
一、本课立意、结构和特色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希腊的民主与罗马的法制分别是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典型代表。它们是西方历史的源头,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东方文明截然不同的制度。民主制度对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它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政治文明的建设,正确地分析和认识民主与法制曾经发挥过的积极作用与不足,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情不同,使世界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文明没有优劣,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对于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发展及评价,从古至今就有不同的看法,赞赏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对于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学会对民主政治的理性分析和辨证思考,对于他们人生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教学的基本立意为:通过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过程及评价的学习,全面、辩证、客观地认识到民主制度的优与劣,明确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成为积极作为又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在本课的结构中,以3个“说话”为主线,分别设计了“一、鞋合适吗?——让脚说话”“二、改革成功吗?——让史料说话”“三、民主一定好吗?——让史实说话”这三个问题。“让脚说话”是通过民主制度形成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必须与国情相结合;“让史料说话”是通过民主制度确立过程的叙述,使学生掌握主要的历史知识与培养史料的阅读、阐释等能力;“让史实说话”是通过民主制度影响的讲解,使学生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具体地说是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了解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环境及对民主政治产生的影响;
2.识记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历史核心素养,从材料中评价改革,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在比较中认识不同的国情就会产生不同的政治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主政治是古希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2.民主也有弊端与局限性,要反对过滥的大民主。
教学重点: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
教学难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评价。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师:我们用了4节课的时间学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感受到了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那么,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哪里呢?
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共和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问题:材料中西方文明的源头指哪里?
师:对,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
一提到希腊就有一种家园的感觉。那么大的欧洲,能把那么小的希腊当做自己的精神家园,关键就在于她对欧洲文明精神的塑造,欧洲文明的核心浓缩起来就四个字——民主、科学,而民主思想正是希腊留给欧洲的珍贵遗产。
师:这段评价的关键词是哪几个?那我们再看看雪莱评价的关键词是什么:
我们全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根源都在希腊。
师:两位大师如此的评价,肯定有他们的依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琴海,走进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意图:导人新课一般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对上节课与本节课的衔接要自然,要指出它们的联系或区别。两种文明、两位大师,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师:东方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西方的希腊却是民主政治。让我们站在世界视野之中,以大历史观为武器,把专制与民主放在手术台上,解剖其政治构造的差异,探寻导致专制和民主政治分野的历史奥秘,感受东西方不同政治发展路径对各自命运的影响,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
民主政治为什么诞生在古希腊?或者说,民主政治适合古代希腊吗?让我们来探究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
(一)鞋合适吗?——让脚说话
我们先通过一个表格(见页下表),思考为什么中国与希腊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文明。
师:表格让我们一目了然,原来是经济、政治、地形等方面的不同,使两个国家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如果我们将表格内容再具体化一些,或者补充一些,我们的认识与理解可能会更深刻些。
1.经济:平原少、土地贫瘠,使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古希腊海岸曲折,众多海湾良港,为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易形成平等、自由等观念;
2.政治:被群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该状况为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这一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3.价值观念:商品经济须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亦要求有相应自由的环境。平等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4.民族精神:小國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殖民运动练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创新的民族精神;
5.人文素养:古希腊较早就产生了智者学派,高举起人文主义旗帜,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师引领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意图:分别由学生朗读五部分内容,培养他们的朗诵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对于高一新生,只是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不求深刻的理解,也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师:大家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说出希腊文明有哪几个基础?
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文明特别是大江大河流域地区的文明,希腊文明的经济基础是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政治基础是城邦体制与民主政治,社会基础是公民队伍的存在,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则是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它们构成希腊文明的基本方面。
——祝宏俊
师:依据下面这段材料说出希腊文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总的来说,在考察雅典民主政治的成因时,我们应看到当时雅典社会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等一系列条件的复杂的综合作用,这些条件相互间紧密联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我们可以认为雅典社会不同于古代东方文明国家的那种特殊的生产方式是促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根本原因
——宋景田:《有限的民主,历史的遗产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评析》
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看来,有什么样的国情,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上什么山,就唱什么歌;什么样的地就种什么样的苗;什么样的苗,就结什么样的果实。原来,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鞋是否合适,别人没有发言权,必须让脚说话!
意图:古希腊文明形成的条件应该是本节课的难点,许多问题史学家也没有达成共识。所以,课堂处理应言简意赅,否则可能越说越乱。同情决定制度,尊重他国的选择,应该是本问题教学价值观的落脚点。
师:古希腊能够创立民主政治制度,除了上面我们分析的原因与条件外,还有三位改革家的持续的、卓越的努力。他们的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功呢?让我们一起探究:
(二)改革成功吗?——讓史料说话
师:同学们的观点我赞同。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史学工作者如何评价这三次改革的成功:
废除债奴制,使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了牢固的阶级和社会基础,亚里士多德把这一条评定为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施之一。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两个无财产资格限制的新国家机关,平民成为司法的主人,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创举。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途径。
——郭燕红:《“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教学案例》
问题:此改革成功在什么地方?
克里斯提尼改革一是以地域原则代替了血缘原则,基本上肃清了氏族贵族的影响。二是以五百人议事会代替四百人议事会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不再按照血缘而是按照地域原则经抽签选举产生,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这说明公民参与政权的范围空前扩大。三是陶片放逐法的创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克里斯提尼改革使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李凤:《关于克里斯提尼改革和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确立的理解与思考》
问题:此改革成功在什么地方?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机构的权威性与职权的明确性加强:“津贴制度”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保障公民的参政权:可以说伯利克里时期通过扩大公民参政基础、完善民主机构、完善保障体制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化来保障雅典的进步。
——马巧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例》
问题:此改革成功在什么地方?
师:看来,评论者对三次改革从不同的评论角度出发都肯定了改革获得了成功。如果将三次改革作为整体来评价,改革获得了哪些成功呢?
从制度层面,提出了一套如何使公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制度设置。这包括权力机构的集体协议制,每一项具体的权力掌握在权力彼此平等的若干人手中,没有人拥有超越同僚的权力。官员选拔的选举制和抽签制,这使得少数人无法操纵官员选拔。官员任期的短任期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少数官员滥用权力。这种制度设置使得政治权力被碎化,分散到尽可能多的人手中,从而为人民掌握主权提供了制度保证。
一是主权在民的思想已经比较明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执政官员是人民直接选举的;二是分权限任的民主原则,管政的、管军的职权分开,任期有期限;三是依法管理,城邦所有公民依法活动;四是人民可以监督的机制,无论谁都要受到监督,对渎职的可以弹劾,公民有权参加陪审法院。这些原则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宋景田:《有限的民主,历史的遗产-古代雅典民主制度评析》
师:上述史料或评论,多方面地讴歌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它是雅典人的智慧,也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但任何制度都有它的两面性,有进步,也就会有局限。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在哪些方面呢?
意图:首先将教材改革内容的知识罗列出来,让学生说出其成功的地方,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将史学工作者的评论再给学生,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他们的史料阅读与信息提取与阐释能力。
(三)民主一定好吗?——让史实说话
师:民主到底有什么局限性,让史实说话:
1.丑老头之死——苏格拉底之死
师:如果从外貌看,谁也不会把苏格拉底和智慧二字联系起来。他秃顶、有须,鼻子扁平,双眼突出,身材矮胖,希腊人把他比喻为又老又丑的森林之神。相貌与智慧同他一个时代的孔子差不多。
苏格拉底壮年时期,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社会道德滑坡,公民各行其是,政客摇唇鼓舌,法庭审判不公,彼时的雅典犹如一匹驽马。苏格拉底对此深为不满,欲将满腔学识用于拯救雅典民主制危机。他把自己形容为一只牛虻,整天不停地刺痛雅典人,唤醒公民的意识,给他们提建议,揭露人们内心的无知和虚伪。有人一纸诉状把苏格拉底告上法庭,罪名是不承认国家公认的神,而引入新神,更大的罪是腐蚀青年,要求法庭将其判处死刑。没想到,他毫不屈服:苏格拉底在法庭上高声申辩:“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量,那我是不会停止我的哲学活动的——询问我所遇到的任何人:你,我的朋友,一个伟大、强有力、智慧的城邦雅典的公民,你不可耻吗?——大积金钱,追求名声,却不关心智慧、真理和灵魂的改善?”苏格拉底态度坚决,以嘲弄的口气激怒了大部分陪审员。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师:苏格拉底为何会被处死呢?是审判的程序有问题吗?请大家注意:“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这些地方。从中我们可以认定不是审判程序问题,而是如“激怒”“抽签”“随机”这些地方出现了问题。陪审团的成员未必具备政治素养,是多数人的暴政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死亡。作为智慧化身的苏格拉底被视为民主象征的公民陪审法庭判处了死刑,这种结果的不公正恰恰充分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内在痼疾,这就是民主泛滥的恶果,它可以断送一个人,也可以葬送一个国家。
师:民众法庭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在苏格拉底看来,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如果不征得国家的同意就擅自离开,就是破坏法律,损害国家。一个公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没有权利这样做。因此,苏格拉底坦然赴死,既遵守了城邦公民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可以说,苏格拉底是用自己的身躯托起了一个公民自由人格的责任与使命。
2.美少女之活——弗里娜之活
师: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洛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损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从材料看,“按法律当处死”的弗里娜,因辩护人“动情的言辞”“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判其无罪”。显然陪审团违背了司法的理性原则,由多数人的意志和人情道义超越了法律,使得法律的刚性作用失灵。
——赵邵俊:《浅谈“弗里娜之活”的原因》
师:试想,一个按律当死的女子因为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便可判其无罪,法律被视若儿戏!这样的审判与其说是法律的悲哀,不如说是民主制度的缺陷。
两位被告均被指控为渎神罪和腐蚀青年,虽都面临着死亡的厄运,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被判处死刑,后者却被宣告无罪释放。难道是他(她)们的性别、容貌在起作用吗?
古希腊法律在很大范围内仍然是非成文法,根据个人感情衡量和处理纠纷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指控的罪名能否成立,取决于控诉双方的辩论和陪审团投票的多少,而非事实本身。法律的内在价值就是理性,民众的情绪一旦介入司法,其感性情绪与司法的理性价值必然产生悖论,最终导致法律的理性价值缺失以及刚性约束力的弱化。无论“苏格拉底之死”,还是“弗里娜之活”,归根到底,他们都是受民主“绑架”的司法制度的“软肋”造成的。因此当时的历史学家如是说:
希罗多德认为,民主制的一个弱点是众人情绪容易受能言善辩的政治家的影响,“显然愚弄多数人比愚弄一个人要容易”。
——希罗多德:《历史》
问题: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
师:看来,不能一味地颂扬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它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还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看问题更全面,更客观。随意陸是它的弱点,狭隘性也是它的一个致命弱点。绝对的民主和绝对的自由,从而破坏了民主政治的正常运作。
意图:“苏格拉底之死”和“弗里娜之活”是两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从他(她)们的“死”与“活”鲜明对比的史实中,学生很自然会悟出古希腊民主的弊端。事实胜于雄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材料工:
材料Z:在公元前445年,伯利克里恢复一项旧法:“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自42000人剧减为工4000人。试想一个占总人口不到千分之一的人群,统治着1000万1500万居民,这是何等薄弱的民主!
——刘永:《古希腊民主制的探索和反思》
材料3:在这样的露天场所,准时集会的效率、发言的效果都值得怀疑,一般的公民即使与会,可能参政的形式也只能仅限于聆听、投票。只有那些有影响力、又具有演讲才能的精英,才能参与大会的实际性的议程,对决策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有证据表明,这样的人大概不会超过20人”。
——张文伟:《论古代雅典政治体制中的精英政治特征》
材料4:直接民主虽蕴含着民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但却无法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群体与个体、民主和自由的关系,它实际上也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而错误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因参与者众多,落到个人头上的责任则变得轻微,从而鼓励人们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或者错误根本不被认为是错误。因此,雅典必然走向衰落,直接民主也必然为近代的间接民主所取代。
——袁廷虎:《从自由角度看雅典民主的弊端》
问题:上述四个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
师:再请大家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古代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有什么区别?
雅典民主制度:只有男性公民享有公民权。实行的是单纯的、直接的民主,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时少数异己分子包括社会精英均处在被排斥的地位。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所有成年人均享有公民权。实行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社会精英(包括与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之间维持某种平衡。
——龚月萍:《浅探古希腊民主政治與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异同》
师:既然古希腊民主有这么明显的弱点,我们今天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你如果不读中国历史,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伟大:你如果不读世界历史,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落后。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改造过程。
——郭富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师:原来是要学习民主,改造基因。同学们,黑人民权领袖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本身。”“中国梦”只能依靠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持续、理性而坚韧的努力与民主意识的合法表达才能实现。在座的诸位"00后”们应该如何做呢?
意图:四则材料,充分说明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弱点也看到了民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最后一则材料充分说明了本课学习的意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三、备课回顾
《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人教版必修一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课。难在老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与学生对世界历史的相对陌生。学生刚刚由初中升人高中,还习惯于听故事、画书、背诵、开卷考试的学习方式上。因此,作为从高三下来的老师,切忌设计得过于深奥。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核心素养应该是教师教学的核心与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设计逻辑性强,主题突出,材料选择广泛,问题设计合理。但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对世界历史几乎没有基础,给教学带来不少问题与挑战。改革内容很多,逐条分析难度很大,不分析吧,学生又难以透彻理解。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精英政治与大众政治的优缺点:当众人的决定因制度的原因成为必须执行的决定时,个人的意见及权利如何保留这也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雅典似乎没有给个人权利以更多的保证,有的只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政治。这样的政治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实际上在雅典的民主政治史上,许多决策并没有对国家的发展带来什么好处。也许正是鉴于此,现代国家用直接民主方式进行政治管理的很少,大多数是代议制政府,将精英政治与大众政治结合起来。这正是希腊民主政治没有做到的,它只是保护集体而没有顾及到个人的利益,公众的权利得到保证的同时对个人权利构成了一种侵犯和压迫。这些恰恰是现代政治所应该避免的,保证个人与公众利益的和谐发展,是任何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的职责,这也是我们从希腊政治中得到经验教训。最近几年,世界各地流行“全民公决”,是利还是弊,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以史为鉴,充分发扬民主,又要发挥集中的作用,使世界保持持续健康与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聂国民,中学特级教师,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基于思想流变与内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思想内涵,复杂意义,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28-06思想史教学之弊有:符号化——

  • 基于有效内涵历史单元教学视角

    [关键词]有效内涵,单元教学,视角融合,科技[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22-06新课程改革到今天,探

  • 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内涵与成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内涵,专业发展,成长路径[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16-06有好的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