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内涵历史单元教学视角的延伸与融合
[关键词]有效内涵,单元教学,视角融合,科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22-06
新课程改革到今天,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各学科常态课通用学习方式,就历史学科而言,在探讨历史教与学有效性方面也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很多还是将知识传授和学科成绩优劣作为有效考量的标准。其实历史学习的有效内涵应该是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历史教学的效度应该包括储备认知、发展能力、培养思维、完善人格、内化行为等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新一轮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将学科素养作为历史学习有效性的核心内涵,而这些有效内涵的达成主要取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视角的延伸与融合。
鉴于上述情况,高三历史单元教学就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开发和运用,将教学视角进行有效延伸与融合,创造出适合需要的个性化教学,在提升学生高考成绩同时,发展学科能力与人文素养,丰富与完善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内涵。
一、“主题”视角下的专题融合
当前主题教学已经普遍渗透到中学历史课堂,得到历史学界的普遍认同。一节课历史教师首先要有明确教学主题和教育立意,它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源于历史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统领历史教学的内容,确定历史教学的走向。这样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激动情绪,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寻找一个体现历史脉络、凸显教学逻辑、贯穿教学始终的统领主题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高三教学尤其是后期复习时紧任重的特殊情况,在高中历史单元(专题)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单元教学主题的统领指导下延伸视角,重组教材,整合资源。如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的四节内容比较散乱。但整个单元从“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教学主题出发,以“科技一人类文明的引擎”为主题立意,在“革命”视域中进行重组建构,历史线索就非常清晰:
科学革命(科学理论重大突破):近代以来,在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中,自然科学产生并不断发展。在物理学领域,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到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强调观察实验与数学表达,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法拉第的电磁感应使近代物理学有了新的进展。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量子论使人们视角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使人们认识世界从绝对时空观进入相对时空观,这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重大突破。在生物学领域,從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进化观到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技术革命(动力引擎巨大飞跃):科学理论指导必然带来技术创新,技术成果推陈出新,从1785英国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到1866德国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再到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及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的产生,人类实现了从蒸汽技术到电气技术再到信息技术的重大跨越。像这些技术成果如蒸汽机、发电机、原子弹等都是建立在经典力学、电磁感应、质能转换等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
产业革命(工业化开展与深入):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必然带来产业方面的一系列革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使用,从轻工业(棉纺工业)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从此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由于发电机的应用推广,推动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德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由于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人类实现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重大跨越与深入发展。
社会革命(产业革命社会效应):产业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变革。对生产力来说,三次产业革命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对社会关系来说,三次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信息产业,从自由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格局来说,三次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再到不断完善与深化;对思想文化来说,随着产业革命开展,生活节奏加快与社会问题凸显,在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的同时,欧美文学艺术领域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
通过以上视角的延伸变化,教学内容得到有效处理、提炼与浓缩。教育立意、教学主题、教学主线及主干史实四者之间浑然一体,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让学生在记忆感知、同化顺应的过程中通透史实,形成对探究学习内容的自主整体感知,体现了从感知史实到识记史实到建构史实再到认识史实的内化循环学习过程。
二、“通史”视角下的模块融合
新一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首要的是时空观念,指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进而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形成解读历史的批判思维、研读史料的史证意识以及感悟历史的情感价值观。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系统性。让学生获得社会发展的整体认识,突出人类历史的发展主线,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这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因此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首先要明确14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发展阶段及特征: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时期(14-17世纪初期):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社会变革。此后二三百年,欧洲处于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转型期: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成长;地理大发现使世界从孤立隔绝走向整体汇合;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断扩展;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潮成为主流,神学世界观被打破;近代自然科学勃然兴起。
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17世纪到19世纪初,世界历史在继承前一阶段的巨大转折和变化的同时,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通过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在欧美先进国家确立和发展,人文精神走向成熟,经典力学体系形成,并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政治杰出人物如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
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出现了三大社会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理论在电磁学、生物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以科技为先导,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形成;较为健全的代议政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大体定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新阶段,俄国无产阶级最终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加剧,并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迈人现代科学时代。
在明确阶段特征之后,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要求,按照历史发展领域对教材主干史实进行整合提炼,在世界近代历史的时空隧道中,找寻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的知识通道,统一五本教材,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改革、人物史等融为一体。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可以这样进行梳理(这里仅就主题、主线进行概括,具体主干史实略去)
政治史方面涉及必修一两个单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与扩展、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到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史方面涉及必修二一个单元: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从新航路开辟开始出现到早期殖民扩张不断扩展到两次工业革命后的最终形成);思想文化史方面涉及必修三两个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从崇尚人性到崇尚理性)、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辉煌(从浪漫主义文学到现实主义文学再到现代主义文学);人物改革史方面涉及选修三个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人物(华盛顿、拿破仑、克伦威尔)、两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历史学科要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走进历史,穿越时空隧道,移情体验当时的人事,然后才能作出比较客观的分析,从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探究历史的走向。历史人物是鲜活生动的,历史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发展是有阶段特性的。通过这样“通史”视角下的内容选择,清晰再现这一时期各领域历史发展场景,还原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历史感特征。
三、“全球”视角下的中外融合
近年来以多元史观来指导教学和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历史,对同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从更多角度去全面分析,得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全球史观是当代史学家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倾向。它根据新的时代特征,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并从宏观、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走向,强调世界各地区之间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学生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认识中国历史发展及时代特征。
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在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之后,可再追加一个中国革命,联系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对市场原料的需求,西方国家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沉沦。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也使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出向西方学习,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先进阶级的壮大,这些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普遍开展,西方列强加剧对华侵略的力度,从资本输出到政治瓜分再到以华治华。但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加之清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善,使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推动西学与救亡图存运动不断高涨,从学习器物到仿效制度,从维新变法到民主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先进中国人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救国新路。实业救国、民主共和与民主科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因战争需要引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带来战后初期资本主義20年经济“黄金”发展。可惜的是中国未能把握好这一机遇,三年内战使国共两党忙于战事而无暇顾及国际科技大潮;建国后又曾一度出现严重“左倾”思潮,急躁冒进与关门建设,接下来的十年“文革”与西方经济高速发展更形成巨大反差。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真正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融人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发展迅速走向世界,在核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以上内容通过对教材科学合理的加工处理,实现中外历史的融合,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视域,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中理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优化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展了思维广度,提高了教学效益。
四、“史识”视角下的古今融合
历史研究必须要有历史、现实和未来相通关联的古今融合意识,在其过程中敬畏过往历史,汲取历史营养和智慧、联系与解决现实问题。张耕华先生指出:“人们认识历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历史学家就是一些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到历史领域中去寻找答案的人”。历史教学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历史的智慧与真谛,进而提升生命境界和行为自觉,实现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
科技是一个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和国际地位,是助推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动力。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我们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提炼出以下这一时期科技发展史所沉淀的规律和智慧:
1.大力发展科技,不断推动科学技术更新与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此后,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内,世界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从蒸汽到电气再到信息时代,极大促进了世界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从隔绝分散走向整体联合,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重大跨越;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与进步真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引擎。
2.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实现科技到政治优势转化。近现代美英大国发展史能够给出最好的印证。以美国为例,从17世纪初沦为英属殖民地到18世纪70年代独立建国;从19世纪末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到一战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再到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等。美国之所以能快速崛起与强国,与其能牢牢抓住科技革命发展机遇,抢占世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重视科技创新,鼓励发明创造有着密切关系。
18世纪末19世纪初,继英国之后,美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凭借得天独厚的四大条件,迅速推动工业革命开展,涌现出许多新发明,特别是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推动了机器普及和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国竞相开展,美国及时抢占先机,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涌现出一系列科技发明如爱迪生的电灯、福特的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莫尔斯的有线电报等。这一切促使美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从美国兴起,美国站到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最前沿。1942年,美国实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历时三年成功;1946年,美国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0年,美国“阿波罗号”成功登月等。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信息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防止科技负面影响。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最早享受工业化带来的殖民成果,但也最早品尝工业化带来的苦果。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休止的掠夺与开发,使全球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与污染,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文明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经济危机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将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和威胁这些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
4.发挥科技的正向效应,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宣告了世界军事技术史上一场划时代革命的到来。当原子弹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时,爱因斯坦说:“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因为发展大规模破坏性的战争手段有赖于他们的工作和活动。虽然我们赢得了战争,但是没有赢得和平”。为避免原子能技术的滥用,1968年7月1日,英、美等59个国家签署一项国际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各国的核裁军以及对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有效维护了地区和世界和平。
能正确地认识历史规律,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学会理性思考与智慧生活,从而明确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历史学习的目的在于从历史中探寻规律、获得通识,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正是理解现在、走向未来的目标引领,才使得史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五、“命题”视角下的情境融合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命题,在新理念、新课标、新考纲的指导下,试题从形式到内容上出现了全新的变化(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迅速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转变。新课标高考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拨作用和导向功能非常明显,这势必给高三历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通过典型史料,构建一种师生共同回归历史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展示结果的新的课堂生态。反映到高考命题中要求命题者紧扣教学主題、依托核心史实、精心选择史料,呈现多元情境,走向探究体验深入。研读史料是历史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首先要读懂史料,从作者意图、主题立意的层面去理解和体验;其次要读透史料,明确史料阐释的历史结论及其他视角的合理性,这不仅培养学生史证意识,也拓展学生的史学视野;再者判断价值,感悟史料蕴含的历史真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历史问题情境设置是深化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问题设计要紧扣课程标准,注意问题角度与层进置疑,以一组问题群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突破与发散,让学生在逐步认知基础上拓展学科思维,发展史学素养。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可以在“科技引擎推动文明跨越与社会进步”主题立意统领下,从以上几个视角精选史料与设计问题,创设材料和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史实、认识历史。这里仅就史识现实视角(科技革命、大国崛起及民族复兴)作一示例:
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在这一主题统领下创设材料与问题情境:
材料工: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之: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3: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等《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请回答:
(工)根据材料工、2,从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2)根据材料3,概括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3)综上材料,英国崛起与发展对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哪些有益启迪?
参考答案:(工)政治:光荣革命最早确立与完善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经济: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科技:经典力学体系与近代科学形成;人文: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等。(Z)问题:财富分配不公、工人极端贫困、社会矛盾突出等。反映:思想出现社会主义思潮、文学出现浪漫主义文学。(3)启迪:完善民主制度、科教兴国、重视人才、工业强国、兼顾各方诉求、稳定社会秩序等。
通过这样情境创设,试题主题立意明确,思想线索清晰,价值取向明确;命制的试题视野开阔,问题指向清楚、层次感强;内容考查视角多元化、富有逻辑性,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与素养等。基于核心史实的这些试题特征,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须有主题、有思想,能切实体现史学的教育价值;須多视角整合史实,提供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灵活性;须有史料,能使史实与史料融会贯通,拓展掌握史实的厚度和宽度等。①
高三后期复习时间紧、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历史课堂必须迁移融合教学内容,延伸教学视角维度,追求自身个性化教学,最大限度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效益(有效内涵明确、目标达成度高)、具有灵气(教学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和形式新颖(教学流程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富有个性)等。在处理教材和优化教学内容中扩大视域,使专题连贯、模块相通、中外一体、古今关联、教考互动。在多维整合中储备与积累史实;在史料情境呈现中细化和理解史实;在教学优化过程中感悟和升华主题。这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才能给已经一轮学习后的高三学生一个全新的视角冲击,避免乏味低效的重复教学,从而激发学习情趣与潜能,最大限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提高学业成绩和赢得高考的同时,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内涵。
[作者简介]李南亮,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历史教师,连云港市首批名师,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和新课标高考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22-06
新课程改革到今天,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各学科常态课通用学习方式,就历史学科而言,在探讨历史教与学有效性方面也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很多还是将知识传授和学科成绩优劣作为有效考量的标准。其实历史学习的有效内涵应该是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历史教学的效度应该包括储备认知、发展能力、培养思维、完善人格、内化行为等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新一轮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将学科素养作为历史学习有效性的核心内涵,而这些有效内涵的达成主要取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视角的延伸与融合。
鉴于上述情况,高三历史单元教学就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开发和运用,将教学视角进行有效延伸与融合,创造出适合需要的个性化教学,在提升学生高考成绩同时,发展学科能力与人文素养,丰富与完善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内涵。
一、“主题”视角下的专题融合
当前主题教学已经普遍渗透到中学历史课堂,得到历史学界的普遍认同。一节课历史教师首先要有明确教学主题和教育立意,它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源于历史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统领历史教学的内容,确定历史教学的走向。这样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激动情绪,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寻找一个体现历史脉络、凸显教学逻辑、贯穿教学始终的统领主题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高三教学尤其是后期复习时紧任重的特殊情况,在高中历史单元(专题)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单元教学主题的统领指导下延伸视角,重组教材,整合资源。如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的四节内容比较散乱。但整个单元从“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教学主题出发,以“科技一人类文明的引擎”为主题立意,在“革命”视域中进行重组建构,历史线索就非常清晰:
科学革命(科学理论重大突破):近代以来,在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中,自然科学产生并不断发展。在物理学领域,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到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强调观察实验与数学表达,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法拉第的电磁感应使近代物理学有了新的进展。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量子论使人们视角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使人们认识世界从绝对时空观进入相对时空观,这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重大突破。在生物学领域,從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进化观到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技术革命(动力引擎巨大飞跃):科学理论指导必然带来技术创新,技术成果推陈出新,从1785英国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到1866德国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再到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及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的产生,人类实现了从蒸汽技术到电气技术再到信息技术的重大跨越。像这些技术成果如蒸汽机、发电机、原子弹等都是建立在经典力学、电磁感应、质能转换等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
产业革命(工业化开展与深入):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必然带来产业方面的一系列革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使用,从轻工业(棉纺工业)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从此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由于发电机的应用推广,推动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德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由于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人类实现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重大跨越与深入发展。
社会革命(产业革命社会效应):产业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变革。对生产力来说,三次产业革命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对社会关系来说,三次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信息产业,从自由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格局来说,三次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再到不断完善与深化;对思想文化来说,随着产业革命开展,生活节奏加快与社会问题凸显,在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的同时,欧美文学艺术领域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
通过以上视角的延伸变化,教学内容得到有效处理、提炼与浓缩。教育立意、教学主题、教学主线及主干史实四者之间浑然一体,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让学生在记忆感知、同化顺应的过程中通透史实,形成对探究学习内容的自主整体感知,体现了从感知史实到识记史实到建构史实再到认识史实的内化循环学习过程。
二、“通史”视角下的模块融合
新一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首要的是时空观念,指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进而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形成解读历史的批判思维、研读史料的史证意识以及感悟历史的情感价值观。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系统性。让学生获得社会发展的整体认识,突出人类历史的发展主线,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这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因此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首先要明确14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发展阶段及特征: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时期(14-17世纪初期):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社会变革。此后二三百年,欧洲处于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转型期: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成长;地理大发现使世界从孤立隔绝走向整体汇合;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断扩展;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潮成为主流,神学世界观被打破;近代自然科学勃然兴起。
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17世纪到19世纪初,世界历史在继承前一阶段的巨大转折和变化的同时,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通过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在欧美先进国家确立和发展,人文精神走向成熟,经典力学体系形成,并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政治杰出人物如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
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出现了三大社会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理论在电磁学、生物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以科技为先导,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形成;较为健全的代议政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大体定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新阶段,俄国无产阶级最终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加剧,并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迈人现代科学时代。
在明确阶段特征之后,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要求,按照历史发展领域对教材主干史实进行整合提炼,在世界近代历史的时空隧道中,找寻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的知识通道,统一五本教材,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改革、人物史等融为一体。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可以这样进行梳理(这里仅就主题、主线进行概括,具体主干史实略去)
政治史方面涉及必修一两个单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与扩展、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到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史方面涉及必修二一个单元: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从新航路开辟开始出现到早期殖民扩张不断扩展到两次工业革命后的最终形成);思想文化史方面涉及必修三两个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从崇尚人性到崇尚理性)、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辉煌(从浪漫主义文学到现实主义文学再到现代主义文学);人物改革史方面涉及选修三个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人物(华盛顿、拿破仑、克伦威尔)、两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历史学科要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走进历史,穿越时空隧道,移情体验当时的人事,然后才能作出比较客观的分析,从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探究历史的走向。历史人物是鲜活生动的,历史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发展是有阶段特性的。通过这样“通史”视角下的内容选择,清晰再现这一时期各领域历史发展场景,还原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历史感特征。
三、“全球”视角下的中外融合
近年来以多元史观来指导教学和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历史,对同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从更多角度去全面分析,得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全球史观是当代史学家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倾向。它根据新的时代特征,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并从宏观、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走向,强调世界各地区之间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学生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认识中国历史发展及时代特征。
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在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之后,可再追加一个中国革命,联系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对市场原料的需求,西方国家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沉沦。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也使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出向西方学习,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先进阶级的壮大,这些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普遍开展,西方列强加剧对华侵略的力度,从资本输出到政治瓜分再到以华治华。但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加之清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善,使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推动西学与救亡图存运动不断高涨,从学习器物到仿效制度,从维新变法到民主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先进中国人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救国新路。实业救国、民主共和与民主科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因战争需要引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带来战后初期资本主義20年经济“黄金”发展。可惜的是中国未能把握好这一机遇,三年内战使国共两党忙于战事而无暇顾及国际科技大潮;建国后又曾一度出现严重“左倾”思潮,急躁冒进与关门建设,接下来的十年“文革”与西方经济高速发展更形成巨大反差。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真正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融人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发展迅速走向世界,在核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以上内容通过对教材科学合理的加工处理,实现中外历史的融合,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视域,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中理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优化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展了思维广度,提高了教学效益。
四、“史识”视角下的古今融合
历史研究必须要有历史、现实和未来相通关联的古今融合意识,在其过程中敬畏过往历史,汲取历史营养和智慧、联系与解决现实问题。张耕华先生指出:“人们认识历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历史学家就是一些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到历史领域中去寻找答案的人”。历史教学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历史的智慧与真谛,进而提升生命境界和行为自觉,实现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
科技是一个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和国际地位,是助推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动力。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我们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提炼出以下这一时期科技发展史所沉淀的规律和智慧:
1.大力发展科技,不断推动科学技术更新与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此后,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内,世界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从蒸汽到电气再到信息时代,极大促进了世界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从隔绝分散走向整体联合,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重大跨越;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与进步真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引擎。
2.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实现科技到政治优势转化。近现代美英大国发展史能够给出最好的印证。以美国为例,从17世纪初沦为英属殖民地到18世纪70年代独立建国;从19世纪末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到一战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再到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等。美国之所以能快速崛起与强国,与其能牢牢抓住科技革命发展机遇,抢占世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重视科技创新,鼓励发明创造有着密切关系。
18世纪末19世纪初,继英国之后,美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凭借得天独厚的四大条件,迅速推动工业革命开展,涌现出许多新发明,特别是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推动了机器普及和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国竞相开展,美国及时抢占先机,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涌现出一系列科技发明如爱迪生的电灯、福特的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莫尔斯的有线电报等。这一切促使美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从美国兴起,美国站到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最前沿。1942年,美国实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历时三年成功;1946年,美国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0年,美国“阿波罗号”成功登月等。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信息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防止科技负面影响。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最早享受工业化带来的殖民成果,但也最早品尝工业化带来的苦果。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休止的掠夺与开发,使全球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与污染,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文明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经济危机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将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和威胁这些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
4.发挥科技的正向效应,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宣告了世界军事技术史上一场划时代革命的到来。当原子弹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时,爱因斯坦说:“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因为发展大规模破坏性的战争手段有赖于他们的工作和活动。虽然我们赢得了战争,但是没有赢得和平”。为避免原子能技术的滥用,1968年7月1日,英、美等59个国家签署一项国际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各国的核裁军以及对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有效维护了地区和世界和平。
能正确地认识历史规律,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学会理性思考与智慧生活,从而明确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历史学习的目的在于从历史中探寻规律、获得通识,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正是理解现在、走向未来的目标引领,才使得史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五、“命题”视角下的情境融合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命题,在新理念、新课标、新考纲的指导下,试题从形式到内容上出现了全新的变化(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迅速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转变。新课标高考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拨作用和导向功能非常明显,这势必给高三历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通过典型史料,构建一种师生共同回归历史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展示结果的新的课堂生态。反映到高考命题中要求命题者紧扣教学主題、依托核心史实、精心选择史料,呈现多元情境,走向探究体验深入。研读史料是历史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首先要读懂史料,从作者意图、主题立意的层面去理解和体验;其次要读透史料,明确史料阐释的历史结论及其他视角的合理性,这不仅培养学生史证意识,也拓展学生的史学视野;再者判断价值,感悟史料蕴含的历史真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历史问题情境设置是深化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问题设计要紧扣课程标准,注意问题角度与层进置疑,以一组问题群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突破与发散,让学生在逐步认知基础上拓展学科思维,发展史学素养。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教学中,可以在“科技引擎推动文明跨越与社会进步”主题立意统领下,从以上几个视角精选史料与设计问题,创设材料和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史实、认识历史。这里仅就史识现实视角(科技革命、大国崛起及民族复兴)作一示例:
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在这一主题统领下创设材料与问题情境:
材料工: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之: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3: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等《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请回答:
(工)根据材料工、2,从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2)根据材料3,概括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3)综上材料,英国崛起与发展对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哪些有益启迪?
参考答案:(工)政治:光荣革命最早确立与完善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经济: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科技:经典力学体系与近代科学形成;人文: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等。(Z)问题:财富分配不公、工人极端贫困、社会矛盾突出等。反映:思想出现社会主义思潮、文学出现浪漫主义文学。(3)启迪:完善民主制度、科教兴国、重视人才、工业强国、兼顾各方诉求、稳定社会秩序等。
通过这样情境创设,试题主题立意明确,思想线索清晰,价值取向明确;命制的试题视野开阔,问题指向清楚、层次感强;内容考查视角多元化、富有逻辑性,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与素养等。基于核心史实的这些试题特征,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须有主题、有思想,能切实体现史学的教育价值;須多视角整合史实,提供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灵活性;须有史料,能使史实与史料融会贯通,拓展掌握史实的厚度和宽度等。①
高三后期复习时间紧、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历史课堂必须迁移融合教学内容,延伸教学视角维度,追求自身个性化教学,最大限度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效益(有效内涵明确、目标达成度高)、具有灵气(教学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和形式新颖(教学流程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富有个性)等。在处理教材和优化教学内容中扩大视域,使专题连贯、模块相通、中外一体、古今关联、教考互动。在多维整合中储备与积累史实;在史料情境呈现中细化和理解史实;在教学优化过程中感悟和升华主题。这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才能给已经一轮学习后的高三学生一个全新的视角冲击,避免乏味低效的重复教学,从而激发学习情趣与潜能,最大限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提高学业成绩和赢得高考的同时,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内涵。
[作者简介]李南亮,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历史教师,连云港市首批名师,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和新课标高考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