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刘金军
[关键词]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近代社会变迁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但要将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协同多方力量,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面是笔者基于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步理解,进行的必修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以下简称《进步》)的教学与反思,请予以指正。
一、教学设计思路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基于以上要求,根据《进步》一课的内容特点,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立足时空变化,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
叶小兵教授认为,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具体到历史教学中,就是将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统一起来,使历史成为特定时空连接点上的一个坐标,展示自然、社会与个人三位一体的历史。
1.营造时空背景,扩大历史视野
《进步》的教学设计,受中国山水画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的构图启发,立足宏观时空背景,展示历史时空之美、动态之美和多样之美。让学生在近与远、动与静、微观与宏观的交互变换中,不断调整观察历史问题的视野和视角,在整体与局部、表象与实质、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分析对比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强化时空观念。
教学伊始,抓住本课标题,提醒学生务必在近代以来中国特定时空背景下思考学习内容,同时也要关注近现代世界发展的大背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近代以来100多年的历史流淌中,在中国与世界的空间变换中,看到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快,内陆地区发展速度慢,城市发展速度快,农村发展速度慢等特點;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沿海与内地交通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看到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科技互动过程中,中国由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到与世界同步,到逐步成为引领世界交通和通讯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2.设置历史情境,引发跨时空思考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选择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现象,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作出合理解释。
材料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材料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柳永:《雨霖铃》
材料3:近代上海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
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
在不同时代人的直觉感受中,时空观念蕴聚着时代的文化。在大致相同的时空感受能力的生理基础上,由于种种社会文化条件的差异,人们对于空间和时问的心理感受和认识并不相同。产生这种不同的直接基础,是人类对于自然把握的广度和深度。三段材料都涉及离别,但同样是离别,古人和近人表现出的不同情感,缘于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改变,使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发生了变化。这各教学环节,从一个新的视角引导学生对时空观念的认识。
(二)立足历史联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深刻影响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离开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因此,依据一定的材料,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因果关系、对立统一、矛盾转换等辩证思路,引导学生在分析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中加深和拓宽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笔者根据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的研究材料,设计了以下问题:
1.近代交通工具与思想启蒙——认识新式交通工具对人们认识并接受近代工业科技的启蒙和先导作用。
一位居住浙江余姚偏僻小村叫蒋村的小地主,他是上海钱庄的股东,需要常常去上海照应生意。1890年前后,他常常往返的行程是,先从余姚的蒋村坐旧式木船到宁波,然后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他常对家人说:“坐木船从蒋村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但是坐轮船从宁波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一夜之间就到了。”这位受到刺激的有志人士,对轮船充满羡慕,竟自行试造轮船,虽造出来了,但因不懂得装蒸汽机而告失败。因而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了传统的私塾而到教会学校读书,去学习西人制造神奇东西的“秘诀”。
一位清末京官记述他某次随皇上所派钦差赴吉林公务的过程,即为一例。由钦差大员率领上下吏役共32人的一队人马由北京出发,由于时值“七月暑气未衰,途行尚热”,因而特别向皇上“奏请搭官轮”,乘坐招商局轮船由天津到营口,得以节省12天行程。到营口上岸后,经奉天(沈阳)到吉林的千余里,则只能借助驰驿前行,共用了28天才到。这一路不仅耗费时日,他们还尝尽了苦头。故时人有言:“后来轮船通行,督抚、学政多奏请自备资斧,改坐轮船。”
2.近代交通工具与公民社会——认识公共活动空间的增加为近代公民社会提供了条件
正是由于清末以后轮船、火车的发展,以及各地城市人力车、电车的发展,使各地之间及城市之内人们的流动更为便利,流动量急剧增加,才使得这一时期各地城市化加速发展,有成百上千的工人聚集工厂劳动,兴旺发展的休闲娱乐业,以及经常举行的各种集会、社团活动等,由此形成这一时期工商业发展,以及各种公共娱乐、公共社会活动兴旺发展的高潮。
3.近代交通工具与平等意识——认识物质和技术条件是平等意识的基础
清朝廷对于官民身份与乘轿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如多人所抬的大轿只允许一定品级的官员乘坐,称为官轿,轿幔可用蓝呢或绿呢,而一般百姓则只能用两人抬的小轿,轿顶是平顶,轿幔用皂色,以这种外在装饰来区别官民上下尊卑等级,体现朝廷命官的威仪和尊贵。官轿的轿夫人数及轿身装饰,也按官员的品级上下而有不同的限定,不得逾越。
清未有记道:“电车以取值廉,乘之者不仅屠沽佣保,虽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亦群趋之。”
以上问题,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对近代交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揭示近代交通工具发展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从而对中国近代交通发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感知历史的立体、厚重和复杂,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素养。
(三)立足学以致用,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科世界的整合,强调学以致用,要让学生能够把课程里学到的学科思维、学科概念和学科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方法,跟其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交通与通讯工具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点比较容易找,关键是要找到启发学生进行理性的,对其人生具有启迪意义的契合点,才符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现象,笔者通过下面一段材料引导他们审视现代通讯技术的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
Sherry Turkle多年来从事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她也是一位母亲。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对手机已经重度依赖的时候,她开始重视时刻保持联系对人们的影响。她警示人们:“我们正在放任科技,它会将我们带入歧途。”新技术带给我们的,是难以治愈的焦虑:它们带来了三种让人兴奋的错觉:一、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二、总会有人倾听我们;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这第三种“我们永远不用独处”的错觉对于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是最关键的。因为当人们独处的时候,即使只有几秒钟,他们也会变得焦虑、恐慌,坐立难安,因而转向那些电子设备。想想在人们在排队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独处像是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试着用联系别人的方法解决它。但是这种联系更像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真正的治疗。它表达着我们的焦虑,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症状——频繁的联系改变着人们对自己的理解。
通过这段材料,引导学生反思当下“机不离手”的社会现象,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由于过分依赖技术,出现了人的异化问题。最后让学生阅读下面的材料,进而思考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防止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当年所憧憬的理想,具体是指克服了人的异化状态、拥有健全自我意识、具有完整精神生活的人。现在的社会使人越来越专业化、碎片化,除了自己这个专业这点东西,其他不会了,不熟悉了。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善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呼唤完整的人应该是与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有着丰富关系的人,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稳定的联系,并充分展开着自己的生命表现形态的人,自我通过构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进而成为美好社會的建设者。
二、教学反思
反思《进步》一课的教学,笔者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要在继承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从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看,课程专家认为,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不是也不可能是完全颠覆原有课堂教学。只能是在批判地继承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只有坚持改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才能调动一线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最终达到改革的目的。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看,“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仍然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知识是基础,特别是历史学科,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坚实的史实之上,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也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所以,基于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好做法、好经验,必须加以继承,这是进行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的基础。就《进步》一课的教学而言,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阅读教材和观察历史图片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状况,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其余部分,则进一步突出核心素养的要求,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尤其对思想启蒙、公民社会的影响。最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技术对人的异化,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要善于发现和发挥每课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历史学科提出了五项核心素养,原则上讲,每节课都应该全面培养这些素养,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差异,教师特质不同,因而教学过程中,每一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侧重应该有所不同。比如本课教学,涉及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但明显突出了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素养。核心素养直指教育的育人目的,因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要更加关注育人的效果,无疑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要像营养师,善于发现每个教学内容的“营养价值”,发现其中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的“微量元素”;教师要像厨师,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做出营养丰富,学生喜欢,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课堂大餐。
(三)要善于借助史学研究者的成果
历史学科素养“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与大学历史教师不同,中学历史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对教材中的所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不可能的。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思考乃至解决问题,就必须善于借助史学研究者的成果,重点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整合。《进步》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借鉴了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否则,仅靠笔者自己的知识存量,是做不出这样的教学设计的。
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中学历史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只要善于学习,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够成功应对挑战,实现历史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近代社会变迁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但要将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协同多方力量,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面是笔者基于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步理解,进行的必修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以下简称《进步》)的教学与反思,请予以指正。
一、教学设计思路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基于以上要求,根据《进步》一课的内容特点,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立足时空变化,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
叶小兵教授认为,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具体到历史教学中,就是将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统一起来,使历史成为特定时空连接点上的一个坐标,展示自然、社会与个人三位一体的历史。
1.营造时空背景,扩大历史视野
《进步》的教学设计,受中国山水画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的构图启发,立足宏观时空背景,展示历史时空之美、动态之美和多样之美。让学生在近与远、动与静、微观与宏观的交互变换中,不断调整观察历史问题的视野和视角,在整体与局部、表象与实质、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分析对比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强化时空观念。
教学伊始,抓住本课标题,提醒学生务必在近代以来中国特定时空背景下思考学习内容,同时也要关注近现代世界发展的大背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近代以来100多年的历史流淌中,在中国与世界的空间变换中,看到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快,内陆地区发展速度慢,城市发展速度快,农村发展速度慢等特點;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沿海与内地交通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看到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科技互动过程中,中国由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到与世界同步,到逐步成为引领世界交通和通讯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2.设置历史情境,引发跨时空思考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选择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现象,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作出合理解释。
材料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材料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柳永:《雨霖铃》
材料3:近代上海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
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
在不同时代人的直觉感受中,时空观念蕴聚着时代的文化。在大致相同的时空感受能力的生理基础上,由于种种社会文化条件的差异,人们对于空间和时问的心理感受和认识并不相同。产生这种不同的直接基础,是人类对于自然把握的广度和深度。三段材料都涉及离别,但同样是离别,古人和近人表现出的不同情感,缘于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改变,使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发生了变化。这各教学环节,从一个新的视角引导学生对时空观念的认识。
(二)立足历史联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深刻影响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离开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因此,依据一定的材料,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因果关系、对立统一、矛盾转换等辩证思路,引导学生在分析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中加深和拓宽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笔者根据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的研究材料,设计了以下问题:
1.近代交通工具与思想启蒙——认识新式交通工具对人们认识并接受近代工业科技的启蒙和先导作用。
一位居住浙江余姚偏僻小村叫蒋村的小地主,他是上海钱庄的股东,需要常常去上海照应生意。1890年前后,他常常往返的行程是,先从余姚的蒋村坐旧式木船到宁波,然后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他常对家人说:“坐木船从蒋村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但是坐轮船从宁波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一夜之间就到了。”这位受到刺激的有志人士,对轮船充满羡慕,竟自行试造轮船,虽造出来了,但因不懂得装蒸汽机而告失败。因而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了传统的私塾而到教会学校读书,去学习西人制造神奇东西的“秘诀”。
一位清末京官记述他某次随皇上所派钦差赴吉林公务的过程,即为一例。由钦差大员率领上下吏役共32人的一队人马由北京出发,由于时值“七月暑气未衰,途行尚热”,因而特别向皇上“奏请搭官轮”,乘坐招商局轮船由天津到营口,得以节省12天行程。到营口上岸后,经奉天(沈阳)到吉林的千余里,则只能借助驰驿前行,共用了28天才到。这一路不仅耗费时日,他们还尝尽了苦头。故时人有言:“后来轮船通行,督抚、学政多奏请自备资斧,改坐轮船。”
2.近代交通工具与公民社会——认识公共活动空间的增加为近代公民社会提供了条件
正是由于清末以后轮船、火车的发展,以及各地城市人力车、电车的发展,使各地之间及城市之内人们的流动更为便利,流动量急剧增加,才使得这一时期各地城市化加速发展,有成百上千的工人聚集工厂劳动,兴旺发展的休闲娱乐业,以及经常举行的各种集会、社团活动等,由此形成这一时期工商业发展,以及各种公共娱乐、公共社会活动兴旺发展的高潮。
3.近代交通工具与平等意识——认识物质和技术条件是平等意识的基础
清朝廷对于官民身份与乘轿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如多人所抬的大轿只允许一定品级的官员乘坐,称为官轿,轿幔可用蓝呢或绿呢,而一般百姓则只能用两人抬的小轿,轿顶是平顶,轿幔用皂色,以这种外在装饰来区别官民上下尊卑等级,体现朝廷命官的威仪和尊贵。官轿的轿夫人数及轿身装饰,也按官员的品级上下而有不同的限定,不得逾越。
清未有记道:“电车以取值廉,乘之者不仅屠沽佣保,虽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亦群趋之。”
以上问题,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对近代交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揭示近代交通工具发展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从而对中国近代交通发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感知历史的立体、厚重和复杂,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素养。
(三)立足学以致用,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科世界的整合,强调学以致用,要让学生能够把课程里学到的学科思维、学科概念和学科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方法,跟其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交通与通讯工具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点比较容易找,关键是要找到启发学生进行理性的,对其人生具有启迪意义的契合点,才符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现象,笔者通过下面一段材料引导他们审视现代通讯技术的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
Sherry Turkle多年来从事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她也是一位母亲。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对手机已经重度依赖的时候,她开始重视时刻保持联系对人们的影响。她警示人们:“我们正在放任科技,它会将我们带入歧途。”新技术带给我们的,是难以治愈的焦虑:它们带来了三种让人兴奋的错觉:一、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二、总会有人倾听我们;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这第三种“我们永远不用独处”的错觉对于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是最关键的。因为当人们独处的时候,即使只有几秒钟,他们也会变得焦虑、恐慌,坐立难安,因而转向那些电子设备。想想在人们在排队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独处像是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试着用联系别人的方法解决它。但是这种联系更像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真正的治疗。它表达着我们的焦虑,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症状——频繁的联系改变着人们对自己的理解。
通过这段材料,引导学生反思当下“机不离手”的社会现象,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由于过分依赖技术,出现了人的异化问题。最后让学生阅读下面的材料,进而思考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防止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当年所憧憬的理想,具体是指克服了人的异化状态、拥有健全自我意识、具有完整精神生活的人。现在的社会使人越来越专业化、碎片化,除了自己这个专业这点东西,其他不会了,不熟悉了。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善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呼唤完整的人应该是与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有着丰富关系的人,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稳定的联系,并充分展开着自己的生命表现形态的人,自我通过构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进而成为美好社會的建设者。
二、教学反思
反思《进步》一课的教学,笔者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要在继承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从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看,课程专家认为,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不是也不可能是完全颠覆原有课堂教学。只能是在批判地继承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只有坚持改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才能调动一线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最终达到改革的目的。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看,“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仍然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知识是基础,特别是历史学科,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坚实的史实之上,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也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所以,基于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好做法、好经验,必须加以继承,这是进行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的基础。就《进步》一课的教学而言,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阅读教材和观察历史图片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状况,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其余部分,则进一步突出核心素养的要求,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尤其对思想启蒙、公民社会的影响。最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技术对人的异化,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要善于发现和发挥每课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历史学科提出了五项核心素养,原则上讲,每节课都应该全面培养这些素养,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差异,教师特质不同,因而教学过程中,每一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侧重应该有所不同。比如本课教学,涉及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但明显突出了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素养。核心素养直指教育的育人目的,因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要更加关注育人的效果,无疑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要像营养师,善于发现每个教学内容的“营养价值”,发现其中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的“微量元素”;教师要像厨师,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做出营养丰富,学生喜欢,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课堂大餐。
(三)要善于借助史学研究者的成果
历史学科素养“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与大学历史教师不同,中学历史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对教材中的所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不可能的。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思考乃至解决问题,就必须善于借助史学研究者的成果,重点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整合。《进步》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借鉴了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否则,仅靠笔者自己的知识存量,是做不出这样的教学设计的。
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中学历史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只要善于学习,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够成功应对挑战,实现历史教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