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刘淑芳
摘要:从葡萄白腐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葡萄白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关键词:白腐病;发生;防治
文章编号:1005345X(2018)01005202中图分类号:S436.631.1+3文献标识码:A
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病、穗烂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北方产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在15%~20%,病害流行年份果实损失率可达60%以上。现将葡萄白腐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为害症状
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枝梢、叶片和花穗等部位。
1.1果穗
一般是从近地面果穗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初期穗轴和果柄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部皮层腐烂,手捏皮层易脱落,病组织有土腥味;后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导致果粒从基部开始腐烂,病斑无明显边缘,果粒受害初期极易受震脱落,甚至脱落果粒表面无明显异常,只是在果柄处形成离层;重病园地面落满一层果粒;随病斑扩展,整个果粒成褐色软腐;严重时全穗腐烂;后期果柄、穗轴干枯缢缩,不脱落的果粒干缩后呈猪肝色僵果,挂在蔓上长久不落。随病情发展,病果粒及病穗轴表面逐渐生灰褐色小粒点,粒点上溢出灰白色黏液;黏液多时使果粒似灰白色腐烂,故称其为“白腐病”。严重受害果园,园外常堆满大量烂果。
1.2枝梢
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形;后病斑沿枝蔓迅速纵向发展,形成长条形病斑,病斑中部呈褐色凹陷,边缘颜色较深。当病斑绕枝蔓一周时,导致上部枝、叶生长衰弱,果粒软化,严重时造成上部枝、叶逐渐变褐枯死;病斑及枝蔓表面密生灰褐色至深褐色小粒点。在较幼嫩枝蔓上的病斑,后期表皮纵裂,与木质部剥离,肉质部分腐烂分解,仅残留维管束,呈“披麻状”,且病部上端愈伤组织多形成瘤状隆起。
1.3叶片
多在叶尖、叶缘处开始,初呈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褐色大斑,直径多在2 cm以上,并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病叶保湿,病斑迅速扩大,形成边缘不明显大斑,并在新发展病斑表面散生许多灰褐色小斑点。有时叶柄也可受害,形成淡褐色腐烂病斑。叶片受害,主要发生在老叶上。
2病原
葡萄白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Coiothyrium diplodiella (Speq.) Sacc.]浸染引起的。分生孢子器散生于寄主表皮下,灰白色或灰褐色;球形或扁球形,顶端稍突起,器壁厚,大小为(118~146)μm×(91~146)μm。分生孢子梗着生于分生孢于器底部,单胞,不分枝,淡褐色,长12~22 μm。分生孢子单胞,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或卵圆形,一端稍尖,内含1~2个油球,大小为(8.9~13.2) μm×(4.8~6) μm。分生孢子在13~24 ℃条件下均能萌发。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且以表土5 cm深最多。另外,病菌也可在病枝蔓上越冬,越冬病菌主要靠雨水崩溅传播。受害部位发病后产生的病菌孢子借雨水传播可以进行多次再浸染。白腐病菌主要通过伤口、密腺侵入,一切造成伤口的因素如暴风雨、冰雹、裂果、生长伤等均可导致病害严重发生。在適宜条件下,白腐病的潜伏期最短为4 d,最长为8 d,一般5~6 d。由于该病潜伏期较短,再次浸染次数多,所以白腐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
白腐病主要为害葡萄的老熟组织,属于葡萄中后期病害。果实受害,多从果粒着色前后或膨大后期开始发病,越接近成熟受害越重。
因此,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该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葡萄生长中后期,每次雨后都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在暴风雨或冰雹之后,造成大量伤口,病害更易流行。另外,果穗距地面越近,发病越早、越重。据北方葡萄产区统计,50%以上的白腐病果穗发生在距地面80 cm以内。
4防治方法
防治白腐病为害主要以防止果实受害为主,铲除病菌来源、阻止病菌向上传播、防止果实受伤、喷药保护果实等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4.1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钙肥,培育壮树,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生长季节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病蔓;秋季采后剪除病枝蔓,清除地面病残组织,带出园外集中销毁;提高结果部位,及时摘心、绑蔓、去副梢,以利通风透光;清除杂草、搞好排水工作,以降低园内湿度。
4.2铲除越冬病菌
落叶后彻底清除架上、架下的各种病残组织,集中带到园外销毁,千万不能把病残体埋在园内。春季葡萄上架后发芽前,及时喷施1次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300~4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铲除枝蔓附带病菌。
4.3及时喷药保
重病园可在发病前地面撒药灭菌。常用药剂为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1份混合均匀,1~2 kg/667 m2,或用灭菌丹200倍液喷地面。
从历年发病前7 d左右开始喷药,或从果粒开始着色前5~7 d或果粒长成该品种应有的大小时开始喷药,以后每10~15 d喷药1次,直到采收。常用药剂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 000~8 000倍液等。喷药时,如逢雨季,可在配制好的药液中加入0.5%皮胶或其他展着剂,以提高药液粘着性。
摘要:从葡萄白腐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葡萄白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关键词:白腐病;发生;防治
文章编号:1005345X(2018)01005202中图分类号:S436.631.1+3文献标识码:A
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病、穗烂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北方产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在15%~20%,病害流行年份果实损失率可达60%以上。现将葡萄白腐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为害症状
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枝梢、叶片和花穗等部位。
1.1果穗
一般是从近地面果穗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初期穗轴和果柄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部皮层腐烂,手捏皮层易脱落,病组织有土腥味;后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导致果粒从基部开始腐烂,病斑无明显边缘,果粒受害初期极易受震脱落,甚至脱落果粒表面无明显异常,只是在果柄处形成离层;重病园地面落满一层果粒;随病斑扩展,整个果粒成褐色软腐;严重时全穗腐烂;后期果柄、穗轴干枯缢缩,不脱落的果粒干缩后呈猪肝色僵果,挂在蔓上长久不落。随病情发展,病果粒及病穗轴表面逐渐生灰褐色小粒点,粒点上溢出灰白色黏液;黏液多时使果粒似灰白色腐烂,故称其为“白腐病”。严重受害果园,园外常堆满大量烂果。
1.2枝梢
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形;后病斑沿枝蔓迅速纵向发展,形成长条形病斑,病斑中部呈褐色凹陷,边缘颜色较深。当病斑绕枝蔓一周时,导致上部枝、叶生长衰弱,果粒软化,严重时造成上部枝、叶逐渐变褐枯死;病斑及枝蔓表面密生灰褐色至深褐色小粒点。在较幼嫩枝蔓上的病斑,后期表皮纵裂,与木质部剥离,肉质部分腐烂分解,仅残留维管束,呈“披麻状”,且病部上端愈伤组织多形成瘤状隆起。
1.3叶片
多在叶尖、叶缘处开始,初呈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褐色大斑,直径多在2 cm以上,并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病叶保湿,病斑迅速扩大,形成边缘不明显大斑,并在新发展病斑表面散生许多灰褐色小斑点。有时叶柄也可受害,形成淡褐色腐烂病斑。叶片受害,主要发生在老叶上。
2病原
葡萄白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Coiothyrium diplodiella (Speq.) Sacc.]浸染引起的。分生孢子器散生于寄主表皮下,灰白色或灰褐色;球形或扁球形,顶端稍突起,器壁厚,大小为(118~146)μm×(91~146)μm。分生孢子梗着生于分生孢于器底部,单胞,不分枝,淡褐色,长12~22 μm。分生孢子单胞,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或卵圆形,一端稍尖,内含1~2个油球,大小为(8.9~13.2) μm×(4.8~6) μm。分生孢子在13~24 ℃条件下均能萌发。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且以表土5 cm深最多。另外,病菌也可在病枝蔓上越冬,越冬病菌主要靠雨水崩溅传播。受害部位发病后产生的病菌孢子借雨水传播可以进行多次再浸染。白腐病菌主要通过伤口、密腺侵入,一切造成伤口的因素如暴风雨、冰雹、裂果、生长伤等均可导致病害严重发生。在適宜条件下,白腐病的潜伏期最短为4 d,最长为8 d,一般5~6 d。由于该病潜伏期较短,再次浸染次数多,所以白腐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
白腐病主要为害葡萄的老熟组织,属于葡萄中后期病害。果实受害,多从果粒着色前后或膨大后期开始发病,越接近成熟受害越重。
因此,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该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葡萄生长中后期,每次雨后都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在暴风雨或冰雹之后,造成大量伤口,病害更易流行。另外,果穗距地面越近,发病越早、越重。据北方葡萄产区统计,50%以上的白腐病果穗发生在距地面80 cm以内。
4防治方法
防治白腐病为害主要以防止果实受害为主,铲除病菌来源、阻止病菌向上传播、防止果实受伤、喷药保护果实等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4.1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钙肥,培育壮树,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生长季节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病蔓;秋季采后剪除病枝蔓,清除地面病残组织,带出园外集中销毁;提高结果部位,及时摘心、绑蔓、去副梢,以利通风透光;清除杂草、搞好排水工作,以降低园内湿度。
4.2铲除越冬病菌
落叶后彻底清除架上、架下的各种病残组织,集中带到园外销毁,千万不能把病残体埋在园内。春季葡萄上架后发芽前,及时喷施1次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300~4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铲除枝蔓附带病菌。
4.3及时喷药保
重病园可在发病前地面撒药灭菌。常用药剂为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1份混合均匀,1~2 kg/667 m2,或用灭菌丹200倍液喷地面。
从历年发病前7 d左右开始喷药,或从果粒开始着色前5~7 d或果粒长成该品种应有的大小时开始喷药,以后每10~15 d喷药1次,直到采收。常用药剂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 000~8 000倍液等。喷药时,如逢雨季,可在配制好的药液中加入0.5%皮胶或其他展着剂,以提高药液粘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