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逻辑辩证与哲学构成
摘 要:德育是一种开放性体系,是一个双向重构和渗透性的过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环节,存在于各门学科教育之中。陶行知指出:“德育与智育对立,是品德教育最大的不幸”。学科教学是德育最基本的载体和途径,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的逻辑辩证关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等方面做好融合,把学科教学和德育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道德信念。
关键词:德育;学科教学;辩证关系;哲学构成
人类发展的独特性在于人既是实然性也是应然性的存在。道德思维是一种从“实然”到“应然”的跨跃,它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趋向,重塑伦理精神,再建人类本真的精神家园,实现自主和超越。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德育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体系,是一个双向重构和渗透性的过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环节,存在于各门学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学科教学”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就学科教学与德育的逻辑辩证关系,以及各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和规律性做一些初步的探究。
1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逻辑辩证关系
1.1 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
关于学科教学和德育的辩证关系,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可见,学科教学和德育互为目的和手段,互相依存和制约。
学科知识,不等于德育因素,反之亦然。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是两个独立的异同概念,但又同处于统一体中,既不能使知识教学离开思想道德而存在,也不能使思想道德游离于知识教学之外,是对立的统一体。学科知识蕴含着思想德育因素,而思想道德教育因素依附于学科知识,并由学科教学表达出来,即所谓“文以载道”。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学科知识与思想道德的逻辑辩证关系,把教学和德育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道德信念。
1.2 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实践“智德合一”,必须要研究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找寻知识与德育因素的联结点,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有些学科(如政治、语文、历史等)知识明显含有德育因素。就语文而言,字词以及句章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也是与德育因素的联结点,教学中应抓住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等表达手段渗透德育因素,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难懂的文章、句段,要抓住文字剖析,从语法结构入手,正面阐述,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思想理论,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含有德育因素,但并不明显。以化学来说,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的联结点主要通过实验。实验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实践第一的观点;在观察中,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以及内因外因、质量互变的关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此外,还可以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历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一些学科包容一定的德育因素,但需要比较、分析才能使德育得到强化,如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地理为例,地理概貌、自然资源、经济状况等内容虽有一定的德育因素,但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还需通过比较和分析。如某些矿产资源,只有在与他国比较中才能感到祖国的物博。在讲到资源开发、科技发展等内容时,需要从历史、现实的分析中找到弱于发达国家的根原,从改革开放、经济倍增的发展中看到希望。经过辩证分析,使学生认清责任,增强信心,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音乐、美术等科,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受到思想感情陶冶。体育学科在严格的组织训练中,增强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
1.3 教师修养与德育效应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决不仅仅是方法和技巧问题。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是提高德育效应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德育效应的基础。教师要胜任教学,必须对所教学科有系统、广博的知识,在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有良好的修养,才能全面地掌握教材,挖掘知识中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教师的政治信仰是提高德育效应的关键。教师必然以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设计教学,必须对社会发展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教材中思想、道德因素坚信不疑,把自己的政治观点统一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这是能否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的关键所在。再者,教师的感情因素是渗透德育的媒介。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规律组织教学,不仅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教师必须通过感情的传输使師生思想得到沟通,且不仅认识情感的感染性,以情动情,而且要善于运用情感的信号功能,通过动作表情发挥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震作用,避免空洞说教导致的逆反心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以真情实感去影响感染学生,只有学生的感情上发生变化,才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2 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哲学构成
陶行知指出:“德育与智育对立,是品德教育最大的不幸”。学科教学是德育最基本的载体和途径。“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等方面做好融合。美国德育采用了全方位的渗透方式,尽管各州各校的德育课程及相关大纲和教材不尽相同,但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内容,例如对美国的宪法、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的传播和灌输,融合了基督教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世界观、价值观,这是美国德育的精髓。德育目标呈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多强调个性,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其政治性要求寓于学校德育目标之中。基本内涵可概括为: 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和积极进取精神的美国公民。
德国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植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灌输爱国主义教育。为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德国把思想行为教育作为一个综合工程看待,强调将德育贯穿于一切教学工作之中,除宗教、伦理课外,道德观念教育渗入所开设的社会学科之中,如地理、历史、教育、社会、劳动、家政、经济等学科,还要求其他课程也应担负德育任务。比如,通过劳动课来培养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劳动习惯,通过教育课来培养集体观念、协作精神,通过经济课来培养社会和职业道德品质。而在培养人的尊严、责任感上,德国学校采取的学科德育渗透,使得受教育者对工作、祖国表现出由衷的热情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亦表现得十分突出。
法国学校德育主要采取以公民道德课为主、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在公民课中主要进行个人道德教育、国家和社会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而在地理、历史、经济、美术、体育、自然科学中也渗透和贯穿着德育的培养,强调学科课程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和实事求是方面起作用。
英国学校的德育称为“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做平常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道德教材编制新颖、生动活泼,以现实生活为主题,注重使學生能掌握各种生活技能。
日本学校德育的内容较为广泛,除了传统内容外,还与时俱进的添加了如个性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日本学校的学科德育渗透及培养方法非常丰富。“公民课”了解社会,进行政治和法制教育。“道德必修课”培养道德实践力,重点培养创造力、判断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文化课称为“真理教育”,意在掌握真理,对事物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方式。“特别活动课”提供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活动,促进集体、社会意识以及个性的形成,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力。“安全课”旨在培养良好心态和互助精神。“友爱课”使理解人格尊严,消除偏见和歧视。“垃圾课”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乡土教育课培养热爱故乡的真挚情感。此外,还大量地引进和学习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并在各学科中融会贯通,形成崭新的个性教育。
2.1 教学内容的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各学科的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做到学科与德育内容的和谐、有机融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反映社会变化,把握时代脉搏。如数学中蕴含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关联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深入挖掘这些因素,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国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陶行知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人的本分。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史料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如《墨经》、《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记载的大量数学知识,结合圆周率介绍祖冲之的事迹,通过学习二项展开式认识杨辉三角。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光辉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向学生展现数学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如航天、国防、工商业等处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例如,关于圆周率,《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一直计算到 192 边形,得出圆周率精确到两位小数的近似值 。后来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应在 3.1415926 和3.1415927 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 6 位小数的历史伟人。秦九韶《算书九章》中系统地叙述了求解同余方程组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在 18—19 世纪,欧拉和高斯分别得到了与秦九韶相同的定理。此外杨辉三角形的发现,要比帕斯卡三角早四百年。自然课中可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们懂得爱护自然。
2.2 教学方法的渗透
道德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全方位的渗透在学校工作中,学校要形成全员德育意识,每个部门都是德育单位,所有人员都是德育工作者,既服务又育人,用自己的品德、智慧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和熏染学生。在道德教育中,陶行知提倡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互学,要求师生共同生活,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在晓庄,陶行知亲自到田间劳作,打扫卫生,和老师们一起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形成了晓庄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教学方法上,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德育渗透方法。方法虽有异,但效果趋同。如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以史感人;地理课以图示人;语文课以文服人。集体主义教育,音乐课合唱训练中,众人同唱,各司其职;在体育集体项目中,既要发挥个人能力,又要重视同伴协作。小组合作学习有益于道德精神的培养,相互帮助、启发,养成尊重知识和他人的作风,通过集体研究,培养进取精神;讨论与争辩,加强平权意识。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机智,掌握分寸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
2.3 教学环境的渗透
优良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影响师生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激发上进精神,提高自身修养,养成高尚的道德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校园环境的美好有利于促进德育效果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创建一定的情境意识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情境的创设正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与环境相统一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陶行知先生当年就认识到校园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学校要成为艺术的环境,实现校园设计和人际关系的审美统一与和谐。晓庄师范,坐落在南京的劳山脚下,山明水秀,绿树成荫,校内会议室、图书馆教室和宿舍等依次排列,新颖对称。学科教学着手于课堂情境创设,也可收获德育的效果。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生活的“形”与课堂中的“数”相结合,理解数形关系,在自然常识课中创设探究情境,发展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激发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热情。音体美等学科由于本身具有丰富的形象性,我们很容易把想象与学科技巧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2.4 教学活动的渗透
道德规范来源于生活,只有当个人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源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体验。学校不仅传授道德知识和认知能力,更要发展道德情感,达到“知情意合一”,在实践中生成新道德。德育在于培养人的德性,而德性来自社会生活规范,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促进情商的发展,使学生以开阔的心境去面对生活。
陶行知先生在办学实践中倡导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指出: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现今学校中所通行的修身伦理,很少实行的机会;即或有之,亦不过练习仪式而已。……知识和品行是分不开的,读书和做人也是不能分隔的,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他认为,品德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传授道德知识为第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把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应当运用教学做合一原理,围绕做这个中心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修养品德,在实际行动中学会做人,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和修养。陶行知抓住行知的转化,完成了知行统一的德育过程。
如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概念很多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如法则、公式、定理、公理许多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和应用的。正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观点。如通过讲解“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反映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的观点;通过分数与小数,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等,反映了对立统一的观点;三角函数、函数与图象这些内容把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统一起来;数学问题的解决,总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或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间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所在,解答应用题,就是一种建造数学模型的过程,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选编应用问题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为数学模型,培养建模能力。
现今,学校德育课程化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且表现出系统性、知识性和有序性。从各学科课程设计开始就把德育的目标落实到课程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指标体系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所教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使学科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德育。
参考文献
[1] 林斯坦,中学各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总体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1期
作者简介
刘奕(1988—)男 江苏警官学院 博士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史等方向。
关键词:德育;学科教学;辩证关系;哲学构成
人类发展的独特性在于人既是实然性也是应然性的存在。道德思维是一种从“实然”到“应然”的跨跃,它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趋向,重塑伦理精神,再建人类本真的精神家园,实现自主和超越。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德育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体系,是一个双向重构和渗透性的过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环节,存在于各门学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学科教学”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就学科教学与德育的逻辑辩证关系,以及各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和规律性做一些初步的探究。
1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逻辑辩证关系
1.1 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
关于学科教学和德育的辩证关系,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可见,学科教学和德育互为目的和手段,互相依存和制约。
学科知识,不等于德育因素,反之亦然。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是两个独立的异同概念,但又同处于统一体中,既不能使知识教学离开思想道德而存在,也不能使思想道德游离于知识教学之外,是对立的统一体。学科知识蕴含着思想德育因素,而思想道德教育因素依附于学科知识,并由学科教学表达出来,即所谓“文以载道”。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学科知识与思想道德的逻辑辩证关系,把教学和德育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道德信念。
1.2 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实践“智德合一”,必须要研究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找寻知识与德育因素的联结点,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有些学科(如政治、语文、历史等)知识明显含有德育因素。就语文而言,字词以及句章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也是与德育因素的联结点,教学中应抓住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等表达手段渗透德育因素,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难懂的文章、句段,要抓住文字剖析,从语法结构入手,正面阐述,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思想理论,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含有德育因素,但并不明显。以化学来说,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的联结点主要通过实验。实验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实践第一的观点;在观察中,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以及内因外因、质量互变的关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此外,还可以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历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一些学科包容一定的德育因素,但需要比较、分析才能使德育得到强化,如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地理为例,地理概貌、自然资源、经济状况等内容虽有一定的德育因素,但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还需通过比较和分析。如某些矿产资源,只有在与他国比较中才能感到祖国的物博。在讲到资源开发、科技发展等内容时,需要从历史、现实的分析中找到弱于发达国家的根原,从改革开放、经济倍增的发展中看到希望。经过辩证分析,使学生认清责任,增强信心,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音乐、美术等科,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受到思想感情陶冶。体育学科在严格的组织训练中,增强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
1.3 教师修养与德育效应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决不仅仅是方法和技巧问题。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是提高德育效应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德育效应的基础。教师要胜任教学,必须对所教学科有系统、广博的知识,在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有良好的修养,才能全面地掌握教材,挖掘知识中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教师的政治信仰是提高德育效应的关键。教师必然以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设计教学,必须对社会发展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教材中思想、道德因素坚信不疑,把自己的政治观点统一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这是能否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的关键所在。再者,教师的感情因素是渗透德育的媒介。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规律组织教学,不仅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教师必须通过感情的传输使師生思想得到沟通,且不仅认识情感的感染性,以情动情,而且要善于运用情感的信号功能,通过动作表情发挥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震作用,避免空洞说教导致的逆反心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以真情实感去影响感染学生,只有学生的感情上发生变化,才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2 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哲学构成
陶行知指出:“德育与智育对立,是品德教育最大的不幸”。学科教学是德育最基本的载体和途径。“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等方面做好融合。美国德育采用了全方位的渗透方式,尽管各州各校的德育课程及相关大纲和教材不尽相同,但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内容,例如对美国的宪法、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的传播和灌输,融合了基督教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世界观、价值观,这是美国德育的精髓。德育目标呈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多强调个性,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其政治性要求寓于学校德育目标之中。基本内涵可概括为: 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和积极进取精神的美国公民。
德国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植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灌输爱国主义教育。为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德国把思想行为教育作为一个综合工程看待,强调将德育贯穿于一切教学工作之中,除宗教、伦理课外,道德观念教育渗入所开设的社会学科之中,如地理、历史、教育、社会、劳动、家政、经济等学科,还要求其他课程也应担负德育任务。比如,通过劳动课来培养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劳动习惯,通过教育课来培养集体观念、协作精神,通过经济课来培养社会和职业道德品质。而在培养人的尊严、责任感上,德国学校采取的学科德育渗透,使得受教育者对工作、祖国表现出由衷的热情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亦表现得十分突出。
法国学校德育主要采取以公民道德课为主、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在公民课中主要进行个人道德教育、国家和社会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而在地理、历史、经济、美术、体育、自然科学中也渗透和贯穿着德育的培养,强调学科课程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和实事求是方面起作用。
英国学校的德育称为“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做平常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道德教材编制新颖、生动活泼,以现实生活为主题,注重使學生能掌握各种生活技能。
日本学校德育的内容较为广泛,除了传统内容外,还与时俱进的添加了如个性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日本学校的学科德育渗透及培养方法非常丰富。“公民课”了解社会,进行政治和法制教育。“道德必修课”培养道德实践力,重点培养创造力、判断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文化课称为“真理教育”,意在掌握真理,对事物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方式。“特别活动课”提供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活动,促进集体、社会意识以及个性的形成,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力。“安全课”旨在培养良好心态和互助精神。“友爱课”使理解人格尊严,消除偏见和歧视。“垃圾课”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乡土教育课培养热爱故乡的真挚情感。此外,还大量地引进和学习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并在各学科中融会贯通,形成崭新的个性教育。
2.1 教学内容的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各学科的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做到学科与德育内容的和谐、有机融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反映社会变化,把握时代脉搏。如数学中蕴含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关联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深入挖掘这些因素,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国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陶行知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人的本分。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史料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如《墨经》、《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记载的大量数学知识,结合圆周率介绍祖冲之的事迹,通过学习二项展开式认识杨辉三角。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光辉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向学生展现数学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如航天、国防、工商业等处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例如,关于圆周率,《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一直计算到 192 边形,得出圆周率精确到两位小数的近似值 。后来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应在 3.1415926 和3.1415927 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 6 位小数的历史伟人。秦九韶《算书九章》中系统地叙述了求解同余方程组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在 18—19 世纪,欧拉和高斯分别得到了与秦九韶相同的定理。此外杨辉三角形的发现,要比帕斯卡三角早四百年。自然课中可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们懂得爱护自然。
2.2 教学方法的渗透
道德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全方位的渗透在学校工作中,学校要形成全员德育意识,每个部门都是德育单位,所有人员都是德育工作者,既服务又育人,用自己的品德、智慧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和熏染学生。在道德教育中,陶行知提倡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互学,要求师生共同生活,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在晓庄,陶行知亲自到田间劳作,打扫卫生,和老师们一起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形成了晓庄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教学方法上,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德育渗透方法。方法虽有异,但效果趋同。如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以史感人;地理课以图示人;语文课以文服人。集体主义教育,音乐课合唱训练中,众人同唱,各司其职;在体育集体项目中,既要发挥个人能力,又要重视同伴协作。小组合作学习有益于道德精神的培养,相互帮助、启发,养成尊重知识和他人的作风,通过集体研究,培养进取精神;讨论与争辩,加强平权意识。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机智,掌握分寸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
2.3 教学环境的渗透
优良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影响师生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激发上进精神,提高自身修养,养成高尚的道德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校园环境的美好有利于促进德育效果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创建一定的情境意识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情境的创设正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与环境相统一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陶行知先生当年就认识到校园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学校要成为艺术的环境,实现校园设计和人际关系的审美统一与和谐。晓庄师范,坐落在南京的劳山脚下,山明水秀,绿树成荫,校内会议室、图书馆教室和宿舍等依次排列,新颖对称。学科教学着手于课堂情境创设,也可收获德育的效果。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生活的“形”与课堂中的“数”相结合,理解数形关系,在自然常识课中创设探究情境,发展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激发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热情。音体美等学科由于本身具有丰富的形象性,我们很容易把想象与学科技巧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2.4 教学活动的渗透
道德规范来源于生活,只有当个人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源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体验。学校不仅传授道德知识和认知能力,更要发展道德情感,达到“知情意合一”,在实践中生成新道德。德育在于培养人的德性,而德性来自社会生活规范,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促进情商的发展,使学生以开阔的心境去面对生活。
陶行知先生在办学实践中倡导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指出: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现今学校中所通行的修身伦理,很少实行的机会;即或有之,亦不过练习仪式而已。……知识和品行是分不开的,读书和做人也是不能分隔的,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他认为,品德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传授道德知识为第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把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应当运用教学做合一原理,围绕做这个中心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修养品德,在实际行动中学会做人,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和修养。陶行知抓住行知的转化,完成了知行统一的德育过程。
如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概念很多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如法则、公式、定理、公理许多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和应用的。正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观点。如通过讲解“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反映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的观点;通过分数与小数,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等,反映了对立统一的观点;三角函数、函数与图象这些内容把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统一起来;数学问题的解决,总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或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间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所在,解答应用题,就是一种建造数学模型的过程,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选编应用问题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为数学模型,培养建模能力。
现今,学校德育课程化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且表现出系统性、知识性和有序性。从各学科课程设计开始就把德育的目标落实到课程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指标体系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所教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使学科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德育。
参考文献
[1] 林斯坦,中学各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总体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1期
作者简介
刘奕(1988—)男 江苏警官学院 博士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史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