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
罗晓华
摘要:古诗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此以《观刈麦》一文为例,谈谈古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为开展好古诗教学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古诗教学;立足原点;生成性学习
古诗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古诗教学尤为重要。但是,就当前中学的古诗教学现状而言,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更多是依托多媒体的形式演练。近来观摩的一节题为《观刈麦》的课,更是引发了笔者关于如何开展好古诗教学的思考。
在这节课里,执教者先以一副刈麦的图片导入新课,告诉学生农民收庄稼的辛苦;然后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诗歌,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继而播放音频,让学生深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劳;最后,引导学生品味白居易的诗歌《新制布裘》,在揣摩“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等诗句基础上,品味主人公在《观刈麦》中同样呈现的悲悯情怀。
针对这节课,再结合以往观摩的一些古诗教学,仔细梳理之后,可以发现当前古诗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自悟。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先有教师的文本理解,然后是教师将这种理解“传输”给学生。以前文提及的观摩课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展示割麦子的图片,就是要向学生传达一个信号:农民的工作是相当辛苦的。之后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设计下开展,学生自然在这种显性诱导下明晰了教者的意图,而不是自己揣摩到诗人的创作主旨。于是,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被教师牵引着走的。教师对诗歌的理解,有其内在的前提。他们具备相当的诗歌学习功底,对课本中的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相对成熟的认知。说白了,他们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高度,是学生难以一下子就能企及的高度。怎样使学生能够达到这个高度,是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教学难题。为此,不少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想尽了方法。但是,客观地讲,这些方法都忽略了一个基本规律:教师的教需要适应学生的学。很明显,上文提及的诗歌教学更多是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即使有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那也只是极为少数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教学效益参考的全部维度。
2.任务的完成弱化了能力的生成。在不少古诗教学课堂内,教师们习惯于展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继而围绕着这些目标,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有讨论、有巩固、有拓展,好不热闹。但是,观摩着这些教学,笔者始终觉得有缺憾。因为这些目标的设定大致拷贝自教学参考书,教师忽略了坐在眼前的是个性不一的学生,以共性“套”个性自然是虚而空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成为虚妄。事实上,从不少教师的课堂巩固环节来看,要么是巩固的习题不能全部体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么是学生的作答情况不够理想。于是,作为弥补,教师往往会在课后再布置一些习题,美其名曰“巩固”,实则是“弥补”,这也是课堂教学低效的典型表现。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只顾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了。
3.习题的训练模糊了知能的运用。从观摩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们大多喜欢在教学过程之中或在文本学习之后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当堂训练。实事求是地讲,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它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到的能力加以运用。这个环节既检验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也是下一节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处理得好,教学效果的诊断就精准,后续教学的目标定位就会准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教师漠视了这个环节,往往是匆匆地选取一些习题作为课堂巩固的材料。例如,上文的观摩课中,执教者引进《新制布裘》来巩固课堂教学,且不说其内涵与《观刈麦》不完全一致,就从教师的设问(“这两首诗具有什么共同点?”)来看,就显得比较粗糙。最起码,要设定一个具体方向,例如: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具有什么共同点?可见,这样的古诗教学并不科学,未能紧扣培养学生诗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个基本方向。
在笔者看来,当前的古诗教学需要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回归原点,突出语文性学习
语文教学的原点是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古代诗歌而言,则要由浅入深地揣摩和品味诗歌语言,从凝练的诗句中透析其意,融入其境,感悟其情,进而形成相对固定而成熟的诗歌鉴赏套路,便于欣赏其它诗歌,乃至运用学到的一些诗歌技法进行写作。不管教师的个性与能力如何,这都理应成为所有教师开展古诗教学的出发点。
例如,在讲授《观刈麦》一课时,教师导入新课如果请一位学生讲解他熟知的收麦子场景,并且谈谈他的感触,甚至让同学们一起谈谈感受,继而进入文本学习,这样的教学语文性质就比较突出了。
2.灵活多变,注重生成性学习
课堂教学存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加之是古诗教学,自然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意外”。教师必须敏锐地捕捉和用好这些意外,因为这是学生能力跃升过程中的必要过程。为此,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教师要善于灵活改变既设的教学流程,“迁就”学生的现有基础,助推其向诗歌鉴赏和运用能力的更高层级进发。
例如,在学习《观刈麦》时,不少学生习惯于生硬地翻译诗句,对收麦子的场景感触不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临时中断既设的流程,解释和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的方法,将诗歌涉及的意象丰盈起来,让学生体会烈日当空的情境,体味农民艰辛收割麦子的场景。最终,使其将诗歌描摹的景、叙写的事、抒发的情融合在一起,全面而精准地领会诗歌的创作主旨。
3.牢记宗旨,强化运用性学习
学以致用是所有学习的宗旨所在。在古诗教学中,教者理应强化这个宗旨,开展多向性运用。
以《观刈麦》为例,文本之中蕴含着一种以诗人自省、自责为主体的对比。作为小县尉,他感慨自己能够“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而贫穷的妇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诗人“今我何功德”的发问,近乎“自剖”,这本已不易;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诗人更是在追问乃至责问更多的富贵人士,为何造成如此情境?没有直接点明,但“引而不发”的效果已然达成。在具体运用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古代士子文人的那种悲天悯人情怀,体会这些作家关注民生,亲近黎民百姓的可贵品质。同时也可运用在写作之中,引导学生善于借助一种带有自责性质的人物视角,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不同人物的境况,在对比中凸显文章主题。文章写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展评,让学生体会“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帮助其学好、用好课文。
古诗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关涉的因素众多,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一个都不能弱化、忽略。要开展好古诗教学,教师最需要做的是,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立足学生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借助不同的抓手,实现教学活动的多向辐射。
参考文献:
[1]钱士宽.诗歌教法和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教学通讯,2013,(26).
[2]陈清萍.在教学中使用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实效[J].新课程(教研),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