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中文的复杂影响
张颐武
“有变”且“有度”,在有度的规范中看到有变的活力,在有变的活力中也要求有度的规范。
最近,围绕网络表达与中文发展的讨论再次引起公众关注。自网络普及以来,这一话题就持续引发讨论。类似讨论的不断出现,一方面说明网络的发展对于语言的运用影响确实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对众多语言新现象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一些人认为,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还有一些人将其视为对语言规范性的严重冲击。不管如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中文表达与应用的重要方面,其复杂性值得重视。
近些年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地转移到网络上,文字的表达因此有了很多新特点,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也形成不少新现象。在词汇方面,网络生活造就了大量新词,这些新词有些很快就消失了,有一些则长时间留在了人们的语言运用之中;还有一些经过时间的考验进入了词典,成为一种常用词。在语法和修辞方面,由于网络交流的特点,在简略达意和追求生动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网络特有的表达方式。同时,图像、图案和一般文字表达的融合也相当深入,表情包等都成为网络表达的日常。这些现象有些是适应网络交流的特殊需要形成的,也有些是为了刻意吸引眼球或交流的便捷而出现的。还有,网络的社群化,也形成诸多在特定群体里流行的网络词汇和表达方式。它们在特定网络社群中是一望皆知的普通表达,社群以外的人却往往难以理解。简而言之,网络语言的状况相当复杂,这些只是一些主要趋向。
对于这些现象,可以从两方面来认知:
一方面,语言本身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会随着时代或技术的发展不断适应环境。历史地看,语言不可能一成不变;从现实看,世界其他语言也都受到网络生活的深入影响。网络作为极大影响社会生活的一种媒介,当然会在语言的应用上形成诸多新特色。网络的书面交流往往是即时的,因此有一些很接近于口语的表达。它们明显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这是一种常态。网络语言的某些生动、活跃的因素,也在某些方面丰富了中文的表达方式。其中一些逐渐被社会认可,成为公众的常用表达;一些不规范、不明确的表达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地消失了。
有人说网络语言对于中文只有负面影响,未必客观。书面语从口语中汲取更多生动的表达方式,是历来语言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像五四时代的白话文运动,就从口语中吸纳了更多因素,来建构我们现在使用的新的书面语形态。可以说,语言的发展本身就包含了一定会“有变”。
另一方面,注重语言规范,尊重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在语言表达上避免过度求怪求异、随意随兴,让人们更易于理解也是重要的。追求语言的优美,追求在具体语境中的合适表达,追求语言使用的更高标准,也都是需要持续努力的。
流畅、生动、规范的书面表达,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基础,社会永远需要有对于语言表达规范性的追求。进行书面语的写作与一般的网络交流,有所差异很正常,前者更为审慎和规范,应该具有更高的语言使用标准和尺度。当然,如果在书面语表达上有自己的风格和美学方面的探究,那就是更高的境界了。这里说的就是语言的发展一定要“有度”。
“有变”且“有度”,在有度的规范中看到有变的活力,在有变的活力中也要求有度的规范。因此,人们无需对于当下的语言状况产生过度的焦虑,同时也需要有更多更高的语言使用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