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叶 丹
【摘要】近年来,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日益显现,忽视采访对象及受众心理感受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以及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提出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微观操作方法。
【关键词】灾难报道 人文关怀 受众
灾难事件由于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一旦发生便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然而,在报道灾难事件时,某些记者一味追求新闻价值,而忽视了采访对象和受众的心理感受,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伤害,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日益显现。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这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体现。所以,注重人文关怀,应该成为突发性事件报道特别是灾难报道的主基调。
一、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
近年来,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日益显现。某些媒体把灾难事件看成“媒体盛宴”,灾难事件一旦发生,众多记者就一轰而上,围追堵截遇难者家属。《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文章指出: “有些记者把摄影机、照相机的镜头对准哭哭啼啼的矿工家属,让失去丈夫的遇难矿工的家属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谈一谈,让失去儿子的古稀老人在镜头前‘说一说。明知矿工的家属十分难受,还‘追根究底,采访‘独家新闻——这种操作方式缺少起码的人道和同情,很不厚道。”
二、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一)将灾难的新闻价值让位于娱乐价值
灾难事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去“娱乐灾难”。比如2004年12月28日的某报在报道李连杰在海啸中脱险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李连杰马尔代夫遇海啸 凭真功夫保障家人平安》,在那样一场牵动亿万人情感的灾难面前,在那样一种举世悲痛的环境下,这种娱乐化的手法,无疑是不合时宜的,这是对灾难的漠视,对遇难者的漠视,也是对受众的不尊重,这是记者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发生的一种视角错位。
(二)缺乏换位思考
灾难发生后,灾难亲历者及遇难者家属在身体或精神上都会遭受到很大伤害,不愿被人打扰。而某些记者首先考虑报道任务能否完成,能否获得更多煽情的细节,而没有以尊重他们的感情、保护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作为出发点。记者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这种“受众本位”的思想,不应该以伤害灾难亲历者为代价。面对灾难事件,媒体不应当不顾及灾难亲历者的感受而进行追问,让灾难亲历者回想灾难时刻甚至于为其进行思想上的场景再现,这些,都无疑再一次增加了灾难事件亲历者的心理痛苦,这种将新闻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的做法,实属不该。
(三)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它只创造一种产品,却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上进行双重出售。其第一市场是媒介产品市场,第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媒体为了获得广告市场的经济效益,必须出售吸引受众的新闻来达到高收视率或发行量,而由此获得的高收视率或发行量,则进一步推动着广告市场的收益。所以,新闻产品双重销售的属性,决定着灾难报道中某些媒体会盲目追求收视率,利用灾难中个人的痛苦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以获得自身的利益。媒体为了获得高收视率和经济利益,对灾难事件中的恐怖信息大力渲染,强调恐怖诉求,将受害者痛苦作为吸引受众的新闻资源的做法,是一种对人本身的亵渎。
三、提倡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媒体在灾难报道中不仅要对事实本身进行报道,还应该更多的去探求灾难发生的原因和避免灾难的方法以及灾难带给人们的思考。当然,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更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对灾难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尊重与同情,所弘扬的是救灾的人的互助与无私。
同时,新闻媒体由于具有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媒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媒体生存的前提和先导,经济效益则是其生存的基础和支撑。这就要求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时,不能一味追求新闻的猎奇性和娱乐性,而忽视社会效益。强调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媒体得到受众认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正因为如此,强调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成为社会各界的呼唤,也是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体现社会属性的必然要求。
四、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微观操作
(一)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
由于媒体获得信息的时间不同,采访时间和报道时间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采访。每次灾难事件发生后,众多记者对遇难者家属的“狂轰乱炸”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于激怒他们本已十分脆弱的感情。2002年大连“5?7”空难发生后,各地记者奔赴事件现场采访。上海《新民周刊》的记者介绍,同行的摄影记者想到死者亲属房间拍照,刚举起相机,就有死者家属挥起拳头吼道:“什么时候,还照,欠揍!”。这种教训提醒着新闻记者,灾难事件发生后,遇难者家属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们身心俱疲,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他们沉浸在痛苦之中,不希望别人打扰,更不希望被强制曝光,作为记者,我们应该理解、同情和帮助他们,而不是去有意或无意的刺激他们的感情,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在报道灾难时,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者。报道过程中,记者需要奠定同情、悲伤的感情基调,而不是仅仅叙述事实细节、冷眼旁观,记者需要的是给人以心灵抚慰,唤起受众对灾难中受伤害者的同情,进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使灾难中受伤害的人群得到实质的帮助。
(二)对受众的人文关怀
1、尊重受众的知情权
(1)及时进行灾难预警,使受众避免受到灾难伤害
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的潮水被称作天下第八大奇观,吸引百万中外游客,然而钱塘潮壮观背后也有凶险,观潮者可能要付出生命代价。钱塘潮水吞人最多的是1993年10月3日,有86人被瞬间冲出堤岸的潮水卷入江中,其中19人死亡,27人受伤,40人下落不明。2007年8月2日,突如其来的潮水卷走了30多个人,至少11人丧生。能够精确地预报潮汐,钱塘潮却仍年年夺命酿成惨剧,这不得不归咎于媒体在灾难预警方面的缺失。如果相关部门在新闻媒体上播放公益广告,并且于观潮时期在车载电台、电视上播出警示观潮者的宣传片,并且在火车站、飞机场竖立大型公益警示广告牌,或者在火车座位上放一份警示潮灾的宣传资料,或者当外地手机漫游进入杭州、嘉兴境内,相关部门就发送一条关于潮水危害的短信提醒,也许就能避免潮水卷人的灾难的发生。利用各种媒介进行灾难预警,通过多方媒体去提醒每一个有可能接近灾难的人,可以有效的从源头上使人们远离灾难。
(2)及时进行灾难告知
重视公众的知情权,正视并客观报道灾难,这是灾难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又一方面。特别是灾难事件突然发生后,“人的好奇心表现为一种对不幸事件的倾向性。相对于好事情而言,灾难总是更容易成为某个社区的谈资”。灾难事件的强辐射力和可能引起的社会不安定因素,要求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时,对所报道的负面新闻信息进行一定的限制和调控。媒体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告知受众。而如果媒体对灾难事件持“沉默”态度,则是媒体对受众主体的忽略,也是流言产生的温床。灾难事件刚发生时,总是流言与谣传最多之时。同时,受众不仅仅希望对于灾难事件先睹为快,更重要的是满足受众寻求自身安全的心理。所以,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受众就能衡量自己的环境与灾难危险的距离,从而提高警惕或是避免损失,同时也能消除受众的恐慌。
2、对灾难的恐惧应诉求适度
记者不宜过渡渲染灾难的恐怖,而应立足于适度诉求,并通过相关图片和文字信息给人们以希望。媒体不仅是 “消极信息”的提供者,更是“变消极为积极”的主力军,社会和谐的重任,落在了媒体的肩上。在灾难报道时要强化受众意识。灾难报道不能仅限直面悲剧,更应该以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给受众以强烈震撼,引起他们的共鸣。
3、关注“人”本身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在对受灾的人与救灾、抗灾的人的关注,从而表现灾难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真情的真谛。《北京晚报》在2005年1月3日刊发了一篇题为《印度孕妇惊涛骇浪中产下一子 新生儿取名叫海啸》的文章,并配有母亲怀抱“小海啸”的照片。文章通过对“小海啸”诞生过程的描述,歌颂了人的生命的顽强。媒体对于灾难中顽强的个体的关注,着力表现了“灾难不可选择,但是对于灾难的态度可以选择”的积极态度。
4、在后续报道上体现人文关怀
人们走近灾难,是为了避免灾难。无论是对采访对象,还是对受众的人文关怀,都应该是以人为本。每一次的灾难报道,都是为了让后人避免重蹈覆辙,力争把损失降到最小。同时,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在灾难预警、告知阶段,也体现在对灾难的后续报道上。灾难报道如果不将灾难原因分析、揭示出来,其警示、教育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自然也会降低报道的新闻价值。注重灾难事件的后续报道,为后人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是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终极体现,达到对逝者以哀思,对生者以警示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刘宝庆,《媒体可否少采访遇难矿工家属》,《中国青年报》,2004-10-27(5)
②[美]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新华出版社,1999:8
③邓林奕,《灾难新闻的心理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0,5
④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J].《新闻大学》,2001,夏季号
⑤陈少媛,《关于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思考》[J].《新闻业务研究》,2001,9
⑥李守仲,《重大事故报道的新主题》[J].《新闻与写作》,2001,9
⑦郭小平,《灾难新闻的审美观照》[J].《新闻前哨》,2002,01:10-11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季播制模式之

    柳林岚<br />
    2012年夏天,以浙江卫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热播为标志,中国电视季播制模式开始为人们所关注。紧随其后的是,湖南卫视于201

  • 关于社交媒体微信红包营销的思

    孙婷婷+王谦【摘要】腾讯公司在2014年马年春节推出微信红包。在羊年、猴年,微信红包携手春晚引发更多消费者的广泛参与。本文主要通过分析

  • 社会转型期客观报道与公共服务

    徐 馨<br />
    【摘要】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环境之下,新闻专业主义所倡导的客观报道与公共新闻所提倡的社会服务责任之间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