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老果园改造的调研报告

王田利+李东平+鲍敏达
摘要:2016年静宁县在城川第三个村进行了老果园改造,并取得了成功。对老果园改造的效果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经验,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并加强配套管理,为今后老果园改造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静宁;老果园改造;调研报告
文章编号:1005345X(2017)03002703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A静宁县苹果园规模化生产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及本世纪初期进行了3次集中栽植,目前静宁县苹果种植面积达6.7万hm2。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果园现在品种老化,树势衰弱,果园郁闭现象突出,已严重影响了苹果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成为静宁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迫切需要改造升级。
自本世纪初,静宁就在不断的探索老果园改造的办法,我们借鉴外地的经验,结合本县的实际,提出了间伐、提干、落头、开层等改造措施,但由于静宁县处于全国苹果优生区,多年来,苹果一直保持畅销俏销势头,果农生产中惜枝心理严重,该措施的推广应用较缓慢。自2014年开始出现新一轮卖果难现象以来,老果园效益低下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在静宁县总体上表现建园时间越早,生产效益越差;栽植越密,效益越差;海拔越低,效益越低的现象。静宁与庄浪、秦安等周边新果区相比较,苹果总体质量、售价、市场竞争力方面均有所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县委、政府及业界的高度重视。2016年元月开始,按照县委、政府的倡导,由陇原红果品公司牵头组织,县林业局配合,在城川乡靳寺、吴庙、高湾三村采取群众自愿、公司补助、林业局技术指导三位一体的原则,进行了以树形改良为主的老果园改造,共完成改造53户,12.5 hm2,带动周边群众完成改造179.8 hm2。2016年9月27日我们对改造效果进行了集中调研,并总结了改造过程中一些经验,为今后的老果园改造提供参考。
1老果园改造情况调研
整体上,2016年的老果园改造试点是成功的,无论是对树势的促旺生长,还是优质果率的提高效果都是明显的。
1.1果农对老果园改造意识增强
形势所迫,群众对老苹果园改造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明显提高。由于我国苹果产销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总体产能过剩现象十分突出,卖果难现象持续发酵,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苹果果实品质是決定竞争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在静宁出现了普通果低价愁卖现象,而精品果始终保持高价畅销态势,受市场引导,果农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果品生产中的精品意识加强。要生产精品,最有效的切入点为解决果园的通透性,这样倒逼果农开始对老果园进行改造,以生产精品果,提高市场竞争力,克服卖难现象。据我们随机抽样调查,98%的果农有老果园改造的意愿。
1.2提干、落头、改形措施有效优化了树势
凡采用提干、落头、改形措施改造的树体,由于枝量得到有效控制,树体营养向中部集中,所留枝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新梢生长量、枝的粗度,百叶重均有明显提高,树势得到优化。根据对25个改造样板园抽样调查测算,平均新梢生长量在40 cm左右,新梢粗度在7~8 mm之间,百叶重在76.8 g左右,而随机测量没有进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7(3)1行改造的25个对比园相应的平均新梢生长量在32 cm左右,新梢粗度在6 mm左右,百叶重在68.2 g左右。通过对比,可以看到,采用改形措施后的树体新梢生长量增加,新梢粗度增粗,百叶重加重,树体的光合能力提高,树势明显得到优化。
1.3间伐改造有效改善郁闭
间伐改造是最有效的解决郁闭的技术措施,如相应配套措施能跟上,对产量影响较小,对品质的提升作用较大。2016年改造中最成功的示范点有靳寺村张根喜、吴进军果园和高湾村高科果园。张根喜的山地果园定植于1993年,于2016年进行插花式间伐,对所留植株进行了提干、落头、全树留大枝4~5个,并加强水肥和花果管理。改造前后的667 m2产量没变,均为2 000 kg左右,改造后80#以上果所占的比例提高了20%。2016年改造后,吴进军的川地果园定植于2002年,2016年采用了隔株间伐,对所留植株进行了提干、落头,全树留大枝4~5个,并加强水肥和花果管理。据现场走访调查,改造前的2015年平均667 m2产量为3 000 kg左右,改造后667 m2产量也达到了2 500 kg左右。其中80#以上果所占的比例提高了5%,75#~80#果提高了20%。高科的山地果园定植于1996年,2016年进行了隔株间伐,对所留植株进行了提干、落头、全树留大枝4~5个,对所留枝采用了拉枝开角,结果枝的下垂改造等措施强化管理,并加强水肥和光照管理。2016年充分利用果园靠近路边的优势,在雨季将路面水截流进园灌溉。据现场走访调查,改造前后平均667 m2产量均为3 000 kg左右,改造后80#以上果所占的比例提高了10%。75#~80#果提高了10%。以上三户,在间伐的当年基本了产量的稳定或略有下降,但大果比率明显提高,果实品质得到有效改善,经济效益提高。
1.4各项配套措施需落实到位
老果园改造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各项配套措施落实到位,才能产生预期效果,否则会导致产量降低,树势急剧衰弱,不但果实品质不能提高,甚至会引发腐烂病大发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果农将改造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改形修剪上或因多种原因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改后对所留枝拉枝不到位,肥水施用不足,留花留果过多,导致产量下降,果实品质低劣,没有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有的对提干、落头、改形后的伤口保护不周,引起腐烂病的蔓延,违反了增强树势的初衷。
2老果园改造的一些经验
根据以上调研情况,结合静宁苹果生产实际,我们认为,静宁苹果园改造应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进行,以适应苹果产业的新形势,提升静宁苹果生产的竞争力,保持苹果产业持续高效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更大的作用。
2.1分类指导
静宁县不同阶段所建的苹果园,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改造的措施也应有所区别。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该县规模化发展苹果初期所栽植的苹果园,由于没有种植经验,普遍栽植过密,667 m2栽植株数多在56株以上,所栽植的品种多为普通富士或长富2号。这样的品种组成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所产果品质量低劣,该产区生产效益低下,种植苹果仅可保本或微利,是该县苹果市场竞争力最差的地区。对于这部分果园应以淘汰为主,应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集中挖除,然后间作瓜菜或粮食作物进行倒茬3~4年,然后重新建园。
对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所建的苹果园,根据栽植品种的实际,按照间伐、提干、落头、开层等措施进行改造,以提质增效。间伐应以品种落后、树势衰弱、腐烂病发生严重而导致树体残缺不全、栽植密度过大的植株为主要对象。通过间伐,将在盛果期的667 m2株数控制在28~30株之间,667 m2枝量控制在8万条左右。对于品种较好的片红富士,应以改形修剪为主要措施,集中解决郁闭问题,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集中营养,复壮树势,以提高优质果率。树形逐步向开心形等高光效树形过渡,全树大枝数量控制在4~5个,在所留大枝上培养一批王田利等:静宁县老果园改造的调研报告 1健壮下垂的结果枝,以有效增加结果部位,促进单株产量的提高,从而保持产量的相对稳定。
苹果园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產中制约因素各异,在改造时也应有所区别。一般在静宁县山地果园总体上通风透光性好,所产果实品质优于川区的,因而川区的改造力度要比山区的大,但山区的肥水条件较川区的差,山区果园在改造后肥水供给上要较川区有所加强。
2.2分步实施
根据我国多地苹果园改造的经验,在苹果树改形及间伐改造中要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切忌一刀切,为改形而改形。具体改造采取间伐要狠,疏枝要稳,落头要准等措施,对于多余的植株要一次间伐到位,对于多余的枝条要逐渐去除,每年去掉1~2个大枝,落头时跟枝一定要粗,以分散营养,防止冒条,促进伤口愈合。改形后一定要保护好伤口,防止腐烂病菌侵染,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2.3加强配套管理,提高改造效果
老果园改造是在破坏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建,因而各项配套管理措施一定要跟上,特别是肥水的施用、下垂枝结果枝的培养、疏花疏果、果实套袋、促进果实着色、有害生物的防控等关键措施要落实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文章!
  • 厚壳红瘤果茶大苗培植与造林效

    邓忠治 卢永成 廖德胜 陈光能 许俊波【摘? ?要】 从采种、种子处理、育苗地选择到大苗培植等过程进行厚壳红瘤果茶的育苗技术总结,以实例

  • 三河市璞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

    陈雪梅2017年8月15日,河北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三河市璞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评定。专家组通过现场查看、

  • 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的技巧浅

    李志摘要:从执法形象、执法中的语言交流技巧、证据的收集与认定以及提高执法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阐述。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