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壳红瘤果茶大苗培植与造林效果分析
邓忠治 卢永成 廖德胜 陈光能 许俊波
【摘? ?要】 从采种、种子处理、育苗地选择到大苗培植等过程进行厚壳红瘤果茶的育苗技术总结,以实例介绍苗木培植和喀斯特石山地造林效果,以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厚壳红瘤果茶;大苗移栽;造林
厚壳红瘤果茶(Camellia rubituberculata),生境比较特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经济潜力,2005年和2007年有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前来进行考察[1]。由于厚壳红瘤果茶分布区域极为狭窄,所以针对厚壳红瘤果茶苗木培育方面的研究很少,戴晓勇,袁丛军等[2]对其扦插繁殖技术做了研究,邓忠治,卢永成,廖德胜[3]对其嫁接技术作了初步研究,作者这次以种子育苗为基础,介绍大苗培植和喀斯特石山地造林效果。
1? 厚壳红瘤果茶的分布及生长环境
分布于晴隆县紫马乡龙头村上捧碧和兴仁市波阳镇新寨村石峨厂一带,海拔1200~1412m之间,总面积在49.6hm2左右[4]。分布地属于喀斯特与沙页岩镶嵌的丘陵地貌,生长的地点均为石灰岩山地,土壤为黑色石灰土,岩石裸露80%左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雨量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平均气温13.9~15.2℃。生长于群落的第二层,林中有多个年龄段的幼树。
2? 厚壳红瘤果茶的利用价值
2.1? 食用油树种
厚壳红瘤果记录在贵州油茶种质资源保存、收集名录中,为待开发的油料树种。
2.2? 用材树种
厚壳红瘤果木材坚硬、细致,是农具、细木工的优良用材,根据访问调查,当地长期用该种的木材作锄把、锤把、及各种抬杠。
2.3? 观赏树种
厚壳红瘤果茶明显特征是花红色,果实大,球形,皱纹横走,树形多姿。是特有的乡土珍贵资源,可开发为园林绿化树种。
2.4? 珍贵的育种材料
厚壳红瘤果茶是贵州特有的珍贵的山茶资源,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是选育种的优良材料[1]。厚壳红瘤果茶长期适应喀斯特地貌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抗旱特性,杨正怀,储吉平等[5] 开展了厚壳红瘤果茶种子芽砧嫁接油茶育苗试验研究,提出在喀斯特山区种植油茶的设想。
3? 厚壳红瘤果茶的种子育苗试验
3.1? 采种
厚壳红瘤果茶果实多数于每年9~10月成熟,果实采回后摊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经15天左右种子自然脱离果壳,种子脱落后收集种子。
3.2? 种子处理及贮藏
刚脱粒的厚壳红瘤果茶种子含水量较高,自然干燥时必须置于通透性好的筐子中,否则容易发霉变坏[6]。厚壳红瘤果茶种子属于大粒种子,容易失水,影响发芽率,同时种子里面有象甲虫,不宜干藏,应采用湿藏或低温冷藏[4]。将种子和细河沙按 1∶2 的比例混合或分层贮藏,堆放在室内水泥地面上,洒透水,用塑料薄膜覆盖,注意保持种子湿润 [7] ;秋、冬季气温高的环境,宜在 4 ℃ 左右环境进行低温贮藏;脱粒后的种子在室内堆放厚度4cm左右,并每天翻动两次使其慢慢阴干,不能爆晒,净种后即可播种。 经测其千粒重为1253g。
3.3?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点选在交通方便、有水源、有电力、地势较平、背风向阳、便于管理的地方,最好是有大棚设施的用地,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培育大苗要选择土层厚 60 cm 以上略带黏性的壤土为好,便于移栽大苗时带土球。
3.4? 整地做床
厚壳红瘤果茶的苗期有猝倒病,同时易受地下害虫的危害,土壤消毒、除虫工作是关键环节之一。冬季深翻30cm,耙细,过30天以上第二次深翻。作床前除去杂草、硬土块等,用毒死蜱·噻嗪7.5 kg/hm 2,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3 kg/hm 2,混匀后撒于地中。采用高床育苗,作床时高35 cm左右,宽1.2m左右,步道宽40cm。
3.5? 播种
播种时间应灵活掌握,一般采用随采随播和3月上旬播种,穴播、条播、撒播都行,播种量以培育目标来定,播种密度324粒/m 2左右。采用穴播,以5 cm的穴距为最下限,穴深度3~4cm,播后即用土覆蓋,将步道中的土浅挖一层,约10cm,将土打碎,清理步道中的细土覆盖床面,之后用稻草盖5cm厚以上,保证浇水后厚度不低于3cm;或采用锯木屑等覆盖,最后在苗床上方搭建弧形遮阴棚。经调查成苗率为93.7%。
3.6? 苗期管理
厚壳红瘤果茶不经贮藏播种,即随采随播,经123 d后出苗,子叶出土,持续 50 d 出完。其间视苗木出土情况陆续揭去稻草,预防猝倒病和虫害。当厚壳红瘤果茶苗大半数达 4cm 时,苗床上的覆盖物要陆续分次揭除干净。播种后经常关注覆盖稻草的湿度,一般每隔 6-10 d 浇 1 次透水,出苗后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补水。苗出齐后并多数封顶每 6~7 d 喷施 1 次肥料,康朴“狮马绿”或0.3% 尿素溶液等, 8 月后停止施尿素,其间可施1次0.1% 磷酸二氢钾。苗期及时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当出现土壤板结时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松土透气。有时浇水也会造成土壤板结,要用自制的合适的工具进行。
3.7? 小苗上钵
3.7.1 材料准备? 用黄心土、食用菌废棒(堆放腐熟)、珍珠岩配制营养土。本次营养钵规格为12×30cm(宽×高)。
3.7.2 起苗上钵? 2018年11月7日开始装钵,经10天共上钵1.5万钵。放在大棚中继续培育。
3.7.3 钵苗培育管理? 大棚里有喷灌和遮阴设施,做好水分、光照管理及红蜘蛛的防治。
3.8? 大苗培植
雨季是移栽苗木的最好时间,秋末冬初存活率也高。培植米径 5~8cm 大苗的密度 6675~10005 株 /hm 2 。雨季移栽要避免无雨连续高温天气,分析天气趋势,定植后有 7 d 左右的阴雨天气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秋末冬初移栽要浇足定根水。苗木移栽后要做好抚育管理工作。厚壳红瘤果茶初期生长慢,苗木幼小,既怕杂草争抢水肥,又怕太阳爆晒。笔者经过观察分析后进行过试验,厚壳红瘤果茶小苗定植后的2年,在种植地中套种玉米、向日葵作物来遮蔽烈日有利于生长,同时要增加除草、松土的次数。第3年厚壳红瘤果茶树体骨架形成,生长加快,抗逆性加强,当年休眠期适当修剪,以后根据培育目的选择定干高度。
2019年 6~12月在安龙县栖凤办幺塘村移栽厚壳红瘤果茶小苗4仟余株,株行距 1×1.5 m ,2020 年 3月25 日调查,成活率为 93.8% ;2016 年3月育的厚壳红瘤果茶苗,经移栽后到 2019 年,851株厚壳红瘤果茶平均地径3.1cm ,平均高 1.6m;2013年3月育的厚壳红瘤果茶苗,经移栽后到 2019 年,36株厚壳红瘤果茶平均地径4.7cm,平均高 2.1m ,最大的一株高 2.6 m ,枝下高 1.4 m ,胸径 3.4 cm ,冠幅 0.83m×0.97 m ;
3.9? 病虫害防治
厚壳红瘤果茶苗期的猝倒病在出土 30 d 内零星发生,用多菌灵、恶毒灵等杀菌济施用,每隔 6~7 d 喷施 1 次。地老虎、蜗牛、红蜘蛛、蚂蚁等是苗期的主要虫害,用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四聚乙醛(颗粒剂)等农药综合交替使用,加强防治工作。
4? 效果分析
本次试验地位于安龙县幺塘村孙家湾,地跨东经105°28′8"~105°28′27"、北纬25°2′46"~25°3′16"之间,海拔为1390米。全年平均气温15.6℃,最冷月平均气温6.4℃,最热月平均气温21.9℃;年降水量达1356.1毫米,其中5-10月降水量984.8毫米;年日照数1504.7小时,无霜期288天,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土壤为稻田土,肥沃、ph值6.5~7.0,厚度在1 m 以上; 2013年和2016年的育苗地在兴义市马岭镇互助村下厂乐,海拔为1130米,土壤为稻田土,ph值7.1,厚度在1 m 以上,两次种子贮藏方法分别为低温冷藏和湿藏,两次播种成苗率分别为90.1%和93.4%。2013年育的苗种植在兴仁市下山镇马乃营村,海拔为1480米,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石旯旮地),2016年育的苗种植在安龙县幺塘村孙家湾。
2017年12月22日,在安龙县栖凤办幺塘村孙家湾播种育苗,经装营养钵养护后在喀斯特石山区进行造林试验,采用覆膜防杂草和锄抚两种措施。2020年3月25日对成活率、苗高、萌发情况进行调查。可以看出,采用除草、松土等抚育方式能提高厚壳红瘤果茶造林成活率;栽植时覆膜,虽有保温、保湿、防止杂草生长的作用,但是苗木生长势不好,掉叶的居多,大部分都成了光杆苗,开春才开始抽稍。
2018年11月7日在安龙县栖凤办幺塘村孙家湾上钵的苗目生长情况,于2019年4月25日随机抽取30个营养钵苗检查,结果平均高为35.3厘米,平均地径为0.51厘米,挖开钵中部1.6-2.7厘米,就能见到白色的新生根。
育苗情况表明,厚壳红瘤果茶种子育苗容易,湿藏、低温冷藏及随采随播三种情况成苗率区别不大,成苗率达90%以上,扦插、嫁接也能获得种苗。厚壳红瘤果茶造林(大苗培育)情況表明,在喀斯特山区土地上种植是可行的,把其培育成观赏绿化苗木也是可行的,但厚壳红瘤果茶幼苗、小苗容易受到日灼,一定要采用遮阴措施。
参考文献:
[1] 邓忠治,潘德权,刘正本,等,贵州省厚壳红瘤果茶初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11,39(2):39-42.
[2] 戴晓勇,袁丛军,等,贵州特有植物厚壳红瘤果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种子,2016年8月:124(35卷).
[3] 邓忠治,卢永成,廖德胜,厚壳红瘤果茶嫁接技术初步研究[J].花卉,2020(04):7-8.
[4] 陈光能,邓忠治,卢永成等,厚壳红瘤果茶种质资源圃建设的探讨[J].种子科技,2020(04):9-10(13).
[5] 杨正怀,储吉平,等.厚壳红瘤果茶种子芽砧嫁接油茶育苗试验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18,46(3):21=24.
[6] 周 丽,王 苑,等,厚壳红瘤果茶果实特征与种子萌发特性[J].北方园艺2015(02):36.
[7] 王叙兵 .天竺桂引种栽培初探 [J]. 安徽林业科技,2004(1):29.
(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