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
苏张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伤害;师生关系;心理辅导
近年来,“师源性心理伤害”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教育学家们提出。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在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教师在学校所应承担的角色之一就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然而,现实中一些教师的做法显然是与此背道而驰的。探讨如何减少和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心理辅导中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高一女生小A因学习问题前来咨询。原来她的其他学科成绩都不错,总分在全年级也比较靠前,但就是英语成绩很不好,勉强才能及格,她为此很焦虑。在咨询中了解到,小A在初二以前英语成绩一直很好,也很喜欢学习英语。到初二时,小A的班级换了一位新的英语老师,平时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在课堂上,遇到别的同学不会的问题,英语老师会提问小A,并常常把她作为榜样来批评其他同学。然而,有一次小A也没有回答上老师的提问,英语老师一气之下把她叫到黑板前面罚站。从此以后,每当上英语课小A就特别紧张,惴惴不安,非常担心老师会提问自己。上了高中以后,小A发现自己的英语成绩越来越不好,越着急越学不好,很多单词背过了就像没见过一样。也许,在小A的潜意识里,英语就等于批评、惩罚、焦虑、紧张。小A的初中英语老师大概从未想到,自己尽职尽责的严格要求竟会弄得事与愿违,给学生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在心理辅导中,笔者带领小A重新体会、感受英语老师的本意,帮助她建立英语学习环境和积极情绪之间的联结,逐渐消除她对英语学习的抵触、逃避、抗拒等消极的潜意识心理倾向。经过几次心理辅导,小A在英语课上基本能够“听到”老师讲的内容了。
与小A英语老师类似的教师不在少数,尽管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方法却是错误的。有的教师由于长期重复的高强度工作,而对工作缺乏热情,面对学生的错误,通常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也有些教师过分看重所谓的“师道尊严”,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不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为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的培训。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重塑教师职业理想。学生的心理发展成熟度是一切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只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每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才能避免无意的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
二、教师要自觉提升自己
教师常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试想如果教师自身就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信念、对生活工作失去热情,又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呢?因此,教师自觉提升自己,不仅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是成就幸福人生的关键。
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和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专业技能,增强工作的信心,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理想。自觉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不同时期的学生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不能用旧眼光看待新时期的学生,要与时俱进地看待学生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现象。
教师应善于反思和总结。近几年,在新闻中常常会听到师源性伤害的案例,教师应该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自省,针对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出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反思自己在师生关系中是否有不当的言行,并积极改正。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与学生互动,可以通过班级日志、周记、给老师留言等活动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也便于教师反思自己的工作和行为。
教师还要劳逸结合,学会休息。教师工作枯燥单调,工作负荷重,以致很多教师疲惫不堪,缺少了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教师要自觉地调整工作和休息的关系,做到劳逸结合,提高生活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外出旅游、看书、看电影等,调节情绪状态,缓解工作上的紧张与疲惫。
三、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包括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完善、健全学生人格。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最多的方式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科渗透课、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及其他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教育形式能够帮助学生解除学习中的烦恼和成长中的困惑,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疏导,对于一些创伤性事件的影响能够及时进行干预,同时也是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必要补救手段。另一方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将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接纳教师的教育,减少师生矛盾,同时也能提高他们正确处理人际矛盾的能力,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进而减少师源性伤害出现的可能性。
目前,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相比,我国中小学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并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开设讲座等形式,让教师掌握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以提高教师缓解心理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可以为教师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类的书籍、杂志,让教师通过阅读、自学的方式来提升自己。另外,对教师进行心理普查、心理咨询也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校工会可以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余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提高教师工作生活的热情。
洛克曾经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绝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可见,对于一些教师给学生造成的严重心理伤害,要想完全修复是非常困难的。因而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的修养,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大庆,163411)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