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提炼下的经典再现

    刘罡

    由尔冬升导演,徐克监制,改编自古龙小说《三少爷的剑》的同名电影,近期在中国内地上映,熟悉古龙小说的观众对电影《三少爷的剑》满怀期待。小说《三少爷的剑》是古龙晚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古龙“江湖人系列”武侠小说的绝笔之作,它代表了古龙武侠小说的杰出水平,历来被众多读者津津乐道。电影《三少爷的剑》在保持原著基本故事线索不变的前提下,对人物情节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和改编,借助3D技术的辅助,对传统的武侠电影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改进,成为华语武侠电影中的一个新亮点。

    一、 符合艺术形式的大胆探索

    古龙小说《三少爷的剑》自1975年成书,基于庞大规模的忠实读者以及小说本身的口碑,1977年便被香港邵氏公司改编成电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武侠巨作。值得一提的是,77版电影里饰演三少爷的演员,正是尔冬升,40年后,尔冬升又重新执导3D版电影《三少爷的剑》,这让观众颇有感触。不仅如此,同年,香港丽的公司出资,导演梁伟民执导的电视剧版《三少爺的剑》也被搬上银幕,万梓良、徐少强等演员相继在这部电视剧开播后,一战成名。另外,2001年大陆同名电视剧等多部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使得这部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说更加深入人心。

    相比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三种艺术形式,小说的成书和畅销是催生电视剧和电影成型的优越条件。20世纪70年代,在港台地区,通俗文学相继占据文学统治地位,带来的文学性消费使众多作家转战通俗文学的阵营,而大部分读者喜欢的是通俗文学中带有侠骨柔情和义薄云天式的武侠小说,六七十年代正值武侠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大量的武侠巨著相继问世,当然,这段时期造就了诸如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一大批武侠小说家。

    电视剧版《三少爷的剑》基本维持了小说的原貌,以2001年大陆改编的版本为例,34集电视剧《三少爷的剑》基本承袭了小说的绝大部分情节,人物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在小说的情节上甚至又加上编剧的精心改良,使原来的情节更为丰满。然而,观众不难发现,电视剧《三少爷的剑》的基本线索相对于小说来讲更为复杂,其中还着重突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因素,将原著设定的明初这一历史朝代的背景因素更加细化,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感觉这部武侠剧有明显明代历史剧的身影。不同于小说的语言描述的形式,电视剧《三少爷的剑》本身时长基本不受限制,拍摄34集能基本保持情节不被删减,甚至某些主要情节还有所加工和延伸,而且对于广大观众而言,视觉的传播要比文字更具冲击力,传播性和可接受性也更强。因此,《三少爷的剑》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电视剧的传播实在是功不可没。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问题,34集的电视剧情节虽然更加丰满,却有重复冗杂之嫌。因此,不断有导演将其改编,电影版《三少爷的剑》成为“精简版”的电视剧。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妥当。同是改编自小说《三少爷的剑》的两部孪生电影,无论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电影还是最近上映的电影,剧情基本未作太大改动,但是情节和人物设置相对于电视剧却显得精炼和简洁不少,这本身就是由于电影的制作和电视剧有很大不同。

    总体而言,电视剧基本不受时长限制,因此,情节可以不急不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扩充和改造,而电影却完全受制于时长,要在有限的时长内展现整个故事的原貌。这就需要导演和编剧对整个故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在保证原来基本剧情的同时,尽可能将冗杂重复的情节删减,保留最为精华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这对于导演、编剧和演员的要求都非常高。尔冬升执导的电影版《三少爷的剑》在不改变原故事主要情节的基础上,能让观众眼前一亮——故事情节的精炼简洁,演员表演的深刻到位,结局的水到渠成,这些都使这部电影成为符合自身艺术设定的上乘之作。

    二、 更为凄美奇绝的经典再现

    观众们不难发现,同是电影,77版电影《三少爷的剑》和16版有许多截然不同的地方。77版电影《三少爷的剑》由于年代的限制和当时观众影视喜好的导向,自然烙上了70年代的印记,不论是人物对白,还是舞台效果都富于时代特色。尔冬升在其中饰演的三少爷更是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形象,而40年之后,他重新执导的新版电影《三少爷的剑》则更为成熟和完善。

    (一)情节改编大刀阔斧

    在维持基本线索不变的前提下,对主要故事情节进行逐次改造,使其更加符合现今观众的审美要求以及新的审美要求下的电影艺术表现形式。相对于77版电影《三少爷的剑》,新版电影淡化了传统表现手法的“江湖厮杀”,增加了大篇幅的儿女情长和人性关怀。三少爷谢晓峰(林更新饰)和慕容秋荻(江一燕饰)以及娃娃(蒋梦婕饰)的情感故事成为整部电影着力渲染的情节。特别是苦海镇上妓院发生的事情,是尔冬升对原来电影剧本的一个极大改编。在电影中相对减少了慕容秋荻的戏份,增加了娃娃这个全新的角色设定,并在电影中特意以三少爷的视角对慕容秋荻和娃娃二人两相关照和对比。慕容秋荻虽然出身名门,却心狠手辣,她之所以喜欢三少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她的虚荣心作祟,她放不下自己的身段,三少爷向往田园生活,她却极力反对。相反,出身穷苦挑粪工家庭的娃娃,为了让家人过得好一点,瞒着哥哥和母亲去城里做了妓女,但是她的心是善良和纯洁的,她知恩图报,善解人意,不为自己的境遇而怨天尤人,而是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导演刻意增加娃娃的人物形象,让观众通过三少爷的视角,了解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并最终由三少爷作出选择,从而重点颂扬了善良、纯洁的娃娃形象,使之更加符合导演设定的故事构想。

    (二)演员表演准确到位

    在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层出不穷的影视作品的双重压力之下,一部成功的电影需要的不仅是绝佳的故事情节,想要达到观众满意的程度实属不易,这就需要导演选择最适合剧本的演员。因此,在当今不少国产影视中,我们总能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演员的超高人气自然是导演选人的重要标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选择符合剧本并拥有成熟演技的优秀演员。从这一点来说,尔冬升导演深谙此理。相比较77版的《三少爷的剑》,新版的演员年龄普遍偏大,表演经验相对丰富。77版电影中,尔冬升饰演的三少爷明显带有一股孩子气,因为当年的尔冬升也不过20岁,而40年后的新版电影《三少爷的剑》,尔冬升就明确表示,自己选择林更新饰演三少爷,看重的是他的沉稳和老练。而林更新也不负众望,将一个渴望退出江湖厮杀,向往田园生活,拥有超高剑术,却不愿再伤害他人,在江湖纷争中时刻备受矛盾心理煎熬的三少爷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何润东饰演的燕十三则让更多观众眼前一亮,何润东参演了众多的武侠剧,可谓经验丰富,《三少爷的剑》里的惊艳演出,不禁让观众想起1999年何润东出演的武侠电视剧《卧虎藏龙》,近20年的表演经验,让何润东对燕十三角色的把握十分准确到位。

    (三)特效处理堪称精湛

    导演尔冬升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重拍电影《三少爷的剑》,主要原因是它适合拍成一部精彩的3D动作武侠片。相对于西方电影市场,华语电影市场上大规模出现3D电影则相对较晚。众所周知,徐克执导的电影《龙门飞甲》是中国大陆第一部获得正式认可的用3D技术拍摄的较为成熟的电影作品。而《三少爷的剑》正是由徐克作为该片的监制和技术指导。影片开头燕十三在桥头杀人以及最后燕十三和三少爷比武的一段是整部电影中3D技术运用最为娴熟的部分。特别是最后燕十三使出“夺命十三剑”和三少爷谢晓峰比武,并没有采取传统意义上的真人对打,而是将燕十三的“夺命十三剑”用虚化的特效人形来处理,加之关键招式时,快慢镜头的合理设置,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虽然相对于西方电影已经成熟的3D技术来说,《三少爷的剑》的技术还是略显不足,但客观来讲,它已经是华语电影,尤其是武侠电影对3D技术的伟大尝试和运用了。

    三、 中国英雄主义的武侠情怀

    自清末小说《三侠五义》在真正意义上开创了武侠小说的先河以后,武侠小说就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特别是现代电影行业的兴起,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武侠精神为主线的武侠小说和电影是华语文学和电影市场上独有的一种文学和艺术形式,它带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三少爷的剑》作为一部反映武侠精神的电影,带有明显的民族印记。整部影片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客观叙述江湖纷争和身处江湖险恶之境的人性百态。林更新饰演的三少爷是一个拥有极高剑术天分的剑客,在父亲谢王孙(徐少强饰)的逼迫下,在江湖上,铲除异己,大肆屠杀无辜之人,而他所在的神剑山庄,也成为了江湖中戴着伪善外壳的凶险之所。三少爷并不想杀害他人,只想过着平淡的生活,为此,他让父亲谎称自己病逝,逃到乡下成为了别人眼中“没用的阿吉”。在和这群普通人相处的过程中,三少爷饱受欺辱,但也收获了最为平静的生活和娃娃的欣赏。一直生活在三少爷名声里的燕十三苦苦追寻三少爷,在一次机缘巧合中得知“没用的阿吉”正是他苦苦追寻的三少爷,可是此时的燕十三,已经将毕生所学的“夺命十三剑”的招式传授给了“没用的阿吉”让其防身。电影最后,导演特意将燕十三和三少爷比武的场景在一组俯瞰镜头和快慢镜头的剪切转换中完整展现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仅是扣人心弦的打斗厮杀场景,还是融汇在中国人血液中独有的武侠情怀。燕十三传授给“没用的阿吉”毕生绝学“夺命十三剑”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可能无法赢得了三少爷,但是就是这份宁可死在对手的剑下,也不愿苟活在人世的武侠情结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作为剑客的三少爷深知,杀死他是对燕十三最好的尊重,而导演在结尾改变了原著的情节,刻意安排三少爷和娃娃一起仗剑天涯,行侠仗义,为的就是实现燕十三的侠客梦想,这恐怕才是真正的中国式武侠精神。

    相较于西方的英雄主义,中国式的武侠英雄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首先,人物设定往往较少牵涉政权或者朝代的因素,随意假設在某个历史时期,于所设定的朝代关系不大。而西方式的英雄主义,大多是政府或者王朝无法解决问题时,才会出现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式人物。其次,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式武侠英雄,大部分出身下层社会,因此劫富济贫、行侠仗义往往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质,这些侠客与下层人民的关系密切,也受到广大人民的称赞和颂扬,亲和力较强。而西方的英雄式人物的英雄气概往往被无限夸大,从近些年西方电影市场的作品来看,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很大程度上都拥有常人不能拥有的超能力或者显赫家世,有些电影虽然在特技的辅助下,更能突出英雄人物,但无疑也将英雄人物和观众的距离无限放大。纵观于此,近些年华语电影市场上,武侠电影的重新复苏必须将武侠情怀糅合在电影中,很显然,电影《三少爷的剑》做到了。

相关文章!
  • 陈寅恪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院的

    【摘 要】敦煌莫高窟经历代兴建,最终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近代的敦煌经历种种磨难,在爱国人士的倡议下,成立了

  • 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王璟摘要:2006年5月,铁画锻造艺术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铁画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其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更是丰富

  • 论包装设计多感官体验的营造方

    摘 要: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对消费者多感官体验的设计应用不仅成为包装设计质量的保证,也是表现产品特性的绝佳方式。本文从商品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