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教育

    吕爱军

    早上,走进校园,我看见两个小女孩,大约六、七岁的样子,满脸稚气,各自背着一个大书包,一边走一边说话。下坡时,一个小女孩禁不住跑起来了,后面的女孩大声喊道:“快停下,别跑了!让检查员看见,会被扣分的。”前面的小女孩赶紧停下来,回头红着脸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就跑起来了。”我出于好奇,走过去问道:“小朋友,你们是哪个年级的?”她们一脸慌恐,一定是把我当成检查员了。那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说:“一年级的。老师,我不是有意的。”“别害怕,我不是检查员。老师为什么不让你们跑呢?”“老师说,在校园里随便跑跳要被扣分的。谁要是被检查员扣分了,就会被批评,还会受惩罚。”“没事的,以后跑的时候注意安全。快去教室吧。”俩孩子肩并肩地走了。看着两个小小的背影,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想,孩子害怕的一定不是检查员,而是她们的老师。刚刚入学两个多月的孩子,就产生害怕的心理,这样的教育不知是让人喜还是让人忧。

    不禁想起一首小诗:

    如果我可以变成鸟就好了/可以自由地飞翔/可是猎人会把我打下来

    如果我可以变成小草就好了/可以长在任何地方/可是山羊会把我吃掉

    这是一个叫元元的7岁孩子的诗作,题目是《我的美丽想象》。初读这首小诗,我们会折服于孩子的想象力,细细想来,却读出了孩子的不安全感,不管变成鸟,还是小草,他都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校园里处处是“雷区”。在这些“雷区”里,孩子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喊,不能叫,必须规规矩矩。一旦逾越,责罚在所难免,所以孩子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有元元的感受了。

    无独有偶,在一个九年级教室里,再次上演了这一幕。那是一节公开课,内容为《孤独之旅》。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过孤独吗?谁来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教室里寂然无声。终于,一个学生站起来了,她说:“我觉得在考试的时候最孤独了。”“能具体说一说吗?”老师有点吃惊。这个学生接着说:“当我看到同学们在试卷上奋笔疾书,听到“刷刷”的写字声,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抛弃了。因为他们做得很快,不假思索,而我每道题都要经过苦思冥想。那时,我感觉自己特别笨,与别人差距太大,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

    课后,我了解得知,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但是她一进考场就心慌意乱,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平静下来。孩子的孤独竟然来自于考试,可见考试对孩子而言已成为一种沉甸甸的负担,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这九年的教育“成果”,怎能不令人汗颜、让人痛心呢?

    卢梭在《爱弥儿》中告诉世人:教育的影响必须与儿童的自然发展相一致。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内在”生长法则,使之获得自然、自由的发展。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现实中,教育者往往按照自我期望,一厢情愿、煞费苦心地规划着孩子的成长路线,却很少站在教育主体——孩子的立场,考虑他们的感受。这样的教育犹如削足适履,抑制了孩子的天性,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成长。长此以往,孩子的快乐欢笑会渐行渐远,他们的生命会慢慢失去光泽。

    我们的教育者或许需要冷静一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出发点,重新端正自己的教育行为。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外国语学校,日照,276826)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