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何卫国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特别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上特别重视启发式教学,以此来彰显师生的互动性;教学内容上倾向于面面俱到,以此来突出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层次性。但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往往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味追求启发式教学,往往使教师筋疲力尽,学生默然相对;知识的面面俱到,往往使教师身心憔悴,学生如坐针毡。本文从积极诱发外因性学习动机、淡化情境创设、弱化概念形成几个方面阐述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提高。

    关键词: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效益,效益越高说明教学越有效。中职生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数学教师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而且也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数学教师只有充分理解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职生的知识储备及认知特点,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感性基础,学习动机是维持学习状态的重要内驱力。外引力学习动机是学习持久的主要条件,内引力学习动机是学习稳定的根本。但是,内引力学习动机是个体内在的较为稳定的成分,很难被激发。大部分中职生内因性学习动机极度缺失,所以教师要设法诱发学生的外因性学习动机,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学习目标的合理设置、有效的外部奖赏、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诱发学生的外因性学习动机。

    (一)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控制作业的梯度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只有中等难度的任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才能促使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对于大部分中职生来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四基”都没有完全达标, “四能”的达标确实是个难事。为了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确保中职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备教材、备思路、备流程的习惯,以生为本,关注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首先,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前提下,协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对阶段性学习目标进行监督,力求高效率完成学习目标。一个个学习目标的顺利达成,不仅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有助于大部分学生“四基”的达标。其次,作业布置的梯度不仅要以提升学生的“四基”为原则,更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只有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的作业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帮助更多的学生为“四能”达标夯实基础,最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职数学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课的继续学习服务。

    (二)积极使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手段

    此处的外部奖赏主要是指物质奖励,它不仅能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更能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运用外部奖赏和有效表扬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比如笔者所带的高一会计专业班,班级学生生活比较懒惰,学习没有激情,学习没有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自我学习效能感,笔者改变了管理策略:在学校举行的考试中,班级单科或总分前五名者每人分别奖励30元、25元、20元、15元、10元;指定班干对学生作业进行定期检查,作业好的学生每次记0.5分,一个月汇总一次,总得分前5名的每人分别奖励30元、25元、20元、15元、10元。几次奖励后,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了、做事的热心有了、责任心强了、学习欲望提高了,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二、淡化情境创设,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因性学习动机。中职生的内因性学习动机十分匮乏,一味靠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内因性学习动机,不仅不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反面可能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毕竟在现实的中职数学课堂上,教师情境的创设往往都是唱独角戏,不仅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没有真正诱发学生的内因性学习动机,同时还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致使教学内容无法正常完成。如一位教师在讲解“计算原理”时,创设“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教学情境,花了将近十分钟时间,结果并没有为本节课做好铺垫。归根结底,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情境与本节课的契合点太少,学生的内因性学习动机没有被真正激发。

    因此,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要适当淡化情境的创设,同时创设的情境一定要与所授新课有更多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弱化概念形成,切实提升课堂实效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思维、职业行为、职业情感、职业语言能力,而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因此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但是中职学生的学习准备明显不足,基础知识缺漏,“四基能力偏低”。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太过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势必造成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困难,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如一位教师在讲授“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时,借助于单位圆和向量的夹角公式进行推导,虽然思路很好,但是对于中职生来说理解起来很困难。这里涉及的单位圆概念、单位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内积公式、函数的奇偶性等知识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都是“天书”。即使教师在推导的过程中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也会事与愿违,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那么中职数学教师如何避免教师的一厢情愿和独角戏呢?笔者在新授“椭圆的方程”这一节时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适当地进行了创新设计: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0页、31页,时间约5分钟,同时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问题看书,有疑问的知识点可以和同桌进行交流。

    1.坐标系的建立方法是怎样的? ?。

    2.变量b是如何引入的? 。

    3.建立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

    4.b2= ;a,b,c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5.化简到b2x2+a2x2=a2b2之后,下一步是怎样变形的? 。

    6.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形式的? 。

    7.如图的椭圆焦点坐标是什么? 。

    8.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方程: 。

    以上的设计过程充分以学生为根本,注重了学生潜认知的激发和新知的软着陆,而且弱化了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通过阅读教材、小组合作,从整体上把握椭圆方程推导思路及方法,最终达成对椭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都乐于接受。

    因此,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弱化数学概念的形成、注重学习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实现中职公共课教学的目标,切实提升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

    總之, 中职教育不仅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关注岗位对接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职业思维、职业行为、职业习惯和职业语言的形成。中职数学教师不仅要了解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职生的知识储备、学习动机等因素,更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诱发学生的外因性学习动机、努力淡化情境创设、力争弱化数学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实中职教学以技能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桂秋云.“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研究[J] .职教新观察,2007 (12).

    [2]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6).

    [3]桂秋云.“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研究[J] .职业教育观察,2008(12).

    责任编辑:黄大灿

相关文章!
  • 日本无产阶级儿童文学的发展轨

    张婷婷 杜芳内容摘要:在日本儿童文学发展史中,昭和前期的无产阶级儿童文学犹如昙花一现,传世名作相对较少,鲜为世人所知。但该时期的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

    刘政权小学科学是一门科普知识的启蒙课程,它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探究习惯和科学素养。科学课堂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学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

    韩慧【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