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征
吴文强
【摘 要】 与传统语文课堂重视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书声琅琅的课堂教学,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情意浓浓的课堂教学,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表现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1
吴菲说:站在讲台边多多思考,就有可能认识到,教育教学观念的不同,其实是对教育的理解不同。站在讲台边面对学生,你才会知道自己有多重要。[1]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2]
一、书声琅琅的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要多读书,把书读通,读懂。
1、多种方式的朗读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来理解文章。如分小组、分男女、分角色进行朗读比赛;学生可以小声、大声地进行朗读,也可以摇头晃脑、甚至站起身来读。总之,就是要让学生能真正地把课文读通、读好、读出味儿来。
2、多种方式的引导
教师应适时通过范读、问读、引读等方式进行点拨、指导,为学生的朗读创设相应的氛围。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教師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周总理的生平的基础上范读或引读,让学生在体会周总理的情感后朗读,学生一定能有所悟,从而读好课文。在引导学生进行多种途径的朗读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默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养成默读的良好的习惯。
二、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
无论怎样改革,抓好双基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都应是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的学习、积累、应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各阶段学习重点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
1、强化基础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该特别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容易读错字的拼音必须加以强化: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韵,鼻音、边音;对一些重点的字词,应该让学生能写会用,该理解的必须理解,该造句要造句;对一些重点的句段,该背诵的必须背诵,该理解的还得理解;对一些写作的方法,也要不断训练学生,让他们逐步掌握并能学会应用。
2、培养良好习惯
课堂上,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教师还必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听课时要专心、写字要做到“三个一”、朗读时要拿好书、发言要大方、书写要工整等等。当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一下子就养成,教师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训练基本技能
即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课型特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综合而又有所侧重的培养。如在低段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别人说,向别人学,也可以再给学生读一些好的短文,然后再写话的方式进行训练。
三、情意浓浓的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真情对话。只有实现了这一点,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1、真诚交流
作为教师,要充分地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及层次差异。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自我体验的发言,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引导学生。课堂上,教师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动作,都会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对个别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不断地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让这部分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作为学生,在课堂上也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尊重教师和同学的劳动成果。
2、真情投入
由于课文类型、内容的不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也就不相同。作为教师,当我们面对每一篇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文章,首先应准确地体会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文章的内涵。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写景的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景色的美丽,对写人、写事的文章,教师可以和学生一齐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只有这样,在教学《草原》时,我们才能和学生一起去领略草原的美丽与蒙古人民的热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丰碑》中的军需处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美丽神奇,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一道,留恋于我们的文本,醉心于我们的课堂。
四、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也就是说,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机勃勃的课堂,这一特点应该怎样体现呢?
1、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课堂上,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我们能做好学生自学方法、合作、探究时的分工与配合的指导,相信课堂上不但能让学生乐滋滋地参与其中,而且学习目标一定也能顺利完成。
2、重视与其他学科整合
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类型渗透其他相应的知识。如教学《太阳》一课时,我们在进行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时可以教给学生有关太阳、大自然等许多科学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太阳知识的同时,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3、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
在作业设计上,我们可以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愿做、会做、爱做。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新闻会客厅”、“记者采访”、“小小导游”、“小画家”等丰富多彩的作业。对于课外作业,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作相应的引导。在生活中,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如让低年级学生利用商品包装、商店招牌、路牌等开展课外识字活动;让中年级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进行习作训练;让高年级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多种作业,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当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真正呈现出“书声琅琅、扎扎实实、情意浓浓、生机勃勃”的特点时,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吴菲,《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张永林,试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语文教学之友》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