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学即人学”立意下寻找“灵魂”
杨国纬
关键词1787年宪法,人学,史学,教学灵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3-0018-05
我常常躬身自问:如何在课堂上传达出震撼心灵的历史能量?李惠军老师屡屡耳提面命“历史课要有灵魂”,不吝为我指点迷津!“灵魂”,我难言参悟,倒也在教学中勉力践行。
2013年秋,再次参加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实施项目“聚焦课堂”活动,我和陕西、四川两位老师在成都一中以“同课异构”模式上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这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第二板块内容,该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再现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意于彰显近代人类制度文明的进步。基于专题思路和教材内容,我最初设计的教学思路是:借第一目“年轻美国的窘境”揭示邦联体制危机,诠释1787年立宪、创建邦联体制的必要性,以铺陈第二目“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和第三目“从‘邦联到‘联邦”。第四目“两党制的雏形”则处理为以政党政治的发展体现美国宪政之完善。遂将这节课的灵魂聚焦于:以解读联邦共和体制分权制衡之精妙,凸显美国宪政制度的独创性及其对近代民主政治发展之贡献。
本以为这个“灵魂”设定既符合专题思路,又与本课教材内容相得益彰,逻辑贯通。但是,在具体环节设计过程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一味强调美国联邦制度分权制衡设计的先进性,会导致学生产生困惑、提出质疑:既然三权分立体制如此完善,中国为什么不效法?对此,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早有洞见:“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美国的宪政体制再先进,也只是美国人的创造物,当民主、法治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国正在全力推进政治文明发展,历史课堂上的《美国1787年宪法》,究竟要传达给学生怎样的历史内涵?
实如李老师所说,历史教育的最大功用是透过如烟的故事,开启学生心智,激起学生心动,寻找历史课“灵魂”的起点是教师“视界”的提升,要从更高远、更广阔的领域去倾听历史的回声,感悟前人的心境。于是,我尝试着从美国历史的“长时段”和历史亲历者内心深处去寻找灵感。在读书和思考过程中,我似乎渐渐捕捉到了其中的“灵魂”。纵观美利坚民族在英国殖民统治高压政策下,从渴望在英国议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到大陆会议决定用武力方式抗衡暴力;从《独立宣言》中那些超越独立与建国的理性主义激扬文字,到《邦联条例》将独立邦国搭建而成的松散联盟。无不蕴含着一个耀眼的字眼——自由理想的呐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年那个松散的邦联,实际上是特定时代美国人为捍卫自由理想的顶层设计。然而,当他们发现弱势中央和松散邦联不能保障自由理想的时候,他们需要重铸自由之基。
当然,美国人的这种自由,不是指无政府主义、为所欲为、绝对的自由,而是指“法律之下的自由”。早期的自由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我们应该牢记,什么是不受约束,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①哈耶克认为,“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而只服从法律,他就是自由的”。但是,法律或法治也仅是实现自由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如果(法律)赋予政府无限权力,可以把最专断的统治合法化,但这与法治没有任何关系了”。②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由自然无法实现。
史贵启智、史贵有识,史家智识于中学老师,当属“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境界。“史学之大用,从普适的角度说,乃在帮助人类认识自身”。③柳诒徵先生对史学意义所做的阐发也为我们揭示了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史学即人学,历史是人创造的,也是人记录和解释的,人是历史的中心。历史课是在讲“人类的故事”,要凸显人的地位,无论个体、群体,他们的思考、奋斗、成功、失败、喜悦、愤懑……都能揭示出人性的丰富、复杂和光辉、丑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无论是其伟大功业所激发的崇敬之情抑或其恶劣的情欲所招致的批判反思,都能为学生人格成长提供人文滋养。
正是由于这种悲天悯人的历史思考和感悟,我对《1787年美国宪法》这节课的处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透过1787年宪法,昭示人类超越现状走向未来的精神和价值追求,以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与素养的国民。
制宪立国,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前无古人。一个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何以成为人类最古老的宪政国家?18世纪末的美国人生活在怎样的文化里?他们具有何种政治价值观?他们对现状抱着怎样的忧虑、对未来又怀着怎样的期待?他们对政体的选择是如何进行思考的?他们为何能彼此妥协达成共识?……这些盘桓不去的问题,牵引着我走向“灵魂”所在的方向。当我看完美国传记作家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著作《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后似乎终于顿悟,恰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随即,我将这节历史课的灵魂聚焦于“美国人对自由理想与自由王国的追求”——透过有关美国“国父们”的向往、焦虑、思考、交锋、妥协等历史场景与故事的再现,彰显这些政治精英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杰出的制度创新智慧!
诚如李老师所说,灵魂是课程目标得以有机统合的纽带,灵魂是历史素材得以形散神聚的原点。正因为找到了这节历史课的灵魂,于是,三维目标的设定就如水到渠成:
知道邦联体制的特征和邦联危机的表现,理解立宪建国、确立联邦体制的必然性;
了解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理解宪法有关分权制衡设计的合理性;
知道美国两党制是宪法体制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权力制衡原则起到了补充作用;
掌握从文明创新视角解释和评价华盛顿等杰出人物历史作用及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和贡献的基本方法;
感受政治精英为了社会共同福祉立宪建国的制度创新精神,领悟在政治利益博弈中坚持原则与善于妥协的辩证关系。
在预设教学流程设计和历史现象解读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要在实景课堂上凸显这节课的灵魂,最大的“视点”和“难点”是:
在巨大的利益冲突和复杂的政治博弈中,社会不同集团如何处理好原则性与妥协性的关系,为民族国家的强盛奠定制度基础。
为了在实施过程中让史实、史识、史感浑然一体,让历史演绎、教学流程、学习体验在“美国人对自由理想与自由王国的追求”这个灵魂的统摄下顺畅流淌、循序渐进、形散神聚,我在教学伊始,为学生呈现了1787年宪法序言中的一段话: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并展现印有当年开国元勋和宪法制定者的美元图片,意在“从历史人物进入历史场景”。
为了进一步围绕灵魂展现历史现象,我着重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塑造“国父”群像
学生们大多只知美国国父华盛顿,不知美国还有“国父们”,我在导入部分便开宗明义,提问“美国的国父们是谁?”并用美元上的华盛顿、富兰克林、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的形象创设情境,跨越时空阻隔把费城制宪会议55位代表的“群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研究美国人为什么建立松散软弱的邦联体制时,引导学生追溯当年英国移民不惜代价追求自由的勇气、独立战争中顽强抗英捍卫自由梦想的决绝,从而刻画出以“国父们”为代表的美利坚民族酷爱自由的内在精神,而当邦联体制下秩序不存、自由不在时,正是这种精神驱使他们决意重建新体制,通过建立联邦再造拥有捍卫自由力量的强大政府!
制宪立国史上空前,国父们何以成功?我首先引用了弗吉尼亚代表乔治·梅森家信中的一段文字:
全合众国的目光,都落在大会上,他们焦灼地期待着。但愿上天帮助我们别让他们失望,好好建立起一个贤能公正的政府。就我个人来说……如果光是叫我来开这个会,一天付我一千镑我也不干。……可是我们现在……来考虑这个拟议中的政府体制,对那些尚未出生的百万人祸福的影响。这个责任,实在艰至巨至……
学生读完不禁动容,无须老师做一字解读,他们已能充分感受到“国父们”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接着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统计数据:
55名会议代表,3/4以上出席过大陆会议,21位参加过独立战争,8位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7位担任过州长,任职州议会议长、议员的不在少数。34位是律师,其中多人参与独立后各州宪法的制定。
“国父们”不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他们是一群革命家,富有理想主义、使命意识;他们是一群政治家,理性务实、经验丰富;他们是一群专门家,熟谙制度、能力卓著。这样的群体,才能完成人类伟业,于高中生思考人生社会当能产生启迪作用。
“国父们”堪称“神人,但他们不是完人。他们会动摇退缩,如北卡罗来纳州代表布朗特放弃努力,认为“我们大家迟早会走回到各管各的、彼此完全互不干涉的老路上去”。他们会为现实利益放弃理想追求,如南北方达成妥协形成了臭名昭著的“五分之三条款”,把黑奴算作3/5个人,使美国宪法染上“污点”,黑人奴隶制合法存在,人生而平等自由理念遭到亵渎,并为美国内战埋下隐患。
历史研究的人,是社会性的人,皆具复杂性和矛盾性,无论史学研究还是历史教育,都当真实地展现人性的丰富层次,读史学史者才得以在全面体察人性中获得智识。
2.凸显核心人物
如果说费城制宪会议代表是美国的政治精英群体,那么华盛顿、麦迪逊、富兰克林就是其中的领袖人物,我将历史镜头逐一定格在他们身上。因为在历史转折关头,领袖的思考与抉择更为至关重要,有人说美国有华盛顿,实在是她的幸运。这节课上我四次定格华盛顿。
第一次——修补邦联体制还是重建新政府之争。华盛顿的态度非常明朗:“除非就像州政府的政令可以有效通行全州一般,我们设立一个能将号令施行全邦联的中心权力,否则我真不敢想象我们还能够作为一个国家长久存在下去。”其影响力表现在推动费城会议从修补旧体制走向创建新体制!
第二次——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选择。13个殖民地推翻英王暴政,看起来似无实行君主制的可能,其实未必!英裔美国人也深受君主制观念影响,制宪会议召开的3年前,华盛顿的部将就曾致信请他出来当国王。由于华盛顿的功勋和威望,所有会议代表都清楚,不管美国实行什么政体,政府首脑一定非他莫属。因此,华盛顿的态度至关重要。“再也没有什么建议比让我成为国王,更令我觉得受到冒犯和谴责”。华盛顿断然否定了君主制,美国也就选择了共和制。
第三次——制宪受挫,华盛顿气馁。由于存在各州利益、集团利益的激烈博弈,在一些制度安排上矛盾尖锐、水火不容,代表们的关系“就好像俄国和土耳其般水火不容”,制宪进程胶着难有突破,华盛顿居然也会抱怨:“我真懊悔跟这档子事沾上关系。”讲历史人物最忌脸谱化,把华盛顿塑造成完人,我用这个细节来展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华盛顿。
第四次——华盛顿的政治智慧。我为学生做了以下描述: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州代表出席会议,众望所归,被推选为大会主席。根据会议记录,有的代表发言超过百次,不少代表发言动辄数小时。可是在费城会议上,除了主持程序之外,整整4个月中,华盛顿都在会场上沉默地坐着,不发一言。我问学生:华盛顿为什么选择沉默?经师生讨论,答案逐渐明晰:华盛顿威望极高,一旦表态,容易左右舆论,压制异己观点,表面上看利于达成共识推动立宪,实则埋下冲突隐患。我再补叙:1787年宪法短短4千字,却经127天才写就,但这部宪法沿用至今,只增加了27项修正案。我希望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以为华盛顿必是发挥领袖魅力、借助个人权威推动立宪进程。希望能让他们细细体味什么才是真正的政治智慧。
与华盛顿相比,麦迪逊的特点是深谙欧洲古今政治制度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洞悉力。人类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麦迪逊做出回答:“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部或内部控制。在创设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此: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接下来再使政府有责任自我控制。”宪法对于政体的设计,正是基于“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使政府有责任自我控制”两点,最终创制出联邦共和政体,麦迪逊功不可没。
3.启迪历史智慧
美国“国父们”身处18世纪启蒙时代,他们都将启蒙原则奉为圭臬。然而,欧洲启蒙思想家设计的理想蓝图,一旦落于法律和制度层面,却面临一系列两难考验——
政府权力必须足够强大,才有力量保障社会秩序!政府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才不至于侵害公民自由!两难!
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十三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如何设计中央和各州的分权机制以使国家兼具自由和力量?两难!
一元首脑制可以带来行政高效,但有演变成君主制的危险;多元首脑制下首脑体现团结,安定人心,但可能被地方利益左右,出现派系倾轧,导致政府低效。两难!
立法机构一院制还是两院制?立法权居于权力核心,搞不好弄出个议会专制怎么办?要不要给总统立法否决权?给,可以制约立法权,又可能导致议会被行政首脑控制。议员如何产生,民选还是州议会推选?议员名额如何确定,按照人口比例还是各州等额?两难!
这些问题,我一气呵成全都抛到学生面前,刻意制造出历史的紧张感,牵引他们代入会议代表角色,去全力寻找解困之道,体悟高超的政治智慧成就史无前例的政治创举。
宪法短短4000英文词,为什么这批精英居然花费4个月去制订它?因为他们是各州利益、各种集团利益的“代言人”,对宪法所做的每一项制度规定都会反复权衡,掂量对谁更有利,每一个立宪的关节点,代表们都会争锋相对、激烈博弈,只要有人赞成,就必有人反对。单是参众两院代表选举方式这一个问题,大州和小州就拉锯了6个星期;南方和北方在黑奴算不算人、能否记入选民总数的问题上相持不下,制宪会议险些因此夭折!利益博弈是现实政治的常态,在分歧中达成共识考验智慧,核心利益是基石,彼此妥协是路径。妥协是现代政治的最高艺术,妥协是在不可能处看到可能。妥协还意味着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关切全社会共同福祉。在博弈与妥协中,“国父们”完成了制宪使命,缔造了联邦共和体制,“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①后世史家由此感慨:“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②相较政治博弈,成功的妥协更见智慧,亦仰赖国民足够的气度。历史启迪智慧之功应追求“于无声处听惊雷”。
本课的小结,我引用了麦迪逊回忆记录中的文字:
当最后一批代表签字之际,富兰克林博士望向主席座位,椅背上恰好刻有日出的图案。他向近旁几位代表表示,画家下笔常常发现很难分辨旭日与落日。他说,开会期间,我的希望与忧虑随着议题进展而交替起伏之际,我常常凝望主席身后这个图案,说不出到底是日出还是日落;可是现在,我终于可以欣慰地发现,这毕竟是旭日,不是落日。
以富兰克林收尾,是有深意的。在所有的代表中,富兰克林年事最高,耋耄之年的他深受痛风病的折磨已不良于行,佣人用中国式的轿子将他抬进会场,但他竟在酷热的天气里坚持天天参会。制宪完成不到一年即不幸离世,在生命的夕阳里,富兰克林托举了美国如朝阳般升起。学生从华盛顿身上,可以领受领袖人格的巨大感召;学生从麦迪逊身上,可以感知人类理性的强大力量;学生从富兰克林身上,可以体悟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
这节课已经结束了。然而,从这节课的创意、思考、设计、实施中,我的思绪远远没有结束。历史课需要“创意”,创意决定历史课的品质和格调。应该说,对于历史课“灵魂”的追问是我教学生涯的恒常主题。
【作者简介】杨国玮,男,历史高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材编写。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关键词1787年宪法,人学,史学,教学灵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3-0018-05
我常常躬身自问:如何在课堂上传达出震撼心灵的历史能量?李惠军老师屡屡耳提面命“历史课要有灵魂”,不吝为我指点迷津!“灵魂”,我难言参悟,倒也在教学中勉力践行。
2013年秋,再次参加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实施项目“聚焦课堂”活动,我和陕西、四川两位老师在成都一中以“同课异构”模式上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这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第二板块内容,该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再现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意于彰显近代人类制度文明的进步。基于专题思路和教材内容,我最初设计的教学思路是:借第一目“年轻美国的窘境”揭示邦联体制危机,诠释1787年立宪、创建邦联体制的必要性,以铺陈第二目“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和第三目“从‘邦联到‘联邦”。第四目“两党制的雏形”则处理为以政党政治的发展体现美国宪政之完善。遂将这节课的灵魂聚焦于:以解读联邦共和体制分权制衡之精妙,凸显美国宪政制度的独创性及其对近代民主政治发展之贡献。
本以为这个“灵魂”设定既符合专题思路,又与本课教材内容相得益彰,逻辑贯通。但是,在具体环节设计过程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一味强调美国联邦制度分权制衡设计的先进性,会导致学生产生困惑、提出质疑:既然三权分立体制如此完善,中国为什么不效法?对此,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早有洞见:“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美国的宪政体制再先进,也只是美国人的创造物,当民主、法治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国正在全力推进政治文明发展,历史课堂上的《美国1787年宪法》,究竟要传达给学生怎样的历史内涵?
实如李老师所说,历史教育的最大功用是透过如烟的故事,开启学生心智,激起学生心动,寻找历史课“灵魂”的起点是教师“视界”的提升,要从更高远、更广阔的领域去倾听历史的回声,感悟前人的心境。于是,我尝试着从美国历史的“长时段”和历史亲历者内心深处去寻找灵感。在读书和思考过程中,我似乎渐渐捕捉到了其中的“灵魂”。纵观美利坚民族在英国殖民统治高压政策下,从渴望在英国议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到大陆会议决定用武力方式抗衡暴力;从《独立宣言》中那些超越独立与建国的理性主义激扬文字,到《邦联条例》将独立邦国搭建而成的松散联盟。无不蕴含着一个耀眼的字眼——自由理想的呐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年那个松散的邦联,实际上是特定时代美国人为捍卫自由理想的顶层设计。然而,当他们发现弱势中央和松散邦联不能保障自由理想的时候,他们需要重铸自由之基。
当然,美国人的这种自由,不是指无政府主义、为所欲为、绝对的自由,而是指“法律之下的自由”。早期的自由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我们应该牢记,什么是不受约束,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①哈耶克认为,“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而只服从法律,他就是自由的”。但是,法律或法治也仅是实现自由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如果(法律)赋予政府无限权力,可以把最专断的统治合法化,但这与法治没有任何关系了”。②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由自然无法实现。
史贵启智、史贵有识,史家智识于中学老师,当属“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境界。“史学之大用,从普适的角度说,乃在帮助人类认识自身”。③柳诒徵先生对史学意义所做的阐发也为我们揭示了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史学即人学,历史是人创造的,也是人记录和解释的,人是历史的中心。历史课是在讲“人类的故事”,要凸显人的地位,无论个体、群体,他们的思考、奋斗、成功、失败、喜悦、愤懑……都能揭示出人性的丰富、复杂和光辉、丑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无论是其伟大功业所激发的崇敬之情抑或其恶劣的情欲所招致的批判反思,都能为学生人格成长提供人文滋养。
正是由于这种悲天悯人的历史思考和感悟,我对《1787年美国宪法》这节课的处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透过1787年宪法,昭示人类超越现状走向未来的精神和价值追求,以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与素养的国民。
制宪立国,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前无古人。一个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何以成为人类最古老的宪政国家?18世纪末的美国人生活在怎样的文化里?他们具有何种政治价值观?他们对现状抱着怎样的忧虑、对未来又怀着怎样的期待?他们对政体的选择是如何进行思考的?他们为何能彼此妥协达成共识?……这些盘桓不去的问题,牵引着我走向“灵魂”所在的方向。当我看完美国传记作家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著作《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后似乎终于顿悟,恰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随即,我将这节历史课的灵魂聚焦于“美国人对自由理想与自由王国的追求”——透过有关美国“国父们”的向往、焦虑、思考、交锋、妥协等历史场景与故事的再现,彰显这些政治精英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杰出的制度创新智慧!
诚如李老师所说,灵魂是课程目标得以有机统合的纽带,灵魂是历史素材得以形散神聚的原点。正因为找到了这节历史课的灵魂,于是,三维目标的设定就如水到渠成:
知道邦联体制的特征和邦联危机的表现,理解立宪建国、确立联邦体制的必然性;
了解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理解宪法有关分权制衡设计的合理性;
知道美国两党制是宪法体制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权力制衡原则起到了补充作用;
掌握从文明创新视角解释和评价华盛顿等杰出人物历史作用及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和贡献的基本方法;
感受政治精英为了社会共同福祉立宪建国的制度创新精神,领悟在政治利益博弈中坚持原则与善于妥协的辩证关系。
在预设教学流程设计和历史现象解读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要在实景课堂上凸显这节课的灵魂,最大的“视点”和“难点”是:
在巨大的利益冲突和复杂的政治博弈中,社会不同集团如何处理好原则性与妥协性的关系,为民族国家的强盛奠定制度基础。
为了在实施过程中让史实、史识、史感浑然一体,让历史演绎、教学流程、学习体验在“美国人对自由理想与自由王国的追求”这个灵魂的统摄下顺畅流淌、循序渐进、形散神聚,我在教学伊始,为学生呈现了1787年宪法序言中的一段话: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并展现印有当年开国元勋和宪法制定者的美元图片,意在“从历史人物进入历史场景”。
为了进一步围绕灵魂展现历史现象,我着重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塑造“国父”群像
学生们大多只知美国国父华盛顿,不知美国还有“国父们”,我在导入部分便开宗明义,提问“美国的国父们是谁?”并用美元上的华盛顿、富兰克林、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的形象创设情境,跨越时空阻隔把费城制宪会议55位代表的“群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研究美国人为什么建立松散软弱的邦联体制时,引导学生追溯当年英国移民不惜代价追求自由的勇气、独立战争中顽强抗英捍卫自由梦想的决绝,从而刻画出以“国父们”为代表的美利坚民族酷爱自由的内在精神,而当邦联体制下秩序不存、自由不在时,正是这种精神驱使他们决意重建新体制,通过建立联邦再造拥有捍卫自由力量的强大政府!
制宪立国史上空前,国父们何以成功?我首先引用了弗吉尼亚代表乔治·梅森家信中的一段文字:
全合众国的目光,都落在大会上,他们焦灼地期待着。但愿上天帮助我们别让他们失望,好好建立起一个贤能公正的政府。就我个人来说……如果光是叫我来开这个会,一天付我一千镑我也不干。……可是我们现在……来考虑这个拟议中的政府体制,对那些尚未出生的百万人祸福的影响。这个责任,实在艰至巨至……
学生读完不禁动容,无须老师做一字解读,他们已能充分感受到“国父们”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接着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统计数据:
55名会议代表,3/4以上出席过大陆会议,21位参加过独立战争,8位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7位担任过州长,任职州议会议长、议员的不在少数。34位是律师,其中多人参与独立后各州宪法的制定。
“国父们”不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他们是一群革命家,富有理想主义、使命意识;他们是一群政治家,理性务实、经验丰富;他们是一群专门家,熟谙制度、能力卓著。这样的群体,才能完成人类伟业,于高中生思考人生社会当能产生启迪作用。
“国父们”堪称“神人,但他们不是完人。他们会动摇退缩,如北卡罗来纳州代表布朗特放弃努力,认为“我们大家迟早会走回到各管各的、彼此完全互不干涉的老路上去”。他们会为现实利益放弃理想追求,如南北方达成妥协形成了臭名昭著的“五分之三条款”,把黑奴算作3/5个人,使美国宪法染上“污点”,黑人奴隶制合法存在,人生而平等自由理念遭到亵渎,并为美国内战埋下隐患。
历史研究的人,是社会性的人,皆具复杂性和矛盾性,无论史学研究还是历史教育,都当真实地展现人性的丰富层次,读史学史者才得以在全面体察人性中获得智识。
2.凸显核心人物
如果说费城制宪会议代表是美国的政治精英群体,那么华盛顿、麦迪逊、富兰克林就是其中的领袖人物,我将历史镜头逐一定格在他们身上。因为在历史转折关头,领袖的思考与抉择更为至关重要,有人说美国有华盛顿,实在是她的幸运。这节课上我四次定格华盛顿。
第一次——修补邦联体制还是重建新政府之争。华盛顿的态度非常明朗:“除非就像州政府的政令可以有效通行全州一般,我们设立一个能将号令施行全邦联的中心权力,否则我真不敢想象我们还能够作为一个国家长久存在下去。”其影响力表现在推动费城会议从修补旧体制走向创建新体制!
第二次——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选择。13个殖民地推翻英王暴政,看起来似无实行君主制的可能,其实未必!英裔美国人也深受君主制观念影响,制宪会议召开的3年前,华盛顿的部将就曾致信请他出来当国王。由于华盛顿的功勋和威望,所有会议代表都清楚,不管美国实行什么政体,政府首脑一定非他莫属。因此,华盛顿的态度至关重要。“再也没有什么建议比让我成为国王,更令我觉得受到冒犯和谴责”。华盛顿断然否定了君主制,美国也就选择了共和制。
第三次——制宪受挫,华盛顿气馁。由于存在各州利益、集团利益的激烈博弈,在一些制度安排上矛盾尖锐、水火不容,代表们的关系“就好像俄国和土耳其般水火不容”,制宪进程胶着难有突破,华盛顿居然也会抱怨:“我真懊悔跟这档子事沾上关系。”讲历史人物最忌脸谱化,把华盛顿塑造成完人,我用这个细节来展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华盛顿。
第四次——华盛顿的政治智慧。我为学生做了以下描述: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州代表出席会议,众望所归,被推选为大会主席。根据会议记录,有的代表发言超过百次,不少代表发言动辄数小时。可是在费城会议上,除了主持程序之外,整整4个月中,华盛顿都在会场上沉默地坐着,不发一言。我问学生:华盛顿为什么选择沉默?经师生讨论,答案逐渐明晰:华盛顿威望极高,一旦表态,容易左右舆论,压制异己观点,表面上看利于达成共识推动立宪,实则埋下冲突隐患。我再补叙:1787年宪法短短4千字,却经127天才写就,但这部宪法沿用至今,只增加了27项修正案。我希望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以为华盛顿必是发挥领袖魅力、借助个人权威推动立宪进程。希望能让他们细细体味什么才是真正的政治智慧。
与华盛顿相比,麦迪逊的特点是深谙欧洲古今政治制度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洞悉力。人类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麦迪逊做出回答:“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部或内部控制。在创设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此: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接下来再使政府有责任自我控制。”宪法对于政体的设计,正是基于“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使政府有责任自我控制”两点,最终创制出联邦共和政体,麦迪逊功不可没。
3.启迪历史智慧
美国“国父们”身处18世纪启蒙时代,他们都将启蒙原则奉为圭臬。然而,欧洲启蒙思想家设计的理想蓝图,一旦落于法律和制度层面,却面临一系列两难考验——
政府权力必须足够强大,才有力量保障社会秩序!政府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才不至于侵害公民自由!两难!
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十三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如何设计中央和各州的分权机制以使国家兼具自由和力量?两难!
一元首脑制可以带来行政高效,但有演变成君主制的危险;多元首脑制下首脑体现团结,安定人心,但可能被地方利益左右,出现派系倾轧,导致政府低效。两难!
立法机构一院制还是两院制?立法权居于权力核心,搞不好弄出个议会专制怎么办?要不要给总统立法否决权?给,可以制约立法权,又可能导致议会被行政首脑控制。议员如何产生,民选还是州议会推选?议员名额如何确定,按照人口比例还是各州等额?两难!
这些问题,我一气呵成全都抛到学生面前,刻意制造出历史的紧张感,牵引他们代入会议代表角色,去全力寻找解困之道,体悟高超的政治智慧成就史无前例的政治创举。
宪法短短4000英文词,为什么这批精英居然花费4个月去制订它?因为他们是各州利益、各种集团利益的“代言人”,对宪法所做的每一项制度规定都会反复权衡,掂量对谁更有利,每一个立宪的关节点,代表们都会争锋相对、激烈博弈,只要有人赞成,就必有人反对。单是参众两院代表选举方式这一个问题,大州和小州就拉锯了6个星期;南方和北方在黑奴算不算人、能否记入选民总数的问题上相持不下,制宪会议险些因此夭折!利益博弈是现实政治的常态,在分歧中达成共识考验智慧,核心利益是基石,彼此妥协是路径。妥协是现代政治的最高艺术,妥协是在不可能处看到可能。妥协还意味着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关切全社会共同福祉。在博弈与妥协中,“国父们”完成了制宪使命,缔造了联邦共和体制,“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①后世史家由此感慨:“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②相较政治博弈,成功的妥协更见智慧,亦仰赖国民足够的气度。历史启迪智慧之功应追求“于无声处听惊雷”。
本课的小结,我引用了麦迪逊回忆记录中的文字:
当最后一批代表签字之际,富兰克林博士望向主席座位,椅背上恰好刻有日出的图案。他向近旁几位代表表示,画家下笔常常发现很难分辨旭日与落日。他说,开会期间,我的希望与忧虑随着议题进展而交替起伏之际,我常常凝望主席身后这个图案,说不出到底是日出还是日落;可是现在,我终于可以欣慰地发现,这毕竟是旭日,不是落日。
以富兰克林收尾,是有深意的。在所有的代表中,富兰克林年事最高,耋耄之年的他深受痛风病的折磨已不良于行,佣人用中国式的轿子将他抬进会场,但他竟在酷热的天气里坚持天天参会。制宪完成不到一年即不幸离世,在生命的夕阳里,富兰克林托举了美国如朝阳般升起。学生从华盛顿身上,可以领受领袖人格的巨大感召;学生从麦迪逊身上,可以感知人类理性的强大力量;学生从富兰克林身上,可以体悟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
这节课已经结束了。然而,从这节课的创意、思考、设计、实施中,我的思绪远远没有结束。历史课需要“创意”,创意决定历史课的品质和格调。应该说,对于历史课“灵魂”的追问是我教学生涯的恒常主题。
【作者简介】杨国玮,男,历史高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材编写。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