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影视表达

    赵吟

    由许鞍华执导的影片《黄金时代》于2014年10月上映,许鞍华凭借《黄金时代》获得第3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整部影片的基调安静、平和,就像影片的叙述,就像萧红的文字。随着影片的推进,观众似乎真正走进萧红的文字世界。影片中许许多多像萧红、萧军一样的人共同创造了黄金时代,一个虽然物质贫乏但却充满自由和理想的时代。[1]黄金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文学家、历史学家、编剧等等,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时代。《黄金时代》这部影片虽然票房一般,但这是一部编剧、导演、演员等都尽了力的优秀电影,观众能够看到影片的诚意,影片从萧红的视角对当时的黄金时代进行缅怀。

    影片《黄金时代》以民国时期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传奇女作家萧红的人生和爱情经历,塑造了那个年代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为观众还原了一个充满自由和理想的时代。影片《黄金时代》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20岁的张乃莹逃婚求学,却惨遭抛弃。之后张乃莹又投靠未婚夫汪恩甲,但是仍然躲不开被抛弃的命运。张乃莹与在报社工作的进步青年萧军相知相爱,通过萧军张乃莹又认识了女编辑白朗、罗峰夫妻以及聂绀弩等文学作家,改名“萧红”后的她得到了鲁迅、许广平夫妇的首肯,随后又结识了了胡风、梅志夫妇、蒋锡金、丁玲、端木蕻良等人,在同时代作家的互相鼓励之下,虽然战事不断、颠沛流离,萧红却逐步走向了创作的“黄金时代”。[2]

    一、 影片另类的传记结构

    影片《黄金时代》与以往的传记类影片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一部很另类的传记影片,导演许鞍华和编剧李樯在人物传记影片中作了很大的创新和尝试。例如,传统的传记影片结构具有一定的叙事规律和顺序,工整铺排,起承转合,具有完整详细的故事发展线索,但是,影片《黄金时代》电影以萧红口述自己《回忆鲁迅先生》文章为主线,再嫁接其他相关人物口述缓慢而行,细致入微地讲述了自己的长达170分钟的故事。导演借助人物的嘴加入了大段文学作品的独白,从影片一开始萧红面对镜头自报家门的自我介绍、她众多友人面对镜头的采访,常常抽离影片剧情的采访、介绍等使影片具有强烈的间离效果,甚至萧红不同好友的采访还彼此矛盾让观众去思考、判断,影片旨在通过这样的形式还原一个最真实、最饱满的萧红。

    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殊的女作家,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逃不开复杂的感情纠葛,她一生的作品都表现出了对自由和爱的追求和向往。萧红的代表作品《呼兰河传》描绘了生活在呼兰河畔的人们的不幸生活,尽管作品没有前言,也没有主角和文章主线,但是每一部分都是连贯的整体,小红通过这条河的描写表现出了人们对生死的挣扎、无奈,使读者深深感到震撼。影片想要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将萧红的一生表现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导演和编剧采用了另类的表现手法,整部电影以萧红打破时空观念的自述为开场——“我叫萧红,生于……”影片结尾的台词也是节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结尾部分。[3]影片中对于萧红相遇的亲人和朋友的讲述,导演使参与者变为讲述者,将讲述者不时抽离自身所处的讲述环境,对讲述者进行镜头特写,再加上整部影片的时长3个小时,无疑这部影片是另类的。许鞍华的《黄金时代》不是为了取悦观众和媒体,而是用最真诚的态度和最创新的形式去表现那个时代的特点和时代中的人。编剧和导演为了体现传记类影片的真实性,影片中的大量旁白、对白、台词等文字都是出自史料和萧红的文学作品中,将萧红作品中的真实场景进行还原,例如在寒冷冬季下的冰河,昏暗陈旧的小旅馆,鲁迅先生的故居等[4],影片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都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和欣赏,这也表现了《黄金时代》创作团队的诚意。

    二、 影片碎片化的表达

    影片《黄金时代》最独特的表现方式,就是运用和萧红有交集的人物的叙述进行故事的组织和叙述,从影片的表达结构上来看,整部影片就像是一篇研究萧红一生的论文,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论文电影”又不完全一样,不是对于某个论点的叙述和论证,只是在表达形式上是刻意淡化了戏剧的冲突、故事情节、时间等因素。电影的影像画面是表现电影的重要因素,就像小说是通过文字来表现一样,影像画面就是电影的一种表达介质,影像画面不仅能够表现故事的情节发展,还能像文字一样具有艺术性。《黄金时代》就是运用影像画面完成一部萧红的人生论文,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电影中并不常见,尤其是在商业影片中,为我国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影片《黄金时代》的这种结构组织和表达方式是独一无二的,扩大了整部影片视角的广度,使影片不仅仅是按照故事主角的视角进行发展,打破了传统传记影片的视角的局限性,并且有一种超乎人物事件之上,更全能视角的客观冷峻。[5]虽然这种碎片式的表达方法独特新颖,但也不是没有任何缺陷,尽管延伸了影片视角的宽度但却影响了影片的深度。故事的叙述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物獲得多角度的体现,但是在挖掘角色内心层面这一点上就难以体现,例如,影片在表现萧红萧军二人分手时各方说法时,以及在近代文坛多人记述过的萧军家暴萧红的事件,在影片中就只有简单一笔。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就可以用更多笔墨去表现两人内心,深入挖掘这个事件,把影片人物内心里涌动不安、触目惊心的地方挑拨出来。

    影片的另一个独特的表现方式就是镜头的“布莱希特式”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在影片中具体表现在数次影片中的人物从情节之中出来,面向荧幕前的观众讲述的场景,这样的表现方式使演员和角色之间出现间隔效应,使观众始终保持对于演员演戏的警觉,不会深深陷入影片情节之中无法思考,而是在演员脱离剧情的时刻保持清醒,从思考影片中获得启发和收获。[6]影片《黄金时代》中的人物向观众叙述的画面和故事发展的情节交替进行,使影片观众感受到这部影片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材料和人物生平进行创作的,使观众带着自己的思考将这些历史材料和人物生平事件进行组织,在不断地思考中构建起影片人物的故事。这样的影片表达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调动观众的思维,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影片本身的散化和碎片化,对于不熟悉人物历史和文学历史的观众,对于大量的独白讲述性的桥段会产生疑惑和陌生感。

    三、 萧红的“黄金时代”

    虽然影片片长3个小时,却也无法把那个时代下的文人思想和生活完整的摆在观众面前,所以导演许鞍华以个人的理解从女性角度来表现萧红的黄金时代。她坎坷而短暂的一生如果硬要剖开来看的话,并不只是时局的变化和传统礼教的束缚,也不只是她对爱情和人生看法之极端和不负责任,她的一生只有四个字可以概括——“生不逢时”。

    萧红从小逃婚私奔的行为为自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当时社会下的人们对于这样的行为是无法理解的,也正是因为她的不合礼教触碰到了深受千年封建文化影响人们的底线,那个时代并不像各种影视作品中描绘的那样自由和开放,真实的世界往往深藏在艺术加工之下,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丑陋和不堪。萧红在遇到萧军之时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一盏明灯一般,两人在最恰当的时刻相遇,她希望被萧军拯救,而萧军被她的才气所吸引,但是萧军在萧红那里找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大多数的文人都与时代保持着暧昧的关系,思想不同于时代的主流却又一心想要通过一已之力去改变世界,到头来却是应者寥寥。一个是粗犷的北方汉子,一个是细腻的北方女子,两人性格不大合但一直相互陪伴,遇到鲁迅后实现了他们的文学梦。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像影片中的萧军萧红那样更深层次的了解过鲁迅,因为我们没有和他同时代的体验,但鲁迅的作品之所以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甚至在某些时刻激励着我们,最重要的不是他骂了谁,横眉冷对着谁,笔下塑造了谁,而是深藏于他那些文字背后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现世罕见,甚至绝种。[7]之后,萧红萧军二人都越来越出名,物质生活在转好,但性格导致的分歧让矛盾越来越突出,他们争吵直到分道扬镳。纵观萧红短暂的一生,在生活上她其实很容易满足,甚至不够爱自己。可以跟爱人不知明天在何方的时候私奔,可以与未婚夫坐吃山空,可以厚脸皮跟着萧军去朋友家蹭吃蹭喝,可以在端木把她一人丢在重庆时腆着大肚子睡在人来人往的过道上。心里期盼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实际上对这个令她寂寞孤独的时代毫无信心,生活对她總是很残酷。在日本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她说:“安静、平和、没有经济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此外,其他时候都不是。虽然萧红东渡日本时,在写给萧军的信中把这段衣食无忧的日子称为自己的“黄金时代”,但也有人认为在她悲苦动荡漂泊传奇短暂的一生中,真正的黄金时代,是与先生共处的那一段日子。萧红在短暂的一生中在不断逃亡,她想要逃脱的不仅是传统礼教的束缚和纷飞的战火,更是她对萧军的爱。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她伤病缠身却还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她的小说是生活是人性,也正是如此才更受后人所重视。

    结语

    影片《黄金时代》中萧红曾说过:“知道那些道理是道理,但情感上却总是不行。”萧红临终前躺在病榻上说:“也许很多年后,不会有人看我的书,而我的‘浪漫却会流传千古。”[8]文学的黄金时代造就了文人,她的才情与特立独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萧红,但这不是她想要的黄金时代。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世,没了她的世界与她无关,她在时陪伴她的只是寂寞而已。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个“黄金时代”都需要这个时代的人们去共同追求、共同争取和共同书写,想要争取到自己的“黄金时代”需要自由的心灵、健全的人格,摒弃“一切向钱、权、利益看”的自私化的物质欲望。在萧红那个自由奔放的“黄金时代”,这是影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敦促我们时刻保持精神价值,时刻进行自我反省。

    参考文献:

    [1]邢钱荔.新媒体语境下人物传记片《黄金时代》的启示[J].名作欣赏,2015(17):169-170.

    [2]冯娟.萧红传奇人生的绝美惋唱——谈许鞍华《黄金时代》的成功[J].电影评介,2014(20):20-22.

    [3]宋骁.女性话语下的自由时代——浅谈电影《黄金时代》[J].电影评介,2015(3):34-35.

    [4]徐秋儿.真实的还原 同情式理解——论许鞍华《黄金时代》中萧红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塑造[J].当代电影,2015(6):148-150.

    [5]吕良.收获片刻的心灵安定——谈2014年国产片代表作品《黄金时代》的美学体现[J].电影评介,2015(9):27-28.

    [6]杨艾璐,杨宇. 时代·青春·寻找——影片《黄金时代》中的青春叙事研究[J].新世纪剧坛,2015(1):12-16.

    [7]周春梅.萧红传记研究综论[D].吉林大学,2013.

    [8]惠若愚.女人萧红的时代反叛——电影《黄金时代》萧红的女性分析[J].大众文艺,2015(12):186.

相关文章!
  • 徽州村落水系对现代水景观设计

    谈峰【摘 要】徽州村落的建筑风格自古就孕育着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农村布局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造就了人类美好的居住环境,值得现代城市

  • 试论“园林诗歌与园林山水的互

    李龙摘要:园林体裁的山水画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其萌芽于魏晋,而成熟则在唐代,此后便分野明显。同时,唐代出现

  • 花卉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

    摘 要:花卉纹样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不同的花卉纹样能够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在将花卉纹样应用到包装设计中时,必须确保花卉纹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