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教参
高召
一天下午上完课,我示意孩子们放学,然后站在讲台前目送他们离开。这时,第一组的董长健同学还在翻看着自己崭新的《教材全解》。这本教参分语文、数学两本,他拿起语文那本示意给我看。我问他有什么问题,他摇了摇头。我又问:“你是不是想借给老师看?”他点头。我明白了,他可能看到我上课除了课本没有什么参考书,想让我看看他的。一个对老师这么关心的孩子令我倍感温暖。他把书递给了我,我拿在手里,闻到了油墨的香味。
“是你妈妈给买的?”他“嗯”了一声。“这是你的书,要好好利用。老师有教参,而且是一本最好的教参。”我把书放回他的桌上,他并没有感到失望,反而好奇地问我:“是不是这么大、这么厚的?”他比划着。“你说的是《顶尖教案》吧?”我说。他点点头:“以前我们老师都看那个的。”我摇了摇头,他一下子犯难了。我接着说:“你还真得好好猜一猜,老师的教参是什么。”
这时,班内学生已经走了一大半,剩下的是住校的学生。有几个同学也围了过来,他们觉得老师的话有意思,都跃跃欲试地来猜。我说:“这是一本神秘的书,谁猜出来有奖。”“不会是《教师用书》吧?”这是贾可馨的声音,我摇摇头。会是什么呢?围过来的孩子一直在积极思索。
已经放学了,这几个孩子还要去食堂吃饭,我不想过多占用他们的时间,于是就直言道:“老师的这本神秘教参就是——我们班上所有的同学!”大家恍然大悟,但并不显得诧异。因为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孩子们,你们自己就是一本最好的教参,你们对文章的理解就是最好的解读。”在每节课学完后,我还要夸一夸他们:“孩子们,这都是你们自己解决的问题,你们太棒了!你们的解读比任何一本教参都完整、精彩。”
我神秘的教参确实是我的学生们。如教学《从“0”出发》一课,我完全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很容易,而自己主动学到的知识最能产生成就感。我的语文课堂一直是孩子们自己掌握的课堂,学生的思考往往更智慧、灵动。教参其实并没有很大作用,那些教学目标、结构分析,都不如学生们的个性解读和精彩生成更鲜活有效。如果把我们师生课堂的互动加以记录、整理,那不也是一本生动的教参吗?
说实话,我们太习惯于把一篇课文用硬性的知识点定格下来,成为模板,又用考试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固化在这些范围内。考试考教参、阅卷对教参的做法,导致许多教师毫无创新意识。大家一味躺在教参里,只拿“背背背、考考考、分分分”去搞教育,这样做实际上促使了老师与学生大脑的僵化。所以在课堂上,我总是主动去记录学生的观点和思路。学生感觉到我对他们意见的重视,也会更积极地探究和思考。课后,我就把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加以整理,认真保存。这些资料难能可贵,成为了我教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教参”。
这本独一无二的教参充满了活力与创造性,也激励着我进行更深入的教学研究。因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
一天下午上完课,我示意孩子们放学,然后站在讲台前目送他们离开。这时,第一组的董长健同学还在翻看着自己崭新的《教材全解》。这本教参分语文、数学两本,他拿起语文那本示意给我看。我问他有什么问题,他摇了摇头。我又问:“你是不是想借给老师看?”他点头。我明白了,他可能看到我上课除了课本没有什么参考书,想让我看看他的。一个对老师这么关心的孩子令我倍感温暖。他把书递给了我,我拿在手里,闻到了油墨的香味。
“是你妈妈给买的?”他“嗯”了一声。“这是你的书,要好好利用。老师有教参,而且是一本最好的教参。”我把书放回他的桌上,他并没有感到失望,反而好奇地问我:“是不是这么大、这么厚的?”他比划着。“你说的是《顶尖教案》吧?”我说。他点点头:“以前我们老师都看那个的。”我摇了摇头,他一下子犯难了。我接着说:“你还真得好好猜一猜,老师的教参是什么。”
这时,班内学生已经走了一大半,剩下的是住校的学生。有几个同学也围了过来,他们觉得老师的话有意思,都跃跃欲试地来猜。我说:“这是一本神秘的书,谁猜出来有奖。”“不会是《教师用书》吧?”这是贾可馨的声音,我摇摇头。会是什么呢?围过来的孩子一直在积极思索。
已经放学了,这几个孩子还要去食堂吃饭,我不想过多占用他们的时间,于是就直言道:“老师的这本神秘教参就是——我们班上所有的同学!”大家恍然大悟,但并不显得诧异。因为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孩子们,你们自己就是一本最好的教参,你们对文章的理解就是最好的解读。”在每节课学完后,我还要夸一夸他们:“孩子们,这都是你们自己解决的问题,你们太棒了!你们的解读比任何一本教参都完整、精彩。”
我神秘的教参确实是我的学生们。如教学《从“0”出发》一课,我完全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很容易,而自己主动学到的知识最能产生成就感。我的语文课堂一直是孩子们自己掌握的课堂,学生的思考往往更智慧、灵动。教参其实并没有很大作用,那些教学目标、结构分析,都不如学生们的个性解读和精彩生成更鲜活有效。如果把我们师生课堂的互动加以记录、整理,那不也是一本生动的教参吗?
说实话,我们太习惯于把一篇课文用硬性的知识点定格下来,成为模板,又用考试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固化在这些范围内。考试考教参、阅卷对教参的做法,导致许多教师毫无创新意识。大家一味躺在教参里,只拿“背背背、考考考、分分分”去搞教育,这样做实际上促使了老师与学生大脑的僵化。所以在课堂上,我总是主动去记录学生的观点和思路。学生感觉到我对他们意见的重视,也会更积极地探究和思考。课后,我就把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加以整理,认真保存。这些资料难能可贵,成为了我教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教参”。
这本独一无二的教参充满了活力与创造性,也激励着我进行更深入的教学研究。因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