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克服思维定势

关键词 科举制,思维定势,梳理,历史阶段性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32-03
在平时教学中,由于时间所限,教师往往会很笼统地阐释历史概念和史实,教学目标的实施会打折扣,学生也会因此而产生模糊的认知,甚至以偏概全地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
例如分析科举制:通常情况下,教师大都首先让学生了解其形成时间和选官依据,然后侧重对比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分析科举制的特点和作用。就科举制的形成发展过程,教师只会突出其开创于隋(炀帝),初步发展于唐,以教材的表述:“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①来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涉及这一知识,大都从八股取士制度消极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在课后交流中,我们发现,教师对科举制发展过程的简略分析,使学生形成“科举制从未中断过”的印象。事实上,科举制度是被历朝延用,但元代曾经废除过一段时间。②而且这一阶段的废除与元朝历史阶段特征密切相关,分析这一段中断的历史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元朝社会特征。
像这样笼统阐释的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大量存在的,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一些历史概念含糊不清,将其头脑中一些原有的思维定势迁移到教学中。
例如,我们通常强调郡县制形成于秦朝,而忽视了春秋战国时一些诸侯国已在新扩张的领土上建立郡县;我们通常突出明朝出现了著名的商帮,而忽视商人群体早在明朝之前就已出现;我们谈革命斗争,总是提醒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分析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而历史的发生、发展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历史的进程并不总是按规律去发展,许多偶然因素也会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有人就怀疑辛亥革命的发生有偶然性:如果熊秉坤没有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可能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至少不会马上爆发,革命的历史就要改写,可能就没有辛亥年的革命了。……除了概念中的定势,还有历史思维中的定势。例如,有教师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巴黎公社运动爆发的直接影响,揭示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他们看不到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这一历史背景,也就不能客观分析巴黎人民1871年3月革命是特殊情况下的偶发事件。显然,教材中表述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依据教材就形成“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直接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思维定势,也就错误地得出:1871年3月18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巴黎革命必然会爆发。
一些教师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却把揭示历史规律和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必然性混为一谈。错误的思维定势形成错误的逻辑推理,僵化的思维模式必然影响教学思路的清晰性和分析的透彻性。
如何破除师生思维中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的思维定势呢?笔者认为,从梳理相关的历史线索出发,分析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揭示历史发生和发展的变化性,可以促进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内涵、外延的全面掌握,培养学生审慎的学习态度。以科举制中断的历史教学为例,笔者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课堂和课后知识处理:
(一)课堂知识阐释时,从通史角度,帮助学生理清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首先以课件展示朝代更替表,加深通史的意识。然后,简要对应展示科举制经历主要朝代史实。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炀帝杨广时始置进士科。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至武则天时她本人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为制科。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课堂讨论中,依据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元朝是否延续了科举制?”为主题,做一个“知识衔接”。以史料构建新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
例如展示《元史》部分材料:忽必烈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之时,在汉人宰相史天泽、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汉族官僚的推动下,以“戊戌选试”为先例,曾试图恢复科举。甚至后来汉族官僚许衡,都具体制订了“罢诗赋,重经学”的学校科举条制,但最终也未能实现。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覆亡。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统一全国的元朝,许多制度都沿袭自宋朝,但科举制度却迟迟没有恢复,事实上被废止了。蒙古人不着意开科取士,至延■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①以此段材料直接证明元代科举制曾经中止过一段时间。
或者展示《宋元戏曲考》部分补充性史料,间接地证明元代曾废除过科举制:“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于一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②这段文字从一个侧面表述了元代因废除科举制,使读书人觉得自己所学的四书五经没有用武之地,于是把自己的才华用在其他方面,如创作词曲,杂剧,等等,它间接促进戏曲文学的繁荣。
(三)课后在校园网的“历史园地”,通过博客的方式,以“元初为什么废除科举制?”为主题展开“史学争鸣”,分析元朝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我校参与此话题讨论的学生人数达三百多人,参与讨论达一千多次。其总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之一,蒙古旧制的存在。元朝开国之初,已有选官制度,客观上没有迫切需要另辟取仕途径。忽必烈建元之前,蒙古对中原统治已长达半个世纪。在这一时期,凡纳土归降者,均命其为当地长官,依照金朝的官制授予官职,其中包括一些汉人儒士和官吏、地主等,他们成为蒙古统治区的政权主宰者。这样从中央到地方的秩序也得以维系。
原因之二,财政局限。中统、至元之际,国家多事,大量的军费开支使元朝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短缺问题。这时的忽必烈对于儒学已失去原有的热忱和兴趣,他所急需的是增强军力,保证军政费用。
原因之三,蒙古贵族与汉贵族的矛盾。忽必烈重用阿合马、桑哥等人,让他们“理财助国”,遭到朝中许多儒臣的反对。科举取士是汉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全面实行此种办法便意味着全面的汉化,意味着蒙古贵族特权的丧失。儒臣们反对阿合马、桑哥等人理财,就进一步加深了蒙古统治者与儒臣之间的矛盾,因此,忽必烈对于遴选“真儒”的科举制度十分冷淡。科举停废长达半个世纪,从另一角度来看,是忽必烈等蒙古贵族想借此打压汉人势力。
原因之四,科举制本身弊端的暴露。在忽必烈疏远儒臣、科举制度滞泥不前的同时,理学家许衡等人由于忌恶宋、金科场遗风,自己举办学校,以培养新的人才,对立即恢复科举也不感兴趣。社会对以章句注疏、声律对偶之学取士的严厉批评,也加深了蒙古统治者对科举制本身的不信任。
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元初科举制的中断是元朝政治的产物,是蒙古贵族政治的需要。
总之,教学过程中做一些知识的纵向梳理、横向联系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打破长期的思维定势,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间断性、复杂性。反之,对于一些认知模糊的历史概念,如果教师不去深究,如果我们的学生也只求一知半解,一些思维误区必将形成定势。所以,课前课后教师要做的事情很多。高中教师可以尝试用通史知识弥补专题史的不足,以纵向历史的时间点来梳理历史线索,特别要关注历史的复杂性,关注历史发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分析中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正确揭示历史发生、发展的规律,使学生全面正确感知历史、理解历史、领悟历史。
【作者简介】颜子翔,男,1980年生,江苏溧阳人,中学一级教师,江苏溧阳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课堂设问:学生思维定势的破冰

    戴美兰+孙东亮关键词 问题,思维定势,批判性思维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29-04思维定势是人们受已

  • 高中历史教学要打破思维定势

    关键词 创新,思维定势,历史教学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24-06在新课改的创新活动中,教师们往往把

  • 历史情感价值观中传统文化的教

    关键词 演历史,情感价值观,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03-06历史教育肩负着国家认同、国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