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

王楠
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非语言符号传播是出现频率不亚于语言符号却往往被业内人士忽视的一种传播行为。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的有机融合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传播效果,发挥辅助语言表达,强调语言信息,把握采访节奏以及展示媒体风采等功能。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第二类是体态语言,第三类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①本文尝试从造型语言、身体语言和环境语言几方面去探讨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
造型语言技巧
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衣着、妆饰等外在造型因素是电视画面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以非语言符号的形式传播信息。外观符号构成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现场人物和观众对电视记者认知的接口。外在造型可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大部分,可控部分包括出镜记者的发型、服装、装饰品等可以调控的方面,不可控部分包括身高、容貌等天生的、不易改变方面。现就可控部分做出分析。
一、简单大方,不宜常变。出镜记者的装扮要以简洁大方为基本要求,服装款式尽量简单,不戴夸张的饰物。因为在电视画面中,出镜人员过多或夸张的装饰会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使观众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于新闻报道中。经常出镜被观众熟知的记者,其发型或其他装扮不宜常变,因为出镜记者的外表会在大众传播中形成某种相对固定的符号,随意打破原有的符号会引发受众的困扰。
二、适宜场合,有礼有节。电视采访中,由于出镜记者的外表不合适而造成误会的场面并不少见。有的女记者到农村采访穿着入时、化妆浓艳;在政府记者招待会等重大场合,本应正装出席的记者却着装过于随意,这些都会在电视画面里形成反差,从而影响整个节目和采访的整体效果。电视记者合时宜的着装,也体现他本人以及他所代表媒体的素质和礼节。
三、代表媒体,树立品牌。出镜记者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着他所在的媒体,他所发表的观点也代表着媒体的观点。我们经常看到出镜记者手持的麦克风或者身穿的衣服上都带有记者所在媒体的台标。在出镜记者报道时,台标以非语言符号的形式传播了某种信息:一是表明出镜记者所在的媒体,以媒体对言论负责的态度报道新闻;二是为媒体树立品牌意识,在新闻报道中树立媒体形象。
身体语言技巧
体态语通常被称为身体动作或身体语言,较典型的包括面部表情(特别是眉毛、前额、眼睛和嘴的表情),姿势和手势等是为了补充口头语言在交际中不足。因此,体态语在电视采访中的存在意义在于配合记者的语言表达,对语言传播中出现的不够严谨或不够完整的部分进行形象化的补充。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体态语可以具体分为表情语、体姿语和手势语等。
表情语。表情语是指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传递出的信息,表情语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部分。一个人的脸庞由上至下可以大体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眉毛和前额;第二部分,眼睛;第三部分,嘴。在这三部分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就是目光。在电视采访中,目光的交流是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中最常用的手段,无论是现场观察,还是与采访对象交谈,或是面对镜头评述播报,记者的目光都传达着丰富而又真诚的信息。2008年汶川“5·12”地震发生后的第九天,有一些当地的灾民从避难场所回到自己的家中,想看看自己的家,收割已经成熟的庄稼,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在老乡回家的路上对他们进行了采访。镜头中,李小萌面对老乡眼中满是关切和担心,表现了一名媒体记者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这一幕感动了电视观众,也感动了被采访的那位老乡,离开时还回头对记者说:“谢谢操心了。”
因为表情语的直观性,电视记者必须懂得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尤其在一些情绪起伏比较大的场合,出镜记者更要善于控制自我情绪,做到不露声色,得体表达。
体姿语、手势语。体姿语是人的身体姿态所传递的信息,如记者在采访时采取的坐姿、站姿、走姿等,都会向观众和采访对象传递一定的信息。手势语是指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其中出镜记者用得较多的有握手、鼓掌等。这两种体态语的使用经常是同时进行,因此把它们放到一起论述。这两种身体语言,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一般能够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一是表达态度。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利用身体姿态表达态度,比如交谈时紧抱双臂表示与对方保持距离,身体前倾表示尊重等,这些非语言符号在出镜记者采访时也会遇到。《焦点访谈》在1996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天播出的《走进麻风村》中,记者在采访时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记者的这种行为是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以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恐惧心理。记者的态度和情感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而感受到这一切的不仅有电视机前的观众,被采访的麻风病人更是感到温暖。
二是情感交流。出镜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适当的体态语可以帮助记者表达情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使采访进行得更加顺利。2008年6月7日,《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一期汶川地震灾民回乡重建的节目《杨柳坪七日》,记者柴静跟随杨柳坪的村民进行采访。其中有一段对一名刚刚失去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孩子的采访:
记者:“你知道后天是什么日子吗?”
孩子:“知道,儿童节。”
记者:“你怎么不跟别的孩子一样去重庆过节呢?”
孩子:“我要呆在家里。”
记者:“外面可能有很多同学想跟你一块儿,你为什么要呆在家里啊?”
邻居:“在家里可以和爸爸在一起。”
记者:“是因为这个吗?不想离开爸爸是吧?”
当说到不愿离开爸爸时,孩子的神情立马暗淡下来,眼里溢满泪花,柴静一把将孩子揽到自己怀里。这一动作的效果可谓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对于一个刚刚经历如此大的灾难并失去母亲的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一个拥抱更能让他感受到温暖的了。这种非语言行为加深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情感交流,更触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三是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体态语还可以用来强调记者希望引起采访对象注意的问题和细节。在提问中,出镜记者可以利用手势等动作来加强提问的语气;在现场播报评论中,出镜记者也可以利用动作加强评述的力度,使观众注意到记者播报内容的重点。这是利用副语言中的重音、语气技巧外的另一种方式。
环境语言技巧
人与人交流的过程总要在某种环境下进行,而特定的环境也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环境语言可分为两种关系:一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即出镜记者、采访对象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出镜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出镜记者报道行为必须依托演播室之外的现场背景,出镜背景的选择意味着将提供何种背景信息以非语言的形式传播给受众。合理的出镜背景选择,能起到以下作用:
一、“我在现场”的有力证明。如果说出镜记者所处的“位置”直接关系到记者是否身在新闻现场的话,那么,出镜背景便是“位置”的有形证明。2010年11月17日郑州市区内连续发生水管破裂事件,严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此事件进行了多次报道采访。在对白庙水厂水管破裂而引起路段积水的报道中,记者选择积水的路段作为出镜背景,站在积水高度到小腿的路面上,背后有正在工作的抢修车以及来来回回淌水走过的居民。这一出镜背景的选择,证明事件发生时记者在现场,用直观、真实的方式向电视观众报道了新闻事件。
二、出镜背景以非语言符号充实新闻信息。出镜背景是记者在现场活动的画面显示,信息含量丰富的新闻背景现场会起到衬托、强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向观众展示实时发生的现场情景,使背景成为传达“映像信息”的载体。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分为静态报道和动态报道,在背景不断转换的动态报道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在记者出镜前,要精心选择出镜活动区域,并提前“走场”,以保证报道任务的顺利完成。
人与人的关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打破了传统的单纯大众传播模式,成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交融的传播,而出镜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流就是其中不折不扣的人际传播部分。人际传播双方存在人际距离关系,人类学家霍尔根据交流的种类不同和关系性质的不同,指出存在于人际之间的几种距离关系:私密距离——0到18英寸;个人距离——18英寸到4英尺;社会距离——4英尺到12英尺;公众距离——12英尺到视力可及范围内。②对于出镜记者的采访来说,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属于个人距离关系范畴,一般两者之间保持还可以再容纳一人到两人的距离,这样的距离不像朋友般亲密,也不至于像一种利益关系,略显形式也不拘于形式。由于拍摄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位置应是一个大钝角的角度,在镜头中呈现出来记者的后侧面和被采访者的侧前面,以获取采访对象的语言信息或非语言信息为主。
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只有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娴熟掌握非语言符号传播技巧,才能将现场的事实信息点更加人性化、具象化、体验化的处理,从而实现新闻事件信息的有效传播。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45页。
②[美]特里·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著,熊婷婷译:《有效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131页。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