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游戏串始终
章学云
〔关键词〕 游戏;心理活动课;教学模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钟志农老师曾介绍过,浙江省在2007 年“百课万人”心理辅导课展示活动中,在浙江大学等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尝试总结并推出了12种活动课型。同样的,上海市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在五届课程大赛的带动下也经历了井喷式发展。
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开启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良好开端,营造了良好的课程研究氛围,推出了一批精良的心理辅导活动教材,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教师。然而,这些外化的指标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这个本质让越来越多心理工作者更加理智、深入地思考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目的与未来走向。
与探索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某种模式或课堂进程不同,近年来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生发了诸多新鲜视角和全新尝试,其中非常有益处、有趣味又有拓展的一个尝试便是整堂课只对一个游戏进行多次深入探索。本文将依据上海市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中两堂一等奖的优质课,对这个全新的尝试做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一个贯穿始终但又简单明了的游戏
常见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会围绕活动课的主题,根据钟志农老师介绍的“热身—转换—工作—结束”四个阶段分别设计相应的活动,从而形成层次分明、活动多样的一堂课。然而,在近期的上海市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中,却出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尝试——围绕课的主题,仅以一个游戏贯穿课堂始终。这个游戏经过巧妙的处理既作为热身导入、又作为工作探索,亦作为结束升华,可谓大胆尝试又“步步为营”。整堂课主线分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效果显著。
比如,闵行实验小学的王晨郦老师的“玩中有心意”一课,以四年级学生为对象,以经典的民间体育游戏“炒黄豆”为主线,将游戏设计成四个层面。
1. 2人面对面做“炒黄豆”的游戏,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两人游戏中不顺利和顺利的各种原因,总结出“相互商量”是游戏成功的首要因素。
2. 3个人或4个人组成小组“炒黄豆”,规则是“不管往前翻还是往后翻手都不能打结”;游戏出现困难,学生发现增加人数后仅通过“相互商量”并不能达到成功,于是在教师的演示下继续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小组游戏成功与不成功的各种情况,总结出“在相互商量的基础上,乐于接受他人的想法并努力尝试这些想法”是游戏成功另一个因素。
3.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组约10人)进行第三轮“炒黄豆”游戏,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小组游戏成功与不成功的各种情况,总结出在游戏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还需要“顾及他人”。
4.全班一起组成大圈,进行最后一轮“炒黄豆”游戏,游戏过程中全班商量两个最高的同学来当“门”,从哪个方向钻出去更方便等,以全班的成功将课推向高潮,既总结本课,更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再如浦东南路小学戴雯老师的“上课这回事”,以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在《羊村自习课》的视频简短导入后,便引入游戏“贴鼻子”进行三次探索,虽然游戏一直未变,但三次探索达到三个层面的效果。
游戏简单说明:教室前端放有两个贴板,上面是缺鼻子的卡通小猪头,全班分成两组,每组派一名选手,原地转三圈后上前蒙眼贴鼻子,鼻子贴准的组获胜。除了选手,其他同学都做拉拉队。
1.第一次探索:两位选手全凭直觉贴鼻子,拉拉队热烈“加油”,结果选手连小猪头都没找到,教师引导全班热烈讨论如何让游戏成功。
2.第二次探索:按照学生讨论的方法,给每位蒙眼游戏者配备一位指挥官,游戏再次失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游戏失败的原因:拉拉队的插嘴、吵闹、混乱、缺乏与队员的互动等干扰了队员和指挥官,引出学生上课时也有这些不良习惯,并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克服这些上课的不良习惯。
3.第三次探索:学生用讨论出来的好习惯、好方法进行第三次游戏,两组游戏很快成功,学生情绪高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游戏成功的原因,并引申到日常上课时应怎样做效果才好,总结出上课歌:上课要安静,学习坐端正,发言不插嘴,不懂要发问,学会这几点,才能有收获。
二、一个真实又积极向上的“心理场”和“社会场”
钟志农老师说:“不管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 教学模式或‘活动课型,不管我们设计的是一个活动还是四五个活动,只要是上得比较成功的心育活动课,其内在的运作机制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团体动力的总体发展规律。”团体动力学的鼻祖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指出,个体和他的情境构成了心理场,与此相同,团体和团体的情境就构成了社会场;个体的行为主要由其生活空间内各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团体的行为也主要由团体的社会场中各区域的相互关系所决定。
在上述两堂优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教师带动下的一个真实而又积极向上的“心理场”和“社会场”。每位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有足够高的成就动机,有与同学互动时的快乐、沟通、感悟和分享,更有自我解决问题的意向与能力,这是学生个体健康积极的“心理场”,而各个小组之间氛围融洽、互动活跃、沟通有效,这是学生团体健康积极的“社会场”。
这两个场的建立,不仅让整个心理课堂充满正能量,让置身其中的师生身心愉悦,也让观课之人深受感染。这样的“场”,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追求的状态和境界。
三、一场原始真实的互动
两堂课因为活动主线、游戏的规则和道具等都非常简单,所以,整节课无需花费太多精力用在学习游戏规则、理解教学语言、摸索教具上,学生能够最快最真实地投入到活动中,而教师也全力投注在游戏生发的种种情况,对学生的反应等进行反馈、总结、提升,并引导学生将游戏中的所思所悟所得运用于下一步的游戏中。
比如王晨郦老师,在“炒黄豆”游戏人员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成功的经验、不成功的难点、游戏中的种种意外等,从未对学生做任何的打断、中断或偏引,即便最后全班游戏成功,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很成功”“有遗憾”“有难度”等都得到充分表达。
戴雯老师的课中,就一个活动从失败到成功的三次探索,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种种不良习惯最真实地引发出来,通过不断引发学生思索讨论来解决游戏失败的难题,学生最后运用良好的习惯成功地完成游戏。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但戴老师运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巧妙而幽默地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从而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良好上课习惯的作用与效果,教学目的的达成可谓不留痕迹,一气呵成。
两堂课,都是通过一个至简的游戏引发学生最原始的成就动机,以此动机为突破口,教师又充分巧妙地引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互动频繁、师生交流热烈,可谓妙哉。
四、一种无框架、无拘束、无痕迹的课堂氛围与效果既成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达成,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一大难点。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浓厚、气氛的融洽、真情的袒露、交流的坦诚等都是评价当堂效果是否明显的指标。若以这些指标来评价,上述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也难怪会被评为一等奖,但它们显然又高于这些指标。
这两堂优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大部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气场与氛围。多年的探索中,很多心理教师仍然需要为不游离课堂主题而付出相当大的心力与体力,而不够老练成熟的教师还会在课堂环节的起承转结上显得生硬而刻意,在应对学生课堂生成性问题时更是困难百出。
然而这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一个游戏便顺水推舟、自然前行,非常巧妙地避免了这样的局限,整堂课没有框架感、拘束感和痕迹感,心理教师能够腾出更多的心力和脑力来驾驭课堂的生成,或做穿针引线的引导,或做蜻蜓点水的点评,或做提纲挈领的总结,将学生在游戏中所有的感悟、体验、收获等一一引出。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所有的兴趣、专注、投入以及内心对成功的渴望,而所有这些有利因素让整节课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我们当前仍然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总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型、流程或模式,然而,若以“心育无痕”这一最高境界来衡量,这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无疑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海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发展水平。
五、一位既无为又有为的心理教师
最后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至难的一点。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直有良好的研究氛围,也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培养了很多优秀和勤于钻研的教师。但显然,这两堂课对心理教师的现场生成能力要求非常之高。
如果观看两堂课的录像,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共性,无论是王晨郦老师还是戴雯老师,她们在课堂上显然不是主体,学生全心投入,游戏、发言、探索、互动,整个课堂学生最忙碌、最热烈、最投入、最探索,观课者一望便知课堂是他们的,教师仿佛“无为”。
但仔细分析则发现,教师的功力全在这“无为”之中:学生遇到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发生时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如何继续?如何善后?如何又将学生能力推向更高的层次?教师在引发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和探索,引出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和高潮,而这种引导是那样的自然与无痕,这便是“有为”。
若以“无为又有为”来要求每一位心理教师,这个要求显然是非常高的,但这个境界应该是每位心理教师都应该去追求的,因为要做到“心育无痕”,还真需要教师“无为又有为”。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5)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