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为主体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分析与实践
史文瑞
摘 要:本文直面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要以“现实的研究人”的马克思人学思想为基础,树立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并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进行实践层面的例证。
关键词:“现实的研究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与实践
以教师为主体开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全部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我党所特有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但在实际工作中,针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从根源上讲,要切实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谁是主体”的问题,应该围绕谁的需求和实际来开展工作。
从理论层面来看,“现实的研究人”是马克思人学的基本出发点,具体来讲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存境遇,研究人的现实要求及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现实矛盾。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在做“人”的工作,而且是做一个知识层次和内涵修养普遍较高的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让他们“自教自律”比单向灌输和简单说教更容易被接受。
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也亟待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一是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击着高校教师的思想和生活,使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变化趋势,在少数教师中甚至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不良现象,从而给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问题。二是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方面呈现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政治的关注与参与更理性,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等爱国主义色彩比较强烈的问题上;在价值取向上虽能兼顾国家与集体利益,但会更加注重个人的实际利益和成长发展,价值观念多样化、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会更敏感,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三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还存在一些共性的不足及需要加强的方面。首先,相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人员、经费和体制的保证;其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单一,理论学习、思想教育与教师生活、工作的切合度不强;最后,对教师的个性、心理、兴趣、爱好和处境等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等。
为此,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要学会“现实的研究教师”,根据教师的思想实际和利益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教育内容和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引领、思想教育、情绪疏导和行为指导等,使教师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利益需求,形成正确的思想动机,采取适当的行为,切实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1.建立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常态调研机制
人作为有感情、有理性、有意志、有道德的高级动物,有各式各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的利益需求推动人形成一定的思想,并使人在一定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一定的行为。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要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必须了解高校教师的利益需求和思想实际,建立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常态调研机制。在每学期开学、重大纪念活动期间及突发事件敏感期,通过座谈、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注的问题,并适时汇集民意,释疑解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要高度关注教职工的利益诉求,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建立并完善诉求反映渠道,着眼教职工幸福,抓民生工程,促进校园和谐。
2.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
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主要困扰直接影响到广大教师对党和国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所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解教师之所忧。特别是青年教师正处于学术和事业的上升期,也处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爬坡期,面临住房、待遇、职称评聘、科研、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如果他们的后顾之忧得不到有效解决,就有可能会动摇他们的学术信念,影响学校本身乃至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要积极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多部门的合力联动效应,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应定期听取各单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汇报,研究落实相关措施,切实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宣传、组织、人事、教务、科研、工会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各二级党组织具体实施,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工作形成合力。
3.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的旨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旨在“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两者应有机结合起来。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仍未放弃对高校思想阵地的争夺。因此,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师的头脑,把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不断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就显得尤为必要。与此同时,针对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教师的思想教育方面应该力戒空洞无物的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将政治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将晓之以理的理论教育与导之以行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4.切合教师实际,分层推进、多措并举
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学会对教师进行分层、分类的指导,结合教师的年龄、职务、职称、思想实际等,有针对性地推进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要通过高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教职工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新进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等,分别搭建形成以处级领导干部、普通教职工、基层党组织、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平台,实现领导领学、专家导学与基层互学、教师自学相结合,形成学校学院、校内校外之间理论学习资源的良性共享机制。在学习形式上,也要着力多措并举,可以通过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建言评论的形式做好全校师生的思想引导工作,也可以以征文、演讲比赛、宣讲、理论研讨会、网络博文比赛、摄影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搭建便于广大师生参与的活动平台。总之,要通过分类分层的教育,真正触及教师的心灵深处,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必须“强化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将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在建章立制、提升管理中服务教师发展;将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一是搭建青年教师理论研习营平台,引导青年教师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熟知到真知,再到知行合一的提升。青年教师理论研习营由宣传部发起成立,青年教师自愿报名参加,旨在紧贴青年教师发展实际、务求增强认同,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并举,通过专家辅导、典型宣讲、专题征稿、参观实践、社会调研的形式,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近两年,以青年教师理论学习座谈会和原著学习会的形式,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团长贺亚兰等专家为营员作多场专题报告。邀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提名奖获得者商雨佳来校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激发青年教师对高尚情怀的尊崇感。组建两届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我与联大共奋进” 宣讲团,于2013年、2014年分别以“我的梦·联大梦·中国梦”和“闪耀联大星,最美北京人”为主题,在学校各个校区开展20余场宣讲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宣讲形式加深青年教师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阐释与宣传、践行。此外,在营员中开展“联大校园看两会”“我读书我存在”“我看联大这几年”“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等专题稿件征集活动,并在校外媒体、新闻网、校报等媒介进行选登,加强营员间的交流学习。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国情、社情、市情、校情,组织营员赴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部参观学习,增强营员“知北京、爱北京、荣北京”的意识;组织营员赴海淀区政府、海淀区学院路办事处学习参观,增强营员服务社会的意识;组织营员参观了学校新建实践教学中心,增强营员知校爱校的意识;组织营员结合自身专业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研并形成调研成果,在2014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优秀社会调研成果评选中,学校择优推荐的9篇调研成果,有4项成果获得优秀调研项目一等奖,3项成果获得优秀调研项目二等奖,学校获评“2014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二是搭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平台,以赛促导重培养。自2011年起,学校已成功举办三届中青年教师执教能力比赛,有200多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对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前10名的教师给予重点培育,并为每人配备2名优秀导师作为奖励政策。努力把执教能力比赛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打造成团结青年教师的主要载体,输送优秀人才的主要渠道。此外,学校连续两年组织教师400余人次赴北京科技大学观摩学习、拜师取经。在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学校师范学院曹颖娜、广告学院戴文俊双双斩获文史类B组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佳演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基础课教学部袁安锋斩获理工类B组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佳演示奖。
三是搭建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设立北京联合大学“新起点计划”项目,着力提升学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新起点计划”项目属于校级科研计划项目,主要面向全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旨在资助他们开展科研学术活动、开发学术潜能、夯实研究基础,选拔造就一批优秀青年科研工作者,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研究基地建设和学术队伍建设。在学校获批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中,学校的青年项目都占到一半以上。同时,学校举办“我与联大共发展”中青年教师发展论坛,让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展示风采,并对中青年教师成长路径规划做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此外,在职称评聘中开通“博士通道”。举办新提任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培训班,培养一批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干部,打造一支对事业忠诚、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四是搭建青年教工联谊、帮扶活动平台,增强青年教师的幸福指数。学校党委提出“厚待教工”的理念,以真心关爱、真情感动、真诚帮扶青年教工为指导思想,每年组织“三十而立话责任”主题生日会、“玫瑰之约”单身青年交友联谊会、“真情常相伴,琴瑟永和谐”新婚教职工联谊会、“厨厨动人”青年教工厨艺大赛等,增强年轻教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和事业心,拉近学校与青年教职工的距离,凝聚青年教师的力量,对鼓励青年教师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学校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立足于教师这一“主体”的需求,跟进影响教师思想状况的社会变化,了解教师思想实际和利益诉求变化,尊重教师自身的价值,遵循教师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自教自律”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由“单向灌输型”向“平等交流型”的转向,促进高校教师自由全面发展,助推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J].江汉论坛,2008(1).
[2]柏成华.毛泽东人本思想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26(4).
[3]张艳.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 ?实习编辑:翟 迪]
摘 要:本文直面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要以“现实的研究人”的马克思人学思想为基础,树立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并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进行实践层面的例证。
关键词:“现实的研究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与实践
以教师为主体开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全部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我党所特有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但在实际工作中,针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从根源上讲,要切实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谁是主体”的问题,应该围绕谁的需求和实际来开展工作。
从理论层面来看,“现实的研究人”是马克思人学的基本出发点,具体来讲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存境遇,研究人的现实要求及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现实矛盾。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在做“人”的工作,而且是做一个知识层次和内涵修养普遍较高的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让他们“自教自律”比单向灌输和简单说教更容易被接受。
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也亟待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一是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击着高校教师的思想和生活,使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变化趋势,在少数教师中甚至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不良现象,从而给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问题。二是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方面呈现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政治的关注与参与更理性,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等爱国主义色彩比较强烈的问题上;在价值取向上虽能兼顾国家与集体利益,但会更加注重个人的实际利益和成长发展,价值观念多样化、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会更敏感,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三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还存在一些共性的不足及需要加强的方面。首先,相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人员、经费和体制的保证;其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单一,理论学习、思想教育与教师生活、工作的切合度不强;最后,对教师的个性、心理、兴趣、爱好和处境等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等。
为此,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要学会“现实的研究教师”,根据教师的思想实际和利益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教育内容和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引领、思想教育、情绪疏导和行为指导等,使教师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利益需求,形成正确的思想动机,采取适当的行为,切实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1.建立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常态调研机制
人作为有感情、有理性、有意志、有道德的高级动物,有各式各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的利益需求推动人形成一定的思想,并使人在一定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一定的行为。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要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必须了解高校教师的利益需求和思想实际,建立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常态调研机制。在每学期开学、重大纪念活动期间及突发事件敏感期,通过座谈、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注的问题,并适时汇集民意,释疑解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要高度关注教职工的利益诉求,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建立并完善诉求反映渠道,着眼教职工幸福,抓民生工程,促进校园和谐。
2.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
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主要困扰直接影响到广大教师对党和国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所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解教师之所忧。特别是青年教师正处于学术和事业的上升期,也处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爬坡期,面临住房、待遇、职称评聘、科研、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如果他们的后顾之忧得不到有效解决,就有可能会动摇他们的学术信念,影响学校本身乃至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要积极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多部门的合力联动效应,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应定期听取各单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汇报,研究落实相关措施,切实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宣传、组织、人事、教务、科研、工会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各二级党组织具体实施,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工作形成合力。
3.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的旨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旨在“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两者应有机结合起来。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仍未放弃对高校思想阵地的争夺。因此,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师的头脑,把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不断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就显得尤为必要。与此同时,针对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教师的思想教育方面应该力戒空洞无物的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将政治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将晓之以理的理论教育与导之以行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4.切合教师实际,分层推进、多措并举
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学会对教师进行分层、分类的指导,结合教师的年龄、职务、职称、思想实际等,有针对性地推进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要通过高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教职工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新进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等,分别搭建形成以处级领导干部、普通教职工、基层党组织、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平台,实现领导领学、专家导学与基层互学、教师自学相结合,形成学校学院、校内校外之间理论学习资源的良性共享机制。在学习形式上,也要着力多措并举,可以通过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建言评论的形式做好全校师生的思想引导工作,也可以以征文、演讲比赛、宣讲、理论研讨会、网络博文比赛、摄影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搭建便于广大师生参与的活动平台。总之,要通过分类分层的教育,真正触及教师的心灵深处,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必须“强化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将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在建章立制、提升管理中服务教师发展;将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一是搭建青年教师理论研习营平台,引导青年教师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熟知到真知,再到知行合一的提升。青年教师理论研习营由宣传部发起成立,青年教师自愿报名参加,旨在紧贴青年教师发展实际、务求增强认同,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并举,通过专家辅导、典型宣讲、专题征稿、参观实践、社会调研的形式,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近两年,以青年教师理论学习座谈会和原著学习会的形式,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团长贺亚兰等专家为营员作多场专题报告。邀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提名奖获得者商雨佳来校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激发青年教师对高尚情怀的尊崇感。组建两届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我与联大共奋进” 宣讲团,于2013年、2014年分别以“我的梦·联大梦·中国梦”和“闪耀联大星,最美北京人”为主题,在学校各个校区开展20余场宣讲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宣讲形式加深青年教师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阐释与宣传、践行。此外,在营员中开展“联大校园看两会”“我读书我存在”“我看联大这几年”“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等专题稿件征集活动,并在校外媒体、新闻网、校报等媒介进行选登,加强营员间的交流学习。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国情、社情、市情、校情,组织营员赴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部参观学习,增强营员“知北京、爱北京、荣北京”的意识;组织营员赴海淀区政府、海淀区学院路办事处学习参观,增强营员服务社会的意识;组织营员参观了学校新建实践教学中心,增强营员知校爱校的意识;组织营员结合自身专业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研并形成调研成果,在2014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优秀社会调研成果评选中,学校择优推荐的9篇调研成果,有4项成果获得优秀调研项目一等奖,3项成果获得优秀调研项目二等奖,学校获评“2014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二是搭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平台,以赛促导重培养。自2011年起,学校已成功举办三届中青年教师执教能力比赛,有200多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对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前10名的教师给予重点培育,并为每人配备2名优秀导师作为奖励政策。努力把执教能力比赛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打造成团结青年教师的主要载体,输送优秀人才的主要渠道。此外,学校连续两年组织教师400余人次赴北京科技大学观摩学习、拜师取经。在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学校师范学院曹颖娜、广告学院戴文俊双双斩获文史类B组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佳演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基础课教学部袁安锋斩获理工类B组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佳演示奖。
三是搭建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设立北京联合大学“新起点计划”项目,着力提升学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新起点计划”项目属于校级科研计划项目,主要面向全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旨在资助他们开展科研学术活动、开发学术潜能、夯实研究基础,选拔造就一批优秀青年科研工作者,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研究基地建设和学术队伍建设。在学校获批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中,学校的青年项目都占到一半以上。同时,学校举办“我与联大共发展”中青年教师发展论坛,让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展示风采,并对中青年教师成长路径规划做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此外,在职称评聘中开通“博士通道”。举办新提任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培训班,培养一批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干部,打造一支对事业忠诚、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四是搭建青年教工联谊、帮扶活动平台,增强青年教师的幸福指数。学校党委提出“厚待教工”的理念,以真心关爱、真情感动、真诚帮扶青年教工为指导思想,每年组织“三十而立话责任”主题生日会、“玫瑰之约”单身青年交友联谊会、“真情常相伴,琴瑟永和谐”新婚教职工联谊会、“厨厨动人”青年教工厨艺大赛等,增强年轻教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和事业心,拉近学校与青年教职工的距离,凝聚青年教师的力量,对鼓励青年教师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学校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立足于教师这一“主体”的需求,跟进影响教师思想状况的社会变化,了解教师思想实际和利益诉求变化,尊重教师自身的价值,遵循教师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自教自律”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由“单向灌输型”向“平等交流型”的转向,促进高校教师自由全面发展,助推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J].江汉论坛,2008(1).
[2]柏成华.毛泽东人本思想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26(4).
[3]张艳.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 ?实习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