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年画
一进腊月,年味儿渐浓。京城的农展馆、新发地等处,纷纷举办“年货大集”。大集上不仅有各地的特色土特产年货,还有年画展卖。在北京市场上消逝了多年的年画如今又见展卖,引发了我对年画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我是个小学生,那时过年除了能享受“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的欢乐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年画。每年一进腊月,前门外打磨厂、琉璃厂一带的书画店铺,各庙会上的年画摊儿,街边搭起的卖年画的席棚,还有新华书店的店堂里,都悬挂起琳琅满目的各种年画,成为京城五彩缤纷的一道年景。而看年画,选年画,买年画,家家户户贴年画,则是北京人过年的一个乐子,也是老北京一个传统的年俗风情。
老北京年节的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扫房以后就该贴新年画了。北京的年画大多来自天津的杨柳青、河北的武强和山东的潍坊这些北方传统的木版年画产地。除传统的木版年画外,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因机器大量印刷,价格便宜的胶印年画已成市场的主流。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年画的品种达到上千种,内容十分广泛。诸如节俗时令、世俗风情、四季风景、神话传奇、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以及时尚新画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像“迎春接福”、“福禄寿三星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代表作品。我儿时最爱看的是一种“连环年画”。这种年画是在一张纸上印多幅画,表现一个故事,画下面有文字解说,就像一本展开的连环画书。内容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杨家将》等小说,或老“戏出”里的故事。这种“连环年画”不仅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爱看。我们家每年都买回去几张贴在家里,百看不厌。
有的商家也在年节自行设计印制带有广告性质的年画,奉送给顾客。有一段时间,我父亲曾在山东故乡代售过同仁堂的中成药。每逢年节前来北京进药,总能得到一批同仁堂赠送的年画。我印象中,这种年画的上半部分大多是胖娃娃之类的吉祥喜庆画,下半部分是一些中成药的介绍。父亲把年画带回故乡后,送给乡亲们很受欢迎,也为同仁堂做了宣传。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就不印制这种年画了。这种商家印制的广告年画存世量很少,如今成为年画收藏市场的稀有品种。
1958年,我进北京一家军工厂当了工人,后来在厂工会做了多年的宣传工作。工会的一项主要职能是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评选和奖励先进。1965年底,厂里开始搞“四清”,接着就是“文革”。劳动竞赛还要搞,但不能搞“物质刺激”。年年评选先进没有奖金,只能发一纸奖状。年年发同样的奖状,实在是单调。后来,我们就想出个新点子——送年画。在年画上写上先进人物的名字,用镜框装起来,然后,敲锣打鼓地送到先进人物的家中,这叫“一人先进,全家光荣”。据我了解,这种做法不只我们工厂一家。这种特殊用途的年画,记载着一段特殊年代的历史,成为年画收藏的一个特殊品种。
那个时期的年画已经是清一色的新年画了。所谓新年画是针对传统年画而命名的。在战争年代的解放区,就出现了表现革命内容的木刻年画,这是新年画的发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大张旗鼓地兴起了“新年画运动”。1949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许多著名画家都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投入到新年画的创作。新年画更多地承载着为政治服务的使命,记录着社会的风云变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年画和新年画曾一度出现复苏繁荣的景象,但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和人们对文化时尚的新追求,年画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收藏品。
作者单位:中国评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