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瓷的隐喻性研究

    黄晶+马可望+汤莹莹

    

    

    

    摘要:研究北宋汝瓷形态特征的隐喻性。通过国内外文献中有关隐喻研究理论的梳理,对比数学中常见的映射模型,构建出分析北宋汝瓷隐喻性文化特征的研究范式。并选择宋词中代表性词句作为研究的意象源,通过模型分析意象源与汝瓷形态特征之间的文化匹配关联,解析北宋汝瓷的形态特征与宋词的文化意象之间的隐喻性关系,为当代汝瓷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一种文化价值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北宋 汝瓷特征 隐喻 意象源

    引言

    近年来,文创产业被许多国家视为继传媒产业经济之后的第四波经济动力,不仅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与产业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传统工艺美术和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众多的文创产业价值链中,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文创产品的设计。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区域文化的符号化,创意元素的表现力,成为了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汝窑,位列宋五大名窑之首,汝官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瑰宝。在汝瓷的文化内涵中承续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的多个层面,如何解读出汝瓷的文化寓意,对于当代汝瓷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北宋文化

    北宋是一个文化韵味厚重的时代,它国力不如唐代,在对外战争中屡遭失败,但文化却很繁荣,宋文化曾被誉为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

    (一)瓷文化

    宋代非常注重造型设计,在造型领域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宋代生产力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汝官窑瓷器的造型和烧制工艺,极地大超越了前代的水平,达到了历代制瓷水平的高峰。汝瓷色彩主要有豆青、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葱绿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处收藏的有少量汝官瓷,尽管器型都不大,但无论是盆、盘、洗还是碗,样样都是稀世珍宝,代表了宋瓷文化的高峰。

    (二)茶文化

    北宋茶文化相当繁荣,不仅士人茶文化和宫廷茶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而且市民茶文化也逐渐兴起。士人、贵族、市民等不同阶层对茶的实用价值及审美意识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形成宋代茶文化五彩绚丽的特色,其中士人阶层的饮茶最能体现宋代茶文化的精神。他们视茶为君子饮茶追求闲雅淡泊,表现出一种高雅的情趣。宋人对茶艺的又一贡献是真正将茶与某些艺术融为一体。

    (三)诗书画文化

    陈寅恪先生在评价宋朝文学艺术时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干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徽宗赵佶是一位在绘画、书法、诗歌等方面有很大造诣的皇帝。在书法方面,他独创了“瘦金体”,结构严谨,清秀隽永;中心紧、四周松,顿挫有致。在绘画方面,他追求作品的神韵,苛求形神具备,他把绘画作品书法、诗文、绘画结合在一起,開创了新型的艺术体。宋徽宗特别注重意境,以汝瓷为例,宋徽宗偏爱“雨过天晴云破处”的意境,对艺术的追求到乐意种极致的境界。

    二、汝瓷隐喻性研究方法

    (一)隐喻的定义

    “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a”,主要指一种修辞手法。它的原意是转换。最早由语言学家提出,不同于明喻,其本体和喻体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是隐藏在事物表象下的关联,不是简单的形似或声似,有一种思想和情感在其中,表达一定意义。中国古代,庄子善用寓言以述哲学之道,借“物”传“情”,借“事”传“道”,他的言说中蕴涵了大量的隐喻,用委婉间接的故事把道家思想传遍古今,形成了一种文化。在西方,黑格尔认为,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人们根据对喻体的固有认知来理解本体,用某—方面的经验来说明或者理解另一个方面的经历。而Paul Hekker认为,产品的隐喻存在多种形式,我们试图从不同角度描述每种隐喻潜在的风险,创造出好产品。

    (二)隐喻映射模型

    相似性是人类感知外在事物的关键要素。人们常借由相似程度和相异程度的分辨,让事物得以可供观察、分类、组织与提取隐喻使用更加夸张更加具体的方式,使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让受众能更好好领悟。Tversky(1977)的“对比模型”提出相似性是借由一组特征(features or attributes)的集合来定义两物件的相似性。他还指出物件中的特征存有“高低”的重要性,即凸显特性(salience),并假设相似性的差异取决于两物件之共同特征的高低对等关系。Gentner(1983)所提出的“结构映射理论”是用以描述人类诠释类比与相似性的模型。认为特征与特征的关系相似才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台湾,王洪祥等建构出隐喻设计的评估模式,用以分析相似性、凸显性不平衡和类别距离三个因素,并说明各自的运算方法,及其与产品创意的关系。

    (三)汝瓷隐喻性研究模型的基础

    模型构建的前提是寻求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汝瓷特征存在很多意象,例如以玛瑙末为釉,形成了特殊色泽,釉内气泡周边玛瑙结晶体,形成了星光闪现,寥若晨星,犹如晨星隐于薄雾之间,给人以非常微妙的审美感受。

    在北宋文化中,宋词存在丰富的意象源。词人往往由于自身不幸和愁闷情绪或者由于国家的不幸,将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借助隐喻这一手法在词中表达出来。因此,寻找宋词中的意象源,与汝瓷特征建构匹配关联性,从而构建出适合研究汝瓷特征的文化隐喻性的模式。

    在数学里,映射是个术语,指两个元素的集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关系。由于汝瓷与宋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借用数学理论中的映射可构建研究模型。

    参考数学中的映射模型,构建了研究汝瓷特征的隐喻性模型,从关联关系的角度对汝瓷的文化隐喻性进行解读。

    三、汝瓷的隐喻性研究

    本文选取天青胆瓶进行隐喻性分析。本体(天青胆瓶);喻体(宋词词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泖永《雨霖铃》)。在本体中,存在的特征是:瓶、天青色、梨皮、蟹爪、芝麻花、气泡;在喻体中,存在的特征意象是:寒蝉、长亭、骤雨、帐篷、酒。

    (一)构建相似性特征的映射模型图(图1)

    特征映射图直观地展现了本体喻体特征关联的映射。本体中的特征罗列出来,而喻体中的特征同样也罗列出来,两两对比,寻求共同点。中间的角度平分线就是两种相异类别物件的共同特征线,犹如糖葫芦模型,中间的“葫芦”越多,越密集,证明二者的相似度越高,否则,相似度偏低。

    根据特征映射图,利用糖葫芦模型,将喻体与本体中四个相关联的特征串成一条特征线,其余的关联性很小的特征不予考虑。由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特征是不交叉,故选用并列式模型,而不考虑收敛式。

    (二)构建并列式模型(图2)

    当本体喻体中存在多个相等匹配的模型时,使用并列式映射模型,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特征—一对应,不存在交叉,直观明了,但对本体喻体特征匹配性要求较高。

    此模型明确了两种类别的事物之间通过何种关系进行一一映射的。如:蝉是夏天嘶呜的生物,它的双翼薄如纸,透明。而汝瓷中的开片也是细小如蝉翼,二者在形态上形成了关系映射;雨过天晴,天空呈现出的色彩便是极富有诗意的天青色,汝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加入了不同含量的玛瑙,因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青色,主要是天青、豆青、粉青;兩种事物由于自然现象的关系产生了关联性。

    (三)选取特征中的蝉、雨构建洋葱模型(图3、图4)

    递进式模型是层层递进式的映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后者又往后递进,看似是平行关系,但隐性特征在映射的同时,逐步渗透,最终构成了一种“洋葱心”。三种模型各有特色,但共同点都是为了构建两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在以上两组映射图中,前者表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后者表现了词人淡淡的闲愁,二者的共同特征是词人愁绪苦闷之情。

    (一)构建汝瓷特征与宋词意象之间的循环关系图(图5、图6)

    在循环映射模型中,将汝瓷造型的色彩特征赋予到宋词的词句意象中,紧扣词人的情怀,在二者特征的相互映射下,寻找北宋汝瓷与宋词文化的契合点。在该模型中,以汝瓷的蝉翼纹、天青色为载体,通过与词句中的意象进行对比分析,表征出了词人的处世情怀,从宋词的角度挖掘出宋代汝瓷蕴含的时代性和文化性。

    结语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汝瓷的传承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汝瓷进行创意产品的开发,其关键在于文化的加值。本文通过构建隐喻性研究模型,搭建起宋瓷文化和宋词文化的桥梁,解析出汝瓷在该时代中的文化性,探讨了抽象的文化概念与具象的文化产品造型特征关联性研究的范式,为汝瓷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

    罗琦史冰芸摘要: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可以显著避免来自地杂波的干扰,非常适用于气象领域。文章从系统整体设计、天线辐射模块方案、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