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数学活动,点燃思维火花

    季新雷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优化课堂,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对此,就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让其在活动中提升、突破,由此推动教学,让课堂不断走向高效. 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以活动为主线,以思维为路径,从游戏、操作、讨论及实践展开,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初中数学;活动;思维;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初中数学课堂一直注重实效,习惯以讲解为主要方法,针对重难点展开,这种教法虽然能促进学生理解,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但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无法落实学科素养的发展. 对此,就要借助数学活动改善,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让其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素养的提升.

    游戏活动——激发兴趣,深化要点理解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抵触心理,觉得生涩难懂,不愿意深入思考,以致于思维发展停滞. 对此,就可设计游戏,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由此便能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就可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游戏资源,为学生设计一个电子游戏,让其在娱乐中掌握要点,深化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时,可先呈现出一个问题:几加几等于-5?随后大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的算式,这时就可邀请学生上台点击,每次点对一个就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 对于这一游戏,学生十分感兴趣,一个个踊跃参加,具体开展时,可同时邀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选择时可突出层次性,不仅要关注优等生,更不能忽略学困生. 这样一来,便能兼顾全体,让学生获得相对平等的学习机会,在游戏中感悟有理数的计算方法,收获成功的体验.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困生存在困难,可适当放慢速度,降低题目难度,帮助其逐步理解,并让其他学生有一个消化、巩固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两名学生表现得都非常好,反应迅速,点出了很多算式,像-6+1,-2-3,2-7,-3+(-2)等. 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可适当调整题目难度,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借助这一过程提升计算能力,并加深对学习要点的理解.

    数学本身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困难,如果能寓教于乐,给学生插上兴趣的翅膀,帮助其唤醒抽象思维,将所学内容形象化,深化理解,促进其对知识要点的掌握,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操作活动——开拓思维,优化教学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加强对操作活动的重视,引导学生思维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帮助其深入其中,展开有趣的探索之旅. 这样一来,学生课堂就能跳出以往“枯燥”“单调”的怪圈,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完善体系.

    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动静结合,一方面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另一方面要设计操作活动,让其在动手实践中领会知识奥妙. 这样一来,就能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无形中提高参与度,促使教学顺利开展. 比如,在教学“统计调查”这一节内容时,鉴于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难点为绘制扇形统计图. 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场实践操作活动,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关于全班同学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个学科的喜爱情况的调查问卷,制作完成后發给同学一起完成调查问卷,再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归纳,最终绘制成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利用扇形统计图能够很清楚地显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使调查结果一目了然. 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体会到统计数据的乐趣,也明白数学这一学科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借助实践操作,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让其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还促进其理解,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由此促进思维发散,将教学推向新的高度,最终实现学生的高效发展.

    讨论活动——培养能力,促进知识生成

    数学课堂不能缺少学生思维的碰撞,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思维的活动呢?这就需要借助讨论活动,促进学生认知的冲突与摩擦,让其在问题解决中理解知识,不断生成,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让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讨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就能促进学生体验,让其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逐步完善认知结构. 在分析“一次函数”时,部分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理解存在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就可设计专题讨论,并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学习. 这样一来,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还能提高参与度,让其在主动表达、交流中解决问题. 对于这一活动,笔者原本只是想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以便讲解更有针对性,然而在巡视的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讨论得很棒. 在一个小组里,有一个学生表示“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我还是不清楚其中表达式k的取值和一次函数图像的关系”. 对于这一问题,小组成员就开始讨论,并给出了回答: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与此同时,小组学生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一边解说,一边演示,在纸上写出不同k值对一次函数图像的影响,以此促进问题的解决. 可见,只要给学生舞台,他们就能充分发挥,有效解决问题,无形中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借助这一活动,就能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长此以往,便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其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在思考中突破认知,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发展,将教学落到实处.

    实践活动——提升素养,实现学以致用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基于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逐步实现全面巩固,促进自身能力的拓展.

    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考虑到其中内容与现实生活接近,设计教学时就可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在思考中感悟生活与学科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初,可先呈现一个生活问题:假如你们一家准备去旅行,有两家旅游公司可以选择,第一家公司实行的优惠是父母买全票,小孩享五折. 第二家公司实行的优惠是买团体票,每人享八折. 你会怎么选呢?抛出此问题,学生没有马上回答,显然他们需要结合现实情境去思考,这时就可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室里巡视,启发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问题,受到点拨后学生马上想到可以设全价票为x元/张,并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最后的结果. 在这一环节,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充分了解其想法,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应有的成就感,并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逐步跟上集体的步伐.

    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十分必要,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使其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思考,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让其在不断深入中感悟到学科魅力,从而自主融入,不断增强学习能力,让数学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对此要加强关注,结合教学灵活设计,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其在数学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以此培养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效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