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运行管理理念与实践研究
贾玉强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146-03
摘 要 在核电站的生产过程中,机组的安全运行处于中心地位,只有机组持续安全稳定运行,才能给企业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核电站的运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本文详细总结了运行活动的特点、在核电站中运行管理的地位、运行管理的原则以及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运行管理的具体实践的研究为同类型电站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特点 中心地位 理念 实践研究
一、前言
在核电站的生产过程中,机组的安全运行处于中心地位,因为只有机组持续安全稳定运行,才能给企业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核电站的运行管理是由运行人员为主,其他部门人员为支持的围绕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如何保证安全的管理体系,由于核能的发电的固有的特殊性,核电站的运行管理与常规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管理有相同之处,也有许多自身的特点,核电站运行活动的控制和管理的目的在原则上与常规电站是相同的,但是核电站的运行涉及核安全的保障,运行队伍还直接承担着核电机组安全运行和稳定发电的责任,所以核电站的运行管理必须科学、合理以及先进的。
(一)纵深防御的管理要求
为了强化核安全管理,核电站再从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都采用了纵深防御的管理原则,从多方面提供多层次的重叠保护,确保反应堆的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燃料组件得到有效的冷却,放射性物质得到有效的包容而不发生泄漏。
(二)核安全文化的要求
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国际核能界提出了核安全文化的概念,核安全文化,是存在于核电站及其员工中的种种理念和态度的总和,它要求建立一种观念,即核电站的安全是超出一切之上的原则而应得到高度重视。核安全文化是传统的纵深防御的原则的扩展,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核能界的具体应用和实践,一座核电站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其安全文化水平而体现出来。
核电站的决策层将安全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制订安全政策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予以体现。核电站每一位员工应当正确理解安全要求、执行安全规定以及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一丝不苟的良好的工作习惯。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更没有效益,当核电站的运行管理体现安全文化时,时刻将安全与质量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那么,核电站的安全文化水平肯定会得到逐步的提升,核安全也会得到不容置疑的保证。
二、运行活动的特点
正因为核电站的运行活动具有核安全风险。所以对于处于一线的涉及机组运行的活动要求高,管理严格。
(一)适时性
机组运行中的一些任务和要求往往具有紧迫性,所有的决策与行动都不允许在时间上拖延。对于机组正常的功率运行、大修、事故等不同工况,应采取怎样的规程去指导操纵员的行为,管理层又是如何掌握并迅速作出应变反应,这些都是需要未雨绸缪、事先做好管理预见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
(二)连续性
核电机组的连续运行与运行人员三班倒的特点,决定了运行管理的连续性。运行生产活动往往是跨值的。运行值与运行值之间的管理与信息传递必须保证连续有效,不能间断,也不能发生冲突,更不能因人而异。
核电站运行人员不能因为交接班、就餐等情况而中断对机组监视,这对运行管理活动及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个和其他管理不同的要求。于是交接班制度以及应急待命(ONCALL)等管理措施得到推行和贯彻。
(三)规范性
核电机组的运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十分强调规范运行,其内容包括: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制定完整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要求严格,使核电机组一切活动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没有规范,核电站是无法运行的。
(四)强制性
核电机组的运行,必须主观服从客观,一切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运行人员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机组运行的客观规律本身就是一种强制性要求。管理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监督运行人员遵守运行规程,服从管理规定,保证机组在任何状态下都处于安全可知可控的状态下,同时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机组状态,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三、核电站运行管理的中心地位
核电站的运行工作在核电站的所有活动中剧举足轻重的,无论在功率运行、大修活动还是事故工况下的操纵和处理过程,运行队伍及其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如何在核电站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也有赖于运行管理的有效开展和控制,核电机组运行管理的中心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安全的保障者
运行人员活跃在生产第一线,几乎是整个运行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和操作者,很自然地,运行人员就成为了核安全的保障者,运行人员经过严格的岗前以及在岗的技能培训学习,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再加上遵循严密的规程和程序,熟练的个人技术技能,不断积累经验,是可以保证安全运行的。
(二)机组安全的直接操纵者
核电机组的直接操纵,包括使各个系统和设备处于合适的状态,从而有效的实行机组的启动停运操作,维持机组处于正常功率运行状态等,只能靠大量的运行操作来完成,这是运行人员长期采取倒班的形式长期处于生产活动的现场,即使在事故或故障情况下,靠运行人员的有效控制操作仍可以使机组处于安全状态。管理人员要引导运行人员培养自己对核电站的主人翁意识,自觉的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运行专业的技能技巧,对核电机组的各种现场操作要了如指掌。
(三)生产任务的完成者
要保持机组安全穩定运行需要电站各个方面的通力配合,但是最重要的是运行队伍以及管理者所直接从事的运行活动。通过运行团队的群体劳动,使核电站的运行能安全稳定地延续,从而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四)设备健康的监督者
运行人员直接监视、维护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一天三班倒和一班三次的巡检,专项巡视、日常和大修的定期试验对各个系统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监督,及时发现设备系统的异常,已免造成故障隐患和不良后果的扩大。
(五)意外情况的第一处理者
运行人员直接从事现场的运行操作,在设备系统操作、运行监视活动中,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意外停电的恢复,意外泄漏的控制,火警的及时发现与处理,以及人员急救。这种意外的情况的处理,需要准确而且及时的诊断,并通过迅速而且必要的干预,可以使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大事故降为小事故,把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事实证明:运行人员的大量重要工作就是对现场偏离期望的状态的纠正。
四、运行管理的理念
核电站的运行管理过程实质上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也是一种文化管理,它依靠的是制度、分工、责任,不随某一管理人员的意念、意志或愿望的改变而改变,消除了传统的人治管理的消极影响,指导着运行生产过程,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当管理理论上升到一种理念时意味着达到了一个情感管理或者更高的水平,一切困难和麻烦就迎刃而解。
(一)以人为本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人为本就是通过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发展战略落实以人为中心,通过人性化的管理,用人所强、展人所长、帮助其发展、满足其成长需求、成就其事业,通过发展个人来实现企业的发展,通过企业的发展来满足个人的成长,真正实现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的长期的“双赢”。要营造一种能够发挥每个员工潜力的管理氛围,倡导员工主人翁精神、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活动,通过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竞争,激励以及淘汰机制,来改善和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素质。我们鼓励员工发展在技术探索和研究方面可以百花齐放,“苦练内功、提高技能、勇于担当、成就自我”。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但是更多的是讲究团队精神,寻求一种个体之间的最佳合作从而使得1+1>2,通过科学的管理使得团队合作的力量大于纯粹的团队个体之间的简单叠加。
(二)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
一个看似微小的差错,实际可能导致停机停堆的事件发生、这就要求核电生产人员要树立:“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人人都是最后一道安全屏障”的理念,及时在缺陷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将其纠正。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大大减少各种事故发生的频率,使核安全的水平在一种有意识、可控的状态下不断提升,而不是靠偶然因素或者侥幸心理。
(三)追求卓越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是核安全文化对团队提出的要求,是保证机组核安全的必由之路,核电站的运行管理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始终绷紧安全之弦,始终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追求一流的管理机制与水平、一流的员工技能与素质、一流的安全生产业绩。倡导“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对缺陷偏差零容忍”的行为准则、“业绩一流、人才辈出”的运行愿景,唯有居安思危、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探索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五、运行管理的实践研究
(一)完善的运行文件
核电站的所有活动都必须遵守技术规范、以及国家有关的核安全法规和导则。凡是有章可循,“把要做的写下来,按照写的去做”,所有活动都必须遵守运行规程文件,管理上始终明确必须按照文件操作,在某项工作开始前做好文件准备,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的程序执行,工作中以及工作结束后必须要做好记录以及经验反馈。一个M310机组运行规程文件包括:各类规程共计5721份,两台机组总共9688份。完善的规程文件体系为运行人员保证机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清单化管理
核电站制定了多条科学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培训、现场实践、观察指导等形式将这些制度贯彻于现场运行活动中 ,如:运行值班管理制度,事故报告与分析制度,隔离与许可证制度、运行生产调度制度、运行程序执行管理、运行人员行为规范等共计89份。
所谓清单化(Checklist)管理是指对某个岗位的职责进行逐项逐条列出或某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量化从而形成工作清单的管理模式,通过清单逐一将责任落实。在运行管理领域,要适应新形式、新常态发展,就会面临大量新的复杂问题的挑战,单纯依靠“计划-布置-考核”的三步式管理手段来应对,难免会感到吃不消,而清单式管理的核心是“超前”,强调全面提醒和细节提醒,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夯实值长责任
各种检修以及试验申请和日常计划的均有当班值长批准后实施,加强值长对日常工作的全面管控,培养值长树立“厂长心态”;强化值长在安全方面的培训,明确值长在核安全上的职责以及自我监督的功能,强调值长的管理职能,加强值长的授权意识,把更多精力用于倒班值内部管理,致力于提高运行人员基本功素养和安全意识。
(四)开展“查找缺陷”活动
运行团队不定期开展“查找安全隐患与现场缺陷”的活动,发动运行团队对机组系统设备进行全面的地毯式的巡视检查,找出显性的或潜在的缺陷,及时发出纠正性维修申请,通过绩效考核、竞赛评比等形式激发大家的主动性,积极性、集体荣譽感、主人翁精神。这种群策群力的参与安全运行管理活动,不仅消除了机组隐患,提高了健康水平,确保了安全受控。
(五)观察指导聚焦人员行为
走出办公室,深入现场,把管理者的思想、理念、期望带到生产一线去,是核电站管理层的一贯做法。人因失误是运行人员的大敌,如何防止人的行为出现偏差是始终要考虑的。运行团队开展一系列活动:倒班值无人因失误评比活动,杜绝人因责任书签订,震撼教育、查找人因失误陷阱活动、观察指导、定期分析人因变化趋势等来促进人员绩效的提升,如图1是2018年第四季度团队观察指导数据分析趋势。观察指导依照程序或管理规定,对特定区域内特定的活动进行的观察和指导、主要目的是规范人员行为和操作实践,使其符合公司及处室管理程序规定和管理期望。及时发现和纠正员工行为偏差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向员工传递管理期望,持续提升运行业绩和管理水平。
六、结语
核电站的运行管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核电工作环境复杂,而核安全风险是始终绕不过去的重大风险,运行团队深处生产一线,十分重要。运行管理的目的是围绕如何保证核电安全,如何保证安全发电,作者在核电运行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同行借鉴。以此不断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共同守护好核安全。
参考文献:
[1] 施剑雄.OP-FQ-1 运行管理大纲[Z].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