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核算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研究

周怡杉
摘要:在新形势和要求下,我国各大高校都在摸索建立财务内控制度,本文首先对财务内控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选取财务内控中核算这一重要环节,探讨在其实际操作中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规范化财务核算内控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核算;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财政拨款、科研经费等总收入大幅增加,资金渠道来源趋于多元化,收入支出业务范围不断扩展,高校财务管理日益复杂,财务风险不断增大,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新形势下,不断爆出高校经济的恶性事件以及经济腐败事件,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形势和环境下,高校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都要求高校加强自我约束,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刻不容缓。
高校的内部控制是为了保障教学科研等各项业务合法合规,保障资产的安全和效益,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和效果,有效预防腐败舞弊等现象。高校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执行程序,来实现对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因此,在高校的内控建设中,经济业务风险的防控是关键,高校内控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心应落脚于高校财务的内控管理。而在财务工作中核算业务占据了半壁江山,直接面对第一手的原始单据,具有数量大、程序繁琐的特点,财务报账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心,因此严格把控财务核算过程中的风险在内部控制中尤为重要,这是财务内部控制的第一步,也为整个财务内控奠定基础。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财政部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及2015年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都为高校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提供了框架指引与有效借鉴,并就建立健全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出规范化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完成了内控建设的前期梳理和基础性工作,确定相应的架构设置和开展方案,编制并提交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相应的内控手册。部分内控建设走在前列的高校,已经初显成效,有的借鉴企业内控的成功经验,建立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内控体系(特别是财务内控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也开始实施各项内控措施。然而,大部分高校的内控建设才刚刚起步,在财务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存在着很大改进的空间。受到外部环境和原有思维的影响,高校的内控意识尚有待加强,师生对内控重视程度也不足;目前部分高校也正处于制度化建设和实践的摸索阶段,存在现行的政策与高校未来发展的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很多高校没有成熟的内控信息系统,尚需投入资源进行开发研究。
(一)具备一定的财务内控环境,尚待改善
在各项法规、文件的要求下,高校的财务已经建立比较规范的财务制度,根据工作内容和性质设置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建立审核、复核、稽核等相关制度,具备一定的财务内控环境。但存在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领导层对财务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往往将内部会计控制取代内部财务控制,没能形成正确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对财务内控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另外,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以适应不断更新的高校财务政策和会计制度。在各项检查和巡视中发现的财务舞弊等行为,也说明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道德管理。
(二)风险评估机制缺失
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财务内控的前提。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评估主要依赖于內部审计,这是一种事后审计的方式,没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难以对财务的各个风险点作出识别、分析和管控,没能实现全过程的内控机制。例如在高校迅速扩张期间,对于基建项目,高校更多考虑的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往往容易忽视项目可行性,资金筹措规模的合理性、资金的成本、偿还能力、政策风险等因素,可能会导致高校难以负荷,增加风险。
(三)财务预算管理不够科学,控制松懈
很多高校在预算编制时采用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根据本年度事业发展变化稍作简单的、公式化的调整,缺少执行部门的参与,缺乏深入的调查,科学的依据和理论的论证,进而影响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另外,预算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落后,全过程监管流于形式,对于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不到位,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
(四)信息公开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待加强
信息的有效沟通是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条件,但在实际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内外部信息沟通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部分财务数据、政策、业务流程没能及时准确的公开,财务内控信息化程度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高校财务核算中内控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高校的财务核算是高校财务服务师生的第一线窗口,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源于体量庞大,经费来源多样化,业务种类繁多,经费的使用者对相关财务政策和规定的不熟悉以及内控沟通的不顺畅。因此,在财务内控管理中财务核算的内控管理是最基础也是最繁杂的,这是经费合理合法合规支出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防线,因此本文从高校财务核算的内部控制出发,探讨财务管理中的优化。
(一)内控意识有待加强
1.经费核算理解存在偏差。对于财务审核人员而言,大部分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财务票据的合法有效性上,往往忽略了对相关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的审查。同样,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因为只关注书面材料,对具体项目缺乏了解,更多的审核经费支出是否超过预算,对项目执行进度和项目支出的相关性则知之甚少,这些都导致在核算内控管理中存在重大隐患。
另外,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经费由自己申请而来,理应由自己支配,存在着将个人消费的票据以及与课题无关的支出票据用于科研经费的报销,造成经费使用混乱甚至是违规违法,为财务核算环节的内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可能会出现由于已经支出经费人为了报销虚假提供信息,或是钻政策空子,“绑架”财务人员进行报销。
2.缺乏稳定专业的财务报销人员。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科研行政等重要工作,学生和家属就充当了高校财务核算中经办人的大部队,经办人员更换频繁并且不熟悉财务相关政策,加之经费的使用人和报销人员相脱离,导致在财务核算中常会出现经办人对财务人员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相互推诿,提供虚假、错误的信息,甚至还有校外收款单位代为办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财务核算的效率,内部矛盾增加,不利于财务核算的内控管理。
3.内控不全面。各高校一般对于国家监管严格的预算内资金进行内部控制,而对单位创收资金、科研经费特别是横向科研经费、服务性收入等监管力度不大。并且在财务内控建设中主要抓校级财务内控管理,往往容易忽略二级单位的内控建设,形成疏漏。
4.公务卡使用仍需普及。根据《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相关文件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务支出的管理,防范资金结算过程中出现贪污、虚开发票、挪作他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降低风险,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预算单位的公务支出必须使用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部分高校的教职工任然习惯于现金交易,并且对公务卡的信用消费模式认识不足,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信用受损等原因下,公务卡在单位内部的推广中存在一定的阻力,极大的影响了高校财务核算的内控管理。
另外,高校财务部门对公务卡的报销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公务卡的报销涉及的财务系统有别于传统的财务系统,需要各高校积极主动的开发新的财务系统以满足新的要求,目前部分高校的公务卡报销系统尚在测试阶段或是还在与银行端进行磨合,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了财务核算中对公务卡结算要求不得不放松管理。
(二)财务核算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财务核算流程缺乏规范化的标准
在高校的财务核算中,不断更新的财务政策和会计核算规定,种类繁多的经费,以及各种新兴会计业务,都对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校财务核算人员不足,核算相关业务知识不足,导致财务核算出现偏差或是错漏,对核算中出现相关风险点的识别出现差错。另外,由于财务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审核中现有的内部控制措施实施不到位等。同时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审核流程作为依据,可能导致同一笔业务的审核尺度不一致。这些都制约着高校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的管理。
(三)财务政策变化频繁,内部沟通脱节,信息不对称
财务政策制定和传达不及时,信息公开渠道不够完善,致财务管理者、财务审核人员和财务报销人员之间信息不对称,在实际的财务核算业务中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造成财务核算内控管理难度加大,内控措施不能顺利执行。
三、构建规范化的财务核算内控体系
在高校进一步的财务内控建设中,针对现有问题优化财务报账流程,我们应增强全员的内控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资金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并建立问责机制。同时财务核算的内控管理还需要强化信息管理,保障财务审核中各项沟通顺畅,科室间,部门间信息及时传递。另外,财务核算中还需要对内控手段和措施不断的创新,对新兴业务及时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逐步建立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促进高校的财务健康发展。
(一)合理设置核算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岗位轮换制度
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设置财务审核、出纳、复核等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明晰岗位分工,确保各岗位财务人员在权责范围内开展核算业务。财务核算人员之间还应该建立定期轮岗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岗位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保证财务核算业务合法有效开展。
(二)规范财务核算业务的流程控制
高校财务核算内控管理中,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至关重要,它为财务核算的内部控制提供了依据,是实现从“人控”到“制控”的关键。针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各个岗位,以及每个岗位从事的各项经济业务梳理并制定合理的标准化业务流程,将标准化流程作为日常工作运行的依据,要求财务人员严格遵循,并纳入内控管理的日常考核,从而实现审批、复核、出纳支付的全过程监管。首先,审核岗位对每种经济业务报销都制定明确的流程和统一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提高业务审核的效率,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差错、舞弊等风险。其次,复核岗位针对各项经济业务审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漏和错误经行归纳,严格遵照相关政策对会计业务经行复核,统一口径,再次确保业务合法有序开展。再次,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对核算业务的审批权限和职责,完善财务核算中的授权审批制度,分级制定授权的范围和标准,让财务核算的授权审批合规经行。最后,出纳人员应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在支付过程中严格按照业务办理需要的手续和流程来把关,确保资金的安全合法使用。
(三)加强对财务人员队伍的培养
財务人员既是控制主体又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被控制对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弥补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强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放于首位,树立财务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避免触及法律底线。转变会计核算人员的思想观念,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加强与各部门和学院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对于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和政策的变动,财务人员还应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勤于思考总结,不断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内容,处理业务不仅要求表面合法有效还从本质上结合业务的真实合理性,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四)加强财务核算信息化管理,强化沟通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多形式多渠道保障沟通顺畅。将会计核算的制度、政策以及流程通过网站、培训、微信、微博等手段进行公开,并在财务审核现场设立台面二维码信息视频教育,指派相关财务核算人员定点帮扶,解答疑问。同时,定期公开财务信息,通过披露财务信息来加强内控建设。
积极研发和更新会计核算相关信息化系统,将内部控制的相关环节有效融入财务信息系统中。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执行的刚度。大理推广网上自主保障和无现金支付系统,加强其使用痕迹的监管,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系统运行环境,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因提升了执行的“刚度”而避免了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
组织会计核算业务宣讲,培养专业的财务秘书。对于新出台的政策、细则等核算重要信息,加大组织财务人员到各学院和部处宣讲的力度,主动及时将最新信息传达给各经费使用单位。为保障核算业务的顺畅开展,各单位设立专业财务秘书岗位,财务部门统一组织培训,加强对财务秘书队伍的专业培养。
(五)建立合理的内部监督制度
首先,会计的稽核在财务部门内部由单位负责人牵头负责,涉及内控岗位,明确内控的人员和职责,充分发挥稽核人员的作用。稽核人员应评估会计核算业务过程中的风险点和复核、审批的薄弱环节,就相关业务进行稽核督察,对重点会计业务、项目、高风险问题回头看,对于会计核算中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再造,对于发现的问题内部通报并要求及时更正和改进。
其次,加强内审力度,健全内审制度。高校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确保其独立性,定期和不定期对财务业务进行审计,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和质量敬请全面评估和测试,及时反馈财务管理人员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不断修正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纠错型监督向风险防范的服务和管理型监督转变了,相比之前的被动事后监督变为现在更为全面的主动参与,加强了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
参考文献:
[1]蔡宁.高等学校内控管理的现状及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15-16.
[2]安宇 张莹.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和落实[J]. 中国总会计师,2015(4):47-48.
[3]陈学清.高校财务内控缺陷及对策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1(1):83-84.
[4]李艳红.关于完善高校报账业务的思考[J].经济师,2017(1):197-198.
[5]周菁.高校科研经费内控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7 (6):46-47.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财务处)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