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文化惠民

    岳熙

    

    前言:

    纵览文化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优秀的文化总是萌芽自一方蕴含无限创造力的沃土群体——人民,它在其中生根、壮大、枝繁叶茂,而无数文化参天大树的森林庇护也将荫泽这片孕育它的沃土。这是一个符合文化规律的生态循环。

    如今的河南,文化事业的发展枝繁叶茂,也正像一股惠民的“细雨”滋润中原沃土——一座座乡镇文化站,让农民“放下锄头拿起书,不打麻将学知识”;一张张免费门票,让艺术之花融进百姓生活;一台台群众文艺演出,点燃了城乡大地的文化热情……

    文化惠民,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让中原百姓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得以提升,也让不断增长的幸福感,直抵百姓的心田。在中原百姓的“幸福辞典”中,文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文化民生安“家”

    大年初六,许昌县邓庄乡农民张文德早早地放下碗筷快步走出了家门,不是为了走亲访友,而是一头扎进了乡里的文化站,那里有一帮同样酷爱豫剧的票友等着他一起过戏瘾,老张是“主唱”,他一来到,不一会就听到洪亮的唱腔过门划破农村的寂静,随后锣鼓响起,一出豫剧名段《铡美案》热闹上演。

    张文德告诉记者,以前空闲时也喜欢唱上两句,但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只能走东家、串西家,还怕给别人带来不便。自从2009年建起了乡文化站,他们这些戏迷就有了自己的“地盘”。“这里都快跟自己家一样了,几天不来,就想得慌。”

    把这里当成“家”的,大有人在。图书室里,十几位农民正抱着各种书籍看得津津有味;体育活动室里,两个农民在乒乓球台前激战正酣;关于西葫芦病虫害防治的幻灯片,把几位村民牢牢地吸引在了多媒体放映室里……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基础薄弱的现实正在发生根本改观,而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则更加注重在内容和质量上提档升级。

    在郑州市经八路街道文化中心那古色古香的小楼上,由20多位老年人组成的模特队正在一间活动室里有模有样地排练,“我们中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近60岁了。”一位姓张的阿姨说,组建模特队完全是出于爱好, “文化中心不但给我们提供场地、音響设备,还给我们安排专业的老师,我们只要有时间就会过来。”

    在全省各地,像经八路街道文化中心这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享的城市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从2009年起,按照文化部、财政部的要求,河南省已按照每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12万元、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5万元的标准,下达了配套设备的补助资金,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

    文化场馆“零门槛”

    这个周末,41岁的环卫工人贾大姐比较忙碌。老家两个正读初中的外甥刚刚考完期中考试,趁着周末要来郑州看望她,她一直在想带他们去什么地方看看。

    最终,她选定了去河南博物院,“两个孩子正在长知识的时候,平时就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肯定喜欢这些地方”。

    事实上,选择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是免费开放的。以前博物院门票要20元,而这,对于收入不高的贾大姐来说还是有点贵。也正因为此,虽然在博物院门口的农业路上工作了好几年,但她也只进去过一次,而且还是博物院免费开放后。

    不仅仅是博物馆、图书馆,河南省的美术馆、文化馆等也相继实现了“零门槛”。2011年年初,文化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2011年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62岁的老孙是个戏迷。2011年的每周五傍晚,他和老伴早早吃过晚饭,便一起乘坐公交车,往郑东新区的河南省艺术中心赶,“今晚是戏曲名家名段专场,可不能错过。”

    自从2010年10月,由省文化厅主办、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品味中原——公益·周末小舞台”在河南省艺术中心的小剧场推出以来,几乎每周,老孙都会如期前往。

    这里不光有老孙最喜欢的戏曲。从相声、魔术、杂技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钢琴、小提琴演奏到流行歌曲,各种艺术品种丰富多彩。

    “演得可好啦,很多都是从来没在现场看过的,而且还是免费的,可得劲。”没说两句,老孙便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

    老孙是一位农民,5年前,他和老伴一起来到郑州照看孙子,后来孙子上幼儿园后,老两口的生活开始空虚起来。如今,每周举行公益演出那天,就成了他们的节日。

    近年来,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已成功打造出“品味中原”“公益无限”等十多个深受群众欢迎的公益文化品牌,让城乡百姓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文化盛宴。据省群艺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品味中原”自2010年10月推出至今,已演出50多期,受惠群众近3万人。

    2008年以来,河南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共同开展了“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演出遍及全省每个乡镇,政府采购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免费送给广大农民群众观看。

    与“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一样,“送电影下乡”也是以送欢乐下基层为主旨的文化惠民工程之一。2010年7月,“欢乐中原·万场电影点亮河南农村夜生活”活动在开封正式启动。从2010年到2012年的3年内,每年有3万场数字电影将在河南省已建成的146个农村集镇数字电影广场放映。河南省农民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可以美美地享受一份电影大餐。

    百姓主演大舞台

    在开封宋城路合唱团,88岁的朱明老人可是一位“明星”。尽管不幸患上半身不遂,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每次排练和演出,她那饱满的热情和投入的精神,都令团员和观众赞叹不已。而老人自己却表示,是广场文化活动让自己重新焕发了青春。

    朱明老人所在的合唱团,是开封市组建的235个“唱响开封”合唱团中的一个。2011年夏天以来,开封市以“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为平台,以“唱响开封”为建党90周年主题,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了上千场广场文化活动,观众达百万人次。

    参加演出的合唱团员,大多是像朱明这样的退休老人。通过参加演出活动,他们的老年生活不再寂寞,不再单调,焕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

    从2007年至今,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在全省蓬勃开展,为全省人民打造了一个缤纷多彩的“百姓大舞台”。

    通过4年的积累,“欢乐中原”已经逐渐成为一块响亮的品牌。在这一品牌的带动下,全省各地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从黄河岸边到淮河之滨,从城市广场到农家小院,各地群众文化异彩纷呈,形式多样,歌咏新时代,剪裁新生活成为群众文化的主旋律。

    从政府主导“送文化”到群众自发“育文化”,河南的文化惠民真正奏响了文化互动的时代交响曲。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