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现场教学模式的探讨—以《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改革为例

    张雪颖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的酒店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酒店的数量逐年成倍增加,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多种酒店经营模式在不断的完善,客人消费模式更加理性化,他们对酒店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会变得更高。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酒店行业也开始面临着大的挑战。而这样的激烈竞争环境以及更高的顾客要求,对酒店行业带来的是服务的更新和改进,这也同时给予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高的要求。目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的探索与更新,本文根据《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的改革探索与结果来探讨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改革思路以及改革效果。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由于行业的高速发展所引导的人才需求,很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在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对自身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着调整,然而,目前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情景的差异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场地问题上,学生上课的地点一般都是学校教室,当然,专业老师也更适应这种教室教学的方式。然而实际酒店实习工作和课堂讲授练习的差距是非常大的。酒店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它得主要工作是直接面对不同类型的客人并进行服务,这个过程中也许会产生各种不可预见或者突发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需要随机应变能力与经验的积累。作为酒店服务人员除了要按规定完成标准化服务,还需要为客人增加个性化服务,这过程中是投诉最为容易产生的。或者又比如说,一些突发性的应急事件,比如客人突发疾病以及人身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等问题,是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真实和完整去学习或者体验到的,这些内容很现在更适合在真实的场景中去学习的。

    (二)书本知识与酒店实际所需相脱节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教材的选用上,无论是什么样的教材,可能都会存在教材内容过于理论,更新速度比不上酒店发展速度这个问题。同时,如果酒专业教师是从高校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的话,这些老师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而缺乏实际工作背景,对于酒店这个行业来说,如果教师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那么他们讲课就有可能存在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

    (三)“双师型”教师与行业逐渐脱节

    这一点主要针对从事过酒店相关工作的教师。虽然这部分老师在讲授课程比较注重与实际案例举例,模拟操作等实践性教学方式去讲课,让同学们可以快速的了解酒店工作的一些情况。但是这类型的教师一般在离开企业之后,就较少的再去实地接触这个行业,在此同时,酒店行业又在不停的发展着,那么老师们的实践经验的保质期将是多久?他们所讲解的实践案例和知识是否能够一直适应实际行业发展? ?二、酒店现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路 ?通过以上对不足之处的分析,可以看到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酒店管理这个专业比之很多专业来说,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需要随时随地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因此,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相结合是此专业培养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怎么去弥补专职教师在知识讲解这一块的不足,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思考点。所以,酒店专业的教学很显然应该打开思路,不能只是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适应酒店行业来设置教学课程和制定最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聘请酒店行业管理阶层专家到学校开设专业教学讲座,是本校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路之一。这一思路首先把《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作为试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本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基础。为了顺应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与酒店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本课程的加入行业人士融入教学的方式来增加课程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在原有教学基本上,在教学中通过引入酒店行业精英人士站在企业的角度来为此课程开设3类讲座的方式,实现学生系统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行业真正融合。课程教学团队采取“1+N”教学团队的形式,即由1位我系专业教师及N位行业导师组成(如下所示)。

    1=专业教师:笔者本人;

    N=行业导师A:冷先生,四川迈进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四川省人才服务兴业协会副会长;

    行业导师B:魏先生,成都雅居乐豪生大酒店人力资源经理;

    行业导师C:戎先生,成都城市名人酒店名人会总监。

    《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的理论模块包括对酒店的认知,酒店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科知识与行业的结合,3位行业导师对课程内容中的3个部分的理论教学内容为同学们从行业角度进行授课。行业导师授课的3个模块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营销管理和‘酒店业的品牌打造,创新与发展。

    另外,由于此课程加入了行业导师元素,对于课程的考核模式也有一些改进和调整,具体思路如下。原本考核方式仍然保留,即平时表现占据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占据成绩的70%,选择考试方式保留的原因是基于本课程是大学一年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入门理论课程,试卷考核方式更加适合。但是,在平时成绩的组成上,把课程教学改革和它进行结合。平时成绩不再是由考勤+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而是变为考勤+项目任务:小组课题设计与演讲;也就是说平时的这30%成绩,是由1/3的考勤和2/3的项目任务来组成,项目任务的设置也主要围绕着行业导师的授课讲座内容进行。

    三、此次教学改革的特点与实施结果

    此次对《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有其显著的特点,这是其他酒店类课程教学改革比较少涉及的,因此可以算是一次创新性的改革。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师资由学校老师和行业老师共同组成。

    上面改革方式阐述中提及,课程改革的核心主要是教学团队与教学模块的改革,即“1+N”教学团队的形式,即由1位专业教师及3位行业导师组成。

    教学内容明确划分为理论模块和行业模块,各自占学时多少。

    由行业导师授课的“行业模块”的总课时达到了6学时,占总学时的18.75%。

    本次教学改革在实际实施后,我们对学生反应做了一个随机访问,由班主任对本课程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随机抽取,谈话获取反馈信息。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并且引入行业导师进行专业授课的教学方式新颖,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非常好。但是,根据班主任的反馈信息中,学生也提出了希望增加行业模块的比重等意见。在后续改革中,我们会充分考虑学生意见,改进我们在此次教学改革中的不足之处,完善我们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切实执行让学生实际受益。

    《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本次的教学改革,对本专业今后更多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我们把专业教师单独对某一门课程教学的这个方式改成了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结合,共同对某课程教学的方式,此方式可以用在更多实践性强的专业和课程上去,让课程和教学得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次教学改革,紧贴地方经济发展,注重校企合作,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从长远看来,将逐渐导入并实施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行业中进行,辅以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展职业化,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并且,先通过本课程进行改革,再针对多门专业课进行调整,着力培养“创意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技能应用型”的人才,并以行业为导向,培养具备酒店管理相关知识和餐饮服务与管理的专业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既懂管理又具备服务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化目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项目导向式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研究[J],张丽萍 当代职业教育,2013.12

    [2]《酒店管理》,郑向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3]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构想,张丽萍,2009.6

    [4]酒店管理专业现场教学模式的探讨,王小娟,现代企业教育,2010.1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