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策略、重方法、提能力
邵武媚
[摘 ?要] 中考总复习的策略、方法、效果不仅决定着学生的考试与升学,还决定着学生数学学习的延伸与发展,决定着学生数学素养的晋级和转化. 笔者在中考的数学复习课堂中,将深入剖析学生的现状作为起点,将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完善作为路径,将学习与反思、变通与应用作为复习的策略,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解题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复习课;数学;学法;能力
初三,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冲刺阶段,学生即将面临中考的抉择,以考分来决定学生未来的方向看似残酷,但其背后却承载着对知识的公平. 复习迎考是初三学生的重要任务,复习课是初三各学科教学的主要课型,复习课的效率极大程度地作用于学生中考的成绩. 提高复习效率,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可忽视,但学生在复习课中的学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的努力加上学生的自觉方能使复习课事半功倍. 怎样指导学生在复习课上的学习?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看书、做题、反思、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下文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给同仁们作为参考.
寻找薄弱,学会看书
看书是学习的一部分,在复习课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以夯实基础为主要任务的一轮复习还是以提高能力为目标的二轮复习,书本都是最好的“老师”. 诚然,这里指的看书不是简单地浏览书中的文字,怎样看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看数学书?如何才能达到看书的效果?这些都是需要斟酌的.
课本是一切知识的源头,有着最全面的知识体系及最权威的解题规范,在复习阶段随时翻看课本是提高学科基础的有效途径. 由于复习阶段时间有限,“地毯式”的整本阅读是无法实现也是没有必要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查阅. 除了课本,适量的参考书、指导书也是必需的,它可以给学生的针对性练习提供资源,保证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对薄弱部分进行强化练习.
如大部分学生会感觉二次函数比较难,学得不够好,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首先回归课本,对二次函数的基础内容进行精读,将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理解透彻,同时同步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其次,在保证基本问题正确率的前提下有目的性地完成相关参考书上的二次函数相关问题,及时解决不会的题目;最后以同样的方式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与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进行强化. 这些内容同属函数领域,有着相通之处,整体感知这些内容可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体会同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学生学会看书可以让其正确审视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熟知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或者指导用书,并在书中清晰定位,同时用链接式翻书以弥补薄弱. 除此之外,看书还是自学的一种典型方式,初中生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借助复习这个机会对自学能力进行加强是个有效的途径.
规范做题,重视细节
解题规范、答题细节通常被学生所忽略,很多学生认为题目只要会做就可以了,对于解题规范则不会过于在意. 其实不然,在历次数学考试中初中学生因为答题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不在少数. 规范做题是对良好的答题习惯的培养,重视细节是对严谨学习态度的指引.
在解题规范方面,例如分式方程没有检验、应用题忘记写“答”,概率题没有呈现相应的文字说明、因式分解不能分解彻底等都属于答题不规范所导致的错误. 这些并非是不值一提的“小”问题,而是隐含的失分点. 只有平时养成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才能避免在考试时因为这些小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要注重对该方面重要性的强调,引起学生对这些小问题的重视. 在细节方面,很多学生显得“粗枝大叶”,几何证明中,结果正确、过程缺乏逻辑的情况屡见不鲜;动态问题中,由于问题考虑不全面而导致结果不全的情况时有发生;实际问题中对所求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的检验常常被忽略. 这些都是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需要关注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复习阶段对此加以重视,并逐个纠正.
规范做题,重视细节,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多种知识交汇处的题目解题技巧的归纳,过好审题关、计算关、书写关、检验关,避免“难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在复习的过程中,这些规范性的细节都需要得到深入而全面的训练与实践,以此将技能转变成素养,促进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提升.
勤于反思,查漏补缺
反思是学生在复习阶段必须养成的习惯,只有确保及时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只有勤于反思才能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①课堂:自查每节复习课的专注程度、听课效率,整理相关知识,梳理课堂收获,解决课堂问题,罗列疑难问题. ②错题:包括课上做错或回答错的问题及作业和练习中的错题,在订正的基础上对每个错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题目的考点、做法,总结错误原因. ③难题:难题可以笼统地理解为自己不会的题,首先请教老师及同学,或者通过各种资源查找其做法,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分析问题的本质. ④考试:进入复习阶段后,平日的练习考试明显增多,这些考试的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审查,试题就是最明显直接的对照. 认真分析每一次练习,明确自己的失分项,了解自己在本学科每个知识板块的掌握程度,反思自己近期的学习情况,找到自身所存在问题.
勤于反思是给自己能力的提高探寻充足的空间,查漏补缺则是为能力的提高创造充分的条件. 根据反思的结果分析诊断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回顾反思和解决有关问题,尤其是自己一错再错的题,老师重点讲解的题,每天做错的新题型. 逐个落实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漏洞,演练并进行加深和拓宽直至熟练掌握,避免错误重现. 在整个反思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纵向对比和横向总结,达到融会贯通. 比如,函数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作为一个横向对比研究的整体,而每种函数从定义、图像特点、应用范围等维度形成纵向研究. 此时,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勤于反思是一个人取得进步所必需的,它可以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任务,它是取得进步的必需途径. 古人早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认识,更何况是积极上进的广大学子,学习上如此,生活上亦如此,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不仅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更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方法总结,思维为先
数学的提高在于方法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思维是方法的源泉,也是能力的载体,只有思维的发展才能促进能力的提升. 浅层次的思维是解题思维,即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深层次的思维是一个人所具有的超越感知的对事物的认知及理解,是在浅层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品质. 传统的教学都是以发展学生浅层次的思维为主要任务,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中,對学生深层次的高阶思维培养已成为新目标.
数学的复习并不是重复做题、讲题的无限循环模式,而是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的过程,数学语言、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数学文化等数学核心素养都是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具体来讲,新型课堂中,教师在数学复习课上更加注重的是解题思路的探寻、解题方法的总结、数学思想的渗透. 以此为基础,教师在复习课的学法指导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训练思维,如总结提高计算题正确率的方法、与圆有关的辅助线的常见作法、相似三角形的运用条件、常见的几种几何模型、函数综合问题的命题方向及突破口等. 除此之外,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专题练习、拓展练习,小组合作对难题进行钻研讨论,对提高思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能力的发展提高并不在于繁难的题目,而在于常见题. 在复习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常见问题中提炼方法规律、归纳考点、罗列知识点、总结数学思想,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只有思维的发展才能促进能力的提高,只有能力的提高才能造就稳定持久的优异成绩.
复习并非是简单重复已有的知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突破和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要讲究策略,学生的学应该重视方法,以提高能力为任务的复习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习课.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初三师生共同的目标,学生是复习课真正的主角,作为教师,在不断找寻有效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努力地教只有与学生自主地学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彰显复习课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