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党员队伍适度规模的路径选择
李甫生+黄玉国
摘 要: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规模问题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庞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规模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和不利影响。因此,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成为了迫切的现实需要。应从源头上严把入口关,从支流上畅通出口关,从主流上理顺管理关,进而使中国共产党保持适度的政党规模。
关键词: 政党规模; 路径; 入口关; 出口关; 管理关
中图分类号: D263.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5.04.018
当前,我国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执政当局,都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规模庞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1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要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先后印发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对新时期党员发展和教育培训工作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成为了当前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就必须严把入口关
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共有中共党员的人数已经达到了8668.6万名,比上年净增155.9万名,增幅为1.8%;现有基层组织430.4万个,比上年增加10.2万个,增幅为2.4%。中共党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人口总数。[1] 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上严把入口关,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慎重发展、择优发展,把党员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发展程序发展党员;坚持党员结构要与社会群体结构相匹配,均衡发展、有序发展,把基层作为党员发展的主阵地,发展党员向基层和一线倾斜,不断提高党员的代表性和覆盖面。[2]
(一)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有着明确的党员发展标准,而且一直坚持以较高的标准从民众中发展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就难免有些政治投机分子想混进党内,有些对入党申请者考察不够严格。为此,中国共产党应该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突出政治上的先进性,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要选择有经验的老党员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进行深入谈话,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该扩大谈话范围和创新谈话方式,不仅要对想入党的候选人进行谈话,还应同他的比较熟悉的人员进行侧面谈话,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入党候选人的具体情况;不仅要采取过去谈话形式来了解情况,还可以采取承担任务、调阅资料等方式全方位地了解入党候选人的具体情况。总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关键要发展拥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水平的业务能力的党员,哪怕党员数量有限,也照样可以保持党在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地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我们要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制度来甄别申请入党者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平和入党动机的,要把发展党员的政治标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要把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人员发展成为党员,要让每一个党员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自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政治上是否成熟、能否加入党组织的第一标准。[3] 注重思想入党,是中国党建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发展党员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保证。[4] 因此,必须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入党,防止政治投机分子混入党内,防止入党申请人“带病入党”,这才能保证新吸收的党员是不缺“钙”的,合格的,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
(二)要把发展程序作为保障,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
严格程序是保障,程序严,才能质量优。[5] 中国共产党经过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功绩,同时,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发展党员的工作经验。发展党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所以,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多项严格的发展程序,比如入党申请的递交、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党员发展对象的确定、预备党员的考察及转正等。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发展程序,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要求,经过这样较长时间的考验,才能够履行入党手续,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共党员,这应该来说对于保证新党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尤其是近年来的党员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说,我们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党员的发展程序去落实,党员的发展环节和程序存在着一定的简化、俗化现象,搞变通、走形式成为了发展党员的严重弊病,这就疏于了党员的发展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中共党员规模的膨胀,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加入党组织是一个人政治生命的起点,我们决不能搞庸俗化、搞不正之风,决不能败坏党组织的发展程序。必须严肃发展党员纪律,设置党员发展的“高压线”,对那些在入党问题上“开后门”、做交易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样才能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才能切实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中国共产党内,才能切实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模范性。
(三)要把党员结构摆在基础,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应该与社会的阶层结构基本相似,而且要体现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但是,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职业分布却是工人(含工勤技能人员、营业员、服务员等,下同)734.3万名,农牧渔民2570.3万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501.9名,企业管理人员506.9万名,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1088.0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30.3万名,学生260.4万名,离退休人员1589.1万名,其他职业人员687.4万名。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共党员的结构存在着不尽合理的方面:一是离退休党员过多;二是基层一线工农党员不匹配;三是一些阶层的党员缺位。所以,我们应该进行适当地引导和调配党员的发展工作,把发展党员的重点向一线和基层倾斜,把发展党员的范围延伸到新社会阶层。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不仅要求我们控制党员的数量,还要求我们优化党员的结构。只有这样的党员规模才是适度的党员规模,才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从支流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就必须畅通出口关
要控制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既要严格地把握好入口关,也要适当地畅通出口关。但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出口关却不是很畅通,除了少数犯罪分子被依法开除党籍外,一些不符合党员的标准的同志并不能及时得到处置,甚至一些主动要求退党的同志都很难得到批准。假设中国共产党是一条大河,党员是大河里的水,那么这条大河就应该有一些出口作为支流来控制河水的规模,否则这条大河就可能因水太多而溃堤。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处置不合格党员,淘汰无作用党员,尊重想逃离党员,从支流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
(一)处置不合格党员,净化党员队伍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经教育无法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处置不合格党员是有章可循的,但是,实际上党章的这些规定在一些地方却成为了“沉睡的规定”,根本没有付诸实施,许多情况下,除因违法乱纪被开除党籍外,一些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依旧有可能留在党内。据一些学者估计,当前中国共产党不合格的党员总数至少在300万以上。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不合格党员存在且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不合格党员的退出渠道不畅通。不畅通的表现之一是没有一套比较全面科学的可操作的鉴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除了因违法犯罪和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或缴纳党费外,其他不合格的表现都难以有可操作的标准进行鉴定。因此,我们必须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不合格党员鉴定标准。不畅通的表现之二是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后果和影响过于严重,一旦受到党组织的处置,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受到了社会的抛弃和道德的谴责,就可能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进行打压。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一旦被党组织处置,就意味着在很多方面的发展都受到阻碍。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地减轻或减少处置不合格党员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要把党员的标准和社会的标准相区别。不畅通的表现之三是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们的党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就是鼓励发展新党员,而对于一个支部或党组织存在不合格的党员则意味着支部或党组织的失职,所以,基层党组织往往就会比较重视发展新党员、包庇老党员。这就导致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受到冲击,党组织的信任度与吸引度不断下降,党员队伍“新陈代谢”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不合格党员的鉴定标准、弱化中共党员的依附作用、改善党组织的评价考核机制,从而畅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净化党员队伍。
(二)淘汰无作用党员,优化党员形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区别于普通民众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优秀本色,那么,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把这样的同志留在党内呢?尤其是一些同志还成为了人民群众中的落后分子,那么,对于这样的党员同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这样的同志就是所谓的无作用的同志,我们应该淘汰这些无作用的党员,从而优化党员形象,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才能防止出现“老党员不如新党员、新党员不如预备党员、预备党员不如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才能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体现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当前无作用的党员主要存在两种人群当中,一种是离退休的高龄党员,另一种就是无职党员,所谓的无职党员是指没有在党内外担任任何领导职务的党员。对于存在于离退休的高龄党员的无作用党员,我们可以劝其退党,这种退党可以说是一种“功成荣退”,要给予这些为党工作和奋斗多年的高龄党员以适当的待遇,甚至可以保留“荣誉党员”的称号,但是,不再按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对于存在于无职党员人群中的无作用党员,我们可以适当地通过“设岗定责”来调动党员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对党员同志的教育,让党员同志明白普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对于一些通过多种途径仍然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也应该进行适当地淘汰,这样才能让党员同志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确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体现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尊重想逃离党员,强化党员纪律
随着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样,思想也越来越多元。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党的指导思想是一元化的,是维护全党思想统一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党内决不允许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可是,我们一些党员同志却开始出现了理想信念的动摇,为民宗旨观念的淡化,出现了想逃离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党员,我们应该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意愿,因为,按照我国的宪法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政治信仰的自由,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每一个党员也有退党的自由。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尊重社会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允许他们退党,而且这样能够更加强化党员的纪律。因为,这些想逃离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同志虽然不同于那些不合格的党员同志的,他们在行为没有对党造成危害,但是,他们也很难“在党言党、在党有党、在党护党”,相反,他们可能是“身在共产党,心在其他党”的两面派,甚至是“吃共产党的饭,骂共产党的娘”。这就使党的纪律很难得到切实的维护和遵循,所以,我们要尊重想逃离的党员,把想逃离的党员同志也及时地清除出去,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让每一个党员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理顺管理关,从主流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
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除了要从入口和出口上进行严格的把控,还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否则,加入到党组织的党员同志也会被发展所淘汰,被民众所抛弃,进而影响党组织的适度规模。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古语充分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党员的管理,防止党员同志入党前是个榜样,入党后是个孬样,我们要让每个同志都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党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上下功夫、花力气,这样才能从主流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当规模。
(一)抓实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养
提高党员的素养一要靠自身学习,二要靠组织培训。按照党章的规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义务学习党的纲领、政策、文件等,但是,更重要更关键的还是要靠组织的培训。因此,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制,要求通过政治学习、集体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并且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级干部学院,专门对党员同志进行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但是,学习和培训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思想政治工作有时并没有入脑入心。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抓实,全方位全系统地开展全员式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仅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还要对所有的普通党员进行培训。要用活已有的培训机制,创新当前的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的内容,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稳定党员队伍的关键举措去抓实。
(二)抓好党员的日常管理,增强党性修养
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绝对数量已经超过了8600多万,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党员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还要抓好普通党员这个绝对多数。但是,按照管理科学的规律,管理的幅度和层级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的。因此,我们党组织的设立也要符合管理科学的规律和要求,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优化党员层级制度,强化党员分类指导。此外,当前的党组织生活和党日活动有些流于形式、疲于应付、疏于管理。对此,我们要用好党内政治生活的法宝,把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和有力武器加以完善和改造,使党员同志重新认识到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和重要性,重新“找到”组织,激发党员活力和潜力。政党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它是一种政治组织,是一定的利益集团或阶层的集合体,是沟通民众与政府的桥梁,是重要的利益表达渠道。[6] 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那么许多普通党员就会沦为沉默的大多数,甚至产生“脱离”党组织的危险,进而影响到党组织的规模。
总之,我国党员的总数已经超过欧洲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就认为我国的党员规模过大,实际上,考察政党的规模要从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个方面来考虑。[7] 绝对规模是指政党党员的绝对数量。因为我们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对数量显然就比较大,政党的绝对规模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而相对规模是指党员的密度,即指政党党员的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我们的相对规模才7%,实际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绝对数量的庞大却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扩大化了党员队伍的问题。因此,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就成为了当下的燃眉之急和无奈之举。
参考文献:
[1]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2]〔德〕罗伯特·米歇尔.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杨幼炯.中国政党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4]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新时期党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调查报告[R].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美〕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M].上海: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何增科.政党转型和现代化[J].理论参考,2003,(11).
[7]朱乔森,李玲玉,柳建辉.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摘 要: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规模问题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庞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规模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和不利影响。因此,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成为了迫切的现实需要。应从源头上严把入口关,从支流上畅通出口关,从主流上理顺管理关,进而使中国共产党保持适度的政党规模。
关键词: 政党规模; 路径; 入口关; 出口关; 管理关
中图分类号: D263.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5.04.018
当前,我国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执政当局,都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规模庞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1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要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先后印发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对新时期党员发展和教育培训工作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成为了当前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就必须严把入口关
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共有中共党员的人数已经达到了8668.6万名,比上年净增155.9万名,增幅为1.8%;现有基层组织430.4万个,比上年增加10.2万个,增幅为2.4%。中共党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人口总数。[1] 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上严把入口关,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慎重发展、择优发展,把党员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发展程序发展党员;坚持党员结构要与社会群体结构相匹配,均衡发展、有序发展,把基层作为党员发展的主阵地,发展党员向基层和一线倾斜,不断提高党员的代表性和覆盖面。[2]
(一)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有着明确的党员发展标准,而且一直坚持以较高的标准从民众中发展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就难免有些政治投机分子想混进党内,有些对入党申请者考察不够严格。为此,中国共产党应该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突出政治上的先进性,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要选择有经验的老党员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进行深入谈话,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该扩大谈话范围和创新谈话方式,不仅要对想入党的候选人进行谈话,还应同他的比较熟悉的人员进行侧面谈话,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入党候选人的具体情况;不仅要采取过去谈话形式来了解情况,还可以采取承担任务、调阅资料等方式全方位地了解入党候选人的具体情况。总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关键要发展拥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水平的业务能力的党员,哪怕党员数量有限,也照样可以保持党在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地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我们要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制度来甄别申请入党者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平和入党动机的,要把发展党员的政治标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要把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人员发展成为党员,要让每一个党员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自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政治上是否成熟、能否加入党组织的第一标准。[3] 注重思想入党,是中国党建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发展党员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保证。[4] 因此,必须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入党,防止政治投机分子混入党内,防止入党申请人“带病入党”,这才能保证新吸收的党员是不缺“钙”的,合格的,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
(二)要把发展程序作为保障,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
严格程序是保障,程序严,才能质量优。[5] 中国共产党经过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功绩,同时,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发展党员的工作经验。发展党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所以,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多项严格的发展程序,比如入党申请的递交、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党员发展对象的确定、预备党员的考察及转正等。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发展程序,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要求,经过这样较长时间的考验,才能够履行入党手续,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共党员,这应该来说对于保证新党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尤其是近年来的党员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说,我们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党员的发展程序去落实,党员的发展环节和程序存在着一定的简化、俗化现象,搞变通、走形式成为了发展党员的严重弊病,这就疏于了党员的发展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中共党员规模的膨胀,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加入党组织是一个人政治生命的起点,我们决不能搞庸俗化、搞不正之风,决不能败坏党组织的发展程序。必须严肃发展党员纪律,设置党员发展的“高压线”,对那些在入党问题上“开后门”、做交易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样才能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才能切实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中国共产党内,才能切实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模范性。
(三)要把党员结构摆在基础,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应该与社会的阶层结构基本相似,而且要体现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但是,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职业分布却是工人(含工勤技能人员、营业员、服务员等,下同)734.3万名,农牧渔民2570.3万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501.9名,企业管理人员506.9万名,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1088.0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30.3万名,学生260.4万名,离退休人员1589.1万名,其他职业人员687.4万名。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共党员的结构存在着不尽合理的方面:一是离退休党员过多;二是基层一线工农党员不匹配;三是一些阶层的党员缺位。所以,我们应该进行适当地引导和调配党员的发展工作,把发展党员的重点向一线和基层倾斜,把发展党员的范围延伸到新社会阶层。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不仅要求我们控制党员的数量,还要求我们优化党员的结构。只有这样的党员规模才是适度的党员规模,才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从支流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就必须畅通出口关
要控制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既要严格地把握好入口关,也要适当地畅通出口关。但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出口关却不是很畅通,除了少数犯罪分子被依法开除党籍外,一些不符合党员的标准的同志并不能及时得到处置,甚至一些主动要求退党的同志都很难得到批准。假设中国共产党是一条大河,党员是大河里的水,那么这条大河就应该有一些出口作为支流来控制河水的规模,否则这条大河就可能因水太多而溃堤。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处置不合格党员,淘汰无作用党员,尊重想逃离党员,从支流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
(一)处置不合格党员,净化党员队伍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经教育无法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处置不合格党员是有章可循的,但是,实际上党章的这些规定在一些地方却成为了“沉睡的规定”,根本没有付诸实施,许多情况下,除因违法乱纪被开除党籍外,一些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依旧有可能留在党内。据一些学者估计,当前中国共产党不合格的党员总数至少在300万以上。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不合格党员存在且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不合格党员的退出渠道不畅通。不畅通的表现之一是没有一套比较全面科学的可操作的鉴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除了因违法犯罪和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或缴纳党费外,其他不合格的表现都难以有可操作的标准进行鉴定。因此,我们必须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不合格党员鉴定标准。不畅通的表现之二是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后果和影响过于严重,一旦受到党组织的处置,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受到了社会的抛弃和道德的谴责,就可能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进行打压。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一旦被党组织处置,就意味着在很多方面的发展都受到阻碍。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地减轻或减少处置不合格党员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要把党员的标准和社会的标准相区别。不畅通的表现之三是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们的党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就是鼓励发展新党员,而对于一个支部或党组织存在不合格的党员则意味着支部或党组织的失职,所以,基层党组织往往就会比较重视发展新党员、包庇老党员。这就导致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受到冲击,党组织的信任度与吸引度不断下降,党员队伍“新陈代谢”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不合格党员的鉴定标准、弱化中共党员的依附作用、改善党组织的评价考核机制,从而畅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净化党员队伍。
(二)淘汰无作用党员,优化党员形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区别于普通民众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优秀本色,那么,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把这样的同志留在党内呢?尤其是一些同志还成为了人民群众中的落后分子,那么,对于这样的党员同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这样的同志就是所谓的无作用的同志,我们应该淘汰这些无作用的党员,从而优化党员形象,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才能防止出现“老党员不如新党员、新党员不如预备党员、预备党员不如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才能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体现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当前无作用的党员主要存在两种人群当中,一种是离退休的高龄党员,另一种就是无职党员,所谓的无职党员是指没有在党内外担任任何领导职务的党员。对于存在于离退休的高龄党员的无作用党员,我们可以劝其退党,这种退党可以说是一种“功成荣退”,要给予这些为党工作和奋斗多年的高龄党员以适当的待遇,甚至可以保留“荣誉党员”的称号,但是,不再按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对于存在于无职党员人群中的无作用党员,我们可以适当地通过“设岗定责”来调动党员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对党员同志的教育,让党员同志明白普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对于一些通过多种途径仍然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也应该进行适当地淘汰,这样才能让党员同志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确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体现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尊重想逃离党员,强化党员纪律
随着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样,思想也越来越多元。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党的指导思想是一元化的,是维护全党思想统一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党内决不允许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可是,我们一些党员同志却开始出现了理想信念的动摇,为民宗旨观念的淡化,出现了想逃离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党员,我们应该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意愿,因为,按照我国的宪法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政治信仰的自由,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每一个党员也有退党的自由。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尊重社会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允许他们退党,而且这样能够更加强化党员的纪律。因为,这些想逃离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同志虽然不同于那些不合格的党员同志的,他们在行为没有对党造成危害,但是,他们也很难“在党言党、在党有党、在党护党”,相反,他们可能是“身在共产党,心在其他党”的两面派,甚至是“吃共产党的饭,骂共产党的娘”。这就使党的纪律很难得到切实的维护和遵循,所以,我们要尊重想逃离的党员,把想逃离的党员同志也及时地清除出去,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让每一个党员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理顺管理关,从主流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
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除了要从入口和出口上进行严格的把控,还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否则,加入到党组织的党员同志也会被发展所淘汰,被民众所抛弃,进而影响党组织的适度规模。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古语充分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党员的管理,防止党员同志入党前是个榜样,入党后是个孬样,我们要让每个同志都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党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上下功夫、花力气,这样才能从主流上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当规模。
(一)抓实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养
提高党员的素养一要靠自身学习,二要靠组织培训。按照党章的规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义务学习党的纲领、政策、文件等,但是,更重要更关键的还是要靠组织的培训。因此,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制,要求通过政治学习、集体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并且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级干部学院,专门对党员同志进行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但是,学习和培训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思想政治工作有时并没有入脑入心。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抓实,全方位全系统地开展全员式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仅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还要对所有的普通党员进行培训。要用活已有的培训机制,创新当前的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的内容,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稳定党员队伍的关键举措去抓实。
(二)抓好党员的日常管理,增强党性修养
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绝对数量已经超过了8600多万,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党员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还要抓好普通党员这个绝对多数。但是,按照管理科学的规律,管理的幅度和层级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的。因此,我们党组织的设立也要符合管理科学的规律和要求,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优化党员层级制度,强化党员分类指导。此外,当前的党组织生活和党日活动有些流于形式、疲于应付、疏于管理。对此,我们要用好党内政治生活的法宝,把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和有力武器加以完善和改造,使党员同志重新认识到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和重要性,重新“找到”组织,激发党员活力和潜力。政党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它是一种政治组织,是一定的利益集团或阶层的集合体,是沟通民众与政府的桥梁,是重要的利益表达渠道。[6] 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那么许多普通党员就会沦为沉默的大多数,甚至产生“脱离”党组织的危险,进而影响到党组织的规模。
总之,我国党员的总数已经超过欧洲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就认为我国的党员规模过大,实际上,考察政党的规模要从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个方面来考虑。[7] 绝对规模是指政党党员的绝对数量。因为我们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对数量显然就比较大,政党的绝对规模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而相对规模是指党员的密度,即指政党党员的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我们的相对规模才7%,实际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绝对数量的庞大却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扩大化了党员队伍的问题。因此,保持党员队伍的适度规模就成为了当下的燃眉之急和无奈之举。
参考文献:
[1]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2]〔德〕罗伯特·米歇尔.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杨幼炯.中国政党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4]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新时期党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调查报告[R].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美〕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M].上海: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何增科.政党转型和现代化[J].理论参考,2003,(11).
[7]朱乔森,李玲玉,柳建辉.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