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张文俊
摘要:文章从黄淮学院应用型高校转型视角出发,以《公共政策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为切入点,对黄淮学院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论述,剖析在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从加强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与公共部门合作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从而达到学校“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目标,建设并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培养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 教学改革 公共政策学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精英教育渐渐淡出舆论的热点,而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使得黄淮学院等地方高校走上转型发展之路,提出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模式,2010年,黄淮学院提出学校转型,走应用型高校路径的计划。2017年5月,黄淮学院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要求全校老师提高对应用型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目标和建设方向。课程建设在高校的三大基本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据与核心。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都要通过一门一门课程来实现,应当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理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同时,课程的转型与建设也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笔者以《公共政策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为切入点,总结教学中现有经验和教训,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应用型课程建设,探讨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的思路。
1 黄淮学院《公共政策学》教学现状
《公共政策学》是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开设的专业较其他专业课程更为广泛,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及城市管理专业三个本科专业,足见该课程的专业基础性和普适性。因此,能否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较高水平直接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等三个专业学生能否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黄淮学院进一步推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和全面推行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丰富《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公共政策学》教学手段,更加充实《公共政策学》的实践教学项目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由路径。应学校的新要求,2016年,黄淮学院经济與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对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度的修改,并制定了每门课程相应的新版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黄淮学院2016年最新修订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该课程性质仍定为专业必修课程保持不变,该课程将开设在本科第3学年的上半学期,较之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第3学年的下学期又前置了一个学期,这更体现了该课程的专业基础性。笔者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根据黄淮学院2016版《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的规定,该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分别是24课时和8课时,理论课课时和实践课课时的比例为3:1,作为一门2学分的课程,其实践课课时占比达到25%,这个比例比多数其他的专业必修课的占比高出许多,如表1所示,这样的课时安排凸显了该课程对实践课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仅有《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3门课程同《公共政策学》一样,设置的有25%的实践课时,可见《公共政策学》较之其他专业必修课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着重强调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灌输,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应用型课程的总体要求,从多方面打开思路建设该课程。
2016版课程教学大纲一改往年教学目标单一化的状况,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维目标,分别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首先,知识目标又分为3个层次,第一,学生应获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及基本要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二,学生应掌握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监控、终结等环节的工作方法和策略;第三,学生应掌握公共政策建设和运行的具体特点,掌握公共策分析基本知识。其次,能力目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应具有运用公共政策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实践、解决我国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政策分析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具备基本的决策、执行和政策分析等技术技能。最后,素质目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分析、思维素养,第二,具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基本素养,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公共政策问题。从以上多维度的教学目标足以看出,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是未来该课程建设的重点所在。
2 黄淮学院《公共政策学》教学的问题
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较之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学者对此学科的涉足滞后许多,1951年,公共政策学诞生在美国,而到了1975年,该学科才由台湾学者引入中国,导致我国高校开设该课程的时间较晚,因此在课程教学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问题一,教学设计中对实践能力的突出不明显。根据黄淮学院2013版《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年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同其他传统的专业课程类似,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未能良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是单纯的以教师的教加之少量的师生互动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以教学章节的设计为例,课程并没有体现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师的教学章节设置完全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和分节标准来进行设置。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得教学内容生硬,而且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乏味、缺乏兴奋点的疲惫感。而教材的内容更注重理论知识的阐述,因此,教师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并没能做充分。此外,实践课项目的安排也未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实践课项目的设置多以校内实践为主,而缺乏学生切身观摩、参与公共部门日常工作的相关教学设计。
问题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以往,教师通常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因此理论讲授加上少量的案例分析构成了课堂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对于纯粹的理论知识往往不容易接受,这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
问题三,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未凸显对实践能力的考量。按照黃淮学院2016版的《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本课程为考察课,成绩评定按照期末小论文占40%,其他如出勤、作业、提问等平时成绩占60%,评价方式中未能体现实践能力的考量,课程的应用型就难以体现。
3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按照学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笔者在事业单位的社会实践经验,《公共政策学》教学改革中,应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
首先,教学设计上,应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为导向,突出实践教项目的设计。一方面,而实践项目可以是校内的,亦可选择在校外开展,即安排学生到实习实践基地、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基层社区观摩、走访、实习,这种亲身体验的教学安排将给学生检验所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也可在教学过程中邀请有经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到学校的课堂上,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增加学生提问环节,让学生与相关工作人员能有充分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讲述,学生可以了解更多身边的案例,相较于书本上的老旧案例和外国案例来说,这些案例来自于学生的身边,所以更加真实。这种“请进来,走出去”与公共部门合作的教学安排会使得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按照项目式、模块式来设计。5个项目依次为什么是公共政策、政策是怎样炼成的、听证会知多少、怎样给政策打分、如何让政策“退休”。把教学内容整体整合,重新安排,详略得当能给学生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其次,更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方法的使用。教师需要经常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走访、调研,获得身边的真实案例,替代书上陈旧的案例,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增强案例的信服感、亲近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集体投票等方式,教师最后加以总结性评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体验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例如,在讲到群体决策的抉择规则时,为了能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决策规则的差别,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电视节目中的评委投票环节,从而引出投票悖论。
最后,完善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实践考评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考评,这正是应用型课程的内在要求。而实践能力考评又可以分为课内考评和课外考评,课内考评主要是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在校内实践课上的表现来做出的评价,而课外考评主要是通过学生实习调研的公共部门所给出的考评成绩。可以按照课内考核占30%,课外考核占30%,期末成绩占30%,出勤占10%的比例安排考试成绩的构成,较目前的成绩评价体系而言这种考评体系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评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课程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应当从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加强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与公共部门的合作,“走出去,请进来”,从而达到学校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目标,建设并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培养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孟迎辉.《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2- 165.
[3] 邹俊,张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影响及改革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14(3):138- 140.(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39- 140.
摘要:文章从黄淮学院应用型高校转型视角出发,以《公共政策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为切入点,对黄淮学院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论述,剖析在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从加强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与公共部门合作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从而达到学校“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目标,建设并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培养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 教学改革 公共政策学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精英教育渐渐淡出舆论的热点,而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使得黄淮学院等地方高校走上转型发展之路,提出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模式,2010年,黄淮学院提出学校转型,走应用型高校路径的计划。2017年5月,黄淮学院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要求全校老师提高对应用型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目标和建设方向。课程建设在高校的三大基本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据与核心。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都要通过一门一门课程来实现,应当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理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同时,课程的转型与建设也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笔者以《公共政策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为切入点,总结教学中现有经验和教训,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应用型课程建设,探讨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的思路。
1 黄淮学院《公共政策学》教学现状
《公共政策学》是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开设的专业较其他专业课程更为广泛,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及城市管理专业三个本科专业,足见该课程的专业基础性和普适性。因此,能否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较高水平直接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等三个专业学生能否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黄淮学院进一步推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和全面推行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丰富《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公共政策学》教学手段,更加充实《公共政策学》的实践教学项目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由路径。应学校的新要求,2016年,黄淮学院经济與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对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度的修改,并制定了每门课程相应的新版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黄淮学院2016年最新修订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该课程性质仍定为专业必修课程保持不变,该课程将开设在本科第3学年的上半学期,较之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第3学年的下学期又前置了一个学期,这更体现了该课程的专业基础性。笔者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根据黄淮学院2016版《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的规定,该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分别是24课时和8课时,理论课课时和实践课课时的比例为3:1,作为一门2学分的课程,其实践课课时占比达到25%,这个比例比多数其他的专业必修课的占比高出许多,如表1所示,这样的课时安排凸显了该课程对实践课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仅有《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3门课程同《公共政策学》一样,设置的有25%的实践课时,可见《公共政策学》较之其他专业必修课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着重强调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灌输,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应用型课程的总体要求,从多方面打开思路建设该课程。
2016版课程教学大纲一改往年教学目标单一化的状况,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维目标,分别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首先,知识目标又分为3个层次,第一,学生应获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及基本要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二,学生应掌握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监控、终结等环节的工作方法和策略;第三,学生应掌握公共政策建设和运行的具体特点,掌握公共策分析基本知识。其次,能力目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应具有运用公共政策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实践、解决我国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政策分析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具备基本的决策、执行和政策分析等技术技能。最后,素质目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分析、思维素养,第二,具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基本素养,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公共政策问题。从以上多维度的教学目标足以看出,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是未来该课程建设的重点所在。
2 黄淮学院《公共政策学》教学的问题
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较之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学者对此学科的涉足滞后许多,1951年,公共政策学诞生在美国,而到了1975年,该学科才由台湾学者引入中国,导致我国高校开设该课程的时间较晚,因此在课程教学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问题一,教学设计中对实践能力的突出不明显。根据黄淮学院2013版《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年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同其他传统的专业课程类似,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未能良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是单纯的以教师的教加之少量的师生互动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以教学章节的设计为例,课程并没有体现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师的教学章节设置完全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和分节标准来进行设置。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得教学内容生硬,而且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乏味、缺乏兴奋点的疲惫感。而教材的内容更注重理论知识的阐述,因此,教师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并没能做充分。此外,实践课项目的安排也未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实践课项目的设置多以校内实践为主,而缺乏学生切身观摩、参与公共部门日常工作的相关教学设计。
问题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以往,教师通常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因此理论讲授加上少量的案例分析构成了课堂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对于纯粹的理论知识往往不容易接受,这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
问题三,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未凸显对实践能力的考量。按照黃淮学院2016版的《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本课程为考察课,成绩评定按照期末小论文占40%,其他如出勤、作业、提问等平时成绩占60%,评价方式中未能体现实践能力的考量,课程的应用型就难以体现。
3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按照学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笔者在事业单位的社会实践经验,《公共政策学》教学改革中,应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
首先,教学设计上,应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为导向,突出实践教项目的设计。一方面,而实践项目可以是校内的,亦可选择在校外开展,即安排学生到实习实践基地、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基层社区观摩、走访、实习,这种亲身体验的教学安排将给学生检验所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也可在教学过程中邀请有经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到学校的课堂上,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增加学生提问环节,让学生与相关工作人员能有充分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讲述,学生可以了解更多身边的案例,相较于书本上的老旧案例和外国案例来说,这些案例来自于学生的身边,所以更加真实。这种“请进来,走出去”与公共部门合作的教学安排会使得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按照项目式、模块式来设计。5个项目依次为什么是公共政策、政策是怎样炼成的、听证会知多少、怎样给政策打分、如何让政策“退休”。把教学内容整体整合,重新安排,详略得当能给学生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其次,更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方法的使用。教师需要经常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走访、调研,获得身边的真实案例,替代书上陈旧的案例,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增强案例的信服感、亲近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集体投票等方式,教师最后加以总结性评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体验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例如,在讲到群体决策的抉择规则时,为了能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决策规则的差别,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电视节目中的评委投票环节,从而引出投票悖论。
最后,完善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实践考评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考评,这正是应用型课程的内在要求。而实践能力考评又可以分为课内考评和课外考评,课内考评主要是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在校内实践课上的表现来做出的评价,而课外考评主要是通过学生实习调研的公共部门所给出的考评成绩。可以按照课内考核占30%,课外考核占30%,期末成绩占30%,出勤占10%的比例安排考试成绩的构成,较目前的成绩评价体系而言这种考评体系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评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课程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应当从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加强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与公共部门的合作,“走出去,请进来”,从而达到学校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目标,建设并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培养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孟迎辉.《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2- 165.
[3] 邹俊,张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影响及改革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14(3):138- 140.(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