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探析
孟庆丽
摘要: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转变,深入地理解新常态、积极地适应新常态已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关键要素。一直以来,施工企业都以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常态的市场环境下,供给侧改革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施工企业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成为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长期从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深知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施工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却并未随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提升,反而由于规模的膨胀使许多问题暴露的更加严重。因此,笔者就当前新常态下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展开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从施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出发,深入探讨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意义,并结合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系统地阐述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施工企业;提升能力;财务管理;探析
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转变,深入地理解新常态、积极地适应新常态已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关键要素。一直以来,施工企业都以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常态的市场环境下,供给侧改革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施工企业即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成为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长期从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深知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施工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却并未随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提升,反而由于规模的膨胀使许多问题暴露的更加严重。因此,笔者就当前新常态下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展开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施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
施工企业主要是指承建房屋、道路和桥梁等建筑物的工程项目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是施工企业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管理者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施工企业的一般规律,对自身财务状况所进行的监督行为。施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资金筹集方面的作用
施工企业的资金口径大、进出速度快,因此对资金的筹集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施工企业在资金筹集上有许多种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在最终决策之前都必须对方案的效益及风险情况进行详细评价,从中择优选取。这一部分正是财务管理人员发挥作用的过程,目的是使资金量和资金流向符合施工企业的运营要求。
(二)在资金投放方面的作用
施工企业在进行资金投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十分重要。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计算并审核各项目环节所需的资金情况,并根据实际运营状况,给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当资金正式投入使用后,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地追踪资金支出情况,从而尽可能地避免资金无效率和浪费的风险。
(三)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在施工企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财务管理人员主要起指导作用。施工企业的收入一方面用于设备维修及原材料补充,另一方面则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分配给企业员工。财务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处置经济收益的重要依据,在收入分配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意义
在新常态下,施工企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由于施工企业在技术领域已经相对成熟,技术手段、设备工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无法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成为施工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也是企业提升内部管理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以应对来自新常态下的挑战,同时抢抓机遇,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具体来说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获取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的终极目标,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从本质上说,财务管理是一个资金科学分配及合理运用的过程,通过提升资金效率、控制成本支出来增加企业的利润。财务管理工作在确保施工企业正常运营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税务筹划领域为例,自“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施工企业的税率大幅提高,若不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税费必然成倍增长,严重地侵蚀施工企业的利润,这不仅会使企业面临资金缺损的窘境,甚至还可能导致破产。通过对税费的控制,可以使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强,提升了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利润的增加可以用于添置和更新设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或者提高员工待遇福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二)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响应政府“走出去”的倡议,项目计划逐渐转向国际视野。在技术领域,我国的施工企业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但在财务管理领域仍十分落后。根据住建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和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16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指出,近十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一直徘徊在3.5%左右,2016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仅为3.48%,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施工企业还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施工企业大多不重视财务管理,这无疑阻碍了我国施工企业面向世界发展。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以应对海外业务拓展带来的经营压力,保障国际化进程的顺利实施。
(三)促進自身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要实现该目标,需要在外部市场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内外兼修,财务管理正是内外兼修的主要手段。例如,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供应商和客户进行综合分析,更加合理的对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进行管理,以适当的财务政策手段,降低对运营资金的占用,从而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
三、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全行业的利润越来越微薄。与此同时,施工企业的规模呈扩大趋势,在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经营状况不佳等诸多问题。对施工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对于维持自身正常运营的意义重大,必须充分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据调查分析,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够健全
施工企业通常关心施工任务的承揽、注重施工进度和质量,将生产视为关键要务,而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状况。由于施工企业的规模各异,且存在多种形式的项目组、施工队,因此在存货管理、资金收支、成本核算等方面往往缺乏统一完整的财务制度。部分施工企业虽然设置了财务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很好的贯彻执行。这些问题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声誉损失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施工企业的施工地点分散,每个施工地点都需要资金的支出,这种分散化对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各项施工具有周期长、持续性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使资金管理的难度大幅提升。施工企业的上述特点,严重影响了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效率。此外,在项目成本控制方面,许多施工企业的措施制定与实施过于简单、浮于表面,普遍存在依照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的现象,这些做法忽略了工程的工期、现场环境、施工条件以及市场变化等因素,在设计变更、成本核算和工程索赔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建设项目的周期较长、复杂度高,因此所需关注的财务风险也较多。近年来,随着国内PPP项目的逐渐增多,在施工过程中,现金流的转换极不合理,清收清欠方面的风险更是显得尤为突出。施工企业经常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垫资,这导致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加剧了债权债务双高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还没有形成应有的风险意识,在项目融资风险评价和缓解企业经营风险等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施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风险。
(四)成本管理能力不足
许多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展规模不同步,特别是对成本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水平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普遍存在成本管理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这都间接导致了不必要的成本输出,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成本控制措施无效率、成本控制责任不到位等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施工企业从建设项目中获得经济利益,效益隐形流失的情况严重。
(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接受过系统财会专业教育的人员,而另一类是非财会专业,由公司安排其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后者在专业能力上的不足,造成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可能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此外,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通病,观念陈旧、知识和技巧得不到更新等问题,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四、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对策
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制约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从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角度出发,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阐述相关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规范的行为需要借助规章制度的约束来实现,建立并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各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机制,让财務管理工作真正有章可循。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业务流程中融入相互制约的要素,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控制制度;二是设立事后核实环节,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周期性的审查,建立起以检查为主的控制制度;三是依赖审计、稽核、监察、纪检等部门的力量,建立起有效的协同制度。通过三方面递进式的财务管理机制,充分地防范、发现和缓解财务风险。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资金核算制度,来提高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强化与银行之间的合作,以获取足够的贷款额度。其次,要与原材料供货商加强沟通,尽量获取足额的赊销,以降低其对资金的占用率。再者,要善于调配财务杠杆比率,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最后,要实行收入和支出分线管理,将所有收入都存入施工企业的开户银行,然后由财务部门扣除相关费用并统筹管理,一方面保证资金的集中控制,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是一项难度大、过程复杂的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风险管理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并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价,通过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将风险降低到企业能够容忍的程度内,同时将成本的损失降到期望值。以清收清欠的风险管理为例,其过程包括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防范等方面,涵盖了清收清欠的全过程。在事前阶段,需要关注投标风险;在事中阶段,需要关注施工过程中完工项目未结算清收和应收账款清欠;在事后阶段,需要关注应收到期质量保证金和工程尾款。通过上述手段来帮助施工企业缓解面临的经营风险,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实行动态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应针对建筑项目的工程实际情况,形成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以转移定价作为主要手段,实行动态成本控制。同时,将项目原材料的预算价格与当前的市场交易价格进行比较和测算,及时调配物料结构,真正实现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监督的转变。通过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核算三位一体的全过程控制,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中的不足,实现持续降低整体成本的目标。
(五)强化人员专业素质
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是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梯队建设十分必要。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定期安排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学习,总结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讨论予以解决。其次,要聘请外部的财会专家和学者,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财务人员传递新的知识和资讯,帮助财务人员充分认识自身不足的同时,不断激发新的思维和创意,以持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在职能管理上形成老、中、青的三级财务人员梯队,为稳定有序的人才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资金管理效率低下、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成本管理能力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笔者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采取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強风险管理意识、实行动态成本控制、强化人员专业素质等方式来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从而有效地应对当前现状。
总体来说,施工企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若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财务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管理决策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努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施工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也是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梁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月刊,2014(29):126-127.
[2]何艳.浅谈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月刊,2012(19):111-111.
[3]郭永辉.施工企业加强财务成本控制与管理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4(3):55-56.
[4]贺兰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企业研究,2011(24):111-111.
(作者单位: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转变,深入地理解新常态、积极地适应新常态已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关键要素。一直以来,施工企业都以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常态的市场环境下,供给侧改革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施工企业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成为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长期从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深知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施工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却并未随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提升,反而由于规模的膨胀使许多问题暴露的更加严重。因此,笔者就当前新常态下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展开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从施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出发,深入探讨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意义,并结合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系统地阐述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施工企业;提升能力;财务管理;探析
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转变,深入地理解新常态、积极地适应新常态已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关键要素。一直以来,施工企业都以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常态的市场环境下,供给侧改革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施工企业即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成为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长期从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深知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施工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却并未随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提升,反而由于规模的膨胀使许多问题暴露的更加严重。因此,笔者就当前新常态下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展开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施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
施工企业主要是指承建房屋、道路和桥梁等建筑物的工程项目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是施工企业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管理者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施工企业的一般规律,对自身财务状况所进行的监督行为。施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资金筹集方面的作用
施工企业的资金口径大、进出速度快,因此对资金的筹集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施工企业在资金筹集上有许多种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在最终决策之前都必须对方案的效益及风险情况进行详细评价,从中择优选取。这一部分正是财务管理人员发挥作用的过程,目的是使资金量和资金流向符合施工企业的运营要求。
(二)在资金投放方面的作用
施工企业在进行资金投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十分重要。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计算并审核各项目环节所需的资金情况,并根据实际运营状况,给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当资金正式投入使用后,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地追踪资金支出情况,从而尽可能地避免资金无效率和浪费的风险。
(三)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在施工企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财务管理人员主要起指导作用。施工企业的收入一方面用于设备维修及原材料补充,另一方面则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分配给企业员工。财务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处置经济收益的重要依据,在收入分配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意义
在新常态下,施工企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由于施工企业在技术领域已经相对成熟,技术手段、设备工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无法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成为施工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也是企业提升内部管理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以应对来自新常态下的挑战,同时抢抓机遇,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具体来说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获取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的终极目标,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从本质上说,财务管理是一个资金科学分配及合理运用的过程,通过提升资金效率、控制成本支出来增加企业的利润。财务管理工作在确保施工企业正常运营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税务筹划领域为例,自“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施工企业的税率大幅提高,若不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税费必然成倍增长,严重地侵蚀施工企业的利润,这不仅会使企业面临资金缺损的窘境,甚至还可能导致破产。通过对税费的控制,可以使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强,提升了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利润的增加可以用于添置和更新设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或者提高员工待遇福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二)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响应政府“走出去”的倡议,项目计划逐渐转向国际视野。在技术领域,我国的施工企业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但在财务管理领域仍十分落后。根据住建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和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16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指出,近十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一直徘徊在3.5%左右,2016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仅为3.48%,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施工企业还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施工企业大多不重视财务管理,这无疑阻碍了我国施工企业面向世界发展。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以应对海外业务拓展带来的经营压力,保障国际化进程的顺利实施。
(三)促進自身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要实现该目标,需要在外部市场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内外兼修,财务管理正是内外兼修的主要手段。例如,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供应商和客户进行综合分析,更加合理的对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进行管理,以适当的财务政策手段,降低对运营资金的占用,从而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
三、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全行业的利润越来越微薄。与此同时,施工企业的规模呈扩大趋势,在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经营状况不佳等诸多问题。对施工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对于维持自身正常运营的意义重大,必须充分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据调查分析,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够健全
施工企业通常关心施工任务的承揽、注重施工进度和质量,将生产视为关键要务,而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状况。由于施工企业的规模各异,且存在多种形式的项目组、施工队,因此在存货管理、资金收支、成本核算等方面往往缺乏统一完整的财务制度。部分施工企业虽然设置了财务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很好的贯彻执行。这些问题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声誉损失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施工企业的施工地点分散,每个施工地点都需要资金的支出,这种分散化对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各项施工具有周期长、持续性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使资金管理的难度大幅提升。施工企业的上述特点,严重影响了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效率。此外,在项目成本控制方面,许多施工企业的措施制定与实施过于简单、浮于表面,普遍存在依照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的现象,这些做法忽略了工程的工期、现场环境、施工条件以及市场变化等因素,在设计变更、成本核算和工程索赔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建设项目的周期较长、复杂度高,因此所需关注的财务风险也较多。近年来,随着国内PPP项目的逐渐增多,在施工过程中,现金流的转换极不合理,清收清欠方面的风险更是显得尤为突出。施工企业经常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垫资,这导致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加剧了债权债务双高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还没有形成应有的风险意识,在项目融资风险评价和缓解企业经营风险等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施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风险。
(四)成本管理能力不足
许多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展规模不同步,特别是对成本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水平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普遍存在成本管理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这都间接导致了不必要的成本输出,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成本控制措施无效率、成本控制责任不到位等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施工企业从建设项目中获得经济利益,效益隐形流失的情况严重。
(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接受过系统财会专业教育的人员,而另一类是非财会专业,由公司安排其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后者在专业能力上的不足,造成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可能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此外,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通病,观念陈旧、知识和技巧得不到更新等问题,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四、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对策
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制约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从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角度出发,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阐述相关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规范的行为需要借助规章制度的约束来实现,建立并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各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机制,让财務管理工作真正有章可循。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业务流程中融入相互制约的要素,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控制制度;二是设立事后核实环节,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周期性的审查,建立起以检查为主的控制制度;三是依赖审计、稽核、监察、纪检等部门的力量,建立起有效的协同制度。通过三方面递进式的财务管理机制,充分地防范、发现和缓解财务风险。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资金核算制度,来提高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强化与银行之间的合作,以获取足够的贷款额度。其次,要与原材料供货商加强沟通,尽量获取足额的赊销,以降低其对资金的占用率。再者,要善于调配财务杠杆比率,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最后,要实行收入和支出分线管理,将所有收入都存入施工企业的开户银行,然后由财务部门扣除相关费用并统筹管理,一方面保证资金的集中控制,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是一项难度大、过程复杂的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风险管理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并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价,通过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将风险降低到企业能够容忍的程度内,同时将成本的损失降到期望值。以清收清欠的风险管理为例,其过程包括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防范等方面,涵盖了清收清欠的全过程。在事前阶段,需要关注投标风险;在事中阶段,需要关注施工过程中完工项目未结算清收和应收账款清欠;在事后阶段,需要关注应收到期质量保证金和工程尾款。通过上述手段来帮助施工企业缓解面临的经营风险,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实行动态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应针对建筑项目的工程实际情况,形成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以转移定价作为主要手段,实行动态成本控制。同时,将项目原材料的预算价格与当前的市场交易价格进行比较和测算,及时调配物料结构,真正实现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监督的转变。通过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核算三位一体的全过程控制,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中的不足,实现持续降低整体成本的目标。
(五)强化人员专业素质
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是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梯队建设十分必要。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定期安排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学习,总结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讨论予以解决。其次,要聘请外部的财会专家和学者,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财务人员传递新的知识和资讯,帮助财务人员充分认识自身不足的同时,不断激发新的思维和创意,以持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在职能管理上形成老、中、青的三级财务人员梯队,为稳定有序的人才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资金管理效率低下、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成本管理能力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笔者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采取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強风险管理意识、实行动态成本控制、强化人员专业素质等方式来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从而有效地应对当前现状。
总体来说,施工企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若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财务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管理决策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努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施工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也是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梁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月刊,2014(29):126-127.
[2]何艳.浅谈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月刊,2012(19):111-111.
[3]郭永辉.施工企业加强财务成本控制与管理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4(3):55-56.
[4]贺兰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企业研究,2011(24):111-111.
(作者单位: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