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工会工作定位的思考
江红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013-02
摘 要 新时代工会应当如何定位?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在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工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向群众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转变。最后,切实履行关爱职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一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 定位 新时代工会工作
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国工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工运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如何正确定位工会工作,是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前提。
首先,中国的工运事业始终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得到蓬勃发展,新时代工会工作同样必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早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就十分关注和非常重视中国工人运动。帮助工人建立工会,开展活动;通过出版各种通俗刊物,对工人阶级进行教育;通过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讲述马克思主义,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发现和培育了一大批工人中的骨干分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主要力量用于领导工人运动,明确提出“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纲领,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人运动的通信联络机关。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全国爆发了上百次工人罢工运动,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余万人,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无产阶级队伍在斗争中受到锻炼,党的阶级基础进一步巩固。
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会条例》,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的自由,同时拥有言论、出版、罢工等方面的自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1924年2月7日,在“二七惨案”一周年纪念日,全國铁路工人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宣告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强调在逐渐高涨的民族革命中,工人要有独立的阶级组织──工会,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1925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广州工人代表会等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联合发起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成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以“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为即将到来的规模空前的第二次工人运动高潮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历次工人运动中,尤其是在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后,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勇敢承担起领导责任,带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会不仅是维护职工权益的堡垒,更是共产党发动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重要载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减弱,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也一如既往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次修订的《中国工会章程》都明确规定:“中国工会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承担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各个阶段,各级工会组织始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带领职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不断改善和丰富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新时代,我国的工运事业依然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始终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始终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亿万职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建功。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积极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断加强和进一步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积极协助工会组织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帮助工会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支持工会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由此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在新时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厚爱有加,对工会工作寄予殷切期望。
其次,实现工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向群众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转变,推动工会组织的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会组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的维护工人的经济利益,配合中国共产党完成反帝、反封建和反独裁的民主革命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工业的生产秩序和配合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
在强调“党政工”一体化的背景下,工会组织由群众的自发组织,转变成为行政主导型的社会组织。其组织体系、功能、人员、经费等方面受到政府或者事业、企业单位行政的控制和制约,失去独立活动的空间,偏离工会的本质职能而成为政府或事业、企业单位行政的附属机构,工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严重行政化。工会组织的职能只剩下动员工人阶级进行生产劳动竞赛和负责群众的文体娱乐、生活福利等方面了,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要么缺位,要么错位,要么越位。
工会是群众的自发组织,工会的一切职权都是群众赋予的,应当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依法履职,为群众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行政化是脱离群众的表现,工会自身的地位势必下降。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工会组织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建设,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工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官僚化向群众化、民主化转变,建设符合职工群众企盼,能够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的基层工会组织。
当然,去除工会行政化现象,并非彻底排斥所有行政手段。工会章程明确规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的民主管理;教育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充分利用各级党组织、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提供的资源和手段,采用大多数职工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行政手段组织工会活动、管理工会事务,对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增强其凝聚力,更好地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工会基层组织“在依照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党政的联系,借力所在单位党政部门的力量,协调各方资源,不断推动工会工作的开展。
最后,纵观中国工会的发展历史,从其萌芽开始,就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基本职责。在新时代,关爱职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使命。
早在十九世纪初期,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企业内部的劳资矛盾不断产生。出于劳工自发的要求,以维护劳工的经济利益,解决劳工的工资、工时、劳动的待遇和环境等问题的工会组织开始出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工会的职能主要是配合共产党完成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民主主义革命,但以革命为导向,维护工人阶级的权益依然是工会的基础和生命线。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工会的职责主要是协助党和政府组织职工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所有制多样化,参与公有制企业中各方的主体利益不断明晰和不断分化,利益关系多元化不断出现,各类矛盾冲突不断加剧。随着大量农民工走出农村,参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现代工业生产,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帮助广大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與城市建设工地和厂矿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为工会组织新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都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规定为工会的基本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会组织必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对职工群众的维权服务力度,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在每位工会干部心中,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哪里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
总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工会工作不仅要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去除行政化和官僚化,改革创新,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要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常凯.中国工运史辞典[N].劳动人事出版社,1990.
[2] 肖效钦.中国革命史[N].红旗出版社,1983.
[3] 史探径.劳动法[N].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4] 王永玺.简明中国工会史[N].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N].2001年10月全国人大第九届常委会第24次会议修订.
[6] 中国工会章程[N].2018年10月中国工会第十七大修订.